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总结_第1页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总结_第2页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总结_第3页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总结_第4页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总结第一篇: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总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山东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2年版)》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结合实际开展了相关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明确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二、建立完善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纳入医疗质量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各项责任内容,切实将各项管理要求落实到实处。三、制定并向市卫生局报备了我院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严格按照目录采购药品,未采购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品。四、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全员培训。五、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六、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七、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及时向有关临床科室通报检测结果以采取相应措施。八、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内部公示和报告制度,对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后位或发现严重问题的医师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予以批评教育,情况严重的予以通报。对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半年内使用量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经常超适应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频繁发生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排名,并予以内部公示。2012年9月29日第二篇: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生效日期:2006年8月25日修订日期:2011年6月15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提出书面反馈意见。5、每月(季)负责对以下工作内容上报工作:(1)全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分析;(2)门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点评及情况分析;(3)住院用药医嘱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点评及情况分析;(三)检验科1、每月将各临床科室标本送检率、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报送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学部。2、对住院病人的细菌培养及耐药情况按月、季做详细监测分析,并将常见致病菌(如:革兰阴性杆菌中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的耐药情况及时报告给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四)医院感染管理科1、定期到检验科了解细菌培养情况,及时了解医院感染动向,并将耐药菌情况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2、每季度将医院病原学监测和耐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根据病原菌变迁、耐药现象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出对抗菌药物应用品种的干预措施。(五)临床科室各临床科室成立由科主任负责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科主任及医疗组长定期检查本科、本组使用菌药物的医嘱,及时发现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之处,予以指导和组织整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要对本科室20%医师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评价,并填写《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非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汇总被评价医师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经科主任审核签字后,在次月的10日前,送交医务部备案。四、加强抗菌药物遴选、购用的管理(一)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国家处方集》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等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技术规范,加强对抗菌药物遴选、采购的管理。(二)抗菌药物由药学部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抗菌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学部采购供应的抗菌药物。(三)按照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药品。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YS—008: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生效日期:2006年8月25日修订日期:2011年6月15日(四) 医院定期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5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类(含复方制剂)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五) 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制度。1、 根据临床需要,需变更已列入医院采购目录以内抗菌药物品种品规和生产企业者,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经药学部提出意见后,报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议。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2/3以上成员审议同意后,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2/3以上委员审核同意后方可列入采购供应目录。但要保持采购供应目录内的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变。2、 因临床特殊需要,需长期应用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出医院抗菌药物采购供应目录者,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进行论证、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同意,并向卫生厅提出申请,经卫生厅核准同意后,按遴选程序引进。3、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要而临时使用医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通过后,由药学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次数不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内。但要保持采购供应目录内的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变。严格控制申请临时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对同一临床科室在1个月内连续2次以上申请临时采购同一品种抗菌药物时,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当进行调查,决定是否同意继续临时采购或者列入常规药品采购程序。五、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我院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全院临床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考核合格后,医院根据其职称和工作需要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医院对抗菌药物实行三级管理: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由住院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处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开具并有相关医疗文书记录和签名;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YS—008: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生效日期:2006年8月25日修订日期:2011年6月15日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会诊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并有相关医疗文书记录和签名,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并应做好相关记录。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丰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肝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专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临床药师担任。