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_第1页
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_第2页
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_第3页
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_第4页
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一、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⒈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风格与情感的载体与镜像,它凝结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性格。对一个民族来讲,其母语文化音乐,一定意义上就是其民族的标志。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把自己母语文化音乐的传承放在首要的地位,非常重视民族音乐教育。日本是个工业发达的国家,但政府对自己的民族音乐———“邦乐”实行大力资助的政策,对从事“邦乐”有突出成绩的音乐家授予“人间国宝”的荣誉称号,“邦乐”的演出也由政府提供场所。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族音乐基础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的在世界文化漂泊,或不可挽救的消失在国际的文化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不了解这些民族音乐,就很难真正了解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事实上,中国的民族音乐已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实践与探索之路。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创作的《牧童短笛》为代表的第一首具有民族音乐特点的钢琴作品,至今活跃在舞台上;40年代以冼星海为代表的《黄河大合唱》等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音乐作品一直为我国音乐界和广大群众所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音乐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音乐院校和高校音乐系科的相继建立,各民族院校普遍设置了民族器乐专业,开设了民族器乐课,有些高校的音乐系还规定每个学生必须选修一种民乐,称“国乐”课。大量民间音乐遗产得到挖掘、整理、传播,如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刘天华的《空山鸟语》《病中吟》等。马思聪先生用小提琴奏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思乡曲》,丁善德的钢琴曲《晓风之午》,陈培勋根据广东音乐改编的钢琴曲《卖杂货》《旱天雷》,陈钢、何占豪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创作的作品仍在舞台上久盛不衰,他们为中国音乐的民族化作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声乐界的郭兰英、王昆、马玉涛、才旦卓玛等演唱的民歌为全国人民所喜爱。舞蹈界也出现了《丝路花雨》《宝莲灯》《鱼美人》等以民族素材或以民间传说为主题的民族舞剧。音乐创作出现了大量的以民族调式为特点的声乐、器乐曲,如施咏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李焕之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等。继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之后,又出现了如《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优秀歌剧的创作与演出,这些将民族化内容的表达方式与西洋管弦乐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作品至今仍在广泛流传,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但由于中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受欧洲音乐教育模式影响,以教授西方音乐体系的内容为主,造成民族音乐教育的严重缺失。近几年,随着音乐界对民族音乐教育理论探讨的深化和高等学校音乐专业教育改革实践的逐步深入,这种状况虽有所改观,但民族音乐教育边缘化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裂,有的甚至濒临消亡。特别是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音乐的接受与审美需求也趋向多元[1],中国民族音乐也面临着挑战。年轻一代盲目崇拜和追随外来音乐文化。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部分学生也对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表现出一种陌生的态度,他们听惯了迪斯科节奏、电声磁带和通俗音乐,而对优美动听的民歌,旋律委婉悠长的戏曲唱腔,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在每年的招生考试中,演唱民歌、演奏民乐的考生寥寥无几,却在迪斯科、爵士、摇滚等外来音乐的旋律中如痴如醉。这种现象若任其发展,不仅可能造成中国民族音乐的后继乏人,而且很有可能造成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断裂。高校音乐专业作为音乐教育与研究的主要阵地,传承与弘扬祖国音乐文化是题中应有之义。

⒉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21世纪中国音乐发展创新的需要。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目的。传统民族音乐是一切音乐创新的基础。纵观世界音乐发展史,大凡卓有成就的音乐家、演奏家无一不是在充分汲取和继承本民族优秀音乐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而有建树的。“钢琴诗人”肖邦就是吸收了波兰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创作的素材,创作出了不朽之作。斯美塔娜、德沃夏克、鲍罗丁、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的音乐作品都具有十分深厚的民族音乐积累,也都是吸取了本民族音乐的营养,强调了自身的民族文化,借鉴了民族音乐的音调、素材、风格、技巧创作出了经典传世之作。这些作品历久弥新,流传百世,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喜爱。可以说,最具有民族性的音乐,才是最具有艺术生命力和时代性的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有其独特而鲜明的民族特征,在风格、调式、乐器演奏技巧方面都不同于西方音乐,其包含了许多西方音乐中没有的弹奏技术和音乐表现手法[2]。例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就是由二声部五声性曲调的对位而创作出的一首近代中国最杰出的钢琴音乐作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民族音乐的积累和储备,增强学生民族文化历史与情感的底蕴,使学生在与世界其他异质音乐文化的比较鉴赏中,了解各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跨文化的、开放多维的音乐视野,广泛吸纳各民族音乐的优长,以母语音乐为基础,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创作出新的音乐作品。因此,在音乐专业的教学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并进而推动当代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⒊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和提高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音乐专业不仅仅是技艺型人才,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音乐人才。因为音乐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教育、技艺教育,更是一种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3]。民族音乐浓缩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风格、情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我国抗战时期产生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等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抵御外侮、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通过对《组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为民族音乐发展奉献自己的热情,它对于完善学生的自我人格,培养其审美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1.在理念上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在大纲﹑教材和教学方面应形成系统化和科学化。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极为丰富的音乐,应该将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的精华和风格编入教材,并将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安排足够的课时。

2.在具体的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教学应表现在各个学科上,如在声乐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多演唱一些民歌,观看优秀民族歌剧;在舞蹈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学习一些民族民间舞蹈,或尝试民族歌舞的编导;在和声课上,尽可能多解析一些民族调式;视唱练耳教学中,让学生多演唱民歌或具有民族调式的乐曲;在民族民间音乐课上,让学生充分学习,演唱民歌和戏曲音乐;在器乐选修课上要让学生多选学民族器乐,并建立民乐队,开设民乐合奏课。可以通过举办民族音乐演唱会、知识竞赛、民族音乐文化讲座、中国作品欣赏讲座等形式营造学习民族音乐的氛围,鼓励学生参加中国作品的演奏和音乐会的演出。考试曲目上应鼓励和提倡学生选择民族作品。对课程的设置,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各科目都要有一定数量的民族音乐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师生参加一些民间音乐活动(如歌会、民族采风、观摩戏曲等)。从情感上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和兴趣。在其他科目上,如乐理课的民族调式部分,视唱练耳课的民歌旋律及民族调式的练习内容,和声课的民族调式,和声介绍和研究,声乐课的曲目要适当地选用民族特点的歌曲,乃至戏曲和曲艺的咬字和韵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