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来宾市重点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来宾市重点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来宾市重点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来宾市重点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来宾市重点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来宾市重点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CO32-+H2OHCO3-+OH-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释溶液,[c(HCO3-)·c(OH-)]/c(CO32-)增大B.通入CO2,溶液pH减小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D.加入NaOH固体,c(HCO3-)/c(CO32-)减小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b极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3、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①②③④C2H4⑤CH2===CH—CH===CH2⑥C3H6⑦⑧A.⑦⑧ B.①②③ C.⑤⑦ D.④⑥⑧4、有一合金由X、Y、Z、W四种金属组成,若将合金放入盐酸中只有Z、Y能溶解;若将合金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只出现Z的化合物;若将该合金做阳极,用X盐溶液作电解液,通电时四种金属都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中,但在阴极上只析出X。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Z>Y>W>X B.Y>Z>W>XC.W>Z>Y>X D.X>Y>Z>W5、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Ba2+、NO3—、CO32— B.Fe2+、OH—、SO42—、MnO4—C.K+、Mg2+、NO3-、SO42— D.Na+、Fe3+、Cl—、AlO2—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最简式C2H4B.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可以表示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D.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7、关于常温下pH=12的稀氨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c(OH-)=1.010-2mol·L-1B.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12mol·L-1C.加水稀释后,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pH变大8、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如图是部分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其中12~17号元素的有关数据缺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析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可推断在Na~Ar元素中,Al的第一电离能的最小范围为:Na<Al<MgB.从上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随核电荷数增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C.图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六周期,IA族D.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BeCl2溶液和MgCl2溶液可用NaOH溶液加以鉴别9、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BaSO4(s)⇌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Ksp=c(Ba2+)·c(SO42-),Ksp称为溶度积常数。)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10、已知在200℃,101kPa下,氢气与碘蒸气混合发生应:H2(g)+I2(g)2HI(g),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达平衡后,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混合气体颜色不变B.由反应需在2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反应达平衡后,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大量I2蒸气可提高H2的转化率D.当v(H2)生成:v(HI)生成=2: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7g羟基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7NAB.标准状况下,22.4L甲醛含有氢原子数为2NAC.1mol苯分子中含有的双键数目为3NAD.28g乙烷与乙烯的混合气体含碳原子数目为2NA12、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①10mL2%H2O2溶液无②无③10mL5%H2O2溶液MnO2固体A.5mL2%H2O2溶液 B.10mL2%H2O2溶液C.10mL5%H2O2溶液 D.5mL10%H2O2溶液13、室温下,用0.1mol·Lˉ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ˉ1HCl溶液和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X为弱酸B.M点c(HX)—c(X-)﹥c(OH-)—c(H+)C.将P点和N点的溶液混合,呈酸性D.向N点的溶液中通入HCl至pH=7:c(Na+)﹥c(HX)=c(Cl-)>c(X-)14、已知常温下0.1mol/L的NH4HCO3溶液pH=7.8,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种微粒的浓度占各种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的pH=9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HCO3-)>c(NH4+)>c(NH3·H2O)>c(CO32-)B.NH4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守恒关系: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C.通过分析可知常温下:Kb(NH3·H2O)<Ka1(H2CO3)D.在此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溶液中c(CO32-)/c(HCO3-)减小15、已知NO和O2经反应①和反应②转化为NO2,其能量变化随反应过程如图所示。①2NO(g)N2O2(g)ΔH1,平衡常数K1②N2O2(g)+O2(g)2NO2(g)ΔH2,平衡常数K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ΔH1<0,ΔH2<0B.2NO(g)+O2(g)2NO2(g)的平衡常数K=K1/K2C.2NO(g)+O2(g)2NO2(g)的ΔH=ΔH1+ΔH2D.反应②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2(g)2NO2(g)的反应速率16、二甲醚(CH3-O-CH3)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下列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A.利用金属钠B.利用质谱法C.利用红外光谱法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法17、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①pH=0的溶液:Na+、I-、NO3-、SO42-②pH=12的溶液中:CO32-、Na+、NO3-、S2-、SO32-③水电离H+浓度c(H+)=10-12mol/L-1溶液中:Cl-、CO32-、NO3-、NH4+、SO32-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2+、MnO4-、NO3-、Na+、SO42-⑥中性溶液中:Fe3+、Al3+、NO3-、Cl-、A.②④B.只有②C.①②⑤D.①②⑥18、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NH3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molNH3(g)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NH3(g)C.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molN2(g)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H2(g)19、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A.V1>V2 B.V1<V2 C.V1=V2 D.V1≤V220、3He在月球上储量丰富,3He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的初级粒子,下列关于3He和4He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互为同位素B.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C.两者为同一种核素D.两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21、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l,该有机物能发生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酸性KMnO4褪色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A.只有⑥不能发生 B.只有⑦不能发生C.以上反应均可发生 D.只有②不能发生22、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4NO(g)+6H2O(g)ΔH=-905.9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molNH3和5mol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905.9kJB.平衡时v正(O2)=v逆(NO)C.平衡后降低压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D.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降低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化合物H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实验室中利用芳香烃A制备H的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己知:①有机物B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②两个羟基连在同一碳上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或醛基;③RCHO+CH3CHORCH=CHCHO+H2O;④(1)有机物B的名称为_____。(2)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3)由G生成H所需的“一定条件”为_____。(4)写出B与NaOH溶液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5)F酸化后可得R,X是R的同分异构体,X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1:1:1,写出1种符合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___。(6)设计由和丙醛合成的流程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24、(12分)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结构简式。(1)相对分子质量为84的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该烃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______。(2)某气态烃22.4L(标准状况)与含320g溴的溴水恰好完全加成,生成物经测定每个碳原子上都有1个溴原子,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烃0.1mol和0.2molHCl完全加成,生成的氯代烷最多还可以与0.6mol氯气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烃的分子式为C8H10,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则该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含有C、H、O的化合物,其C、H、O的质量比为12∶1∶1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6,它能与小苏打反应放出CO2,也能使溴水褪色,0.58g这种物质能与50mL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试回答:①写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②该有机物的可能结构简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某同学利用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2)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测得放出的热量为1.4kJ,写出其表示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6、(10分)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mol/(L·min)。(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填>、=、<),且c3_______1.0mol/L(填>、=、<)。(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27、(12分)碳酸亚铁(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可用于制备补血剂乳酸亚铁,也可用作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实验,寻找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