六、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一)须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二)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应严格控制使用。(三)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七、加强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规范化管理相关文件要求内容和抗菌药物使用知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方能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方能取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考核内容应至少包括:(一)《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国国家处方集》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制度;(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四)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五)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八、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限定日剂量)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九、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工作根据医院工作实际,每季度进行一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我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症超剂量使用、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医院采取通报、停用、清理等措施进行干预。十、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YS—008: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生效日期:2006年8月25日修订日期:2011年6月15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病原微生物监测和细菌药敏试验的水平,确保准确、快捷出具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医师要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努力达到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的目标。积极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每季度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不同应对措施。(一)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相应科室医务人员。(二)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临床医师应慎重经验用药。(三)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临床医师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四)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医院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十一、做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要求的信息上报工作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方案》(2011年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地做好数据收集、上报、分析和结果上报等工作,并根据国家、全省抗菌药物监测反馈结果,指导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相关部门及时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十二、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院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进行专项点评工作。每月选择全院部分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数量不低于25%)重点进行检查。每名医师的处方或医嘱不少于50份,重点抽查感染/肝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外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医学科医师处方。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问责,对其所在科室的科主任提出警告,并将点评结果纳入科室医疗质量、绩效考核以及职称晋升、评优选先体系中。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并处以超常处方药费10倍罚款(从责任人奖金中扣除);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并处以超常处方药费10倍罚款(从责任人奖金中扣除)。十三、加强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临床药师要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要求参加临床科室日常性医疗查房和会诊工作,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指导,审核用药医嘱或处方,协助临床医师做好药物鉴别遴选工作。YS—008: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生效日期:2006年8月25日修订日期:2011年6月15日十四、利用医院信息化建设平台,加强抗菌药物应用信息化管理积极利用我院电子病历和HIS系统电子医嘱,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信息化管理。实施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在线申请、处方或医嘱在线审核监测、抗菌药物用药医嘱自动停止时限控制系统等手段,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管。十五、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要求,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序,对于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召集科室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将有关结果予以通报。1.1.1YS—009: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生效日期:2009年4月12日修订日期:2011年6月15日一、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一)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二)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三)污染手术1、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2、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三、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一)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并参考本院细菌耐药状况选用品种,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二)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三)手术时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可参照卫生部公布的《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附件),也可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四、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第三篇: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自查报告(2011年)抗菌药物和中药临床使用情况为了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农业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和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文件精神,对我院半年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一、我院抗菌药物种类和分级管理: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共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稀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林可酰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抗真菌类共十大类的30个不同品种。