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1544-2018绿色建筑设计标准_第1页
DB64+1544-2018绿色建筑设计标准_第2页
DB64+1544-2018绿色建筑设计标准_第3页
DB64+1544-2018绿色建筑设计标准_第4页
DB64+1544-2018绿色建筑设计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DB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64/T1544—2018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82018040420180703发布目次目次前言 II11本2色计3地室环境 4筑室环境 5构建材料 7水8通10筑10附录B(范附)绿色筑拟件界件 27附录B(范附)绿色筑拟件界件 27附录C(料附)宁夏用土物录 32前言前言2017DB64/T954-201410:1.总则;2.术语;34.;5.场GB/T1.1-2009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总则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2.1绿色设计2.2建筑全寿命周期民用建筑全寿命周期包括:设计、建造、使用、改造、拆解整个过程。2.3生态敏感地区2.4生态补偿措施。2.5被动措施。2.6主动措施为提高室内舒适度、实现室内外环境性能而采用的消耗能源的机械措施。2.7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因实施绿色建筑理念和策略而产生的初投资成本的增加值或减少值。2.8风速放大系数建筑物周围离地面高1.5m处风速与开阔地面同高度风速之比。2.9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2.1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11本土植物对本地气候、土壤与环境条件具有较好适应性,且常被用于园林景观用途的植物。2.12绿色建材3基本规定BIMGB/T51161-201670%。JGJ/T163GB30965m/s2;50%0.5Pa。10%;70%0.4;1.5℃。500m800m22GB5076333005005001000522210h10h3/100DB64∕521GB5018955GB50118GB5011818mGB5003360%;0.5%5%。30%5%GB5017615%;12/h;2/h60%。GB50325HRB400GB5001130%30%30%。70GB50223500km60%400MPaC5050%Q34550%;50%;钢结构宜采用耐候结构钢或耐候性防腐涂料。610%。3030CJ164GB/T18870-2011GB50555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并根据计量情况分析管道漏损情况和采取整改措施。32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80%;10GB/T29044范》GB5073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提高一个等级及以上。GB50189热)GB5073670%。()GB50189GB50736510kV照明GB50034D,yn11GB20052置,并宜设置自动控制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运行的感应传感器。能化系统还应满足《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的要求。建筑智能化设计均应满足无障碍使用要求。10.6.2公共建筑宜设置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并具有对主要设备进行能耗检测、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200kW能化系统还应满足《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的要求。建筑智能化设计均应满足无障碍使用要求。10.6.2公共建筑宜设置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并具有对主要设备进行能耗检测、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200kW0.4kV附录A(资料性附录)绿色建筑设计技术集成表A.1。表A.1场地与室外环境专业场地与室外环境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场地规划建筑选址不应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基本项目选址与场地利用技术农田、湿地、森林和其他各类保护区,必须符合所在地的城乡规划及各类保护区的建设控制要求。建设场地自然地质灾害安全通过安全性评价,合理避让各种自然地质灾害性评价技术及危险源、污染源威胁,保障建设场地安全。通过计算机日照分析软件,对规划设计的建筑建筑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时间: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生活用房≥3h;住宅、普通教室、老年人居住用房、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2h。日照效果进行模拟和检验。建筑布局应使所有建筑日照模拟分析技术建筑均符合相关日照标准,同时相邻建筑的原有日照标准不得降低;旧区改建项目的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公共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技术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绿植景观;选种本土绿地率:新区项目≥35%,旧区项目≥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区≥1.0m2;旧区≥0.8m2。植物,并与各类休闲活动场地有机结合。土地利用合理确定总体规划与单体建筑的关系,合理确人均居住用地:低层≤43m2;多建筑规划设计节地技术定建筑的规模、布局、形体与间距,公共空间层≤28m2;中高层≤24m2;高层和设施共享,提高土地利用率。≤15m2。公共建筑容积率≥2.0。地下空间可作为车库、储藏间、设备用房及公地下建筑容积率:居住建筑≥地下空间利用技术共服务设施等使用,其开发利用应与地上建筑及城市空间紧密结合,满足安全、卫生、便利5%,公共建筑≥10%,且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比值等要求。<0.7。为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节约市政建设用地,将热力、燃气、供水、供电、通讯等管线纳入地地下综合管廊技术下综合管廊。