沉淀的最佳方案:实验试剂现象滴管试管0.8

mol/LFeSO4溶液(pH=4.5)1

mol/LNa2CO3溶液(pH=11.9)实验Ⅰ: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5min后出现明显的红褐色0.8

mol/L

FeSO4溶液(pH=4.5)1

mo/L

NaHCO3溶液(pH=8.6)实验Ⅱ:产生白色沉淀及少量无色气泡,2min后出现明显的灰绿色0.8

mol/L(NH4)2Fe(SO4)2溶液(pH=4.0)1

mo/L

NaHCO3溶液(pH=8.6)实验Ⅲ: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1)实验Ⅰ中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反应表示,请补全反应:□Fe2++口+口+□H2O=□Fe(OH)3+□_____(2)实验Ⅱ中产生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实验Ⅲ中所起的作用,甲同学设计了实验IV

进行探究:操作现象实验IV向0.8mol/LFeSO4溶液中加入①______,

再加入Na2SO4固体配制成混合溶液

(已知Na+对实验无影响,

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mL

1

mol/LNaHCO3溶液混合与实验III现象相同实验IV中加入Na2SO4

固体的目的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实验II、III、IV,甲同学得出结论:水解产生H+,降低溶液pH,减少了副产物Fe(OH)2

的产生。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应补充的对比实验操作是:向0.8mol/LFeSO4溶液中加入Na2SO4