同一通用名称的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均未超过2种(头孢呋辛酯分散片、头孢呋辛钠针),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2种(头孢克肟颗粒、头孢克肟分散片),注射剂型5种(头孢地嗪钠针、头孢替唑钠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头孢他啶针、头孢曲松钠针),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1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1种(诺氟沙星胶囊),注射剂型2种(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1种(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按照药品价格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药剂科将我院现有抗生素分为高中低档三类,其中高档抗生素5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针盐酸去甲万古霉素针、头孢孟多酯钠针、头孢地嗪钠针、头孢替唑钠针,均为注射剂型;中档抗生素12种: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头孢曲松钠针、头孢他啶针、头孢克肟颗粒、头孢克肟分散片、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硫酸奈替米星针、阿奇霉素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剂型10种,口服剂型2种;低档抗生素12种:青霉素钠针、苄星青霉素针、阿莫西林分散片、头孢氨苄胶囊、头孢呋辛酯分散片、头孢呋辛钠针、克拉霉素分散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罗红霉素分散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诺氟沙星胶囊、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剂型5种,口服剂型7种。二、各科室抗菌药物应用基本情况:2011年至今我院消耗数量前10位的抗菌药物排序:1.头孢替唑钠针(1.0g,注射剂),消耗数量12689支,消耗金额592068.74元。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4ml:0.6g,注射剂),消耗数量10915支,消耗金额214043.15元。3.头抱他啶针(1.0g,注射剂),消耗数量8508支,消耗金额123570元4.头抱呋辛钠针(1.0g,注射剂),消耗数量6691支,消耗金额84841.88元。5.头抱地嗪钠针(1.0g,注射剂),消耗数量4496支,消耗金额253214.72元。6.头抱哌酮舒巴坦钠针(2.25g,注射剂),消耗数量3575支,消耗金额72894.25元7.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l:0.2g,注射剂),消耗数量2889支,消耗金额29034.45元。8.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IU,注射剂),消耗数量2512支,消耗金额1732.69元。9.替硝唑注射液(100ml:0.4g,注射剂),消耗数量1355支,消耗金额6528.3元。10.头抱克肟分散片(50mgx12s,口服片剂),消耗数量1195支,消耗金额33652.2元。由于上半年住院部均为护士划价,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名字无法显示,故无法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十位的医生,从下半年起,我科将按月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十位的医生。2011年至今我院各科室住院部使用高中低档各类抗菌药物数量及比例:骨一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8131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2452支(盒),所占比例30.15%;中档抗生素1343支(盒),所占比例16.51%;低档抗生素4339支(盒),所占比例53.34%。骨二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12105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4642支(盒),所占比例38.35%;中档抗生素5225支(盒),所占比例43.16%;低档抗生素2238支(盒),所占比例18.49%。骨三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8512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2881支(盒),所占比例33.85%;中高档抗生素786支(盒),所占比例9.23%;低档抗生素4845支(盒),所占比例56.92%。骨四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3547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1583支(盒),所占比例44.63%;中档抗生素629支(盒),所占比例17.73%;低档抗生素1335支(盒),所占比例37.64%。内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6837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1017支(盒),所占比例14.87%;中档抗生素4522支(盒),所占比例66.14%;低档抗生素1298支(盒),所占比例18.98%。中医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279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16支(盒),所占比例5.73%;中档抗生素181支(盒),所占比例64.87%;低档抗生素82支(盒),所占比例29.39%。肿瘤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318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5支(盒),所占比例1.57%;中档抗生素251支(盒),所占比例78.93%;低档抗生素62支(盒),所占比例19.50%。眼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316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94支(盒),所占比例29.75%;中档抗生素208支(盒),所占比例65.82%;低档抗生素14支(盒),所占比例4.43%。2011年至今我院各科室门诊使用高中低档各类抗菌药物数量及比例:骨一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339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1支(盒),所占比例0.29%;中档抗生素154支(盒),所占比例45.43%;低档抗生素184支(盒),所占比例54.28%。骨二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1277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229支(盒),所占比例17.93%;中档抗生素648支(盒),所占比例50.74%;低档抗生素400支(盒),所占比例31.32%。骨三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12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0支(盒),所占比例0.00%;中高档抗生素11支(盒),所占比例91.67%;低档抗生素1支(盒),所占比例8.33%。骨四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45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27支(盒),所占比例60.00%;中档抗生素5支(盒),所占比例11.11%;低档抗生素13支(盒),所占比例28.89%。内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3988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2075支(盒),所占比例52.03%;中档抗生素1007支(盒),所占比例25.25%;低档抗生素906支(盒),所占比例22.72%。中医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20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0支(盒),所占比例0.00%;中档抗生素5支(盒),所占比例25.00%;低档抗生素15支(盒),所占比例75.00%。妇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104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4支(盒),所占比例3.85%;中档抗生素84支(盒),所占比例80.77%;低档抗生素16支(盒),所占比例15.38%。眼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58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6支(盒),所占比例10.34%;中档抗生素41支(盒),所占比例70.69%;低档抗生素11支(盒),所占比例18.97%。保健室——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212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0支(盒),所占比例0.00%;中档抗生素26支(盒),所占比例12.26%;低档抗生素186支(盒),所占比例87.74%。急诊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8503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2232支(盒),所占比例26.25%;中档抗生素3640支(盒),所占比例42.81%;低档抗生素2631支(盒),所占比例30.94%。口腔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266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0支(盒),所占比例0.00%;中档抗生素127支(盒),所占比例47.74%;低档抗生素139支(盒),所占比例52.26%。五官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540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0支(盒),所占比例0.00%;中档抗生素193支(盒),所占比例35.74%;低档抗生素347支(盒),所占比例64.26%。根据《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方案》要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2011年至今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28.37%,比例符合要求,门诊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26.86%,比例超高。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为了促进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对我院2011年的住院病历用药医嘱单进行了随机抽查分析,发现的问题如下:1.抗菌药物预防用药过早,有些是在手术前1天就开始预防用药。过度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降低手术切口部位的感染,还会破坏人体内原有菌群的平衡状态,有时反有促进耐药菌株生长和二重感染的危险,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首剂抗菌药物最佳给药时间是术前0.5~2h或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1500ml,应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使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达到最佳预防感染效果。