地下综合管廊设专门的吊装口、检修口、检测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和照A.1(PAGE1)专业场地与室外环境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室外环境室外光环境评价与优化技术严格控制夜景照明对住宅、公寓、医院病房等及时关闭部分或全部景观与内透光照明;建筑外立面照明宜采用内透光照明与轮廓照明相结合的方式。景观照明超出场地的溢散光不15%射比≤0.2;初始灯光通量超过1000lm的光源宜采取遮光角措施。室外声环境评价与优化技术在对场地周围环境噪声进行调研、监测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防噪、降噪方案;在总平面规划时,注意噪声源及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合理布dB、夜间≤40dB;居住、文化机关噪声昼间≤55dB45dB工业混杂区噪声昼间≤60dB间≤50dB。室外风环境评价与优化技术通过计算机风环境分析软件,对规划设计的风环境效果进行模拟,并利用流体动力学(CFD)原理计算不同季节典型风向与风速。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季节风环境效果加以优化。冬季建筑物周围人行环境风速2。室外热环境评价与优化技术室外热环境需要关注的重点是夏季。为了使人们在夏季有较舒适的户外环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建筑物遮阳和树木遮荫的覆盖率;提高道路路面和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减少夏季空调室外机及冷却塔直接排热等。一般采用热岛强度模拟分析技术辅助建筑景观设计。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分析和判断夏季典型日(夏至日或大暑日)的日平均热岛强度及建筑室外温度分布情况。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或其他遮荫措施的面积≥10%;路面与屋面材料的太阳辐射反射≥0.4;夏季典型日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1.5℃。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场地交通综合治理技术合理确定场地出入口位置,有效控制与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场地内配置相应的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设施及公共租赁自行车服务站点,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场地内尽量做到行人与机动车分流,提倡绿色出行。优化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技术,合理设置自行车、机动车停放设施。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800m范围内设有不少于2非机动车停放场地。专业场地与室外环境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化建设技术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标。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小学、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500m;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5种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建筑配套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场地无障碍设计技术适合残疾人与老年人通行和活动的各种无障碍设施的构造做法及材料选择。场地环境、市政设施与建筑之间无障碍通行可达率100%。机械式立体停车技术机械式立体停车由搬运和停放汽车的成套机械巷道堆垛式、垂直电梯式和垂直升降门式等。根据占地面积、布置方式、操作性能和自动化程度等要求加以选择。宅机动车地面停车位占总停车位的比例不宜超过10%。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餐厨处理技术垃圾收集点或收集站,按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分类收集,并满足环境卫生的要求。对分类收集后的餐厨垃圾,利用专用处理设备进行粉碎、冲洗和生物降解处理,满足垃圾无害化和环境无污染的要求。同一位置垃圾收集设施不少于3个,且有明显的标识。场地内至少设置一套垃圾处理装置。场地生态保护场地自然生态保护和利用技术建设项目应充分利用场地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对场地及周边生态系统的改变,结合对场恢复、补偿和利用措施。不改变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确需改变时,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减少对原场地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区域雨洪分流及调蓄技术力。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30%;室外活动场地、道路等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50%。室外透水地面应用技术增强地面透水能力,有效控制场地雨水的尖峰径流量,增加场地雨水与地下水涵养,减轻排镂空面积≥40%的铺地等。屋面雨水虹吸排水技术由虹吸式雨水斗、管材、管件、固定件组成。利用雨水从屋面流向地面的高差所具有的势能,形成悬吊管内雨水负压抽吸流动,雨水连续流过悬吊管,并转入立管跌落时形成的虹吸作用使雨水以较高的流速排出。A.1(3)专业场地与室外环境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场地生态保护植物选配与种植管护技术种植适应本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选择适应性强、抗风、耐旱、易于管护的植物。27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公共建筑采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屋顶绿化分为简单式屋顶绿化和花园式屋顶绿化。屋顶绿化材料的选择应遵循生态、环保、安全、经济和生物多样性原则。