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8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策略研究——以河北省阜城、武邑县为例PAGE16淮南师范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策略研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师基本素质。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学会有选择地掌握信息技术,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而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其自身信息素养方面的提升更是不容忽视的。农村教育面广量大,加之中小学分布不均衡,情况各不相同,因而在农村发展教育信息化难度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本文在明确界定了教师信息素养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搜集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代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在对相关文献及调查材料进行了细致分析后,找出了几条制约当代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几个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条提升发展策略:一、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三、继续加大对农村硬件设施投入。四、转变培训观念,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五、科学制定符合农村教师发展水平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关键词:信息化;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得到到广泛而迅速的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个各个领域。信息化大环境下,社会需要高科技、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实现教育的信息化,而教育信息化成功与否的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信息素养。传统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教学策略及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慢慢的转变,取而代之的是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方式,在这种授课方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教书者转化为教育文化的研究者。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要适应这种角色转变的一个办法就是迅速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在信息的海洋里驾驭自己的航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对提高整个国民的信息素养有基础作用,而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对公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信息素养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现代中小学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者,学习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必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与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提高本身信息素养,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的现状国外信息素养研究现状: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有时也翻译成信息素质,本文采用国内比较通用的“信息素养”的译法。国外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始于1974年,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1Zurkowski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美国于2002年制定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其中的“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详细规范了教师信息技术与能力的基本构成。这些标准的制定使得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目标更加明确。在培训形式方面,有职业培训、校本培训及远程培训。在培训方法和策略上,培训专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方法,如反思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赵磊.山东省西部农村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研究赵磊.山东省西部农村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3).国内信息素养研究现状:国内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始于1989年;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开始于1997年,中小学教师是全国教师中的一个独特群体,区别于高校教师、中职教师、特教教师、学前教师等,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专门研究则始于2001年。国内专门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众多,现将代表性的观点归纳为以下:第一种是把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在横向上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四方面素养。这也是目前国内比较占主流的一种看法。持这种看法代表性研究者有杨秀富(2003)、薛小荣(2005)、吴剑萍(2005)、刘鹂与马建华(2005)、鲍艳(2005)、刘志红与周振军(2006)、彭瑞霞与赵庆刚(2006)、吴波(2006)、范媛缘(2006)、荣曼生(2006)等。第二种是把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横向上分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以张景生(2001)、李立新(2003)、谢安邦(2004)等为代表王文彦,安宝生.王文彦,安宝生.国内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述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6).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研究的目的: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掌握当代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找出制约当代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尝试着提出在农村中小学现有条件下发展农村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策略和途径,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当代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案例调查研究,获得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现状,制定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研究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和研究,对如何有效的提高农村教师信息素养作一些新的思考和尝试,希望能提出提升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新方法,以此来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同时对提高其它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或山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研究的方法: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三种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为本论文寻找科学的理论基础,为问题解决寻找科学的方法。从得知论文课题后本人利用理论学习的业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专著及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库,系统地浏览了相关研究成果,持续地从中国知网及Google等搜索引擎中查找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调查研究法,本论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在衡水市阜城和武邑两个县区范围内选择20所中小学,共200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调查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就信息化意识与态度、基础设施、教育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个案研究法,本论文选择衡水市阜城和武邑两个县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就该地区范围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意识与态度、基础设施、教育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创新点: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在深入研读文献资料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详细界定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内涵。