固体至c()=1.6

mol/L,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mL1

mol/LNaHCO3溶液混合。(4)小组同学进一步讨论认为,定性实验现象并不能直接证明实验III

中FeCO3的纯度最高,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定量测定。分别将实验I、

II、

III

中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然后转移至A处的广口瓶中。为测定FeCO3的纯度,除样品总质量外,还需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5)实验反思:经测定,实验III中的FeCO3纯度高于实验I和实验II。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制备FeCO3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4分)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则100℃时,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______。(2)常温下,将pH=10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然后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5℃时,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得到pH为11的溶液,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______mol·L-1。(4)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中,阴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0.1mol·L-1的CuSO4溶液②0.1mol·L-1的Na2CO3③0.1mol·L-1的KCl④0.1mol·L-1的NaHCO3(5)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H++A2-。①则Na2A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NaHA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②现有0.1mol·L-1Na2A的溶液,其中各种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c(Na+)>c(A2-)>c(OH-)>c(HA-)B.c(Na+)=2c(HA-)+2c((A2-)+2c(H2A)C.c(Na+)+c(H+)=c(HA-)+c(A2-)+c(OH-)D.c(OH-)=c(HA-)+c(H+)29、(10分)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透光率高、自重轻、安全性能高等优点,目前它广泛用于制作仪器仪表零件、照明灯罩、光学镜片、透明屋顶、电话亭、广告灯箱、标志牌等。下图是以2—甲基丙烯为原料合成有机玻璃E(聚—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路线:(1)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上述①~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6)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写出有机物通过缩聚形成高分子聚酯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加水稀释促进水解,[c(HCO3-)·c(OH-)]/c(CO32-)表示水解常数,温度不变,水解常数不变,A错误;B、CO2与CO32-反应生成HCO3-,HCO3-比CO32-水解程度小,所以碱性减弱,即pH减小,B正确;C、水解吸热,升温可以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因此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C正确;D、加入NaOH固体抑制碳酸根水解,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O32-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所以c(HCO3-)/c(CO32-)减小,D正确,答案选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水解平衡常数及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名师点晴】明确盐类水解的特点和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变化规律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水解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常数一样是温度的函数,与浓度无关。2、B【题目详解】A.用装置①精炼铜,根据电流方向可知a电极是阳极,b电极是阴极,则a极为粗铜,b极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A正确;B.装置②中铁是负极,铜是正极,总反应是Fe+2Fe3+=3Fe2+,B错误;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被保护,C正确;D.装置④中铁在浓硫酸中钝化,铜是负极,铁是正极,因此铁钉几乎没被腐蚀,D正确;答案选B。3、C【解题分析】A.⑦为异戊二烯,⑧为2-甲基丙烯,两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B.①为甲苯,②为稠环芳香烃,③为苯乙烯,苯乙烯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二者结构不同,一定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C.⑤为1,3-丁二烯,⑦为异戊二烯,二者都是二烯烃,分子结构相似,分子间相差1个CH2原子团,所以⑤⑦一定属于同系物,故C正确;D.④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⑥可能为环丙烷,二者结构不一定相似,所以二者不一定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系物的判断。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明确同系物的概念及判断方法,特别注意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如果含有官能团时,官能团的类型及数目必须相同。4、A【解题分析】将合金放入盐酸中,只有Z、Y能溶解,说明Z、Y在氢前,X、W在氢后,故C、D错误;若将合金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只出现Z的化合物则说明Z为负极,活泼性是Z>Y,故B错误,若将该合金做阳极,用X盐溶液作电解液,通电时四种金属都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中,但在阴极上只析出X,说明X离子的氧化性最强,所以X的活泼性最弱,故活泼性顺序是:Z>Y>W>X,故选A。5、C【分析】pH=1,即有大量的H+。【题目详解】A.H+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B.Fe2+和OH—不能大量共存,MnO4—为紫色,且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Fe2+;C.K+、Mg2+、NO3-、SO42—相互不反应,和H+也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H+和AlO2—不能大量共存;故选C。6、C【题目详解】A.最简式表示的是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乙烯的最简式CH2,故A错误;B.四氯化碳中的氯原子要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乙醇分子中含有1个甲基、亚甲基和羟基,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和氢原子,则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C正确;

