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专项突破试卷 专项二探究创新_第1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专项突破试卷 专项二探究创新_第2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专项突破试卷 专项二探究创新_第3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专项突破试卷 专项二探究创新_第4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专项突破试卷 专项二探究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库独家】2020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专项突破试卷专项二(探究创新)一、选择题1.根据微生物的某一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下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其分类标准是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B.流感病毒应划分到类别一C.其分类标准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流感病毒应划分到类别二2.“鱼儿戏水”讲的是鱼儿在水中自由移动的欢乐景象。鱼儿在水中移动所需动力来自()A.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B.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C.尾鳍和腹鳍的摆动D.胸鳍和腹鳍的摆动3.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蚂蚁筑巢、鹦鹉学舌、猫捉老鼠B.公鸡报晓、蜘蛛结网、大雁南飞C.惊弓之鸟、老马识途、孔雀开屏D.黄牛耕地、狗识主人、鹰捉小鸡4.微生物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以下有关微生物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醋酸杆菌酿醋B.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D.利用酵母菌制作泡菜5.我国设置“禁渔期”“禁渔区”“规定网目尺寸”的目的是()A.保护产卵期的亲鱼B.保护一些名贵的珍稀鱼种C.保护育肥期的幼鱼D.保护产卵期的亲鱼和育肥期的幼鱼6.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7.《东方早报》报道称,“长江女神”——白鳍豚数量在近20年的时间里减少得非常严重。你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①水运业的高速发展②航空业的高速发展③渔业作业范围的扩大④向长江排放污水⑤成立白鳍豚研究所①③④②④⑤①④⑤D.②③⑤8.下图中能反映酵母菌发酵时,所酿酒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是()A.B.C.D.9.下列有关食物链A→B→C→D的叙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食物链中B、C是消费者,D为分解者B.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C.若有毒物质DDT进入这条食物链,D中含量最多D.食物链中C与D之间是捕食关系10.数千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而后却成了荒山秃岭,植被减少的原因是()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造成植被大面积消退B.地壳运动频繁造成的C.长年干旱造成赤地千里D.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11.在馒头房里,某同学发现馒头师傅在蒸馒头时,先在面团里加一些碱溶液,它的作用是()①使馒头发白②除去发酵中生成的酸③增加甜味④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体积膨胀①②②③①④D.②④12.夏天,没有洗干净的衣服上会长毛,而洗干净的衣服上则不会,原因是()A.洗干净的衣服上细菌和真菌都被洗掉了,所以不会长毛B.未洗净的衣服上有一些有机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真菌会大量繁殖C.洗净的衣服上的霉菌受到洗涤剂的抑制,处于休眠状态不能繁殖D.未洗净的衣服上有一些有机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细菌会大量繁殖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三大生物类群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14.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B.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C.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15.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实质,原因是()A.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B.生物的种类不同,就是它们的基因完全不同C.各种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每种生物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D.生物的传种接代,就是基因和基因组成的代代相传二、非选择题16.我国一些城市某些地区建立了“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全面丰收。如图是本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示意图,请根据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间的关系,据图回答:(1)该农业生态系统中所需要的能量来自____。(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3)该农业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____、____等生物作为___。(4)该农业生态系统是根据__的原理建立的。(5)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组成成分是____。(6)农作物枝叶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农业效率,其根本原因在于__。(7)沼气池中存在的功能类群是__。17.请根据表解方式,回答问题。(1)请分别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动物名称:①____,⑤____。(2)a处应填写的特征是__。(3)如果对动物②进行利学分类,它应属于____纲。(4)蜘蛛与我们标记的①~⑥六种动物中的__动物具有最多的相同特征。18.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A、B标签。在A瓶中放人湿润的肥沃土壤,B瓶中放入已经烘干的土壤。然后在A、B两瓶中同时放入6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哪一个瓶中的蚯蚓蠕动会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_____。这是因为蚯蚓的呼吸需要依靠____来完成。(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着蚯蚓的生命活动?___。(3)本实验中对照组是___瓶,作用是:______。(4)若将B瓶中的土换为湿润的肥沃土壤,将其放入暗室,则可以进一步探究___对蚯蚓生活的影响。(5)请仿照本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生存有影响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1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A、B两个区棉田棉铃虫及其天敌蜘蛛的数量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请结合下表回答问题:(1)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2)A区在不施用甲胺磷后,棉铃虫数目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3)B区在施用农药甲胺磷后不久,棉铃虫的增长速度比施药前还快,为什么?(4)A、B两个区中,____区是生态治虫,____区是农药治虫,____的效果更好,____的治虫方式更符合环保理念,,(5)在你写出的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____、____的关系,施用农药则影响了食物链,破坏了____。(6)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人类的行为应从维护生物圈____的角度出发,应按____办事。20.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有障碍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某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这些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相同障碍,实验前让动物饥饿12小时,实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得到如下结果请据表格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这种直接取食的行为是___行为,绕道取食是__行为。(2)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3)通过对上表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4)这项活动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的共同点是: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三种方案如下:(1)在上述3种方案中,哪个最佳?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树的落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案三中实验组是____,对照组是____。(4)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____的角色?答案CBBDDCACADDBAD15.C16.(1)光能(或阳光)(2)农作物(3)细菌真菌分解者(4)生态平衡(5)分解者和生产者(6)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7)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17.(1)青蛙(两柄动物)蜗牛(答案不唯一)(2)恒温动物(3)哺乳(4)④18.(1)B瓶体壁(2)水分(3)B创造湿润程度不同的实验变量(4)光(5)将同样大小的蚯蚓分为含有相同数目的两组,一组放入无农药的土壤中,一组放入加入农药的土壤中,观察蚯蚓的生命活动19.(1)棉花一棉铃虫一蜘蛛(2)蜘蛛的数目逐渐增加(3)加入甲胺磷后,大量蜘蛛被杀死(4)AB生态治虫生态治虫(5)竞争捕食生态系统的平衡(6)多样性自然规律20.(1)先天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