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名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名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名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名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名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名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NO+O22NO2在定容容器中发生,对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C.容器的总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2、利用反应构成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此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清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从左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电极B.电极A极反应式为C.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D.当有被处理时,转移电子数为3、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1,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A.+184.6kJ·mol-1B.-92.3kJ·mol-1C.-184.6kJ·mol-1D.+92.3kJ·mol-14、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5、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如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ΔH>0,ΔS>0 B.ΔH>0,ΔS<0C.ΔH<0,ΔS<0 D.ΔH<0,ΔS>06、已建立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④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一定减小;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④⑥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CS2为空间构型为V形的极性分子B.双原子或多原子形成的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C.氢原子电子云的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D.HCN、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8、已知:2SO2(g)+O2(g)2SO3(g)△H=-QJ/mol(Q>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2molSO3,需要lmolO2参加反应B.将2molSO2(g)和1molO2(g)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QkJ的热量C.加入催化剂,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了反应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D.2molSO2(g)和1molO2(g)的能量之和高于2molSO3(g)的能量9、以下能级符号错误的是A.5sB.3dC.3fD.6p10、气体A、B分别为0.6mol和0.5mol,在0.4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BaC+2D,经5min后,此时C为0.2mol,又知在此反应时间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此时,反应混合物总的物质的量为1molB.B的转化率为50%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D.a值为21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关于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C.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D.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12、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Cu2+、K+、SCN-、Cl-B.含有NO的溶液中:I-、SO、SO、H+C.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NH、SO、HCOD.pH=11的NaOH溶液中:CO、K+、NO、SO13、被称为人体冷冻学之父的罗伯特·埃廷格(RobertEttinger)在1962年写出《不朽的前景》(TheProspectOfImmortality)一书。他在书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了冷冻复活的可能。比如,许多昆虫和低等生物冬天都冻僵起来,春天又自动复活。下列结论中与上述信息相关的是()A.温度降低,化学反应停止 B.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温度越低,化学反应越慢 D.低温下分子无法运动14、有关如图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B.该装置中Pt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该装置中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OH--2e-=Fe(OH)2D.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15、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一种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池总反应为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16、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过量的锌与稀硫酸反应B.过量的氢气与少量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C.过量稀醋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D.过量稀硝酸与铜反应17、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示意图(晶体中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已知晶体中2个最近的Cs+核间距为acm,氯化铯(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铯晶体的密度为A.g·cm-3 B.g·cm-3C.g·cm-3 D.g·cm-318、由碳、氮、磷、硫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对应的酸不正确的是()A.碳→碳酸 B.硫→硫酸 C.氮→硝酸 D.磷→磷酸19、图为某化学反应速率一时间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符合图所示变化的反应是A.4NH3(g)+5O2(g)4NO(g)+6H2O(g)ΔH<0B.2SO2(g)+O2(g)2SO3(g)ΔH<0C.H2(g)+I2(g)2HI(g)ΔH>0D.C(s)+H2O(g)CO(g)+H2(g)ΔH>020、25℃时,向体积为10mL的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CH3COOH溶液,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错误的是A.a点处:c(Na+)>c(CH3COO-)>c(OH-)>c(H+)B.b点处:c(CH3COOH)+c(H+)=c(OH-)C.c点处:c(CH3COOH)+c(CH3COO-)=2c(Na+)D.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时:c(Na+)+c(H+)=c(OH-)+(CH3COO-)21、CH3CH2CH2CH3(正丁烷)和(CH3)2CHCH3