能遮挡太阳辐射,改善外墙保温隔热性能,美化环境,增加建筑外立面的艺术效果。A.2。表A.2建筑与室内环境专业建筑与室内环境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围护结构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按照被动优先的原则,方案阶段应优化建筑体窗墙面积比、外窗可开启面积。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包括:采用粘、锚结合与墙体基层构成的保温系统;由保温材料与混凝土墙体构成的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由预制保温墙体或具有较高保温性能砌体材料组成自保温系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与外窗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4∕52150189采用由保温材料、防水层、热反射材料构成,集保温隔热防水为一体的屋面保温隔热系统,具有较好的节能、节材效果。采用由两层或三层中空玻璃、多腔体塑料型材或断桥铝合金型材及配件组成的高性能节能成品门窗,具有保温隔热性能优、隔声性能好等特点。高效建筑节能应用技术包括:外墙自保温体系、外墙复合保温体系、屋面保温隔热系统、中空玻璃窗、双层呼吸式幕墙以及集中供热采暖系统、高效空调与通风系统等技术,提高节能效果。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高于建筑节5%计算负荷低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以上。围护结构热桥保温技术对门窗洞口、外挑构件、凸窗顶板与底板进行在室内设计温度、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A.2(1)专业建筑与室内环境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室内声环境室内声环境优化技术合理布置吸声材料,保证室内声环境质量。采用静音排水管材和单腔双壁排水管材及其配套管件组成的具有隔音效果的室内低噪声排水系统,有效降低室内噪声。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低50118干扰。围护结构隔声技术房的墙面及顶棚进行吸声处理。外墙及居住建筑分户墙的空气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建筑声学设计技术通过吸声材料的组合分布并设置适当的反射面:其一加强声音传播途径中的有效声反射,使声能均匀分布和扩散;其二采用各种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控制混响时间和规定的频率特性;其三防止产生聚焦、回声等声学缺陷,以保证室内具有良好的听闻效果。室内光环境室内天然采光技术合理确定建筑朝向、房间窗地比,保障室内舒适、健康的光环境、降低室内光污染,减少室内照明能耗。1/7能房间60%以上面积的采光系50033的要求。间接采光、补光和导光应用技术(镜置地下室采光天窗、采光井、导光管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60%;地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0.5%的面积,达到首层地下室面积的5%。室内热湿环境建筑自然通风技术优化建筑空间设计,合理利用平开、内倾节能窗以及可开启玻璃幕墙等。外窗或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居住建筑≥30%;公共建筑≥5%。建筑外遮阳技术采用构件、织物、卷帘、百叶帘、中空玻璃内置百叶、铝合金板翼、镀膜玻璃等进行遮阳。建筑遮阳性能满足GB50189的要求。集中供暖与空调系统末端温控调节技术集中供暖与空调系统末端设置分室温控器、恒温阀等。可独立调节,供暖、空调系统末端装置可独立启停的主要功能房间达到70%。A.2(2)专业建筑与室内环境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室内空气质量居住建筑: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5%;户内设有室内空气质量优化技术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措施,改善自然通风效果。明卫。公共建筑: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60%的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达到2次/h。室内新风调节与节能换气技术内空气质量。量交换,达到既有效换气又降低能耗的效果。内空气质量。工况下的气流组织满足热环境参数设计要求;避免卫生间、餐厅、地下车库等区域的污染空气串通到其他空间或室外活动场所。进行室内温湿度、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控技术数据采集、分析、报警和调节控制,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检测技术采用一氧化碳检测装置,按照污染物浓度自动跟踪、开启换气装置,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有效降低能耗。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A.3结构与建筑材料见表A.3。A.3结构与建筑材料见表A.3。表A.3结构与建筑材料表A.3结构与建筑材料专业结构与建筑材料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结构设计建筑形体抗震优化技术建筑形体的规则性直接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及经济合理性,相同的抗震设防目标,建筑形体规则程度越高,对结构材料的耗费量越少,是重要的节材措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经济、适用的结构方案。选择埋深较浅的天然地基或采用人工处理地基和复合地基;优先采用节材节能一体化、绿色性能较好的新型装配式建筑体系;在跨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叠合楼板技术等。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技术然后再进行装修设计,不能认定为土建和装修一体化。居住建筑实施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的户数≥30%;公共建筑公用部位全部实施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整体厨房、卫浴间集成技术系统集成、整体配置、综合布线、统一加工。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与卫浴间的比例≥50%。