这项工作也后面的研究工作做了理论上的铺垫。2、问卷中,有关教师信息素养的问题设计参照最新的文件要求,考察内容具有现实性、时代性,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在结合现状、教师信息需求、研讨大量文献、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对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信息素养基本理论(一)信息素养的基本涵义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并不是新名词,它是由素养(1iteracy)一词演变而来,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LA)主席保罗·车可斯基于1974年提出,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79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将其解释为“人们在知道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christinaDoyle进一步利用Delph循环问卷的方法,结合全美136位受访者意见,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定义为:有能力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李淼浩李淼浩.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8,(5).1、具有对信息的敏感性和对各种信息正确的态度;2、具有快速、准确地获取新信息,并能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3、具有对已获取的信息有辨别和正确评估的能力;4、具有将获取的信息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二)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内涵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我国已经有多位教育专家进行过相关研究,华东师大祝智庭教授把教师信息素养分为四个层次,即基本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科研信息素养张爱丽;周新安;浅议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对策[J].张爱丽;周新安;浅议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134).第一,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意识主要包括:1、能认识到信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确立在信息时代尊重知识、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的一些新的观念。2、能意识到信息在信息化社会的重大作用,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能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知道什么样的信息能促进教学,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的教学决策的基础,有把有效的信息整合到所教课程的教学当中去的意识。3、具有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对自己的教学有价值的信息的意识,善于从他人看来是微不足道、毫无价值的信息中发现信息的隐含意义和价值,善于识别信息的真伪,善于将信息现象与实际工作、生活、学习迅速联系起来,善于从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徐赛华.徐赛华.浅谈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高[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7).第二,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知识主要包括:1、传统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素养包括读、写、算的能力。尽管进入信息时代之后,读、写、算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但传统的读、写、算能力仍然是人们文化素养的基础。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在信息时代,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在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2、信息的基本知识。包括信息的理论知识,对信息、信息化的性质、信息化社会及其对人类影响的认识和理解,信息的方法与原则。3、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的原理(如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等)、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未来等。4、外语知识。第三,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教师的信息能力是指教师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主要包括:1、信息判断能力,即教师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里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2、信息收集能力,即教师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必要的教学信息的能力。3、信息批判能力,即教师客观地了解信息生成过程,并探讨信息的信度与效度的能力。4、信息处理能力,即教师对所获得的信息(素材)进行加工、变换、控制、合成、保存的能力。5、信息生成能力,即教师通过对诸多的信息的归纳,抽象出新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得出新的结论的能力。6、信息传递能力,即教师用一种明白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传递教育信息的能力。第四,中小学教师的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教师在获取、使用、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吴言.教师信息素养:整合背景下的解读[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19期.
。信息技术尤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吴言.教师信息素养:整合背景下的解读[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19期.
李帅军.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2,(65).二、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以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了掌握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在查阅相关文件、文献以及先期调研的基础上,笔者经过认真分析,设计了调查问卷的初稿并经过一系列的修改,最终形成了“衡水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问卷”(见附录)。问卷题目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和一个开放性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5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调查范围涉及衡水市区及阜城县武邑县两个县区的共计二十所农村中小学,其中小学十二所,中学八所。问卷在城区和农村学校同步发放,对调查对象的选择也分别从性别、年龄、教龄、学历等作了随机抽样。本文选择衡水市阜城县和武邑县的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原因如下:第一,这两个县农村面广,学校分散,布点多,规模小,条件差,经济落后,教育事业相对落后,具有农村教育的共性。第二,阜城县是笔者的家乡,和武邑县毗邻,在阜城县及武邑县上学多年,目睹了本地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这既有利于研究的调查取证,又有研究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我设计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先在图书馆利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了解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进展及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掌握本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发展现状,将其与城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阻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原因,再通过文献研究来寻找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及理论。(二)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水平现状1、当前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在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来讲,教师信息素养普遍较薄弱,缺乏对信息灵敏的反应,对信息重收藏轻利用,缺乏信息服务的认识等。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偏低现在许多中小学教师很少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只是在公开课或观摩课中使用,而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实践经验;他们的外语水平也较低,这也制约着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亟待提高。