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第七章_第1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第七章_第2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第七章_第3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第七章_第4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第七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明确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掌握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外贸经济效益的因素等基础理论问题,把握我国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原则和指标体系,以及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概念: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二、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四、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第一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经济效益,一般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耗费的劳动和由此取得的成果之比,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对外贸易领域的劳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和由此取得的成果之比。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可以表现为宏观(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和微观(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两个层面。宏观上,一国可以通过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节约社会劳动,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这种经济效益被称为对外贸易的社会经济效益。微观上,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以高于国内价格的价格出口商品而以低于国内价格的国际价格进口商品,从而直接获取利润,这种外贸经济效益又称为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过程

对外贸易是一个特殊的经济部门,它联系着国内外的生产流通,有着特殊的职能,因此,其经济效益亦有着十分独特的形成过程。(一)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形成1.利用“绝对差异”和“比较差异”,形成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可以归纳为两类:绝对差异和比较差异。

绝对差异是指同种商品的国内价值高于或低于国际价值;

比较差异是指不同种商品的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在程度上的不同。这两类差异的存在都有可能使参加贸易的各方获得国别价值增值。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过程

(一)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形成2.通过使用价值转换,形成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绝对差异或比较差异实现价值增值,必须建立在使用价值转换的基础上,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是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转换,就无以实现价值的增值。(2)使用价值对外转换在社会再生产中产生的新价值。通过对外商品流通,通过使用价值转换,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改善社会产品构成,使社会获得更多的新价值或劳动节约,也是外贸经济效益的组成部分。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过程

(二)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形成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直接形成于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从出口看,是指国内货源买入价与国际市场售出价之间的差价;从进口看,是指国际市场商品买入价与国内市场售出价之间的差价。这种价格差再减去商品流通费用即是外贸企业的盈利(若为负数则为亏损),也即外贸企业经济效益。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过程

(二)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形成1.从理论上看在价格与价值大体一致的情况下,国内外市场价格差反映的是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之间的绝对差异或比较差异。2.从实践上看外贸企业经济效益还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政府的政策措施、对外贸易体制等。第二节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通过对外商品交换带来的价值增值,而价值增值是由国内外价值差异以及使用价值转换在社会再生产中发挥特定作用而形成的。可以说,一切影响商品国内价值、国际价值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因素,一切影响使用价值在社会再生产中发挥作用,带来更多新增价值的因素,均影响外贸经济效益。一、影响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一)一国劳动生产率在古典贸易模型中,生产的唯一投入要素是劳动,一国的比较优势就取决于一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与世界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二者差异的程度和方向决定着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差异的程度和方向,进而决定了获得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量和层次。随着古典贸易模型的拓展,单一劳动要素假设被扩展为多种生产要素假设,从而比较差异不仅仅由劳动生产率所决定,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也成为各国比较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一、影响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二)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源于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差异,而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差异必须通过一定的使用价值为载体表现出来。因此,不同的使用价值结构,即进出口商品结构会影响国内外价值差异的程度与方向,从而影响外贸经济效益。一、影响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二)进出口商品结构(1)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国国内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参差不齐,甚至相差悬殊,与世界同行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程度更不尽相同。(2)从进口商品结构来看,由于相同的原因(劳动生产率的内外差异),同一可支配的国际价值量,由于其物质承担者不同,即进口商品结构不同,在国内市场上会被承认为不同量的国内价值,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乃社会劳动的节约或国内价值的增值。一、影响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二)进出口商品结构(3)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的宏观效益有着更深的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安排合理与否,影响着对外商品流通对再生产促进作用的发挥。一、影响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三)货币因素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增值或劳动节约必然要通过价格来衡量和表现。价格机制不仅会影响价值增值的正确表现,还会通过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进而影响实际的价值增值量或劳动节约量,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一、影响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四)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活动的国内环节和国际环节都要通过市场运作来完成,高水平的外贸经济效益的实现必须有健全的市场机制作保证。一、影响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一)外贸企业的企业制度外贸企业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外贸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现代企业制度具的特征:一是产权关系明晰;二是权责明确;三是政企分开;四是科学管理。二、影响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二)外贸企业的经营制度外经贸企业的经营模式应由商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外贸企业传统的单一商品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必须转向多元化、综合性经营。外贸企业在经营进出口商品的同时,应利用自身联系广、信息灵的优势,积极参与技术进出口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等活动;在国内市场上,也应参与各种实业化经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创造高效益的能力。二、影响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三)外贸企业的管理制度外贸企业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外贸企业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资金管理为重点,辅之以健全的劳动管理、人事管理、分配管理,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影响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第三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一、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一)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是价值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所包含的内容是效用的增大,即满足程度的提高。对外贸易活动所导致的满足程度的提高,主要通过两个形式得以表现,即通过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对外贸易活动转换来的商品投入国内经济循环,或者直接用于生活消费,或者用于间接消费——生产消费。使用价值的效用,使用价值带来的满足程度必须在消费中才能表现出来。由于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所以,使用价值的评价可以归结为价值评价。一、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二)评价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应包括对贸易机会成本的考查单纯考查进出口活动所实现的价值增值,不能全面反映对外贸易活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收益状况,也不能反映在可支配国际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潜在的更大的外贸经济效益。而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目的不仅在于明确进出口活动的实绩,更重要的还在于发现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因此,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应该包括对贸易机会成本的考查。一、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三)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必须借助于货币、价格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乃是通过对外交换活动所实现的价值增值,增值了的价值与价值本身一样,它是抽象的、非实物的,但又必须依存于商品体中,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因此,价值增值在商品经济中必须借助货币、价格形式。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对外贸易产生的价值增值只能是评价、衡量以货币价格形式表现出来的效益、价值增值,而不可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一、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四)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应是宏观的、全面的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通过对外商品交换所节约的社会劳动。这里的劳动节约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劳动节约,因此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范围是一个国家,评价角度应是宏观的、全面的。即使是对外贸易活动产生的直接的劳动节约,也必须对对外贸易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考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二、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外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三部分共十五个指标构成。(一)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偿债能力的指标体系(1)资产负债率。(2)流动比率。(3)速动比率。(4)流动资产周转率。(5)存货周转率。二、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外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三部分共十五个指标构成。(二)反映盈利能力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指标(1)销售(营业)利润率。(2)出口每美元成本。(3)进口每美元赔赚额。(4)费用水平。(5)资本金收益率。(6)总资产报酬率。(7)资产保值增值率。二、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外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三部分共十五个指标构成。(三)反映企业对社会贡献的指标(1)出口收汇额。(2)社会贡献率。(3)社会积累率。第四节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一、提高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途径(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进出口商品结构,是提高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是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因此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构成,即进出口商品结构,无疑是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前提条件是要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因为产业结构是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物质基础。一、提高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途径(二)建立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协调外贸社会效益与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外贸社会效益与外贸企业效益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而这既是统一的,又是有矛盾的。国家和外贸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效益目标必有差别。因此,为了尽可能地使两者统一起来,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既满足外贸企业的效益目标,又要保证国家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一、提高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途径(二)建立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协调外贸社会效益与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外贸社会效益与外贸企业效益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而这既是统一的,又是有矛盾的。国家和外贸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效益目标必有差别。因此,为了尽可能地使两者统一起来,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既满足外贸企业的效益目标,又要保证国家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一、提高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途径(三)加速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提高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保证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促使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互接互补,更好地利用国际分工,提高生产力水平。其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引进国际竞争,加速我国企业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推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优化。再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促使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益,除了必须为企业创造平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