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效率高、环境影响小等特点。配率≥30%。可拆卸并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比例≥30%。采用工厂化方式生产的建筑构配件(预制柱、预制梁、叠合板、预制阳台、预制楼梯、预制隔墙板、预制外墙板等)和可拆卸重复使用的隔断墙,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施工现场污染,同时有利于建筑拆除后构配件的替换和再利用。建筑减震隔震技术安全。《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50223先采用隔震技术、消能减震技损失。A.3(专业结构与建筑材料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结构设计建筑功能与装饰构件优化技术建筑功能与装饰构件相结合,减少无功能作用的纯装饰性构件。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无大量纯装饰性构件。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绿色建材应用技术采用取得绿色建材星级标识的材料及产品。采用建筑材料及产品应符合《宁夏建设领域技术公告》的规定,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高强建筑材料应用技术HRB400400MPa,30Pa(δ5≥1HR50强度高、延性好。C50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密度大、孔隙率低等特点。400MPa层建筑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强C5050%。Q345级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50%;混合结构中,对混凝土结构部分和钢结构部分分别按上述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材。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应用技术高耐久性混凝土是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的的混凝土。采用高耐久性钢材及涂料是一项重要的节材措拆除物的数量。用量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50%;钢结构中,宜采用耐候结构钢或耐候性防腐涂料。预拌混凝土技术使用由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制的商品混凝土,可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比例达到100%。预拌砂浆技术专业化生产的预拌砂浆,性能和质量稳定,有利于砂浆产品系列化,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施工现场污染。循环再利用建筑材料生产与利用技术品、保温材料等。使用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和可筑≥6%;公共建筑≥10%。耐久性好、易维护的外立面装饰装修材料应用技术清水砌块、饰面石膏板等,可有效提高易维护和耐久性能。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将外墙的围护功能与保温功能合为一体,从根本上保证保温系统的耐久性能和防火性能,实现保温系统与建筑同寿命。A.4给水排水见表A.4。表A.4给水排水专业给水排水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节水措施给水排水系统优化设计技术热水供应的热源优先选择工业余热/废热或太阳节水型设备、器具及配件应用技术衡量用水器具与设备节水性能的重要指标是用水效率等级。目前已对部分用水器具如:水嘴、坐便器、小便器、淋浴器、便器冲洗阀、延时自闭式出水洁具、脚踏式出水洁具、冲洗水量3/6升的坐便器以及延时自闭式水龙头、气水龙头、红外感应水龙头等制定了国家标准。CJ164与管理通则》GB/T18870的要求。避免给水管网漏损与探测技术并与进水阀自动联动关闭,安装分级计量水表给水系统减压限流技术。合理配置减压阀、减压孔板、节流塞等,将用水点的水压控制在要求的限值内,降低水流冲击,减少超压出流,提高用水效率,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30MP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水系统计量技术一按使用用途和水质要求,分别采用智能水表、卡式计费等装置统计用水量;二按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采用智能水表、卡式计费等装置统计用水量。循环水系统应用技术水等系统。A.4(PAGE1)专业给水排水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节水器具设备节水型淋浴器应用技术采用带恒温控制和温度显示功能的冷热水混合设施。高效节水卫生器具及用水设备应用技术采用用水效率等级较高的节水器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统的启动与关闭。空调设备及系统节水冷却技术冷却塔的喷淋水系统设置水处理装置,改善水用风冷方式替代水冷方式。无水、微水、循环水洗车技术无水洗车是采用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相结合的方法,对车辆进行清洗的现代清洗工艺。车方式效果好。可选用加药和膜分离技术使水净化循环再使用。外的其他用水采用节水技术措50%以上。非传统水源利用中水处理回用技术中水系统由中水处理、中水管网以及计量、监测等设施组成。中水处理流程根据原水的水质、水量和使用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宜采用技术集成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良好性价比的先进工艺。中水回用既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缓解下水管网超负荷现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活杂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筑评价标准》DB64/T954表6.2.1080活杂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比例达到50%以上。专业给水排水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非传统水源利用雨水集蓄与利用技术(沟和输水渠,蓄水(水窖、水窑、有顶盖的水池,净化(沉沙池、过滤器)等。