2.少数病历中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未分次使用。这样会使血液或组织内药物浓度低于MIC值时,细菌重新生长繁殖,既达不到预期疗效,又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多数B-内酰胺类、林可霉素类、部分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型,即药物的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维持在MIC以上的时间成正比,而不与最高浓度有关。建议2次/天给药效果好。2、 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有待加强。我院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高,细菌耐药监测滞后。因此要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加强细菌耐药检测工作。3、 少数医生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权限,特别是新来的年轻医师,要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宣传。四、中药使用基本情况:为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减少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对我院2011年处方进行了随机抽查,主要情况是:中药(含免煎和饮片)使用比例偏低。近几个月中药使用比例有所提高,中药处方比例接近30%。武汉市中医处标准是中药处方比例>60%,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2011年1-6月我院饮片使用率为2%,自制制剂的使用按照中医院管理年检查二级医院的标准必须要有院内制剂(这项7分)。今年委托市中医院生产五灵脂糖浆500瓶,其中使用275瓶,报损182瓶;当归活血酒499瓶,其中使用111瓶,报损368瓶。我院是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内涵建设还需要加强,特别是中药饮片和自制制剂的使用。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中成药实际使用情况,现提出以下注意事项:1.加强用药监督: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2个或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3.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用不同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必须用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者的间隔时间及药物相互作用。药剂科2011-7-7四篇: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为促进医院抗菌药物规范、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依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制定本制度。一、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本院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患者,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二、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负责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相关工作。各临床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奖,并根据本科室本专业的特点制订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三、医院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作为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临床诊疗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完善工作制度和监管机制,每月分析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对科室和个人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结果与绩效考评挂钩。四、根据本院用药情况,制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和药品分级目录。医生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及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一定要按规定履行程序,专家会诊意见必须在病历中记录。对不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科室和个人按规定进行相应处罚。五、检验科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工作,并及时将结果通报临床。感染控制科定期对细菌耐药趋势进行分析,公布感染监测报告,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各临床科室要提高用药前微生物的送检率,接受限制使用级的必须>50%;特殊使用级的必须>80%,不达标者按规定处罚。六、 药剂科要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为临床药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临床药师要对所下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纠正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同时应做好工作日记和重点药历的书面资料整理工作。七、 药剂科每月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时应及时向医务处报告,严重问题及时在院内网上公布。同时做好抗菌药物的遴选和轮休工作。八、 医院每年至少2次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相关培训,并组织考试,考试的结果与绩效考评挂钩,不及格者应取消抗菌药物的处方权和调剂资格。九、医院制订并落实具体的抗菌药物使用的奖惩措施,量化检查指标,加大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的监控力度。医务处组织质量控制科、感染控制科及药剂科等,对本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检查相关指标的落实情况,对期限内无特殊理由不能完成指标的科室和个人,院内网公示、警告,并通报处理情况。第五篇: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定为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制订该规定。一、组织设置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全面负责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主任委员全面负责此项工作。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医务科负责日常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办公室成员还包括药学科、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微生物学实验室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感染、呼吸科等临床科室抗感染治疗专家。3.临床科室设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有抗菌药物应用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二、职责与任务1.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根据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与监督。检查与指导抗菌药物管理办公室的工作。定期对医院的抗菌药物的购进、使用、停用进行u审定。2.抗菌药物管理办公室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具体负责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具体职责为:①制定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细则并组织实施与监督。②定期对病原体分布、种类、药敏及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向全院通报。定期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向药事委员会报告,并具体落实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作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进行调整的决定。定期分析部分重点科室(如ICU、血液科、呼吸科等)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提出临床经验用药方案。结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监测情况有计划调整医院抗菌药物的购进、使用和停用。督促临床人员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和应用原则。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⑥组织检查与考评。创造条件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工作。组织评价各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提出淘汰疗效较差和不良反应严重的抗菌药物的建议。感染管理科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定期向抗菌药物管理办公室提供院内感染的相关信息。4.护理管理部门协助组织培训,督促、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检验科负责全院微生物学监测,开展病原体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并向抗菌药物管理办公室提供相关信息。逐步开展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监测。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现状的收集,药敏调查、联合用药情况的汇总,药效调查,感染现状的调查及信息反馈。微机(信息)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