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乐教思想的现代阐释_第1页
儒家乐教思想的现代阐释_第2页
儒家乐教思想的现代阐释_第3页
儒家乐教思想的现代阐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乐教思想的现代阐释

春秋两季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动荡和变化时代。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发生了许多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文化和教育必然会发生重大变化。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代,出现了以孔子为重要代表的一大批思想家、哲学家。西汉时期由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要大一统的思想建议,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自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始终处于独尊地位,孔子被尊为圣人,他的思想触及到各个方面。在乐教方面,由于社会经济政治领域普遍存在的“双重结构”,周天子与诸侯分权而治,多权并立;礼乐教育制度衰败,出现了所谓的“礼崩乐坏”的局面;礼乐教化渐趋于技艺习得和传承;民间音乐也慢慢地萌芽生长、兴盛繁荣,出现了“淫邪”的郑卫之音,让魏文侯心悦而“不知倦”的“新声”,连齐宣王也坦言“直好世俗之乐”。这些都是私学萌生,俗乐兴盛的生动体现和反映,而中国的儒家乐教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萌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孔子乐教思想中的文士教育思想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对于开创私学,倡导、传承和发扬前朝上代的音乐教育思想有重要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深刻而久远。他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培养学生的课程目标,将“乐”教内容列为第二位,可见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孔子认为,只有通过“乐”教才能最终使人达到人格定型乃至完美的境界,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即:诗使人从伦理道德上受到启发并使人兴起;礼把这种感发变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制度并使人遵从、受到约束而自立于世;而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和德行从而使人性品格和操守完善,孔子不但着重指出了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完善高尚的人格,而且,他的乐教内容还包括寓教于乐、寓教于道的“道、德、仁、艺”诸方面,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应该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遨游于“六艺”之中。孔子的私学教育是当时培养文士阶层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可见,孔子是把音乐作为陶冶情性和修身养性、培养高尚品德与操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他“仁”的审美理想的重要途径。从《论语》可以看出孔子对音乐的重视、理解和把握。其乐教思想一方面来自对古代乐教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来自他对乐的精神内涵的深刻领悟和弘扬。他认为音乐学习必须从“技”上的“习其曲”、“得其数”上升到对“得其志”,“得其为人”等更深层次的精神核心上。而“人”则是体现某一精神的人格品操的主体。孔子身体力行,从真正“艺术家”和“教育家”的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得出了音乐审美教育对精神品质培育过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其深远意义与潜在影响,这同时也是孔圣人自己人格向音乐的沉浸与融合,其在音乐教育和实践中逐步提升完善了自我。他在乐教中推行“知行合一”的主张,即重视知行一致,二者共同发展。他将“行”作为学习的延续,提出学习诗乐的目的就是立人、行事。孔子所讲的乐的四大功用——兴、观、群、怨之“群”就是立足于社会群体间的交流与适应。乐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育人”。他的乐教思想是“有教无类”,反对“礼不下庶人”的陈规陋习,突破了正统乐教中等级森严的规定强调,强调人人都应该享受到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其乐教的本质是在受教育对象选择上既无富贵与贫贱之分,又无华夏与胡夷之别。这是夫子的创举,圣贤之所思所为。如此便变“有数”为“无数”,使人人都享受到了受教育的权利和可能。这在更大程度和更广层面上扩大拓展了社会受教育面。《史记》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其中不少“贫而贱”之人被培养成为天下“列士”而成为“有用”之青年才俊。这为文士阶层的崛起并由此开始在中国的社会舞台上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作了必要的准备。此乃孔子乐教思想中最富道德实践意义的成就。在周代“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生活中,礼乐教育体制日渐衰微,官学转型,音乐教育更倾向于技艺的传授之时,恰恰是孔子在私学中“化古为新”,在谋求理想中的“文化复兴”时继承了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孔子的音乐教育并非仅限于单纯性的技艺传授,而是将伦理道德的教育与审美情感很好地结合起来,尤其强调乐教在培养情感审美和美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孔子乐教中对个体审美情感的培养,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途径:其一,诗、礼、乐三位一体,以礼为中心,诗、乐从属于礼。礼作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它直接维护一定的政治制度和统治秩序;而乐却是通过陶冶性情的方式,把理智上认为应该这样做变成情感上自觉去做。这样才能把统治者的伦理和道德要求以循序渐进而化物无声的方式深入人心,也就是把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此所谓“乐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从而使文士们最终完成“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的历史使命。