(异丁烷)的关系是A.同分异构体 B.同素异形体 C.同位素 D.同一种物质22、国际奥委会公布的违禁药物有138种,其中某种兴奋剂分子结构如图,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芳香烃B.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面C.1mol该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最多消耗2molNaOHD.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15H24ClNO2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下列框图给出了8种有机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系统命名法,化合物A的名称是________。(2)上述框图中,①是________反应,③是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3)化合物E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4)C2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3H6O2,化合物D中只含一个碳,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1)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2)有机物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4,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12∶1,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烃X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b.烃X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烃X一定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乙炔与烃X互为同系物.25、(12分)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某化学小组根据上述反应原理进行下列实验:I.测定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实验步骤如下:①取待测H2C2O4溶液25.00mL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②用0.1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③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20.00mL。请回答:(1)滴定时,将KMnO4溶液装在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2)若在步骤①操作之前,先用待测H2C2O4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测得H2C2O4溶液的浓度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步骤②中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计算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II.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温度均为25℃):实验序号体积V/mL0.1mol•L-1KMnO4溶液

0.11mol•L-1H2C2O4溶液0.11mol•L-1H2SO4溶液H2O①2.05.06.07.0②2.08.06.0V1③2.0V26.02.0请回答:(5)表中v1=______。(6)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实验中______(填“能”或“不能”)用0.2mol/L盐酸代替0.1mol/LH2SO4溶液,理由是_________。26、(10分)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用0.1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测定盐酸的浓度的实验。取20.00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完成下列填空:实验编号待测盐酸的体积(mL)NaOH溶液的浓度(mol·L-1)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120.000.1024.18220.000.1023.06320.000.1022.96I、(1)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是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3位)。(3)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________操作,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___。A.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mL待测盐酸,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C.称量NaOH固体时,有小部分NaOH潮解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II、(1)浓度为0.1mol/L醋酸钠溶液中质子守恒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在0.01mol/L的NaHCO3溶液中的物料守恒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等浓度的NaHCO3、Na2CO3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4)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用0.2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甲基橙溶液;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④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滴定次数盐酸体积(mL)NaOH溶液体积读数(mL)滴定前滴定后120.000.0018.10220.000.0016.20320.000.0016.16从表中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A.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B.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结束有气泡D.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E.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5)根据表中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28、(14分)(1)反应Fe(s)+CO2(g)FeO(s)+CO(g)ΔH1,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FeO(s)+H2(g)ΔH2,平衡常数为K2;700℃900℃K11.472.15K22.381.67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①由表中数据可知:ΔH1_____0(填“>”、“=”、“<”)②反应CO2(g)+H2(g)CO(g)+H2O(g)ΔH平衡常数为K,则ΔH=________(用ΔH1和ΔH2表示),K=________(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H2(g)CO(g)+H2O(g)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采用(1)中两反应产生的CO与H2合成再生能源甲醇,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该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②该反应达平衡后升温,混合气中H2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则合成甲醇的反应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③若将一定量CO和H2置于容器中,保持容积不变,能说明该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A.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B.2v(CO)正=v(H2)逆C.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D.消耗CO和H2的速率比为1:2④在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250℃和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如图3是上述三种温度下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则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若曲线上a、b、c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1、K2、K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在a点时,若达平衡后,再将CO、H2、CH3OH各充入1.0mol,平衡向___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29、(10分)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出的SO2、NOx等,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形成的烟雾。(1)NOx和SO2在空气中存在下列平衡:2NO(g)+O2(g)2NO2(g)△H=-113.0kJ·mol-1,2SO2(g)+O2(g)2SO3(g)△H=-196.6kJ·mol-1,SO2通常在二氧化氮的存在下,进一步被氧化,生成SO3。