根据问卷分析看出只有16.7%的教师表示能熟练运用网络工具查找和下载网络资源,12.4%的教师表示可以熟练的使用相关教育信息资源。就整体情况来看,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偏低,教师能真正掌握相关基本操作的相当少,更多的只是为了应付职评或者相关检查而停留在网页浏览和文字处理等方面。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教学手段的革新和对现有装备作用的充分发挥,更别说对多种设备的组合配套,软硬件工具的利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开发了。缺乏对学生信息意识、情感的引导,领导的信息意识有待提高。第二,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信息意识弱虽然绝大多数农村教师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有积极认识,但是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识比较薄弱,对网络的认识与利用仍处于较弱的状态。“走进了信息时代,但我们还不曾拥有它。”这是对当前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最好的一种写照。Internet和校园网上的资源的利用率都普遍较低,硬件建设与低资源利用率的矛盾在学校客观存在。许多教师很少能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只是在公开课或观摩课中使用,甚至更多的只是应用于一些娱乐游戏中;在一些中年教师中尤甚,他们认为与电脑有关的一切都是年轻人的事,对于电脑、网络等避之不及,他们决心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坚持到退休。调查反应出以下两个情况:(1)信息敏锐度低。当问到“您是否了解最新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时,仅5.9%的教师选择的是十分了解。大部分教师都没有能够能意识到信息在当今社会的重大作用,不能够迅速地发现对教学有价值的相关信息。(2)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性较差。调查发现,63.3%的教师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学,但是只有23.2%的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表明他们虽然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热情,但如何将这种热情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动却还是目前问题的关键。第三,信息道德方面有待加强首先,信息道德认识模糊。80.2%的教师仅仅是听说过甚至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信息道德。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仅有16.8%的教师通过网络发布或共享信息时慎重考虑过个人隐私与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其次,网络行为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只有5.34%的教师表示了解有关网络行为的法律法规,而有80.1%的教师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一点甚至根本不了解。而有些教师在进行网络注册等行为时随意公布自己的个人资料,个人保护意识较差。20.3%的教师对在网上传播不良信息感到愤慨或认为是一种无聊的行为,80%的教师持无所谓态度。52.4%的教师认为“黑客”是违法行为。(三)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因素分析1、部分教师观念落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弱在乡、村一些中小学,由于农村学校信息设施建设、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学生家长和大部分老教师已经适应了黑板、粉笔的教学形式。在受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一切都围绕着应付考试而打转。农村中小学因为存在着教学质量、升学率和学校社会声誉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也不敢大胆地运用信息技术。为了符合教育质量要求,保证学校在各类考试和竞赛中能有好的表现,加之对信息技术运用的担心,迫使他们采取他们熟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经常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多为年轻教师,对大多数农村教师而言,在他们的观念中,信息技术只是在示范课、公开课、评优课中使用。很多是把板书用PPT形式简单显示,仅仅为了应用而应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收集途径情况,33%的教师利用书籍杂志获取专业知识和教学资源,有26.58%的教师利用网络收集资源,有40.34%的教师利用组织培训获取信息,0.08%的教师利用其他途径获取教学资源。在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遇到最大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有44.05%的教师觉得是技术问题,31.9%的教师认为是时间问题,12.66%的教师认为是设备问题,11.32%的教师认为是素材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很薄弱,这也是教师不愿运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另外农村教师信息素养教育和学校领导及教师自身对信息素养的认识程度有很大关系。地区信息相对闭塞,观念落后,才影响了教师的信息素养,产生信息技术能力弱,不愿积极使用等问题。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龄化比较严重,农村初中教师缺编,农村小学虽然在师生比上不缺编,但存在学科缺编和教学点缺编,学科缺编就是没有或者紧缺计算机或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师从事信息技术教学;教学点缺编是,虽然按照国家规定的农村师生比1∶23的要求,有些教学点学生不到24,理论上只要配一个教师,但从学科角度上说,教学点配一个教师是不行的,存在学科缺编现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小学师资队伍严重老化,很多学校的老师多为有着二十几年教龄的中年老师,有的小学甚至找不出一名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调查的一所完全小学中,40岁以上教师70.6%。以阜城县码头镇为例,农村小学近10年只是在近几年招了几十名教师,主要是英语、音乐和美术。教师队伍的老龄化严重,中老年教师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青年教师要弱,虽然阜城县教育局从2004年到现在,举办过县级培训20多次,学校反复开展过校本培训,但想要达到国家要求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还有一定差距。另外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偏低,教学水平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3、师资培养模式问题师资培养模式问题是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养的潜在因子。问卷中关于在在培训方式上,当问道“您通过什么方式参加的信息技术培训?”70%的教师通过课余时间参加的培训,脱产集中培训的不足20%。当问道“你认为什么培训方式是最有效的?”80%的教师认为集中时间进行脱产培训是最合适的最有效的。这也说明农村学校的教师受困于资金和师资力量的限制,不能够在培训过程中采取最有效的方式。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师资培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就成为影响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潜在因子。职前培养中,由于过去的师范教育对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不重视,因此除了近几年毕业的师范院校学生,较早由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在信息素养方面同样欠缺。在职后培养中,由于培训者往往更多地把信息能力培养停留在媒体操作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学习上,忽视培养教师整合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能力,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用信息理论指导支持信息行为,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不过是把课堂灌输转化成“机灌”,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反而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效果也不理想。4、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硬件设施老化、损坏率较高当前农村中小学的计算机普及率很低,据笔者本次通过调查显示的计算机拥有情况:农村中小学教师个人拥有电脑率仅为8.83%,这种比例远不及城市中小学校的教师。而学校为教师配备计算机的数量也远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大部分农村中学购进数量为30一40台的计算机,然后组建一个计算机机房,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乡镇农村中小学校的计算机机房都只用于学生上信息技术课,而没有利用机房空闲时间来开展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从而造成了为数不多的硬件资源的浪费。虽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起初为农村中小学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或相关知识人员的管理和维护,中小学信息设备损坏率较高,起初这些设备损坏在保修期内可以免费保修。