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A.食品、蔬菜贮存在冰箱和冰柜里,能延长保鲜时间B.家用铁锅、铁铲等餐具保持干燥,能减缓生锈C.制造蜂窝煤时加入生石灰,减少SO2排放D.煤气换成天然气时,要调整灶具进气(或出气)管3、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示意图(晶体中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已知晶体中2个最近的Cs+核间距为acm,氯化铯(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铯晶体的密度为A.g·cm-3 B.g·cm-3C.g·cm-3 D.g·cm-34、下列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A.pH=7的溶液呈中性B.中性溶液中一定有:c(H+)=1.0×10-7mol·L-1C.c(H+)=c(OH-)的溶液呈中性D.在100°C时,纯水的pH<7,因此显酸性5、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种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相同倍数,A酸溶液的c(H+)比B酸溶液大C.a=5时,A是弱酸,B是强酸D.若A、B都是弱酸,则5>a>26、常温下,关于pH=2的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c(H+)=1.0×10-2mol·L-1B.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4C.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均为1.0×10-12mol·L-1D.加入等体积pH=12的Ba(OH)2溶液,溶液呈碱性7、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SO32-+H2OHSO3-+OH-事实的是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褪去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NaOH溶液后红色加深D.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8、阳光照射在密林中,常见到有许多“光柱”现象,说明该密林中的空气形成了A.胶体 B.溶液 C.乳浊液 D.悬浊液9、已建立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④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一定减小;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④⑥10、下列关于化学电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普通锌锰干电池中碳棒为正极B.铅蓄电池中覆盖着PbO2的电极板是负极板C.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是通入氧气的那一极D.碱性锌锰干电池的比能量和储存时间比普通锌锰干电池高1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②工业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为提高氨的产率,实际生产中采取高温、高压的措施③反应2NO2(g)N2O4(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先变深后变浅④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2、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氯化钠时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的晶格能。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绝对值等于氯化钠晶格能的数值的是A.Na+(g)+Cl-(g)===NaCl(s);ΔH1=akJ·mol-1B.Na+(g)+1/2Cl2(g)===NaCl(s);ΔH2=bkJ·mol-1C.NaCl(s)===Na(g)+Cl(g);ΔH3=ckJ·mol-1D.Na(g)+Cl(g)===NaCl(s);ΔH4=dkJ·mol-113、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来解释的是A.与Na反应时,乙醇的反应速率比水慢B.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C.乙醇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色而乙酸不能D.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14、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流由D→导线→C;③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D B.A>C>D>B C.C>A>B>D D.B>D>C>A15、下列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A.Na2O B.NaOH C.CaBr2 D.HF16、25℃时,NH4Cl和NH3·H2O混合溶液的pH为7,则该溶液呈A.酸性B.碱性C.中性D.无法确定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以煤气(主要成分CO、H2)和油脂为原料合成有机化合物日益受到重视。其中一种转化关系如下:(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2)E是两种含碳碳双键的酯的混合物,C与D反应得到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3)以CH2=CHCH3为原料合成D的过程如下:在方框“”中填写物质或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已知卤代烃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烯烃,通过以下步骤由制取,其合成流程如图:

→A→B→→C→。

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酯化反应(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3)A→B所需的试剂和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4)→C→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19、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步骤④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大”、“偏小”或“无影响”)。(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滴定次数

盐酸体积(mL)

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00

18.10

2

20.00

0.00

16.30

3

20.00

0.00

16.22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5)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20、根据下表左边的“实验操作”,从右边的“实验现象”中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答案”的空格中。实验操作答案实验现象(1)让一束光线通过Fe(OH)3胶体___A、呈蓝色

B、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C、呈现光亮“通路”