①写出NO2和S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2)提高2SO2+O22SO3反应中SO2的转化率,是减少SO2排放的有效措施。①T温度时,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0molSO2和1.0molO2,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50%,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②在①中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的转化率提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molHeb.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molO2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少容器的体积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体系温度(3)汽车尾气是氮氧化物的一个主要来源。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H>0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的排放量越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4)研究人员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剂,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①写出用CO还原NO生成N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实验室中模仿此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和n(NO)/n(CO)比例变化情况如下图。为达到NO转化为N2的最佳转化率,应该选用的温度和n(NO)/n(CO)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H________0(填“>”、“<”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题目详解】A.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不再变化,说明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达到平衡;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达到平衡;C.容器的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达到平衡;D.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均为气体,故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一直不变,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选D。2、C【分析】由反应可知,在该反应中,是还原剂,是氧化剂,故电极A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题目详解】A.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故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A说法不正确;B.电极A极反应式为,B说法不正确;C.A极反应式为,B极电极反应式为,因此,负极消耗,而正极生成,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C说法正确;D.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物质的量,故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D说法不正确;本题选C。3、D【解题分析】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方向及化学计量数改变,焓变数值和符号也要改变。【题目详解】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H=-184.6kJ·mol-1,改变方向,焓变为正值,系数除以2,焓变也除以2,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HCl(g)=1/2H2(g)+1/2Cl2(g)△H=+92.3kJ·mol-1,答案选D。4、A【题目详解】A.CO2、CH4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N2是空气中的主要气体,不是温室气体,选项A错误;B.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是SO2气体,使用清洁能源可以有效防止酸雨发生,选项B正确;C.节能减排可以减少CO2的排放,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选项C正确;D.合理开发可燃冰可以减少煤、石油等紧缺能源的使用,选项D正确。答案选A。5、C【分析】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则为熵减的反应;【题目详解】根据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情况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ΔH<0该反应发生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则为熵减的反应,ΔS<0。故选C。6、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由于不能确定改变的条件,所以当平衡正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不一定增加,但产量一定是增加的。同样反应物的转化率也不一定增大,反应物浓度也不一定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而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考点: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点评:改变影响平衡移动的一个因素,平衡总是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7、B【题目详解】A.CS2与CO2分子构型相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为O=C=O,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则CS2的结构为S=C=S,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B.双原子或多原子形成的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如H2中只存在σ键,N2中存在σ键和π键,故B正确;C.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而不表示具体的电子运动轨迹,故C错误;D.HCN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4-1×3-1×1)=2,采用sp杂化;SiF4中Si的价层电子对数=4+(4-1×4)=4,SO32-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3+(6+2-2×3)=4,所以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故D错误;故选B。8、B【题目详解】A.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SO2(g)+O2(g)2SO3(g),则生成2molSO3,需要lmolO2参加反应,故A正确;B.将2molSO2(g)和1mol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化学平衡,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放出热量小于QkJ,故B错误;C.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大大缩短了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生产成本降低了,故C正确;D.已知:2SO2(g)+O2(g)2SO3(g)△H=-QJ/mol(Q>0)。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2molSO2(g)和1molO2(g)的能量之和高于2molSO3(g)的能量,故D正确;答案选B。9、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每个电子层都有s能级。因此有5s能级。正确。B、对于第三电子层来说有s、p、d三种能级。因此存在3d能级。正确。C、对于第三电子层来说只有s、p、d三种能级,不存在3f能级。错误。D、第六电子层有6s、6p、6d、6f能级。故正确。考点:考查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的知识。10、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D的平衡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则在平衡时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0.1mol·L-1·min-1×0.4L×5min=0.2mol;由于在平衡时,生成C、D的物质的量均为0.2mol,故a的值应为2;依据反应方程式,生成0.2molD,需消耗×0.2mol=0.1mol的B,故B的转化率为0.1/0.5="20%"生成0.2molD,需消耗A为0.3mol,故A的反应速率为:0.3/0.4*5=0.15mol/Lmin;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6mol-0.3mol)+(0.5mol-0.1mol)+0.2mol+0.2mol=1.1mol。故答案选D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点,难度适中。11、C【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平衡的本质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关系。【题目详解】A.若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后仍保持相等,则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反应进行程度大小,与反应速率没有关系,故B错误;

