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_第1页
安徽省某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_第2页
安徽省某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_第3页
安徽省某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某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兼职工人,特殊的是农村老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长期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达5800万人,其中14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为四千多万人。受父母缺位及农村整体经济、公共管理及教育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对此,多种应对方案纷纷出台,寄宿制学校作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种方式,也得到了学者和各地政府的重视。该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对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高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以充分了解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效用,为开展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二、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四年级和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对安徽淮北市濉溪县某镇的一所寄宿制小学和一所普通小学中的四年级和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问卷110份,有效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为92.7%。其中男生61人,占59.8%,女生41人,占40.1%;五年级学生70人,占68.6%,四年级学生32人,占31.4%。(详见表1)(二)焦虑情绪测量量表本研究采用的测量工具为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MHT按焦虑情绪所指向的对象和由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行为这两个方面进行测量,由八个内容量表(A学习焦虑、B对人焦虑、C孤独倾向、D自责倾向、E过敏倾向、F身体症状、G恐怖倾向、H冲动倾向)和一个效度量表构成。该量表采用“是”、“否”评分制,回答“是”计1分,回答“否”计0分。每个内容维度得分在8分以上为高分,需要对得分者进行个别心理指导;得分在3分以下属于完全正常。(三)单因素方差分析根据频率直方图判断出,本文所采集的样本数据均近似的服从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假设下文所有两两比较的样本的方差均相等,因此,可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四)确定当堂发放和回收方式本测验为团体测验,在具体施测时让被试按照要求填写MHT量表,采取当堂发放、当堂回收的方式,同时对个别被试进行深度访谈。收集原始数据后采用SPSS11.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三、研究结果(一)学习焦虑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全量表的八个因子中,孤独倾向因子得分小于3分,学习焦虑因子得分大于8分,其余因子的得分都在3分~8分之间,这表明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引起关注。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学习焦虑因子分数都超过8分,表明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问题很突出。其中,寄宿制学校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得分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在对人焦虑和过敏倾向因子上有显著差异。寄宿制学校高年级留守儿童对人焦虑得分低于非寄宿制学校,在过敏倾向因子上则高于非寄宿制学校。(二)不同大小正时学校对男留守儿童孤独倾向和能力素质的影响对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的男留守儿童和女留守儿童分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结果如表3、表4所示: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高年级男留守儿童在孤独倾向和过敏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孤独倾向上,非寄宿制学校高于寄宿制学校;在过敏倾向上,寄宿制学校高于非寄宿制学校。由表4可以看出,寄宿制女留守儿童在自责倾向上显著高于非寄宿制女留守儿童。(三)各年级留守儿童对人焦虑和动物焦虑的行为有显著差异对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的四年级和五年级留守儿童分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统计结果如表5、表6所示: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四年级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因子上有显著差异,表现为非寄宿制学校高于寄宿制学校。四年级各因子得分总体上是寄宿制学校优于非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五年级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和过敏倾向有显著差异。在对人焦虑因子上,非寄宿制学校高于寄宿制学校;在过敏倾向上,则寄宿制学校高于非寄宿制学校。这与一般状况的比较相一致。四、讨论(一)对学习的态度的影响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高年级留守儿童学习焦虑普遍较高,学习焦虑因子上分数都超过了8分。这一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外部环境来看,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基于集体横向比较的成绩单是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对学习和考试高度紧张,而外出务工的父母与子女每次交流谈论最多的就是学习的话题,这又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第二,从个体因素来看,一些留守儿童明白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希望尽可能令父母满意,因此在学习方面设定了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较高目标,使自己容易紧张焦虑。还有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指导和监督,自我调控能力较弱,一旦遇到挫折也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出现无助和自卑。(二)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制约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倾向因子的得分低于非寄宿制学校,原因主要包括:第一,非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平时在校同老师、同学的交流仅仅局限于学习上,很少涉及人际交往;而在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儿童与教师和同学互动性强,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明显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在此过程中,他们掌握了更多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对人焦虑倾向较低。第二,非寄宿制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多为隔代教育。一些隔代教育者年龄大,精力不足,文化水平低,思维方式陈旧,教养方式不科学,与孩子的交流很少或不当,使孩子难以掌握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从而造成对人焦虑。(三)学习与生活方面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在过敏倾向因子的得分总体上高于非寄宿制学校。之所以出现该状况,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寄宿制学校有一系列校园规章,如早午自习制度,班级评分制度,学习成绩公布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比非寄宿制学校的制度更严格,涉及的范围不仅在学习方面,而且还包括生活方面,客观上提高了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标准,使得学生更加敏感。第二,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时间明显高于非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而且与非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相比较,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更少。长期在校寄宿的生活以及寄宿制学校的条件限制(如无法为学生提供与父母交流的条件等)使他们更加担心家庭成员的状况,感受性更强。(四)大学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情寄宿制学校高年级男留守儿童在孤独倾向因子的得分总体上低于非寄宿制学校,主要因为寄宿制男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他们地位平等,有相似的经历和需求,群体内部交流顺畅;每个班级的同学从入学以来没有重新分班,而且采取班主任跟班走的方式,同学被分为不同宿舍,由固定老师管理,从而使他们彼此产生了较为深厚的感情。因此,寄宿制男留守儿童从同辈群体和老师那里得到了更多的情感支持,孤独倾向较低。(五)教育对象的个体特性寄宿制学校女留守儿童自责倾向高于8分,明显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女留守儿童,表现为自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经常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烦恼、情绪波动,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寄宿制学校女留守儿童自责倾向之所以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女留守儿童与集体生活中存在着直接与经常性的相互比较有一定关系。在与同学的比较中,女生易将自己的不足之处放大,或把一些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