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_第1页
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_第2页
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_第3页
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摘要:近些年以来,新农村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污水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新时期深入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关键所在。然而多年来,农村水污染防治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和城镇水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整体不佳,污水随意排放、水体黑臭及富营养化等问题突出。我国现有2.5×106个自然村,农村人口约为5.1亿人,农村污水排放量超过2×106t/a,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为5×106t/a、2.5×105t/a、4.5×105t/a、4×104t/a。关键词:农村水污染;现状;防治措施引言农村污水治理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2021年3月,农村污水治理首次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短板,是一项关系到我国5亿多农村人福祉的民生工程。国务院发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及其标准体系建设。农村污水治理标准体系在农村污水治理中起着指引和规范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对于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保障处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至关重要。1农村水污染现状1.1水量波动大,难以准确预测,设施规模不合理农村污水水量的预测通常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法,以人均综合用水量乘以人口数计算。收水范围内的服务人口往往按照户籍人口进行统计,实际上由于平时外出打工等因素会造成平时污水量不足,而节假日回流、集会等人口短期剧增又会造成短期水量超出处理能力;同时,由于户内雨污水管道分流不彻底,屋面、庭院雨水汇入等因素,雨天水量会大大超过晴天水量;农家乐、民宿、餐饮等营业性排水户产生的污水量大,也会产生明显的水量波动。通常农村污水早、中、晚会出现排放高峰,而夜间排水量极少。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管网、处理设施规模与实际不符,严重影响了污水收集、处理效果。1.2缺乏针对性的处理手段和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无驱动或微驱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逐步被应用于分散的农业污水处理中,其成本并不高且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分散污染物的获取、处置与污染问题,但由于这些污水处理装置所使用的方法相对简单,且处理效能较差,因此出现了不少问题,特别的对氮磷的去除效能相对较弱,且江河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仍然严峻。目前,在我国农村应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方法大致有两类,一是采用较常规的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置工艺,即SBR、氧化沟、A/O,或者A2/O,或者MBR等,这一类工艺尽管成熟可靠,但由于使用的技术多,设备投入较高,操作也相对繁琐,能耗和运营投资较大,而且其结果常常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或者终止了运转系统。二是可以采取一些较简易的自然或生态环境处理方法,如氧化池、人工湿地等,其方法较简便、投入少、较低能耗、可操作、对环境比较友好,但处理效果相对较小,且一般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达到一定的环境处理效果并保证整个系统的较长时间正常工作,如较小的水力负荷和化学负载以及较高的HRT,因此需要一个较大的可使用的工作场所。2农村水污染防治措施2.1建立运维制度,探索收费制度地方政府应探索建立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制度,建立政府扶持、集体补贴、群众自筹、社会参与、使用者付费、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等相结合的多元保障机制,出台县域范围《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建立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管理体系,探索按照“污染付费”原则,随自来水费征收、村集体经济、村民分担付费等机制,探索专业团队统一运维管理污水处理设施,明确设施管理主体和管护要求,同时加大对基层农村污水治理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力度,确保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切实保障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2.2落实农村污水中氮、磷灌溉回用理念,科学制定排放标准农村地区自然消纳能力强、农作物生产存在灌溉施肥需求等特点,农村污水处理过程应与治理后的污水回用结合起来考虑。从技术角度普遍认为,农村污水处理需将回收利用作为主要目标,除特殊敏感水域外,污水处理一般无需脱氮除磷,而应将之作为灌溉农田的肥料。建议高度重视农村污水排放标准的科学制定,积极推广资源化回用技术,使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公共投资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除了污水,农村地区大量产生畜禽养殖废水,其中富含氮、磷资源;应尽量统一处理农村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协同推进人畜粪污“低碳无废”治理工作;以氮、磷资源生产利用与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来根本性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关键问题,进而协调整个污水处理体系的规模及布局。2.3应用先进处理技术2.3.1人工湿地技术某农村地区污水较为集中,该地污水处理厂基础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周边湖泊分布多,选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污水。农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选用“沉淀+水解酸化+人工湿地”工艺技术处理农村污水前景广阔。自该技术应用后,处理农村污水的规模达到了105m3/d,CODCr处理效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BOD5和总氮的处理效果分别达到79.1%、69.7%。且技术运维简便,处理废水的能耗低,投资运行成本较低,前期折合吨水投资为5000元,投运三个月来,未产生运行费用。处理效果好,适合于平原地区农村污水处理推广应用。2.3.2净化沼气池技术厌氧沼气池技术的运用,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该技术是将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厌氧经发酵,去除有机物后产生沼气,达到去除污水处理的预期效果,沼气可用作农村家庭日常能源。通常,采用沼气池+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COD年去除率70%以上,SS年去除率90%以上,TN和TP除冬季外,去除率也始终保持在70%以上。沼气池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SS和COD,而人工湿地则有效降低污水中的TN、TP浓度。二者组合应用,净化农村污水,并实现资源优化再利用。2.4加强水质监测,指导设施运行出水口水质是评价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四川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626-2019)实施后,出水口水质监测指标明确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动植物油等7项指标。同时要保证监测频率,按照排污许可要求,监测日处理500吨以上的设施。每半年监测一次日处理20-500吨的设施。定期抽测日处理20吨以下的设施。通过出水口水质监测,清楚了解掌握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情况,适时调整污水治理设施设备运行参数,切实保障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和水质达标排放。结语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重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环境,建立健全投资、运行和监督管理制度,采用高效、经济、简易、节能的处理技术,实现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得起、用着行、易管理”,从而改善农村水环境,建成美丽乡村和宜居乡村。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