C.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正、逆反应速率一定不等,故反应速率一定发生变化,故C正确;

D.如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也不移动,故D错误;

故选C。【题目点拨】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本质原因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进行的程度与反应速率的大小没有关系。12、D【题目详解】A.铜离子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B.大量氢离子存在时,硝酸根会把碘离子、亚硫酸根氧化,故B不符合题意;C.水电离出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能显强碱性,也可能显强酸性,碱性溶液中铵根、碳酸氢根不能大量存在,酸性溶液中碳酸氢根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D.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也不与NaOH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13、C【题目详解】冬天温度低,化学反应速率慢;春天温度逐渐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据此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答案选C。14、A【解题分析】该原电池中,铁发生吸氧腐蚀,铁易失电子作负极、铂丝作正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Fe-2e-+2OH-═Fe(OH)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再结合物质性质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该装置中铁发生吸氧腐蚀,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原电池,选项A不正确;B、该装置中Pt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选项B正确;C、该装置中Fe为负极,在NaOH溶液中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选项C正确;D、该装置中铁发生吸氧腐蚀,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原电池,选项D正确;答案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铁发生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条件是解本题关键,会书写电极反应式,题目难度不大。15、A【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2Cu+H2OCu2O+H2↑可知,Cu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石墨电极为阴极,H+在阴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据此可分析解答问题。【题目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石墨作阴极,H+在阴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H++2e-=H2↑,A选项正确;B.根据电池总反应2Cu+H2OCu2O+H2↑可知,Cu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C.铜电极为阳极,阳极接电源正极,C选项错误;D.根据2Cu-2e-+2OH-=Cu2O+H2O,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选项错误;答案选A。16、B【解题分析】分析: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二是物质的性质与浓度有关,例如某些酸在浓度较大时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当浓溶液时可以发生反应,但随着反应的消耗,变成稀溶液往往就不具备继续反应的性质。详解:A、锌与稀硫酸不属于可逆反应,锌过量时稀硫酸反应完全,A错误;B、合成氨是一个可逆反应,无论如何充分反应,都不能完全反应而达到百分之百,B正确;C、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醋酸过量时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C错误;D、铜与过量的稀硝酸反应时,铜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D错误;答案选B。17、C【题目详解】由晶胞的示意图可知,Cs+位于顶点,Cl-位于体心,则晶胞中含Cs+的个数为8×=1,含Cl-个数为1,晶胞的质量为g,晶胞的体积为a3cm3,由晶体的密度等于晶体的质量与晶体在该质量下的体积的比可得晶体的密度为=g·cm-3,故选C。18、C【分析】

【题目详解】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变为氨基酸被人体利用,所以选项C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19、A【题目详解】由图可知,当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时,v逆>v正,即平衡逆向移动,因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A.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压强时,平衡逆向移动,故A项正确;B.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压强时,平衡正向移动,故B项错误;C.升高温度时,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压强时,平衡不移动,故C项错误;D.升高温度时,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压强时,平衡逆向移动,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20、A【解题分析】A.由图可得,a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的CH3COONa和NaOH,溶液呈碱性,则c(OH-)>c(H+),又因为水和NaOH都电离出OH-,CH3COO-水解,所以溶液中c(OH-)>c(CH3COO-),故A错误;B.b点处CH3COOH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CH3COONa,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CH3COOH)+c(H+)=c(OH-),故B正确;C.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的CH3COOH和CH3COONa,根据物料守恒得c(CH3COOH)+c(CH3COO-)=2c(Na+),故C正确;D.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任意比混合时,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c(OH-)+(CH3COO-),故D正确。答案选A。【题目点拨】本题通过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综合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等,结合图像明确各个点的溶质及其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氢氧化钠和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NaOH溶液共10mL,a点处,氢氧化钠剩余一半,则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醋酸钠和氢氧化钠,需考虑醋酸钠的水解、氢氧化钠的电离;b点处,氢氧化钠和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需考虑醋酸钠的水解;c点处,醋酸剩余一半,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的醋酸和醋酸钠,选项中列出的是物料守恒关系。注意任何电解质溶液都存在电荷守恒,即: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与溶液是否混合无关,只要分析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就可列出电荷守恒关系。21、A【分析】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分子式、结构均相同的物质为同一种物质,同一物质组成、结构、性质都相同。【题目详解】CH3CH2CH2CH3(正丁烷)和(CH3)2CHCH3