冷却水使用非传统水源补水技术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比例达到10%以上。非传统水源监测技术为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必须结合污水有害成检测。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12的要求.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技术系统等。中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及居住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建筑同步阳能热水设备应实现与建筑一于50%。A.5暖通空调见表A.5。A.5暖通空调见表A.5。表A.5暖通空调专业暖通空调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冷源与热源高效供暖空调制冷/热设备应用技术。采用活塞式、涡旋式、螺杆式、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标准》GB50189供暖、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技术统耗电输热/冷比,实现节能目标。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应符合GB50189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5073620%。工业生产废热/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包括:余热采暖系统、余热热水系统、污水源热泵辅助采暖系统等。供暖及热水系统利用工业余热/源,计入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热源。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电力供应、提高能源利用率。统全年能源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0%。A.5(专业暖通空调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供热通风与空调室内新风系统调节与能量回收利用技术门窗、负压微压通风器等措施。公共建筑全空气空调系统实现全新风运行和可调新风比的措能量回收率≥60%。供暖气候补偿装置应用技术候补偿装置等。燃气锅炉与制冷机组采用群控技术进行自动调节。暖通空调及输配系统节能技术合理确定暖通空调系统分区和系统形式,采用水力平衡计算、流量调节阀、变频风机、变频水泵等。降低部分冷/热负荷、部分空间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监测控制与能量计量燃气锅炉与制冷机组群控技术模式,达到理想的运行效果。供暖空调末端温度调节控制技术散热器设置自力式温控阀,地面辐射供暖采用分环路控制或分户控制,空调末端配置风量/风速调控装置。暖通空调系统冷热量计量技术热源、水泵、风机等用能设备分项计量、无线温度采集、集中供热量化管理等。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测评技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对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各分系统的用能,进行数据采集、上传、建库和分析;对建筑物单位面积的总能耗实施有效监测、计算和评估,并提出建筑物用能改进方案。A.6建筑电气见表A.6。A.6建筑电气见表A.6。表A.6建筑电气专业建筑电气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电气照明室内智能化照明控制技术节等节能控制措施。A.6(PAGE1)专业建筑电气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电气照明高效照明灯具应用技术包括:LED灯、细管径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无极灯、光导管照明及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等。GB50034附件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景观及建筑物亮化智能控制技术采用节能、环保、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产品,实施高效的运行维护与管理,体现绿色照明要(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JGJ/T163电气设备节能电力变压器应用技术选用低损耗、低噪声、【D,yn11】结线组别的变压器。配电变压器应达到《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规定的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的要求。多台电梯群控技术对多台电梯、扶梯采取智能化群控,可以用最低廉的运行成本、最合理的运行模式,达到最理想的运行效果。高效能水泵、风机等电动设备应用技术选用水泵、风机等电动电器设备应满足节能评价值的要求。《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GB19762电能计量各类用电能耗独立分项计量、统计及远传技术能耗计量表、智能化能耗监控系统。居住建筑应以户为单位进行电通风空调设备等也应分别进行电能计量。分别进行电能计量。公共建筑设备用电管理技术物能耗改进方案。专业建筑电气分类适用技术名称策略/产品/材料/设备控制指标建筑智能化建筑智能化系统管理技术包括:安全防范系统、管理与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GB50116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可再生能源利用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利用技术电池,供夜间照明。太阳能光伏系统能源替代率≥1%。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并网技术及并网设备等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为电源系附录B(规范性附录)绿色建筑模拟软件边界条件1.5m5m/s25Pa;,50%0.5Pa。