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_第1页
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_第2页
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_第3页
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现代动物繁殖技术包括人类的精神传统、同一雌激素、胚胎移植、胚胎分离、移植、体外受精、克隆技术和性别控制。其中,精细和胚胎移植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精细人工育种技术,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繁殖技术。1繁殖技术的主要应用1.1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繁殖性能,能减少种公马人工授精技术是借助于专用器械,用人工方法采取公畜精液,经体外检查与处理后,输入发情母畜的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使母畜受胎的一种繁殖技术。人工授精技术能充分利用优良公畜的繁殖性能,减少种畜的饲养量,降低生产成本;使优良基因的影响迅速扩大,可以极大地加快遗传改良的速度;能提高母畜的受胎率;使种公畜的精液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很好地在各地组织实施和交流。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普及了奶牛的新鲜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后,从1977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牛的冷冻精液。目前,全国各省区共有40多个冷冻精液站已具备年产近2000万个剂量的牛冻精生产能力,奶牛人工授精已得到普及,黄牛每年杂交改良也在千万头以上。在养羊发达的北方省区已经普及人工授精,猪的人工授精在生产上也得到广泛应用,部分野生动物也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1.2体外受精神分析近几年,胚胎移植也已成为畜牧业生产上的一项常用技术,采用胚胎移植越来越普遍。胚胎移植又称受精卵移植,也称为“借腹怀胎”或“人工受胎”,其含义是将一头良种母畜的早期胚胎用冲洗子宫的方法取出,或是经体外受精获得的胚胎,移植到另一头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受体。胚胎移植产生的后代,遗传特性取决于胚胎的双亲,受体母畜对后代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小。胚胎移植对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从低产母畜能得到高产后代;加速引进品种的繁殖和新品种的培育,比用现有品种进行长期杂交育种更为经济有效;加速家畜改良的进展,通过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技术,可使供体繁殖的后代增加7~10倍以上;增加双胎率,加速繁殖;使不孕母畜获得生育能力,继续发挥其繁殖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人工胚胎移植技术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每年移植受体牛数万头,扩繁纯种肉羊数万只,在奶牛、超细毛羊和肉用羊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酒精及胚胎移植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的成功应用,促进了种质资源商品化,这就带来了通过精液及胚胎移植传播疫病的危险性,在动物个体、养殖场、地区和国家之间,通过精液及胚胎移植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从国外进口的精液和胚胎越来越多,国内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对由于采用现代繁殖技术而引起的疫病传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2.1对于社区中社区下大的传染病,需要及时进行检测根据研究表明,能通过精液传播的疫病很多,因此,应该经常性地对这些疫病进行检测,对传染性强的疫病应经常随机进行检测,对传染性小和危害小的疫病也应每年检测1次以上。2.1.1猪毒力病口蹄疫、牛地方性白细胞组织增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瘟、蓝舌病、牛流行性腹泻、牛恶性卡他热、猪传染性水疱病、非洲猪瘟、猪瘟、猪病毒性脑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等等。2.1.2细菌感染牛传染性胸膜炎、布氏杆菌病、结核病、伪结核病、螺旋体病、牛出血性败血病、猪萎缩性鼻炎、猪副伤寒、猪丹毒、猪链球病等等。2.1.3原虫病主要有牛生殖道滴虫病,能引起不育和流产,公牛感染后可不表现临床症状,交配及精液是主要的传播原因。2.2采用“关键控制点”试验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检验精液是否安全可靠,其一是检查精液,其二是在采集精液前后持续检测公牛。第一种方法主要是检查精液中是否有特定病原存在,其效果完全取决于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第二种方法主要是在采集精液前后检查公牛是否有某种疾病,采用的方法是检查病原或检查抗体。在检查公牛时,可采用“关键控制点危害分析(HACCP)”,每月对一定数量的公牛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感染有某种特定的传染病。每月1次适合于传播速度快的疫病,例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可每月检测20%的公牛。检测牛病毒性腹泻时,可每月对阴性牛检测1次,对某些牛的精液可进行培养或进行PCR检测。对流行速度慢的疫病,应对每个个体进行检查。3胎盘移植和疾病的控制3.1有可能的传播方式胚胎传播疾病的可能性要比动物活体配种、精液人工授精和动物产品交流要小得多,但如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则仍然存在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其可能的传播方式有:(1)供体间的接触传播,如供体动物群养或同舍饲养。(2)通过器械传播,如器械消毒不彻底,操作环境不卫生造成二次污染等。(3)卵子或精子携带病原,使受精后的胚胎带有病原体。(4)透明带内部或表面带有病原。(5)胚胎移植所用的液体被病原污染,虽然可以确保生产胚胎的原材料来自健康动物,但在生产胚胎的过程中导入病原也会使胚胎成为病原的传播者。3.2病毒的类型一般认为应该进行检疫的病原微生物应该包括:蓝舌病病毒、牛白血病病毒、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牛细小病毒、布氏杆菌、犊牛衣原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细小病毒、绵羊瘙痒病病毒、包涵体病毒和某些细菌如布氏杆菌、大肠杆菌、霉形体、链球菌等。3.3加强胚胎移植中预防健康风险全世界每年仅牛的胚胎就有成千上万枚在国际间交流,胚胎传播疾病的危险性是存在的,而且已发现胚移后裔有先天感染的例证,这很可能是移植培养液发生污染或移植后受体被感染。胚胎移植中传播疾病的途径很多,这就应该引起对预防工作的重视。3.3.1严格执行有关预防规定国际胚胎移植学会(IETS)进出口委员会已经制定出胚胎国际交流章程、国际胚胎学会手册和动物进出口通用检疫程序等,这些章程以胚胎经营管理为基础,已在国际动物健康法规和IETS手册上确定下来。3.3.2胚胎移植操作必须符合卫生标准胚胎的健康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胚胎移植的正确操作过程。操作不当可能成为由外界导入疾病的一种方式,故应重视每一个操作环节的卫生措施。3.3.3防感染的处理采用理化方法除去或灭活有可能存在于透明带上的病原微生物,又不损伤胚胎的活力,从而防止感染。现已证明,用胰蛋白酶处理能有效地除去牛、猪胚胎的疱疹病毒,但对猪胚胎的有些病毒无效,也不能除去细菌。牛流行性腹泻病毒不能穿透完整的透明带,通过对胚胎洗涤10次,可以清除透明带上的病毒。3.3.4加强实验过程的保护与管理一般认为凡可污染精液的病原微生物在胚胎移植中都应严格加以控制,尤其应加强对水牛、绵羊、山羊由精液携带感染源的研究。3.3.5保证生物制品无污染所用生物制品的来源要可靠,必须对其进行已知病原的检查、过滤和放射线照射等处理,尽可能做到安全可靠。3.3.6保护透明带的完整性能在所有实验过的病原中,透明带完整的胚胎细胞中均无病毒。一旦除去透明带,有些病毒则可在胚胎细胞内增殖。因此,透明带完整能够阻止发育前胚胎细胞受到感染。综上所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