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_第1页
第20课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_第2页
第20课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_第3页
第20课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_第4页
第20课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第20课时——2023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第20课时——2023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第20课时——2023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第20课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复习安排第1讲如何读懂诗歌第2讲诗歌的十大题材第3讲诗歌的三大形象第4讲诗歌的典型意象第5讲

诗歌的语言第6讲诗歌的表达技巧第7讲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第7讲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概念解说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解和政治倾向等。

这一考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思想感情的评价;二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本考点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又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两大题型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试卷体裁作者、篇目题材涉及考点2022·Ⅰ卷宋词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即景抒情诗表达技巧,作者情感2022·Ⅱ卷唐诗李白《送别》送别诗表达方式、情感2022·甲卷宋诗欧阳修《画眉鸟》文同《画眉禽》咏物抒怀诗表达技巧、事物形象2022·乙卷唐诗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送别诗内容、表达技巧2021·Ⅰ卷唐诗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寄赠诗内容、情感、观点2021·Ⅱ卷宋诗陆游《示儿子》劝勉诗内容、情感、态度2021·甲卷宋诗陈师道《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应和诗内容、情感、态度2021·乙卷宋词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即事抒怀词内容、语言高考链接试卷体裁作者、篇目题材涉及考点2020·Ⅰ卷唐诗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应和诗内容、情感2020·Ⅱ卷宋诗王安石《读史》即事抒怀诗内容、评价观点态度2020·Ⅲ卷宋诗陆游《苦笋》咏物抒怀诗事物形象2019·Ⅰ卷宋诗陈与义《题许道宁画》题画诗内容、评价态度2019·Ⅱ卷唐诗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即事抒怀诗(投谒诗)情感、结构2019·Ⅲ卷唐诗刘禹锡《插田歌(节选)》即事抒怀诗(田园诗)语言风格2018·Ⅰ卷唐诗李贺《野歌》即事抒怀诗内容、手法、情感2018·II卷宋诗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即事抒怀诗内容、物象作用2018·III卷王建《精卫词》即事抒怀诗内容、语言、情感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常见题材及情感类型(详见第2-6课时)类型表现举例山水田园诗寄情山水,热爱自然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厌恶官场,向往隐逸陶渊明《归园田居》不满现实,消极逃避孟浩然《留别王维》哲理感悟,禅意寄托苏轼《题西林壁》赞美农民,歌颂劳动翁卷《山村四月》感情复杂,不一而足王绩《野望》羁旅思乡诗羁旅之悲苦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感伤李商隐《风雨》对安定生活的期盼魏初《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类型表现举例送别怀人诗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卢纶《送李端》对现实的不满与感叹杜甫《天末怀李白》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白居易《江楼月》对友人前途命运的担忧贾岛《忆江上吴处士》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抒发对人生的感慨王勃《别薛华》闺怨爱情诗对丈夫的思念、牵挂、担忧《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独守空房的孤独寂寞《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对青春逝去的哀怨王昌龄《闺怨》对夫妻离别的怨恨李益《江南曲》对夫妻团圆的渴望《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阴阳相隔的悼亡之痛纳兰性德《浣溪沙》类型表现举例边塞征战诗描绘雄奇瑰丽的边塞风光王维《使至塞上》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李白《塞下曲》保卫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同情、赞美戍边将士李白《塞下曲》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慨陆游《诉衷情》厌恶战事,批判统治者,向往和平陈陶《陇西行》征人思乡、思亲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咏史怀古诗对先贤的的敬仰杨维桢《题苏武牧羊图》怀才不遇之情,建功立业之志李白《古风》昔盛今衰、忧国伤时之慨刘禹锡《石头城》借古讽今,劝诫统治者刘禹锡《蜀先主庙》理性反思历史,发表独到见解王安石《明妃曲》类型表现举例咏物言志诗描摹情态,抒发喜爱王勃《咏风》托物言志,寄寓抱负于谦《咏煤炭》借物抒怀,抒发感受左思《咏史》以物喻人,讽喻现实张九龄《感遇》托物喻理,表达哲思苏轼《琴诗》托物讽世,批判社会曹邺《官仓鼠》即事抒怀诗寄情山水的悠闲刘昚虚《阙题》向往隐居的情趣温庭筠《处士卢岵山居》政治失意之悲慨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壮志难酬之愤慨岳飞《小重山》类型表现举例题画抒怀诗睹画生感,赞美丹青黄庭坚《题郑防画夹》就画言艺,探讨画法郑板桥《题画竹》谈论艺术,咏叹意境蔡肇《题李世南画扇》言此及彼,激励勉志郑燮《竹石》借画发挥,讽刺现实李唐《题画》缅怀凭吊,即兴抒怀黄幼藻《题明妃出塞图》画联实际,爱国爱民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干谒应和诗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李白《上李邕》积极入仕的急切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对推荐者的赞美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对权贵的蔑视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对黑暗现实的悲愤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无所依托的苦闷高湜《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角度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由标题可看出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1.