19802010B.1表B.1宁夏五市室外风环境模拟工况工况季节概况风向风速(m/s)风频(%)地区银川市1冬季风频最大N2.014.62夏季风频最大S2.311.13春季风频最大N2.89.74秋季风频最大N2.010.5地区石嘴山市1冬季风频最大ENE1.67.22夏季风频最大SSW2.110.23春季风频最大WNW2.58.64秋季风频最大ENE1.76.2地区吴忠市1冬季风频最大W2.616.62夏季风频最大SE2.011.63春季风频最大W2.68.74秋季风频最大W2.110.3地区中卫市1冬季风频最大NWW2.212.72夏季风频最大E2.522.93春季风频最大E2.913.54秋季风频最大E2.112.5表B.1(续)工况季节概况风向风速(m/s)风频(%)地区固原市1冬季风频最大ESE2.59.42夏季风频最大SE2.613.73春季风频最大WNW3.111.14秋季风频最大ESE2.411.4群群100m()(H)5H2H6H;1.5m3B.1Ui()i r U=U(Z/Z)α i r 式中:Zr—参考高度,一般为10m;Ur--参考高度处的平均风速;α—地面粗糙度指数;Z—计算高度,m。不同的地面条件,地面粗糙度指数α值不同,具体可参考表B.2。表B.2不同地面类型的粗糙度指数地面类型适用区域α值A近海地面,湖岸,沙漠地区0.12B田野,丘陵及中小城市,大城市郊区0.15C有密集建筑的大城市区0.22D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0.30计算应在确定指定观察点的值不再变化或均方根残差小于10E-4,求解充分收敛的情况下停止;k-ε1.5m)。CIE隔墙)(GB50033DDIE16500Ix;75050010m2-100m20.5m100m210m20.25m50();2次/h的面积比例。CFDGB/T50378、DB64/T954的评分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CFD200k-ε0.11.2m2/hGB3096HJ2.4-2009(6:00~22:00)(22:00~6:00),50m(/T1463(GBT12042B1224(GB1525B9((TB01GB/T5280()(高度1.2m)(1m)JGJ286涵盖太阳辐射强度等。(JGJ286)参照《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中的计算方法进行整个居住区的热岛强度、湿球黑球温度计算。1.5m附录C()C.1常绿乔木名录见表C.1。表C.1常绿乔木名录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1云杉Piceameyeri松科生长慢冠圆锥形,叶灰绿色园景树、风景树、用材林2樟子松Pinussylvestris松科强阳性,耐寒、耐干旱、针叶黄绿色防护林、风景林3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松科强阳性,耐寒、耐干旱、耐瘠薄,深根性老年树冠伞形,树姿苍劲古雅,枝繁叶茂庭荫树、风景林、防护林、行道树4白皮松●Pinusbungeana松科阳性,适应干冷气候,抗污染力强,不耐积水老干树皮成粉白色,树冠开阔庭荫树、风景林5华山松●Pinusarmandi松科弱阳性,喜温凉湿润气候,浅根性,不耐碱土,怕涝针叶灰绿色风景树、庭荫树6侧柏Platycldusorientalis柏科抗污染力强,耐修剪幼时树冠圆锥形庭荫树、防护林、绿篱7千头柏Platycldusorientaliscv.Sieboldii柏科阳性树冠紧密,近球形庭院观赏8圆柏(桧柏)Sabinachinesis柏科幼年树冠狭圆锥形庭荫树、防护林、行道树、绿篱9蜀桧Sabinachinensis.)Ant.Pyramidalis柏科喜光树种,喜温凉、温暖气候及湿润土壤幼树的枝条通常斜上伸展,成尖塔形树冠,老则下部大枝平展,成广圆形树冠;绿篱,行道树10杜松Juniperusrigida柏科抗海潮风,生长慢树冠狭圆锥形绿篱、庭院观赏C.2落叶乔木名录见表C.2。C.2落叶乔木名录见表C.2。表C.2落叶乔木名录表C.2落叶乔木名录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1核桃(胡桃)Juglansregia胡桃科阳性,耐干冷气候,不耐湿热,防尘力强树冠广圆形至扁球形干果树、庭荫树、防护林2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C.DC.胡桃科喜光,略耐侧荫,幼树耐荫,耐寒能力不强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林3皂荚(皂角)GleditsiasinensisLam豆科深厚肥沃土壤,稍耐盐碱,忌水涝树冠挺拔高大,冠510渐变黄庭荫树4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杨柳科阳性,喜温凉气候,抗污染,深根性,速生,寿命较长树形端正,树干挺直,树皮灰白色行道树、防护林、庭荫树5银白杨★Populusalba杨柳科阳性,适应寒冷干燥气候,耐寒树冠卵圆形,干白色风景林、行道树、庭荫树6新疆杨★Populusalbacv.Pyramidalis杨柳科阳性,耐大气干旱及盐渍土,深根性,抗风力强树冠圆柱形,干白色风景树、行道树、防护林7河北杨★Populushopeiensis杨柳科阳性,耐干旱,怕涝树冠圆整,树皮灰白,枝叶清秀风景林、行道树、庭荫树8银新杨★PopulusalbaxPopulusbolleana杨柳科阳性,耐寒,适应寒冷干燥气候树冠卵圆形,干白色风景林、行道树、庭荫树9胡杨Populuseuphratica杨柳科喜光,耐大气干旱及寒冷、干热气候,抗盐碱和风沙秋叶黄色风景林、造林树种10垂柳★Salixbabylonica杨柳科阳性,喜温暖及水湿,耐旱,速生树冠倒卵形,枝细长下垂行道树、风景树、庭荫树11旱柳★Salixmatsudana杨柳科阳性,耐寒,耐旱,耐水湿,速生树冠广卵形或倒卵形防护林、行道树、风景树、庭荫树,早春蜜源植物12馒头柳★Salixmatsudanacv.Umbraculifera杨柳科速生树冠半球形行道树、风景树、庭荫树13垂枝榆UlmuspumilaL.cv.Tenue榆科阳性,耐干旱瘠薄树冠伞形,一年至三年生枝下垂而不卷曲庭植、园路树C.21)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14圆冠榆Ulmusdensa榆科阳性,适应性强树冠球形行道树15欧洲白榆(大叶榆Ulmuslevis榆科根性树冠半球形行道树、庭荫树16金叶榆Ulmuspumilacv.jinye榆科阳性,耐寒、耐旱,耐盐碱叶片金黄色,球型彩叶树种,绿篱,行道树17黄栌Cotinuscoggyhria漆树科耐旱,怕涝霜叶红艳美丽庭院观赏、风景林18火炬树Rhustyphina漆树科阳性,适应性强,抗旱,耐盐碱秋叶红艳风景林、防护林19茶条槭Acerginnala槭树科弱阳性,耐寒,抗烟尘秋叶红色,翅果成熟前红色绿篱、行道树20元宝(平基槭Acertruncatum槭树科生长速度中等,寿命长树形优美,花黄绿色,春季开花,叶形秀丽,秋叶变黄色或红色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21复叶(羽叶槭Acernegundo槭树科喜光,喜肥沃土壤及凉爽湿润气候,耐烟尘,耐干冷,耐轻盐碱,耐修剪,速生花先叶开放,淡紫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22金叶复叶槭AcernegundoKellysGold槭树科喜光,喜冷凉气候,耐干旱、耐寒冷速生树种,春季叶片金黄,夏季渐变为黄绿庭荫树、行道树23红国王挪威槭槭树科喜光,耐旱、耐热挪威槭的变种,树冠圆形或卵圆形,生长季全紫红叶的常彩类高档阔叶乔木树种行道树24五角枫Acermono槭树科弱阳性,喜温凉湿润气候及雨量较多地区秋叶变亮黄色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树25梓树Catalpaovata紫葳科弱阳性,适生于温带地区,抗污染,浅根性,生长快树冠球形,叶大荫浓。