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构造地貌的形成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构造地貌的形成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构造地貌的形成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构造地貌的形成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高中地理】构造地貌的形成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构造地貌的形成的课件(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海拔5900米处发现一块阔叶树的树叶化石;经鉴定,这是高山栎树叶化石,年龄为200多万年。然而这类阔叶树现在同纬度生长的海拔上限是3000米;这一重要发现表明,青藏高原在近200多万年中发生了大幅度抬升。1、是什么力量驱使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的?沉积岩在大陆地表分布广泛,75%沉积岩大多呈现层理构造在沉积环境下形成沉积岩中有化石落叶沉积抬升1964年青藏考察在5900米处,发现3000米才能生长的阔叶树化石不是所有的岩层都是平直的,有的发生变形、变位断裂错开的岩层变形弯曲的岩层学习目标和要求1.结合实例,认识常见地质构造与地貌之间的关系。2.结合实例,认识板块运动对全球尺度地表形态的影响。3.以山地对交通的影响为例,认识构造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一、地质构造与地貌(一)褶皱新老丹霞山景观图(一)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形态:背斜、向斜背斜山向斜谷褶皱形态岩层形态

一般形成地貌背斜

向斜

向上拱起向下弯曲背斜山向斜谷(一)褶皱向斜褶皱山=向斜山?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逆地形(地形倒置)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向斜槽部受压力,岩石坚硬,不易侵蚀褶皱-向斜山、背斜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石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描述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过程?(一)褶皱类型一般形成地貌地形倒置背斜向斜山岭谷地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为谷地(背斜成谷)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向斜成山)甲乙背斜:岩层中心老两边新,两翼较新向斜:岩层中心新两边老,两翼较老如何判断背斜与向斜?类型结构特征一般形成地貌地形倒置背斜山岭向斜谷地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为谷地(背斜成谷)槽补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向斜成山)岩层向上拱起,中间老,两翼新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一)褶皱陕西•华山江西

•庐山山东•泰山(二)断层(二)断层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称为断层。褶皱断裂断层(二)断层断层和断裂的区别。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二)断层1、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的断层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各种地貌。2、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的断层地垒地堑地堑地垒断层构造·断块山体示意图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二)断层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二)断层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断块山:华山渭河渭河平原西安396米华山2160米(二)断层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渭河平原渭河渭河平原西安396米华山2160米宁夏平原描述宁夏平原的形成过程。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层,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内力作用);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外力作用).

案例分析贺兰山黄河(二)断层水平断层的典型案例:圣安德列斯断层图2.18圣安德列斯断层景观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利用向斜可找地下水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利用背斜可找石油、找天然气。(三)地质构造的应用——找矿找水因为:1、背斜顶部容易排水,开挖隧道后不易渗水。2、拱形结构稳定,承重能力强。活动1:假设在山中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那么采石场的选址呢?乙地-背斜(三)地质构造的应用断层应用——易于找泉不能。断层地带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活动2:断层附近能否建大型工程?为什么?(三)地质构造的应用地质构造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向斜断层石油、天然气埋藏区隧洞的良好选址顶部地带适宜采石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顶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洼,承受静水压力,易汇集水流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断层线岩石破碎,岩隙易被侵蚀(流水侵蚀)为洼地,水流易汇集道路、桥梁、水库等工程需回避的地方岩层不稳定,易诱发地壳活动,破坏工程;水库储水易渗漏(三)地质构造的应用探究活动: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1.在图中找出褶皱,并判断背斜和向斜。2.在图中找出断层,判断断层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方向。3.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思考题】

问题:1.在图中找出褶皱,并判断背斜和向斜。2.在图中找出断层,判断断层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方向。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如图所示;断层西侧岩体向上运动,东侧岩体向下运动。向斜构造断层背斜构造

问题:3.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称为断层。西藏•喜马拉雅山大褶皱图片来自网络二、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构造学说是什么力量驱使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的?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的,而是被许多构造带(如海沟、海岭),分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这些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圈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二、板块运动与地貌(1)岩石圈分六大板块:亚欧、太平洋、印度洋、非洲、美洲、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大洋,素称“大洋板块”板块是不断运动的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二、板块运动与地貌(2)板块的边界: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与地貌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北美落基山脉及海岸山脉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日本列岛、日本海沟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3)板块运动:板块挤压:①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隆起形成褶皱山脉、高原。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还有: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②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海岸山脉、海沟、岛弧东亚岛弧科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马里亚纳海沟勘察加半岛日本群岛千岛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南北岛W-PacificTectogene勘察加半岛日本群岛千岛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南北岛千岛海沟日本海沟菲律宾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汤加海沟克马德克海沟(3)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大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4)世界地震、火山大部分集中在板块的边界。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火山还集中在东非大裂谷沿线、大西洋海岭两侧。原因: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浆活动多。(它们分别处在那些板块的张裂区)思考:地中海未来可能会消失?红海可能扩大成大洋的原因?世界大洋形成经历的变化:胚胎期:东非大裂谷幼年期:红海青年期:大西洋壮年期:太平洋老年期:地中海衰亡期: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三、山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资源勘查水资源: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沿断层线有地下水出露成泉或断层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矿产资源: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所以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注意: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透水事故地下水石油天然气2、工程建设背斜:背斜的岩层天然呈拱形,承重能力强,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是隧道的良好选址背斜的顶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不适合建水库、大坝,宜建采石场向斜:向斜岩石坚固,宜建设水库、大坝断层:断层处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3、交通运输构造地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其中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尤为显著。与平原相比,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不利于人类通行。一方面,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另一方面,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都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运输线路和通行的安全。3、交通运输山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交通运输干线类型最大限制坡度公路7%-9%铁路3%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3、交通运输山地交通运输路线的布局线路走向选择:①线路选在地势起伏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呈“之”字形(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层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尽量经过居民点;⑤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⑥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原因:①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③保障施工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通过较多的陡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采用了桥(梁)隧(道)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间,而且能够有效避免自然灾害威胁。但是桥隧比例的增加,也会大幅度增加建设费用3、交通运输山地交通运输的线网密度线网密度:一般来说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原因:山区交通运输线多集中在河谷地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