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160-2017 哺乳犊牛饲养区(舍)建设工艺设计规范_第1页
DB15∕T 1160-2017 哺乳犊牛饲养区(舍)建设工艺设计规范_第2页
DB15∕T 1160-2017 哺乳犊牛饲养区(舍)建设工艺设计规范_第3页
DB15∕T 1160-2017 哺乳犊牛饲养区(舍)建设工艺设计规范_第4页
DB15∕T 1160-2017 哺乳犊牛饲养区(舍)建设工艺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5.020.30B

40备案号:53557-2017

DB

15 15/T

1160—2017哺乳犊牛饲养区(舍)建设工艺设计规范Nursing

area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15/T

1160— 前言

................................................................................

II1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哺乳犊牛饲养规模确定与饲养区(舍)功能要求

........................................

14 饲养区(舍)环境要求

..............................................................

25 工艺设计要求

......................................................................

36 辅助建筑物

........................................................................

67 附属设施

..........................................................................

68 建筑设施

..........................................................................

79 饲养设施

..........................................................................

7DB15/T

1160—2017 本标准根据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俊、陈凯、陈振、于飞、任永发、王利英、高杰、董伟、任利忠、兰宏旺、荆莹。IIDB15/T

1160—1 范围筑物、附属设施、建筑设施、饲养设施。本标准适用于专业化哺乳犊牛饲养场或规模化牧场哺乳犊牛饲养区(舍)建设工艺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 生活引用水卫生标准NY/T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

1567 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动

2010

年 第

7

/zwgk/2010-01/28/content_1521669.htm)3 哺乳犊牛饲养规模确定与饲养区(舍)功能要求3.1 哺乳犊牛饲养规模确定3.1.1 对规模化牧场,哺乳犊牛饲养区(舍)养殖规模确定如下:母犊牛饲养规模是根据牧场的规模确定的,一般的核算方法为:A=(B×C×D/E×F)+G……(1)式中:AB—规模牧场成乳牛头数;C—繁殖率(D—母犊牛出生率(45%E—年天数(365天)

;F—转入断奶牛舍天数(67天);G—犊牛岛(栏)或卧床空置天数(

天)。3.1.2 采用性控冻精繁育的牧场,母犊牛出生率

D

95%进行计算。3.1.3 专业化哺乳犊牛饲养场的饲养规模,根据犊牛来源的牧场规模进行核算,核算方法同上3.2 哺乳犊牛饲养区(舍)功能要求3.2.1 哺乳犊牛饲养区(舍)具有饲养出生

3

天后哺乳牛场地和建筑物。0.1140.2150.5360.9501.5DB15/T

1160—20173.2.2 满足出生

3

38

5749的规定。3.2.3 满足每头犊牛每天饲喂

2

次,足量饲喂要求,温度保持在

35℃~℃之间。从第

天开始断奶。3.2.4 满足开食料安全储存和饲喂量的要求,开食饲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1开食料饲喂3.2.5 3.2.5 满足犊牛称重要求,在犊牛初生、断奶时要求称量体重,便于掌握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调整3.3 哺乳犊牛饲养方式选择3.3.1 根据饲养地区的气候条件,哺乳犊牛可采用敞开式单栏饲养、封闭牛舍单栏饲养和封闭牛舍小群饲养,也可同时采用上述方式进行饲养。4 饲养区(舍)环境要求4.1 哺乳犊牛饲养基地的选择4.1.1 在规模化牧场内,哺乳犊牛饲养区(舍)场建设用地的选择应遵循

NY/T

及《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2010

7

号)基础上,还应遵循以下要求:a)

管网,地上无高压架空线的地区内建造;b)

方便初生哺乳犊牛的运进与断奶后转出;c)

成母牛舍粪便等废弃物运出;d)

证防疫安全。4.1.2

NY/T

1567

(2010

7

号)基础上,还应遵循以下要求:a)

区域内有符合

5749

的水源;b)

电力充足,容量满足使用要求;DB15/T

1160—c)

进入养殖场的道路,应避免有限载、限高且满足

车长转弯(转弯半径≥)、宽度为

6m的道路,道路不应穿越村庄,否则将会影响生产物资流和犊牛的运输,增加经营费用;d)

运送奶牛、饲料、粪污等外部车辆出入口。4.2 平面布局4.2.1 应有总平面规划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4.2.2 哺乳犊牛操作间、饲养场地、饲料储存区、褥草储存区、粪污废料处理区和饲养人员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涉。4.2.3 哺乳犊牛操作间、饲料储存区、饲养场地规划在一个区域内;褥草单独设区进行储存;粪污及