D.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氯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判断,试题涉及最简式、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电子式等,把握化学用语的区别及规范应用为解答的关键。7、D【解题分析】分析:pH=12的稀氨水,c(H+)=10-12mol·L-1,c(OH-)=1.010-2mol·L-1;碱溶液抑制水电离,因此c(OH-)(水)=c(H+)=10-12mol·L-1;一水合氨属于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增加c(NH4+),平衡左移,抑制电离;据此解答此题。详解:A.pH=12的稀氨水,c(H+)=10-12mol·L-1,c(OH-)=1.010-2mol·L-1,A正确;碱溶液抑制水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OH-)=c(H+)=10-12mol·L-1,B正确;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正确;一水合氨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加入少量NH4Cl固体,增加c(NH4+),平衡左移,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变小,D错误;正确选项D。8、C【题目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同周期元素随着金属性减弱,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Mg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3s2,为全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Al,所以Al的第一电离能的最小范围为:Na<Al<Mg,故A正确;B.同一主族元素原子随核电荷数增大,半径增大,失去电子能力增强,则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随核电荷数增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B正确;C.金属性越强,越容易失去电子,所以第一电离能越小,图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铷,在第五周期ⅠA族,故C错误;D.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氢氧化铍与氢氧化铝性质相似,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而Mg(OH)2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则BeCl2溶液和MgCl2溶液可用NaOH溶液加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C。9、C【分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该图中的是平衡曲线,线上的任意点都是平衡状态。【题目详解】A.在该溶液中始终存在溶解平衡,加入Na2SO4,c(SO42-)增大,平衡左移,c(Ba2+)减小,所以溶液不能有a点变到b点,A错误;B.通过蒸发,溶液的浓度增大,若d点变到c点,即仅c(Ba2+)增大,与实际相悖,B错误;C.d点在曲线以下,说明该点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即该点没有沉淀生成,C正确;D.任何平衡的平衡常数K只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也不变,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C。10、C【题目详解】A.反应达到平衡以后,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同,故压缩体积增大压强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但由于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I2的含量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变深,A错误;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常见的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错误;C.反应达到平衡以后,向容器内添加大量的I2,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向移动,H2的转化率增加,C正确;D.化学反应速率比与化学计量数比相同,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生成速率与生成物的生成速率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故v(H2)生成:v(HI)生成=1:2,D错误;故选C。11、B【题目详解】A.每个羟基含有9个电子,17g羟基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17g羟基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9NA,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LHCHO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有氢原子数为2NA,故B正确;C.苯环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故C错误;D.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28g乙烷与乙烯的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含碳原子数目应小于2NA,故D错误;故答案为B。12、C【分析】实验目的是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表中数据,①和③中因为有两个不同条件:双氧水浓度和催化剂,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理,①和③两组实验无法探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只能是②和③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①和②探究双氧水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据此进行判断双氧水的浓度和体积。【题目详解】本实验的目的是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已有数据中,①和③两组实验有两个反应条件不同,二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实验②和③中,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实验②中双氧水浓度和体积必须与③相同,即10mL5%H2O2溶液;实验①和②中都没有使用催化剂,可以探究双氧水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10mL5%H2O2溶液;C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13、C【解题分析】A.未滴定时,0.1mol•L-1HCl溶液pH为1,由图可知0.1mol/LHX溶液的pH>5,则HX弱酸,故A正确;B.M点为等浓度NaX、HX混合溶液,且溶液呈碱性,说明X-的水解程度大于HX的电离程度,由物料守恒可知:2c(Na+)=c(X-)+c(HX),结合电荷守恒c(Na+)+c(H+)=c(X-)+c(OH-),联立可得:c(X-)+c(HX)+2c(H+)=2c(X-)+2c(OH-),整理得:c(HX)-c(X-)=2c(OH-)-2c(H+)>c(OH-)-c(H+),故B正确;C.P点溶液中NaCl、HCl物质的量相等,N点为NaX溶液,NaX物质的量为HCl的2倍,混合后为NaCl、NaX、HX混合溶液,且溶液中NaX与HX的浓度相等,由于X-的水解程度大于HX的电离程度,呈碱性,故C错误;D.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l-)+c(X-)+c(OH-),溶液pH=7,则c(Na+)=c(Cl-)+c(X-),由物料守恒可知c(Na+)=c(X-)+c(HX),联立可得c(HX)=c(Cl-),而溶液为NaCl、NaX、HX的混合溶液,相同浓度下X-的水解程度大于HX的电离程度,由于溶液为中性,则溶液中c(NaX)<c(HX),故溶液中c(Na+)>c(HX)=c(Cl-)>c(X-),故D正确;故选C。