但是往往过了保修期后,很多学校就会因为付不起或者不想支付维修费而搁置一边,加上零部件难以配备,维修积极性下降,导致目前很多中小学缺乏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缺乏应用的舞台,极大地影响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5、本土信息化教学资料缺乏虽然国家于2003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向农村学校输送信息化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是城市中优秀教师的录像或者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的案例和学习软件等,但很多资源是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地区的大环境下由一些优秀的教师和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可能有很多内容对于经济基础薄弱、信息相对闭塞的地方而言是陌生的,一时无法让学生理解,造成一种脱节,需要做本土化处理。另外,仍有许多学校缺乏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些学校的教师仍然不能及时得到新的教学信息,课堂内容大多还是局限于传统教材。即使这些教师信息意识比较强,但缺乏适合农村教师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的信息化学习资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会受到阻碍。因此要多一些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和开发,形成适合本地的信息化资源。6、缺乏有效的巩固培训效果体制为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河北省积极组织中小学学科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调查结果显示,93%以上的教师参加过信息技术培训,大多数教师参加的是市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只有很小一部分教师参加了省级培训和国家级别的培训。虽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但大多数教师受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及相关学科教学经验的约束,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延续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在知识传递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没有实质性的转变。培训之后没有很好地将这些技能运用到实践的课堂教学中,所以需要建立有效的巩固培训成果的机制。以上从六个方面简单分析了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主要因素,应看到的是:整体来讲,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问题有特殊性,也有其普遍性。与其他城市教师相比,有共性特点,如:强烈的信息需要与教师职业的特点有关。教师劳动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创新性,每个教师面临的教育情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只有多方面获取信息,不断地进行自我充实与自我更新,才能应对教育情境中千变万化的问题,因此教师往往反映出信息需要强烈;对于某些信息道德问题认识模糊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对于广大农村教师来说是新生事物,在信息技术与资源的管理、使用等方面相关法律与规章制度十分欠缺,教师的信息道德体系构建难以寻找明确的支点。所以,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理论的、也有现实的;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角度的;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人为的主观影响。三、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途径的策略目前河北省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比发达地区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有部分学校投入了一部分资金对硬件和软件进行建设,拥有的设备有一定的规模和层次,但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在信息技术建设方面仍是相当薄弱的,根据前面分析的影响因素,我认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针对农村中小学面对的各种压力,笔者认为大多数教师不敢大胆尝试信息技术教学担心的是信息技术教学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无法在各种考试和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一方面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另一方面在培训中加强对教师观念的培训,把新的教学理念传输给他们,让农村教师知道现在的教学模式是以“学”为中心的新模式,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而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协作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让教师明白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只有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才能让教师从思想观念上接受现代教学理念,使他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农村的教师普遍缺乏系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老教师备课往往是基于经验,新教师的培养一般是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形式主义”,往往为完成上级的任务,为整合而整合,缺乏将信息资源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的意识。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前提,是实现信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础。因此在我们开展的培训中,还应注重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进行培训。(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相对不足,教师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当代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如果教师信息素养得不到提高,“农远工程”实施的效果也很难得到保障。教师的年龄老化,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挑战,一些老教师在技能培训时,学习很吃力,更不用说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因此可以适当地提前教师退休年龄,对自愿提前退休的教师应给予生活和经济上的扶持,这样有利于加快教师队伍的更新速度。对于退休教师留下的空缺可以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弥补,这个方面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支持。引进高校学生,不仅可以把他们所学的先进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带到农村学校,而且可以利用他们实现校本培训。农村学校应加大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国家也应对农村学校在教师引进上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对高校学生到基层就业也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吸引毕业大学生到基层学校就业。当地教育局应视农村学校实际学科教师配置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岗位,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使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在学科和年龄上保持合理,对我国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实现我国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三)继续加大对农村硬件设施投入为了尽快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农村学校信息设施建设国家在有关政策上应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依托县电教中心,整合有关方面的力量,成立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服务中心,充实懂技术、有经验的专业人员,通过培训,形成一支融设备使用、维护维修、资源提供、信息交流为一体的专业队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使资源发挥应有的效益。同时加大对中小学管理员的培训力度,确保农村中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空建筑涂料施工安全合同
- 风力发电桩基夯扩桩施工合同
- 砂石采购合同范本样本
- 深圳电力施工合同:公共安全篇
- 文化娱乐供电合同管理
- 沙河顶租房合同范例
- 铁路线路建设合同三篇
- 高尚住宅开发权转让合同三篇
- 团体保险合同受益人管辖条款
- 集体经济合同整改报告范文
- 脑机接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
- 铁路检车员个人工作总结2篇
-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安全培训
- 京东财务部门组织架构
-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 保健品“番茄红素软胶囊”的研发-医学资料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天津市和平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组装简易太阳能小车
- 2023年天津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