。4.2.4 在进行平面布局时应充分考虑进出饲养区域的物料量和种类,将净道(饲喂物资输送道)与污道(废褥草、粪污清理道)分离,防止污染。4.2.5 褥草垫料储存处置区可设置在牧场饲料储存区内,粪污(废褥草)收集处置区可在牧场总体粪污处理系统中统一设计。5 工艺设计要求5.1 哺乳犊牛饲养区的选择5.1.1 混合道、粪污(废褥草)收集道、饲养人员值班室等组成。5.1.2 犊牛饲养区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选择: 当气候较温和,极端气温高于-20℃的地区,哺乳犊牛应采用敞开式单栏饲养; 当气候寒冷,极端气温低于-20℃的地区,哺乳犊牛舍应采用封闭式牛舍小群饲养。5.2 单栏饲养区工艺设计5.2.1 饲养栏布置犊牛饲养牛栏(犊牛栏或犊牛岛)应按行、列进行布置,每行数量应按不大于牧场正常年份的3天3天的饲养时间进行排布(正常饲养天数为60天,消毒晾晒天以上,断奶后缓冲时间7天);当列数较多,导致饲养区的尺寸超出规划尺寸时,应考虑建设2处或多处饲养单元。敞开式饲养区,犊牛操作间单独设计;封闭式牛舍应将犊牛操作间设置在牛舍内,在确定牛舍长度应给予考虑。5.2.2 饲喂区道路规划饲喂道与粪污道的宽度应≥3500mm3000mm机械设备废料清理。DB15/T

1160—20175.2.3 地面要求采用敞开式饲养,饲养区道路标高应比场区标高高200mm以上,牛栏摆放区域地面标高应大于饲喂通道标高100mm以上;采用封闭牛舍饲养,牛栏摆放区地面标高应大于饲喂通道标高50mm以上。饲喂通道向粪污道按1%1%弯处应采用圆弧过渡,圆弧半径应满足车辆转弯要求,牛栏摆放区地面做硬化防渗处理。5.2.4 饲养工艺流程设计 完成缓冲后经粪道出口转出。 褥草的进入与清理:褥草草捆在牛舍外解包后由粪道入口进入牛栏处进行铺垫,当犊牛转出后用机械彻底清理,经粪道到装载挡墙装车,运输到处理区进行处置。 常乳、开食料、饮用水:饲喂犊牛的常乳(或代乳粉等)、饮用水及开食料均由犊牛操作间经饲喂道进入饲养区或牛舍。犊牛操作间提供

3538℃度的巴氏常乳(代乳浆),15℃~38℃度的饮用水。犊牛用的奶桶、水桶和饲料桶每日运回犊牛操作间进行清洗。 敞开式哺乳犊牛饲养区工艺平面布局图见图

1。图1敞开式哺乳犊牛饲养区工艺平面布局图5.3 小群饲养工艺设计5.3.1 封闭式牛舍小群饲养区内应设置饲喂道、采食道、通铺卧床,在牛舍的端头设置操作间与缓冲间。饲喂道与采食道之间用高度≤150mm、宽度≤

的混凝土挡墙隔开,挡墙上部安装采食隔栏。采食道与卧床之间设置高度≤150mm、宽度≤

的混凝土卧床挡墙。在卧床与采食道上用隔栏门进行分群。5.3.2 牛卧床宽度按

跨度确定;卧床长度按每群犊牛数量确定。每头犊牛的卧床面积应≥。DB15/T

1160—5.3.3 牛舍尺寸确定:牛舍宽度由卧床长度、采食通道和饲喂通道宽度之和确定;牛舍的长度由卧床数量确定,卧床数量按≥

天的饲养时间进行计算(正常饲养天数为

天,消毒晾晒

天以上,断奶后缓冲时间

7

2

栋牛舍饲养。在确定牛舍长度时,应考虑到犊牛操作间与缓冲间的尺寸。5.3.4 牛舍内道路:牛舍内应设置饲喂通道与采食通道,饲喂道与粪污道的宽度均应≥3500mm,满足机械设备饲喂与机械设备废料清理。5.3.5 地面要求:当采食通道标高为零时,饲喂通道标高为

50mm,卧床标高

150mm,卧床向采食道按1%找坡,牛舍进口向出口按

1%找坡。采食到地面制作防滑槽,防滑槽尺寸如图

2。图2哺乳犊牛舍采食通道地面防滑槽5.3.6 牛舍高度:犊牛舍挑檐高度为

3.9m。5.3.7 饲养工艺流程 犊牛转入与转出:犊牛通过牛舍入口进入,经采食道进入饲养区内,待断奶时,经采食道转入缓冲区,完成缓冲后经粪污道出口转出。 墙,装载后运输到处理区进行处置。 常乳(代乳粉)、开食料、饮用水:饲喂犊牛的常乳(或代乳粉等)、饮用水及开食料均由