其二,在对音乐形态美的把握中加深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论语·泰伯》载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诸如此类的论述,都是孔子对音乐形态美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其三,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中正平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即快乐而不放纵,悲哀但不过度感伤。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就是中正平和,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显然符合孔子所一贯倡导的中庸哲学思想。孔子竭力反对郑卫之音,认为郑卫之音、秦楚之声放纵,没有节制,属于“淫”的情感体验方式,“过犹不及”,故主张“放郑声,远佞人”。其四,通过乐的审美情感活动来成就一种人生境界。孔子在其乐教活动过程中教导学生应持有并最终达到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一种至善至美的精神追求。子曰:“吾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孔子曾屡次称赞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夫子追求的是安贫乐道的“孔颜乐处”,是陈蔡断炊时“讲诵弦歌不断”,是被后人推崇的“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精神生活,以期达到对人格高扬的最深的洞察和最高的体悟。其五,强调区分音乐审美中的美感享受与快感体验。例如:“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闻《韶》乐之感受,并非仅仅表达一种多日“不知肉味”之意,而意在区别欣赏乐舞时获得的心理美感体验与味觉上的口腹快欲之生理快感体验的不同性质,更突出强调了心理上的审美感受。孔子一再强调“乐”的情感体验,虽然不完全是得自于行乐之中,但确是他对于人格培养颇为重视的方面。与音乐行为有关,孔子亦赞赏并憧憬音乐审美中愉悦快乐的理想境界。《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理想中的快乐和幸福,并给出“吾与点也”的评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大加赞赏“咏而归”,充分表明了孔子心目中所向往的那种“乐”的境界——已超然于任何繁饰和乐的表现具体形态,于无拘无束、无碍无止、坦坦荡荡的“乐(yue)者乐(le)也”的自由境界中获得了内在人格审美的愉快体验,已超越了个人身心的某些局限,成就了意趣昂然、生机勃勃、俯仰自得的审美人生境界。孔子既不赞同子路的“现实功业”,也不欣赏冉有的“教化伟业”,又区别于公西华的“高雅职业”,而是曾皙的自由自我境界。故有“乐者,德之华也”,“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孔子总是把一种艺术境界看成是“人之为仁”的最终目的,强调理性的感性落实,从而为中国人性的全面性和整和性作了一种权威性阐述。孔子创办私学,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收集整理并继承发展了上古三代的礼乐教育文化传统,音乐教育在其教育理念思想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赋予了它新的精神内涵,具有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和“现实主义”意义,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萌芽注入了崭新的思想,提出了全新的理念,为“百家争鸣”的学术发展开创了新的道路。二孔子与孔子的音乐社会观“自孔子之死也……儒分为八。”(《韩非子·显学》)其中主要的是孟子和荀子两派。而西汉时期的董仲舒使儒家思想取得独尊地位。他们的乐教思想也有了新的发展。孟子被尊为“亚圣”,孟子是以“仁”、“义”的侧面来继承和发展孔子的音乐思想的。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礼乐教化观念,并从内在心性修养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美育思想。孟子美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以“德教”为中心,特别重视内在道德情感的自觉培养,从而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皆善,不求利而求义。他认为音乐是人的喜乐之情不可抑制的自然流露,是对仁、义之德的喜乐之情。在孟子心目中,“仁声”是最美的声音,他要求作乐者要具备仁德并以仁、义之德为乐,将道德的善与音乐结合起来。另外,孟子认为“独乐乐”不如“与少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与民同乐”,与他人共赏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与交流,这体现了孟子的音乐社会观。荀子,战国晚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生年比孟子大约晚半个世纪,他既批判墨家、道家、法家和儒家的孟子学派又同时扬其所长,他对孔孟的思想不仅有所发展也有所改造,有着儒家和法家交融的特色。他批判性善论,提出性恶论,主要继承孔子“礼”的学说,主张用音乐引导人们由恶向善,他的《乐论》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论著,在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乐也者,和之而不可复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荀子·乐论》)由此可以看出,荀子和孟子的不同在于更强调社会化的作用,孟子更着重于主体自身的内在体验不同,而荀子主张“接受性”理论。荀子强调音乐可以“善民心”,能“移风易俗”。他认为音乐的根本原则是和谐,他提出的“礼乐”和“中和”这两个重要范畴是儒家的音乐思想走向成熟的突出标志。可以说,儒家音乐思想奠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董仲舒,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者,他的乐教思想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并且他认为在用音乐对人民教化的时候,一方面是用先王时的音乐,但更为重要的是在新王取得功绩时,要谱写新的歌颂时世的新的音乐。因为这时对音乐推广来说更结合实际,容易被广大的人民接受,更容易发挥教化人们的作用。董仲舒生长于西汉王朝极盛时期,由于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被汉武帝所接受,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将儒家文化和思想发扬光大。董仲舒的思想体系是着眼于为统治者提供长治久安的教化功能,在乐教思想方面则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