14、C【解题分析】A项,由图知溶液的pH=9时,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CO3-)c(NH4+)c(NH3·H2O)c(CO32-),正确;B项,NH4HCO3溶液中NH4+存在水解平衡,HCO3-既存在水解平衡又存在电离平衡,则NH4HCO3溶液中的物料守恒为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正确;C项,常温下0.1mol/LNH4HCO3溶液的pH=7.8,溶液呈碱性,说明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则Kb(NH3·H2O)Ka1(H2CO3),错误;D项,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CO3-H++CO32-,该电离平衡常数=,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c(H+)增大,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溶液中c(CO32-)/c(HCO3-)减小,正确;答案选C。15、B【分析】A.反应①和反应②均为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B.K1=,K2=,反应①+②得2NO(g)+O2(g)2NO2(g),K=K1K2;C.反应①+②得2NO(g)+O2(g)2NO2(g),计算ΔH;D.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反应的反应速率。【题目详解】A.由题图可知,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ΔH1<0,ΔH2<0,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反应①+反应②得2NO(g)+O2(g)2NO2(g),所以K=K1·K2,B项错误,符合题意;C.反应①+反应②得2NO(g)+O2(g)2NO2(g),所以ΔH=ΔH1+ΔH2,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②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①,所以反应②的反应速率小于反应①,故反应②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2(g)2NO2(g)的反应速率,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6、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选项使用金属钠,金属钠会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可以鉴别。C选项利用红外光谱可以测定官能团,可以鉴别。D选项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法可以测定不同环境下的氢,乙醇中有三种氢,而甲醚中只有一种。考点:同分异构体,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点评:本题稍微综合了知识点,难度不大,主要是要了解每一种研究有机物的方法。17、A【解题分析】①pH=0的溶液,显酸性,氧化性离子与还原性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②pH=12的溶液,显碱性;③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可能为酸或碱溶液;④Mg与H+反应产生H2,该溶液显酸性;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显酸性,氧化性离子与还原性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⑥Fe3+只能在酸性溶液大量存在。【题目详解】①pH=0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H+、I-、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②pH=12的溶液为强碱性溶液,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一定能大量共存;③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若溶液为酸性,则不能大量存在CO32-、SO32-,若溶液为碱性,则不能大量存在NH4+;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一定能大量共存;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显酸性,H+、Fe2+、MnO4-(还有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⑥中性溶液不能大量存在Fe3+。综上分析,②④符合题意,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把握题给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题关键,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考虑溶液酸碱性及离子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易错项为③和⑥:常温下水电离的c(H+)=10-12mol•L-1,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该项容易误认为溶液显碱性;根据铁离子的水解特点及Fe(OH)3的溶度积可推算出,Fe3+只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应作为一个知识点记住。18、A【题目详解】A.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molNH3(g),建立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氨气的平衡浓度不变,故A项符合题意;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NH3(g),相当于对原平衡体系加压,则氨气平衡浓度增大,故B项不符合题意;C.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molN2(g),氮气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氨气的平衡浓度增大,故C项不符合题意;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H2(g),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氨气的平衡浓度变大,故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19、A【题目详解】醋酸为弱酸,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两种溶液中H+离子浓度相等,则醋酸浓度大与盐酸,设盐酸的浓度为c1,醋酸的浓度为c2,则c1<c2,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的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有:n=c1V1=c2V2,因c1<c2,所以:V1>V2,故选A。答案选A。20、A【解题分析】二者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选A。【题目点拨】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为同素异形体。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为核素。中子数为质量数-质子数。21、A【解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CH3CH=CH—Cl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氯原子,能够表现烯烃和氯代烃的性质。【题目详解】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氯原子,所以可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聚反应,也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和硝酸银溶液不反应,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准确判断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结合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分析是解答关键。22、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A.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B.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C.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降低压强,平衡正向移动;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题目详解】A.