花淡黄色,花期5-6月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C.2PAGE2)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26楸树Catalpabungei紫葳科湿树冠长圆型,干直荫浓。花白色有紫斑,大而美丽,花期5月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27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蝶形花科生长快树冠椭圆形、倒卵形,花白色5月,有香气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蜜源植物28国槐Sophorajaponnica蝶形花科阳性,耐寒,抗性强,耐修剪枝叶茂密,树冠球形,花黄绿,花期7-8月庭荫树、行道树29龙爪槐Sophorajaponnicacv.pendula蝶形花科阳性,稍耐阴,耐寒花黄白色庭植30红花洋槐Robiniapseudoacaiacv.Decaisneana蝶形花科生长快树冠椭圆形、倒卵形,花紫红色,花期5月庭荫树31蝴蝶槐Sophorajaponicaf.oligophylla蝶形花科喜光,耐旱、耐寒5片小叶聚生,似蝴蝶飞舞行道树,园景树32金枝槐Sophorajaponicacv.GoldenStem蝶形花科喜光、耐旱、耐寒树茎、枝为金黄色园景树33香花槐Robiniapseudoacaciacv.idaho蝶形花科喜光,耐旱,耐寒树冠开阔,树干笔直,花红色,芳香行道树,园景树34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桑科生长迅速聚花果球形,熟时桔红色,宜招苍蝇工矿区绿化35桑树Morusalba桑科抗风,耐盐碱秋叶黄色,果可食庭荫树36龙爪桑(龙桑)Morus cv.Tortulsa桑科抗风,耐盐碱枝条扭曲如游龙庭植观赏37北京栾(栾树)Koelreuteriapanicunata无患子科阳性,较耐寒,耐干旱,抗烟尘,耐短期水侵花黄色,花期6-8月,果桔红色,9月。秋叶橙黄色庭荫树、行道树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38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无患子科萌蘖力强4-5秀丽绿叶相称庭院观赏39杜仲Eucommiaulmoidea杜仲科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适应性强,不择土壤树冠球形,枝叶茂密庭荫树、行道树40山楂Crataeguspinnstifida蔷薇科弱阳性,耐寒,耐干旱瘠薄土壤,抗污染花白色,顶生伞房5-6秋红果庭院观赏、园路树、果树41山荆子Malusbaccata蔷薇科喜光,耐寒,耐旱,深根性,寿命长花白色或淡粉色,4-5时亮红色或黄色,9-10月庭荫树42海棠果Malusprunifolia蔷薇科较耐水湿,生长快,深根性4-59庭荫树、果树43西府海棠Malusmicromalus蔷薇科喜光,耐寒,抗旱,较耐盐碱和水湿树态峭立,花粉红色,花期4-5月。8-9月果熟庭院观赏44红宝石海棠Malusmicromalusv.“Ruby”蔷薇科喜光,耐寒,耐旱,忌水湿观叶、观花、观果园景树45绚丽海棠MalusRadiant蔷薇科喜光,耐寒,耐旱,忌水湿观花、观果园景树46大叶北美海棠NorthAmericanBegonia蔷薇科喜光,耐寒,耐旱,环境适应性强观叶、观花、观果园景树47苹果Maluspumila蔷薇科阳性,喜冷凉干燥气候及肥沃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花白色带红晕,花期4-5月果树、庭荫树48杏Prunusarmeniaca蔷薇科阳性,耐寒,耐干旱,不耐涝,抗盐性较强花粉红,花期3-4熟庭园观赏、风景林、果树49山杏Prunussibirica蔷薇科阳性,耐寒,耐干旱,不耐涝,抗盐性较强花粉红,花期3-4月,果黄色庭园观赏、风景林50紫叶李Prunuscerasiferacv.Atropurpurea蔷薇科阳性叶紫红色,花淡粉红色,花期3-4月庭院观赏、丛植C.2PAGE4)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51日本晚樱Prunuslanneisana蔷薇科阳性,喜温暖气候,较耐寒花粉红,有香气,花期4月庭院观赏、风景林、行道树52稠李Prunuspadus蔷薇科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根系发达花序长而美丽,花白色,有清香,花4-5叶黄红色果实可招引鸟类,庭荫树53李Prunussalicina蔷薇科喜光,适应性强花白色,叶前开放庭院观赏54美人梅Prunus blireanacv.meiren蔷薇科风良好、开阔的环境花态近蝶形,先花后叶,花期春季,花叶同放,花色浅紫庭院观赏55桃Prunuspersica蔷薇科寿命短3-4月,先叶而放果树56碧桃Prunuspersicacv.Duplex蔷薇科阳性,较耐寒,不耐水湿花粉红色,重瓣观花灌木57山桃Prunusdavidiana蔷薇科阳性,耐旱,耐寒,较耐盐碱,忌水湿早春叶前开花,花粉白色,树皮暗紫色有光泽早春观花灌木58杜梨Pyrusbetulaefolia蔷薇科喜光,抗旱,耐寒,耐水湿,较耐盐碱,深根性,寿命长花白色,繁密,花期4-5月庭荫树、防护林59梨PyrusL蔷薇科喜光,抗旱,耐寒凉,较耐盐碱,深根性,寿命长花白色,繁密,花4-58-9月庭荫树、果树60丝棉木Euonymusbungeanus卫矛科中性,耐寒,耐水湿,抗污染树冠圆球形,小枝细长,绿色,枝叶秀丽,花盘肥大,朔果粉红色,秋季成熟庭荫树、水边绿化61枣树Ziziphusjujuba鼠李科阳性,适应性强,寿命长果树、蜜源植物、庭荫树62柽柳Tamarixchinensis柽柳科阳性,耐干旱、水湿,抗风沙,耐碱,抗有害气体强,耐修剪枝叶细小柔软,花粉红色,花期5-8月庭植、绿篱、海防林、防护树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63沙枣(桂香柳)Elaeagnusangustifolia胡颓子科阳性,耐干旱、低湿及盐碱78-10月庭植、绿篱、防护林64白蜡Fraxinuschinesis木犀科深根性,耐修剪树冠卵圆形,秋叶黄色庭荫树、行道树、堤岸树65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木犀科耐水湿树冠卵形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66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ever.mandshuica木犀科阳性,耐旱5-6有异香庭荫树、园路树67木槿Hibiscussyriacus锦葵科阳性,喜温暖气候,不耐寒花期7-9月丛植、花篱、庭植观赏C.3。