D、产生红褐色沉淀

(2)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___(3)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___(4)向土豆片上滴加碘水___21、Ⅰ.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都应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一些汽车已改用天然气(CNG)做燃料,以减少对空气污染。已知:16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压态水放出890kJ热量,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393.5kJ热量,通过计算比较,填写下列表格(精确到0.01):物质质量1g燃烧放出的热量/kJ生成CO2的质量/g碳32.80_________甲烷_________2.7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天然气与煤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II.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1)用CO2和氢气合成CH3OCH3(甲醚)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研究方向之一。已知:CO(g)+2H2(g)=CH3OH(g)△H1=-90.7kJ·mol-1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则CO2和氢气合成CH3OCH3(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恒温下,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H<0,若增大CO的浓度,则此反应的焓变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3)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压强条件下,CO与H2可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p1_______________p2(填“>”、“<”或“=”,下同),该反应的△H___________0。(4)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E(P-P)=akJ·mol-1、E(P-O)=bkJ·mol-1、E(O=O)=ckJ·mol-1,则反应P4(白磷)燃烧生成P4O6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热用a、b、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题目详解】A.乙中I-失去电子放电,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B.由总反应方程式知,Fe3+被还原成Fe2+,B正确;C.当电流计为零时,说明没有电子发生转移,反应达到平衡,C正确;D.甲中加入Fe2+,导致平衡逆向移动,则Fe2+失去电子生成Fe3+,作为负极,则乙中石墨电极为正极,D错误。答案选D。2、C【分析】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题目详解】A项:冰箱和冰柜里温度较低,食品、蔬菜氧化反应较慢,保鲜时间长,A项与速率有关;B项:铁锅、铁铲等保持干燥,不能形成电解质溶液,能减缓生锈,B项与速率有关;C项:燃煤时,煤中硫元素生成SO2,被生石灰吸收,从而减少SO2排放,与速率无关;D项:等体积煤气和天然气燃烧时耗氧量不同,煤气换成天然气时要增加灶具空气进入量,加快燃烧速率,D项与速率有关。本题选C。3、C【题目详解】由晶胞的示意图可知,Cs+位于顶点,Cl-位于体心,则晶胞中含Cs+的个数为8×=1,含Cl-个数为1,晶胞的质量为g,晶胞的体积为a3cm3,由晶体的密度等于晶体的质量与晶体在该质量下的体积的比可得晶体的密度为=g·cm-3,故选C。4、C【题目详解】A、在100°C时,纯水的pH=6,呈中性,该温度下pH=7时溶液呈碱性,温度未知,不能根据pH大小判断溶液酸碱性,故A错误;B、常温下中性溶液中c(H+)=1.0×10-7mol·L-1,温度未知,中性溶液中不一定有c(H+)=1.0×10-7mol·L-1,故B错误;C、c(H+)=c(OH-)的溶液呈中性,与溶液温度高低无关,故C正确;D、在100°C时,纯水的pH=6,呈中性,故D错误;答案为C。【题目点拨】温度未知,不能根据pH大小判断溶液酸碱性,也不能根据氢离子或氢氧根浓度来判断溶液酸碱性,只能根据c(H+)、c(OH-)相对大小来判断。5、D【分析】pH=2的两溶液稀释103倍,B溶液pH小于A溶液,则说明B一定是弱酸,若a=时,A为强酸,若2<a<5时,A为弱酸,且酸性强于B,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由稀释过程中pH变化可知,A、B酸性一定不同,因此A、B两种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不相等,故A项说法错误;B.由图像可知,稀释相同倍数时,A溶液pH更高,说明A溶液酸性更弱,因此c(H+):B>A,故B项说法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a=5时,A为强酸,B是弱酸,故C项说法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若A、B都是弱酸,则5>a>2,故D项说法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6、D【题目详解】A、pH=-lgc(H+),其中c(H+)表示溶液中c(H+),即常温下,pH=2的盐酸,溶液中c(H+)=1.0×10-2mol·L-1,故A说法正确;B、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假设稀释前溶液的体积为1L,稀释100倍后,溶液中c(H+)=1×10-2/100mol·L-1=1×10-4mol·L-1,即pH=4,故B说法正确;C、盐酸中c(OH-)=Kw/c(H+)=10-14/10-2mol·L-1=10-12mol·L-1,水电离出的c(H+)等于水电离出的c(OH-),即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均为1.0×10-12mol·L-1,故C说法正确;D、pH=12的Ba(OH)2溶液中c(OH-)=10-2mol·L-1,等体积混合后,H+和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为中性,故D错误。【题目点拨】易错点是选项D,学生根据1molBa(OH)2中有2molOH-,会错认为pH=12的Ba(OH)2溶液中c(OH-)=10-2/2mol·L-1,实际上c(OH-)=10-2mol·L-1,该c(OH-)应为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混合后,H+和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为中性。7、D【解题分析】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硫,不能确定水解平衡的存在,故A错误;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且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不能确定水解平衡的存在,故B错误;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NaOH溶液后,OH-离子浓度增大,故C错误;D.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故D正确。故选D。8、A【题目详解】因为云、雾、烟尘也是胶体,这些胶体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微小的尘埃或液滴,阳光照射在密林中,有许多“光柱”说明该密林中的空气形成了胶体;答案选A。【题目点拨】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而不是丁达尔效应,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此为易错点。9、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由于不能确定改变的条件,所以当平衡正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不一定增加,但产量一定是增加的。同样反应物的转化率也不一定增大,反应物浓度也不一定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而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考点: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点评:改变影响平衡移动的一个因素,平衡总是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10、B【题目详解】A.普通锌锰干电池中碳棒为正极,故A正确;B.铅蓄电池中覆盖着PbO2的电极板是正极板,故B错误;C.通入氧气的那一极是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故C正确;D.碱性锌锰干电池不发生自放电,所以能量和储存时间比普通锌锰干电池高,故D正确。答案选B。11、D【分析】①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生成溴化银沉淀,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高温是从加快反应速率考虑,③反应2NO2(g)⇌N2O4(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瞬间二氧化氮气体浓度变大,可使体系颜色先变深,后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④对于2HI(g)⇌H2(g)+I2(g)气体两边的计量数相等,缩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题目详解】①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生成溴化银沉淀,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故①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②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高温是从加快反应速率考虑,故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③反应2NO2(g)⇌N2O4(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瞬间二氧化氮气体浓度变大,可使体系颜色先变深,后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故③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④对于2HI(g)⇌H2(g)+I2(g)气体两边的计量数相等,缩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但气体浓度变大可使体系颜色变深,故④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综上,本题选D。12、A【解题分析】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则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g)+Cl-(g)═NaCl(s);ΔH1=akJ·mol-1,所以A正确。

