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技术的历史演变_第1页
制冷技术的历史演变_第2页
制冷技术的历史演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冷技术的历史演变

冷杉技术的历史真实是冷杉技术发展的历史。早期人们利用储存天然冰、水的蒸发效应及其他一些方法来制冷,19世纪30年代,Perkins发明了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后,人类迎来了制冷技术的发展期,而制冷剂的发明、更新和替换始终贯穿整个过程。目前根据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制冷剂又将面临新的挑战。根据J.M.Calm的描述,目前人们将制冷剂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如表1所示,以下对各发展时期的情况做一简述。1制冷方式的发展大约在1830—1930年的100年间,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采用人工制冷的过程中,对制冷剂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从表2可以看出,这些制冷剂是一些溶剂和有挥发性的介质。它们有毒、可燃或者兼而有之,个别制冷剂还有很强的腐蚀性和不稳定性,或者压力过高不安全,所以使用时经常发生事故。在该阶段的前50年,各种制冷技术都处于探索中。后期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空气循环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以及水蒸发式制冷机等4种制冷方式几乎统治了一个世纪的制冷工业。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最初使用乙醚、甲醚作为制冷剂,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我国1966年还使用SO2机器-双球冷冻机)和氯甲烷在后期得到了应用,尤其是氨的应用,使该制冷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1900年前后,美国、英国和德国压缩机几乎都采用氨和CO2。20世纪初期,离心式压缩机最先使用二氯乙烯制冷剂。空气压缩式制冷机早期由预压缩空气膨胀(开式循环)进行制冰。后期采用逆斯特林(R.stirling)闭式再生循环,它们在1900年前广泛应用于船舶冷藏和制冰。吸收式制冷机使用氨-水溶液进行制冰,主要有间歇运转的小型机和连续运转的大型机。大型机主要应用于制冰和啤酒业。水蒸发式制冷机主要采用硫酸吸收水蒸气制冰和真空下水蒸发制冰。但真正应用是从1908年采用蒸汽喷射制冷机开始,主要应用于化学工业和啤酒业,并配置在军舰上以冷却军火舱。2高效热力的制冷工业s121931—1990年为第2代制冷剂的发展时期,由于人们对人工制冷需求的急剧增长,迫切需要既安全又有耐久性的制冷剂。在2次石油危机发生后,高效成为制冷空调工业对制冷剂的新要求。这时就出现了以卤代烃(CFCs,HCFCs)为主的制冷剂。从1931年开始,R12,R11和R22等具有优良热力性能的制冷剂以全新的面貌统治了制冷工业约60年(见表3),它们既安全(A1组——无毒、无燃烧性)且高效,为HVACR工业带来了黄金发展时段。R12广泛应用于家用冰箱、冷冻柜、陈列柜等低温领域,它替代了原来使用的SO2、甲酸以及氨-水吸收式等冰箱,使冰箱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R12是汽车空调使用的唯一介质。另外,R22是家用空调、大型冷水/热泵机组首选的制冷剂。R11是大型离心式冷水机组最青睐的介质。第1代制冷剂中的氨,由于其优良的热力性能和低价格,在工业制冷、食品冷冻冷藏、饮料加工等领域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但是氨的毒性和刺鼻的气味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前在船舶冷冻冷藏和城市冷库等方面几乎全部采用R22制冷剂,氨的份额不断缩小。这一时期,溴化锂水溶液吸收式冷水机组得到了大力发展,氨-水低温吸收式在有余热应用时才少量使用,台数越来越少。3混合制冷剂的筛选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注意到CFCs物质(包括制冷剂)在大量消耗平流层中的臭氧,并且使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因此,《蒙特利尔议定书》和《维也纳公约》提出了限制和替代CFCs物质的期限,短时间内HCFC可以作为过渡物质。从表3可以看出,第2代制冷剂基本属于CFCs物质,都有较高的ODP值。因此,第3代制冷剂以保护臭氧层为选择标准(见表4)。然而,卤代烃制冷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人们仍然关注该类物质中的氟化物(即HFCs)。从图1可以看出,无毒、不燃且ODP为零的制冷剂所剩无几(甲烷系R23,乙烷系R134a),而且它们难以达到原来CFCs或HCFCs的热力性能。这时,人们采用混合的方法博采所长,故而出现了许多混合制冷剂,如表4所示(混合制冷剂有数10种,表中仅列出几种常用典型介质)。人们对第1代制冷剂中的“天然制冷剂”重新进行了研究和评估,尤其是氨、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水以及空气等受到特别关注。4第3代制冷剂:气体、气体和从气体特性看,hfcs的全球温室效应开发的要求第3代制冷剂成功地减少了臭氧层消耗,但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更加严重:“全球平均空气与海洋温度上升,冰雪大范围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已很明显”。依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HFCs,PFC和SF6等6类气体均属于温室气体,对发达国家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第3代制冷剂HFCs都有很高的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见表4和图2),某些国家中已对或者即将对这些制冷剂使用进行征税。这就使得发展第4代制冷剂迫在眉睫。表5为第4代制冷剂候选物质的情况,它们的热力性能和安全性相对CFCs和HCFCs都“差强人意”,可以看出,目前在选用第4代制冷剂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5氧化碳和碳质材料为发展制冷工业,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制冷剂。但是,目前已经发现或者潜藏着对环境的危害作用。这时,第1代制冷剂中的“天然制冷剂”重新燃起了人们的希望。氨——优良的热力性能、ODP=0和GWP<1,但有毒,在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中以及中央空调(欧洲)都重新得到了应用。二氧化碳——ODP=0和GWP=1,用跨临界循环热泵提供热水,作为复叠循环低压级和低温载冷剂时具有优良性能。碳氢化合物——ODP=0和GWP<1,用于冰箱制冷剂和发泡剂,也可用于冷水机组,RAC和PAC等,但易燃易爆,这非常不利。水——ODP=0和GWP<1,用于冷凝温度较低的水冷冷水机组以及冰蓄冷机组。空气——ODP=0和GWP=1,用于较低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