抓住诗题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由“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2.抓住关键词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角度如2022·全国甲卷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可知这是一首咏物诗。3.抓住题材类型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景物色彩艳丽,为乐景,明显用的反衬手法,表达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4.抓住景物特点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答题思路诗歌中的意象,确定诗歌题材。1.整体感知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不要简单罗列,也不要单纯翻译。2.分析诗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旨或情感。”抒发了什么“”揭露了什么“或”寄寓了什么“。3.概括情感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题的解答步骤1.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划分诗歌层次。2.根据不同层次的内容,体会每一层次(具体到每一句)诗人微妙的情感。3.将这些微妙的情感贯穿起来,大致可以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情况,体会出诗人的情感变化。[例1](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典题示例】[解题流程]第一步:整体感知。从标题“送沈康知常州”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第二步:分析诗句。“劳人”“佳士”都指沈康,“朱轮”是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这里指代沈康的到来;“忽逢佳士得朱轮”,表达了作者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治理者的欣喜之情和对朋友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惆怅”写出作者在提到常州时的心情,表达了自己此前在常州,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后句“最忆荆溪两岸春”,表达出诗人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第三步:概括情感。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赏心亭①陆游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黯黯江云瓜步②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③涕已流。【注】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陆游奉诏回临安面陈恢复大计,从四川回来舟经建康,登亭有感而赋此诗。作为主战派,诗人曾向朝廷建议迁都建康,以利于防备,但不被采纳。②瓜步:瓜步山,在长江北岸六合境内,与南京隔江相望。③迁都:南宋主战派一贯主张迁都建康(南京),便于随时出师收复汴京。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典题示例】[解题流程]第一步:划分诗歌的层次。前两联由一“兴”字点出,后两联为一“忧”字包含。第二步:根据内容体会感情。“兴”乃因一线希望而引起——赴阙召对,将面陈恢复大计,若建议被朝廷采用,则夙愿得偿。“忧”则是希望渺茫的表现——面对现实,他深知孝宗的软弱,国家前途如满目衰败之秋景。第三步:贯穿情感,写出变化。从“兴”到“忧”。①兴(高兴):诗人结束了四川外放生活,一路平安归来,乘醉游白鹭洲。②忧(忧虑):诗人登亭遥望,看到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观眼前景,想当年事,不禁担忧再陈迁都之策被拒,恢复中原无望。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所谓“评价”,即在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评价时允许考生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来的自己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它包括对事物的态度、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对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评价观点态度“四要点”1.观点要明确,体悟要深入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内在信息,深入体悟。2.分析要细致,延伸要具体(1)要紧扣原诗。引用原诗相关词句具体分析,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2)要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3)把评价观点态度和分析表达技巧结合起来,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评价观点态度“四要点”3.归纳要全面,体察要细致概括分析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词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4.评价要准确,分寸要把握评价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注意避免以下两个方面:一要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知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要避免没有分寸,用不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评价观点态度“三步骤”1.观点:旗帜鲜明,态度不能模棱两可。2.分析:抓住具体诗句具体分析。3.总结: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评价要点。(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精卫词

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典题示例】[解题流程]第一步:观点:同意或者不同意。第二步:分析。答案: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高考链接】①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②“人”的实践和追求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③要懂得长幼之序,懂得天理人伦等做人的道理。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