35℃~15℃~38℃度的饮用水。犊牛用的奶桶、水桶和饲料桶每日运回犊牛操作间进行清洗。 哺乳犊牛小群犊牛舍饲养工艺布局见图

3。DB15/T

1160—2017图3 哺乳犊牛小群犊牛舍饲养工艺布局图6辅助建筑物6.1 犊牛操作间6.1.1 采用敞开式饲养区犊牛,犊牛操作间宜设置在饲喂道侧的中间处;采用封闭牛舍饲养犊牛,犊牛操作间宜设置在牛舍内的饲喂物料入口处。6.1.2 面积应≥70

m2,地面标高高于牛舍地面标高

50mm

以上。6.1.3 室内应设有洗手盆、地漏和动力电源。6.2 缓冲间6.2.1 舍,对犊牛的应激。6.2.2缓冲间应设置在牛舍内犊牛与褥草入口处,同时作为牛舍进风缓冲区。6.3 开食料储存塔6.3.1 犊牛开食料宜采用塔储存,开食料塔应设在临近犊牛操作间处,料塔与犊牛操作间之间设置运料硬化道路。6.3.2 犊牛开食料塔的容量应根据犊牛数量与采食量及储存周期确定。6.3.3 开食料储存塔技术要求: 盛料体可采用玻璃钢壳体或钢板塔体,采用玻璃钢塔体,材质为金陵帝斯曼食品级树脂、2400tex

无碱玻璃丝和美国

PPG

喷射纱,用喷射工艺制作成型,材料厚度≥;采用钢板塔体,材质为

Q235,,热镀锌,双面含锌量为

275g/

m2,材料厚度≥2.5mm。DB15/T

1160—

板用Φ3mm

带有刻度观察窗;设有整体防雷措施。7 附属设施7.1 照明7.1.1 采用敞开式饲养区饲养犊牛,采用路灯方式进行照明,灯杆分别设置在饲喂道与粪牛道外侧,间距

,灯杆高度

6m,地面照度

20Lx。7.1.2

3.4m,地面照度

20Lx。7.1.3犊牛操作间可采用日光灯照明,灯具最低悬挂高度应不低于

2.4m,地面照度

100Lx。7.2 通风换气7.2.1 采用封闭式牛舍饲养犊牛应采用正压进风,负压排风,排风量按

进风量设计,排风机设置在饲喂通道侧,排风机室内测配有自落式百叶。7.2.2

4

次/小时换风次数或按每头犊牛每分钟需

0.42

空气或将

2

者相结合计算进风量。7.2.3 送风管道风速:按照将室外空气小量地、不断均匀地引入犊牛舍,同时不造成贼风(达到犊牛背部的风速不大于

)为依据,确定送风管道的风速。管道风速在

213

m/min~366

m/min

范围内选择,通过管道溢出的空气达到犊牛背部时,无冷风或空气流动的感觉且无任何腐烂的气味。7.2.4 管道直径:管道直径应为送风机风扇直径的

1.25

1.50

7.2.5 送风管道透气孔直径为

~76.2mm

2

设计,宽度为犊牛活动范围,高度为满足机械清理卧床的要求。轴向孔间距为

460mm

排布。7.2.6 当设有缓冲间时,选择进风机与送风机进行送风,进风机安装在缓冲间与室外的墙体上,送风机安装在缓冲区与牛舍隔墙上。当无缓冲间时,直接由送风机将室外空气通过送风管道送入牛舍内。7.3 遮阴采用敞开式饲养犊牛,暴露在阳光下的犊牛活动区域应设置遮阴网支撑结构并配置遮阴网。8 建筑设施8.1 门窗8.1.1 采用封闭式牛舍饲养哺乳犊牛,牛舍的犊牛与褥草进出口应设置推拉门或电动提升门,门宽与门高应满足相关机械设备进出。8.1.2 犊牛舍内有缓冲间的,在缓冲间与牛舍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推拉门,宽度与高度满足机械设备进出。8.1.3 温暖与半寒冷地区采用封闭式牛舍饲养,犊牛舍窗户宜采用卷帘窗,在寒冷地区与严寒地区宜采用大宽度洞口的塑钢推拉窗。8.1.4 犊牛操作间的门窗可按常规的门窗配置。5mm12MMS353501500mmS35350300MMDB15/T

1160—20178.2 采暖8.2.1 在采暖地区,犊牛操作间应设置采暖系统,要求室内温度不低于

8℃。8.2.2

5℃,犊牛操作间的温度不低于

8℃,缓冲间的温度不低于

15℃。8.3 给排水8.3.1

10

日后犊牛饮用水。在地下主供水管与分支管处设阀门井,用于冬季关闭水源并泄水。8.3.2 犊牛操作间设三处供水点,用于太阳能热水器、饲料桶自动清洗机和洗手池用水。8.3.3 洗手池与自动清洗桶机处设置直排口,地面设置地漏,外设渗水井,渗水井容积≥50m9 饲养设施9.1犊牛设施9.1.1 采用敞开式单栏饲养用犊牛岛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