表C.3常绿灌木名录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1偃柏Sabina柏科阳性,耐寒,耐贫瘠匍匐灌木,大枝铺地生,小枝上升成密丛状,针叶蓝绿色地被,常用于岩石园2铺地柏Sabinaprocumbens柏科阳性,耐寒,耐干旱,生长较慢匍匐灌木盆景3沙地柏Sabinavulgalis柏科阳性,耐寒,极耐干旱,生长迅速匍匐状灌木,枝斜上地被4龙柏●Sabinachinensiscv.Kaizuca柏科阳性,耐寒性不强,抗有害气体,滞尘能力强,耐修剪树冠圆柱形似龙体,侧枝稍有螺旋体庭荫树、园景树5锦熟黄杨Buxussempervirens黄杨科中性,生长慢,耐修剪树冠圆形,枝叶细密庭院观赏、绿篱6朝鲜黄杨Buxusmicrophyllavar.koreana黄杨科中性,耐寒性强冬季叶多变紫褐色庭院观赏、绿篱7胶东卫矛Euonymuskiautschovicus卫矛科耐阴,喜温暖气候,稍耐寒半常绿性,花淡绿8叶蒴果扁球形,粉红色11月果熟园景树、行道树C.3续)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8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豆科常绿旱生灌木,花冠黄色,花期4-5月绿篱、防护林9丝兰●YuccasmallianaFern.百合科抗性强,适应性广常年浓绿,花近白色,下垂,秋季开花。花、叶皆美园景树10箭竹●FargesiaspathaceaFranch禾本科喜温暖湿润,较耐荫,不耐寒常年浓绿,观叶、观形,花期夏季或秋季庭院观赏C.4。表C.4落叶灌木名录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1锦鸡儿Caraganasinica蝶形花科中性,耐寒,耐干旱瘠薄花橙黄,花期4月庭院观赏、岩石园、盆景2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蝶形花科阳性,耐水湿、干旱瘠薄和轻盐土,抗污染花暗紫,花期5-6月护坡固堤、林带下木,防护林3紫叶小檗Berberisthunbergiicv.Atropurpurea小檗科叶色方呈紫红色枝叶紫色庭院观赏、丛植4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芍药科中性,耐寒,要求排水良好土壤4-5月庭院观赏5山梅花●Philadelphusincanus山梅花科弱阳性,较耐寒,耐旱,怕水湿花白色,花期5-6月庭院观赏、丛植、花篱6太平花●Philadelphuspekinensis山梅花科弱阳性,耐寒,怕涝花白色,花期5-6月庭院观赏、丛植、花篱7栓翅卫矛Euonymusalatus卫矛科耐寒,耐荫,耐旱、耐瘠薄花白绿色,花期7月绿篱、园景树8大果蔷薇RosaalbertiiReg.蔷薇科喜光、耐阴、耐寒、观花观果,花白色或粉色,花期6-8月,果红色,果期8-10月庭院观赏C.4(PAGE1)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9绣线菊类●Spiraea蔷薇科喜光、稍耐荫,抗旱,喜温暖湿润观叶、观花庭植、花篱、地被10多花栒子(水栒子Cotoneastrmultiflorus蔷薇科阳性,耐干旱瘠薄,耐修剪花白色,花期5-6月,秋果红色果实能吸引鸟类,丛植、孤植11灰栒子CotoneasteracutifoliusTurcz.蔷薇科喜光,耐寒,稍耐荫花白色,花期5-6月,园景树,12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蔷薇科阳性,喜温暖气候,较耐寒,耐瘠薄,不耐水湿月,先叶而放,簇有香气庭院观赏、花篱、基础种植13金露梅Potentillafruticosa蔷薇科阳性,耐寒,耐旱6-7月岩石园、丛植14银露梅Potentillaglabra蔷薇科阳性,耐寒,耐旱花白色,花期6-7月岩石园、丛植15毛樱桃Prunustomentosa蔷薇科喜光,稍耐阴,性强健,耐寒耐干旱瘠薄花粉白色,花期4月。花叶同放,果红色果实可招引鸟类,丛植16榆叶梅Prunustrloba蔷薇科阳性,稍耐阴,耐寒,耐干旱,忌涝花粉红色,单瓣或先叶开放,花期4月早春观花灌木17珍珠梅Sorbariakirilowii蔷薇科耐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萌孽性强花小而密,白色,花期6-8月庭院观赏、丛植18黄刺玫Rosahugonis蔷薇科阳性,耐寒,耐干旱花黄色,花期4-5月,果红色庭院观赏、丛植、花篱19红刺玫Rosa var.cathayensis蔷薇科喜光,稍耐阴,耐寒力强花红色,花期4~6月庭院观赏、丛植、花篱20月季类Rosa蔷薇科阳性,较耐寒,喜温暖气候品种多,花色多,花期长,观赏价值高庭院观赏、丛植、花篱,花坛、花境21玫瑰(四季玫瑰)Rosarugosa蔷薇科阳性,耐寒,耐干旱,不耐积水花紫红。花期5-6月,芳香庭院观赏、丛植、花篱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22棣棠●Kerriajaponica蔷薇科中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4-5月,枝干绿色丛植、花篱、庭植23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Maxim.)Ricker蔷薇科喜光,耐旱、耐寒、花粉红色,花期5月保持水土24紫叶矮樱Prunusserrulataf.atropureaNana蔷薇科喜光,耐寒观叶、观花、丛植、花篱25沙柳Salixpsammophila杨柳科阳性,抗风沙,不择土壤花黄色,花期3-4月固沙植物26柠条Salixcheilophila杨柳科喜光,耐旱,喜水湿,抗风沙枝叶茂密,根系繁大固沙,造林27红花多枝柽柳Tamarixgallica柽柳科适应性广,耐盐碱、耐旱柽柳枝条细柔,姿态婆娑,花粉红色或紫色,开花繁密5-9月丛植、花篱28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胡颓子科喜光,耐寒,抗风沙,适应性强花淡黄色,叶前开放,核果球形,橙黄色刺篱、果篱29秋胡颓子Elaeagnusumbellata胡颓子科阳性,喜温暖气候,不耐寒5-6月,芳香,果橙黄色,9-10月庭院观赏、防护林下木30红瑞木Comusalba山茱萸科弱阳性,耐寒,耐湿,耐干旱瘠薄茎枝红色美丽,花白色或黄白色,花6-7秋叶红色庭院观赏、丛植31雪柳Fontanesiafortuner木犀科中性,耐寒,适应性强,耐修剪花小,白色,花期5-6月绿篱、丛植、林带下木32连翘Forsythiasuspensa木犀科旱,不耐水渍花金黄色,叶前开放,花期4-5月,枝条弯曲下垂庭植、花篱、坡地河岸栽植33金钟花Forsythiaviridissima木犀科阳性,喜温暖气候,较耐寒花期4-5月庭院观赏、丛植34迎春●Jasiminumnudiflorum木犀科阳性,稍耐阴,怕涝花黄色,早春叶前开放庭院观赏、花篱、地被植物C.4(PAGE3)序号中文名学名科名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园林用途35紫丁香Syringaoblata木犀科阳性,稍耐阴,耐寒,耐旱,忌低湿4-5月,芳香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