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则4molNH3和5mol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905.9kJ,故A错误;B.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平衡时5v正(O2)=4v逆(NO),故B错误;C.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降低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由M=可知,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减小,故C错误;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混合气体中NO含量降低,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对溴甲苯(或4-溴甲苯)取代反应羟基、氯原子银氨溶液、加热(或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或其他合理答案)【分析】因为“机物B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所以B的结构简式是,C比B少一个溴原子,而多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NaOH溶液”条件可推测B分子中-Br发生水解生成-OH,所以C的结构简式为,C到D符合“已知④”反应,所以D的结构简式为,光照下卤原子的取代发生在苯环侧链烃基的氢原子上,所以E的结构简式为,在NaOH溶液、加热条件下氯原子水解生成醇羟基,所以E水解生成的2个-OH连在同一碳原子上,根据“已知②”这2个-OH将转化为>C=O,别外酚羟基也与NaOH中和生成钠盐,所以F有结构简式为,F到G过程符合“已知③”,所以G的结构简式为,显然G到H过程中第1)步是将-CHO氧化为羧基,第2)步是将酚的钠盐转化为酚羟基。由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因为“机物B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所以B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对溴甲苯或4-溴甲苯。(2)D的分子式为C7H8O2,E分子式为C7H6Cl2O2,对比D、E分子组成可知E比D少2个氢原子多2个氯原子,光照下Cl2可取代烃基上的氢原子,所以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C比B少一个溴原子,而多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可推知-Br发生水解反应生成-OH,所以C的结构简式为,C到D符合“已知④”反应,所以D的结构简式为,光照下Cl2取代发生在苯环侧链的烃基上,所以E的结构简式为,所以E中官能团的名称:羟基、氯原子。(3)已知E的结构简式为,在NaOH溶液加热条件下E中氯原子发生水解生成的2个-OH,而这2个-OH连在同一碳原子上,根据“已知②”这2个-OH将转化为>C=O,别外酚羟基与NaOH中和反应生成钠盐,故F的结构简式为,F到G过程符合“已知③”,所以G的结构简式为,G到H过程的第1)步是将-CHO氧化为羧基,所以“一定条件”是银氨溶液、加热或新制Cu(OH)2、加热。(4)B()分子中溴原子水解生成酚羟基,而酚具有酸性,又跟NaOH发生中和反应,所以B与NaOH溶液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NaBr+H2O。(5)F有结构简式为,酸化后得到R的结构简式为,R的分子式为C7H6O3,所以X的不饱和度为5,含3种等效氢,每种等效氢中含2个氢原子,X又含醛基。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X应该是一个高度对称结构的分子,所以应该含2个-CHO(2个不饱和度),中间应该是>C=O(1个不饱和度),另外2个不饱和度可形成一个环烯结构(五园环),或一个链状二烯结构。由此写出2种X的结构简式:OHC-CH=CH-CO-CH=CH-CHO、。(6)分析目标产物,虚线左边部分显然是由转化而来的,右边是由丙醛(CH3CH2CHO)转化而来的。根据题给“已知③”可知两个醛分子可结合生成烯醛。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苯甲醇,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苯甲醛与丙醛发生“已知③”反应生成。因此写出流程图:24、3,3-二甲基-1-丁烯CH2=CH-CH=CH2CH≡C―CH3、C4H4O4HOOCCH=CHCOOH、【题目详解】(1)假设该烃分子式通式为CnH2n,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是84,则14n=84,解得n=6,说明该烃为烯烃,由于烯烃与H2发生加成反应时,碳链结构不变,只是在两个不饱和C原子上各增加一个H原子,故根据烯烃加成特点,根据加成产物结构可知原烯烃分子的结构简式是,该物质名称为:3,3-二甲基1-丁烯;(2)标准状况下22.4L某气态烃的物质的量n=1mol,320g溴的物质的量n(Br2)==2mol,n(烃):n(Br2)=1:2,2molBr2中含有Br原子的物质的量是4mol,由于测定生成物中每个碳原子上都有1个溴原子,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2;(3)某烃0.1mol和0.2molHCl完全加成,说明该烃分子中含有2个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或1个碳碳三键;则分子式符合通式为CnH2n-2;生成的氯代烷最多还可以与0.6mol氯气反应,说明加成产物的1个分子中含有6个H原子,则原不饱和烃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2n-2=4,则n=3,由于同一个C原子上连接2个碳碳双键不稳定,则该烃为炔烃,其结构简式为CH≡C―CH3;(4)某烃的分子式为C8H10,它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分子中无不饱和键,但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由于分子式符合CnH2n-6,说明为苯的同系物。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则该烃可能为乙苯,结构简式是;也可能是间二甲苯,其结构简式为;(5)①C、H、O的质量比为12:1:16,则该有机物中各原子个数比N(C):N(H):N(O)=::=1:1:1,最简式是CHO,假设其分子式是(CHO)n,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16,则(CHO)n=116,解得n=4,故该物质分子式是C4H4H4;②它能与小苏打反应放出CO2,也能使溴水褪色,说明物质分子中含有-COOH、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0.58g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n(有机物)=0.58g÷116g/mol=0.005mol,50mL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NaOH的物质的量n(NaOH)=0.2mol/L×0.05L=0.01mol,0.005mol该物质能与0.01mol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说明该物质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该物质能使溴水褪色,结合该有机物的分子式C4H4O4可知,分子中还含有1个C=C双键,故该有机物可能为:HOOC-CH=CH-COOH或。25、环形玻璃搅拌棒保温、隔热HCl(aq)+NaOH(aq)===NaCl(aq)+H2O(l)ΔH=-56kJ·mol-1【解题分析】根据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进而写出热化学方程式。【题目详解】(1)仪器A为环形玻璃搅拌棒。它的作用是搅拌使中和反应迅速进行,温度快速升高。(2)大小烧杯间的碎泡沫塑料、作为烧杯盖的硬纸板,都有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的作用;(3)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过量,以盐酸计算生成水0.025mol,测得放热1.4kJ,即每生成1mol水放热56kJ,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l(aq)+NaOH(aq)=NaCl(aq)+H2O(l)ΔH=-56kJ·mol-1。【题目点拨】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H2O(l)的化学计量数应为1(即1mol)。26、0.0131.0催化剂>>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分析】(1)根据v=公式解题;