故选A。13、C【分析】A.乙醇中羟基不如水中羟基活泼;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C.乙醇具有还原性,乙酸不具有还原性;D.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苯中苯环上H原子更活泼。【题目详解】A.乙醇中羟基不如水中羟基活泼,说明烃基对羟基产生影响,选项A能解释;B.苯酚可以看作是苯基和羟基连接,乙醇可以可作是乙基和羟基连接,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则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选项B能解释;C、乙醇具有还原性,乙酸不具有还原性,这是官能团的性质,与所连基团无关,选项C不能解释;D.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取代,选项D能解释;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原子团的相互影响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把握。14、B【题目详解】一般来说,原电池中金属活动性负极>正极材料;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流由D→导线→C,则C是负极、D是正极,金属活动性C>D;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则C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是正极、A是负极,金属活动性A>C;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D是负极、B是正极,金属活动性D>B;通过以上分析知,金属活动性顺序A>C>D>B,故答案为B。15、B【解题分析】A.氧化钠中只含离子键,选项A错误;B.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选项B正确;C.溴化钙中只含离子键,选项C错误;D.氟化氢中只含共价键,选项D错误。答案选B。16、C【解题分析】25℃时,酸性溶液的pH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中性溶液的pH等于7.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的pH为7,说明溶液显中性,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H2=CHCH2OHCH2OHCHOHCH2OH+CH2=CHCOOHCH2OHCHOHCH2OOCCH=CH2+H2OCl2CH2ClCHClCH2ClNaOH溶液、加热【分析】根据流程图,丙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Cl,CH2=CHCH2Cl与NaOH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OH,即A;A中的羟基被氧化生成CH2=CHCHO,B被氧化生成C,则C为CH2=CHCOOH;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则D为丙三醇,丙三醇与C反应生成酯和水。【题目详解】(1)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CH2=CHCH2OH;(2)E是由丙三醇和CH2=CH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两种含碳碳双键的酯的混合物,则E为CH2OHCH(CH2OH)OOCCH=CH2或CH2OHCHOHCH2OOCCH=CH2,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HCHOHCH2OH+CH2=CHCOOHCH2OHCHOHCH2OOCCH=CH2+H2O;(3)丙烯与氯气在500℃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Cl,CH2=CHCH2Cl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ClCHClCH2Cl,再与NaOH溶液共热的条件下生成丙三醇。18、b、c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分析】采用逆向推断法可知上述合成的最终产物可由与Cl2加成得到,而是卤代烃经消去反应得到的,可由与Cl2加成而得,是经消去反应得到的,可由与H2加成得到,A为B为C为,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bc正确,故答案为:bc;(2)氯苯通过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得到A,A的结构简式为A为,故答案为:A为;(3)A→B的反应为消去反应,反应条件是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故答案为: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4)到C的反应为消去反应:;C到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题目点拨】在有机物合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消去反应引入碳碳双键。19、①偏大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无影响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不变色AB0.1626【题目详解】(1)根据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应用待装液进行润洗,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NaOH溶液,标准液的浓度偏小,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c(标准)偏大,故答案为:①;偏大;(2)精确量取液体的体积用滴定管,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酸式滴定管,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V(标准)不变,根据c(待测)=,c(标准)不变,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无影响;(3)中和滴定中,眼睛应注视的是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滴定时,当溶液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所以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故答案为: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不变色;(4)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上面测得的盐酸浓度偏大,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导致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所以所测盐酸浓度偏大,故A正确;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所测盐酸浓度偏大,故B正确;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所测盐酸浓度偏小,故C错误;D、滴定结束时,俯视计数,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所测盐酸浓度偏小,故D错误;故选AB;(5)三次滴定消耗的体积为:18.10mL,16.04mL,16.08,舍去第1组数据,然后求出2、3组平均消耗V(NaOH)=16.06mL,c(待测)==="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