(2)实验1和实验2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不再改变且相等,说明实验2与实验1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实验2使用了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缩短了达平衡的时间;

(3)以10至20min为例求出实验1和实验3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

(4)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加热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题目详解】(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v===0.013mol/(L·min),故答案为0.013;(2)实验1和实验2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不再改变且相等,说明实验2与实验1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实验1与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应相等,起始浓度c2=1.0mol/L,实验2较其他实验达到平衡时间最短,是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故答案为1.0;催化剂;(3)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v===0.013mol/(L·min),在实验3中,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v===0.015mol/(L·min),故v3>v1,实验1的起始浓度为1.0mol/L,由平衡时浓度可知在实验3的起始浓度大于1.0mol/L,即c3>1.0mol/L,故答案为>;>;(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知平衡时实验4反应物A的浓度小,由实验1到实验4升高温度,平衡右移,加热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27、4Fe2++8+1O2+

10H2O=4Fe(OH)3+

8Fe2+

+2=FeCO3↓+

CO2↑+

H2O硫酸至pH=4.0控制浓度一致C中U形管的增重调节溶液pH【分析】实验Ⅰ中,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Fe(OH)2沉淀和Na2SO4,Fe(OH)2不稳定,很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OH)3;实验Ⅱ中,FeSO4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FeCO3沉淀和CO2气体,2min后明显看出有一部分FeCO3转化为Fe(OH)3;实验Ⅲ中,(NH4)2Fe(SO4)2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表明在此种情况下,Fe(OH)2能较稳定存在。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结果?通过对比实验IV进行探究。实验I、

II、

III

中FeCO3纯度探究时,先加硫酸溶解,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进行推断,在实验过程中,需保证反应产生CO2质量测定的准确性,由此可得出制备FeCO3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题目详解】(1)实验Ⅰ中,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所以反应物中含有,Fe由+2价升高为+3价,则反应物中还应加入氧化剂O2,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质量守恒进行配平,即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8+1O2+

10H2O=4Fe(OH)3+

8。答案为:4Fe2++8+1O2+

10H2O=4Fe(OH)3+

8;(2)实验Ⅱ中,FeSO4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FeCO3沉淀和CO2气体,离子方程式为Fe2+

+2=FeCO3↓+

CO2↑+

H2O。答案为:Fe2+

+2=FeCO3↓+

CO2↑+

H2O;(3)实验IV

中,甲同学得出结论:水解产生H+,为调节0.8mol/LFeSO4溶液pH=4,需增大溶液的酸性,降低溶液pH,所以加入硫酸至pH=4.0;乙同学认为,向0.8mol/LFeSO4溶液中加入Na2SO4

固体至c()=1.6

mol/L,所以实验IV中,为使溶液中c()与原溶液相同,需加入Na2SO4

固体,其目的是控制浓度一致。答案为:硫酸至pH=4.0;控制浓度一致;(4)为测定FeCO3的纯度,除样品总质量外,还需求出FeCO3的质量(由反应生成的CO2进行计算),所以需测定的物理量是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