(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为碳链异构,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涉及“四同”的考查,注意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的区别,难度不大,要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22、C【解题分析】A.烃应是仅含C和H两种元素,该有机物含有C、H、N、O等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不属于芳香烃,故A错误;B.该有机物中C的杂化类型为sp2和sp3,连有苯环的碳原子为sp3杂化,则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C.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且分子中含有“HCl”,则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氢氧化钠反应,故C正确;D.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5H22ClNO2,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2,3­二甲基丁烷取代加成+2NaOH+2NaBr+2H2O【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烷烃A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B,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代物D,D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E与溴可以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故为,为,则D为,E为,为,为。【题目详解】(1)根据系统命名法,化合物A的名称是:2,3-二甲基丁烷;(2)上述反应中,反应(1)中A中H原子被Cl原子取代生成B,属于取代反应,反应(3)是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3)由D生成E是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NaBr+2H2O。(4)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的结构简式是。24、羧基cd【分析】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3H6O2,有机物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B和D,说明该物质为酯,化合物D中只含一个碳,能在铜存在下与氧气反应,说明该物质为醇,所以A为乙酸甲酯。B为乙酸钠,C为乙酸,D为甲醇,E为甲醛。【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C为乙酸,官能团为羧基。(2)有机物A为乙酸甲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甲醇,方程式为:。(3)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4,为78,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12∶1,说明碳氢个数比为1:1,分子式为C6H6,可能为苯或其他不饱和烃或立方烷。a.苯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正确;b.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其他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正确;c.若为立方烷,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错误;d.乙炔与烃X分子组成上不相差“CH2”,两者一定不互为同系物,故错误。故选cd。25、酸式偏大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0.24.010.0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的时间不能,KMnO4能氧化盐酸。【解题分析】(1)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2)引起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增大,故测定溶液浓度偏大;(3)KMnO4溶液显紫红色;(4)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5)H2O的体积是为了保证溶液总体积一致;(6)可根据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的时间判断反应速率;(7)KMnO4能氧化盐酸。【题目详解】(1)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不能盛装碱式滴定管,故将KMnO4溶液装在酸式滴定管中;(2)若在步骤①操作之前,先用待测H2C2O4溶液润洗锥形瓶,待测H2C2O4溶液量多了,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增大,故测定溶液浓度偏大;(3)该实验是氧化还原滴定,终点时KMnO4溶液恰好过量一滴,溶液会显紫红色,30秒内不变色;(4)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5H2C2O4~2MnO4-,则C(H2C2O4)=0.1mol/(5)加入H2O是为了保证溶液总体积一致,故其他体积保持相同,只有草酸浓度这个变量,探究草酸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v1=4.0;(6)KMnO4溶液显紫红色,可根据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的时间判断反应速率;(7)实验中不能用0.2mol/L盐酸代替0.1mol/LH2SO4溶液,因为KMnO4能氧化盐酸生成氯气,消耗高锰酸钾,影响测定结果。26、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0.115mol/L丙CEc(OH-)=c(CH3COOH)+c(H+)c(Na+)=c(HCO3-)+c(H2CO3)+c(CO32-)c(Na+)+c(H+)==2c(CO32-)+c(HCO3-)+c(OH-)S2O32-+2H+═S↓+SO2↑+H2OAl2O3【解题分析】I、(1)用NaOH滴定HCl,用酚酞作指示剂,即滴定到终点的标志:滴入最后一定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第1组数据与另外2组相差较多,删去,消耗NaOH的平均体积为(23.06+22.96)/2mL=23.01mL,根据V酸×c酸=V碱×c碱,20×10-3×c酸=23.01×10-3×0.10,解得c酸=0.115mol·L-1;(3)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中气泡采用丙操作;(4)根据V酸×c酸=V碱×c碱,A、量取盐酸时,未用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直接盛装盐酸,造成盐酸的浓度降低,消耗NaOH的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A不符合题意;B、锥形瓶是否干燥,对实验测的结果无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称量NaOH,有小部分NaOH潮解,所配NaOH浓度偏低,消耗NaOH体积增多,所测结果偏高,故C符合题意;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读出消耗NaOH的体积偏低,所测结果偏低,故D不符合题意;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消耗NaOH体积增多,所测结果偏高,故E不符合题意;II、(1)质子守恒是水电离出c(H+)等于水电离出的c(OH-),醋酸钠溶液中CH3COO-结合水电离出的H+生成CH3COOH,质子守恒表达式为c(OH-)=c(CH3COOH)+c(H+);(2)C在溶液存在的形式为CO32-、HCO3-、H2CO3,物料守恒为c(Na+)=c(HCO3-)+c(H2CO3)+c(CO32-);根据电荷守恒,得出c(Na+)+c(H+)=c(HCO3-)+c(OH-)+2c(CO32-);(3)Na2S2O3与稀硫酸的离子反应:S2O32-+2H+=S↓+SO2↑+H2O;(4)AlCl3水解:AlCl3+3H2OAl(OH)3+3HCl,加热促进水解,HCl挥发,最后得到Al(OH)3,然后灼烧得到Al2O3。27、①酸式滴定管锥形瓶内颜色变化当滴入最后一滴时,溶液由红色变橙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BD0.1618【分析】(1)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还要用待装的溶液润洗,以防止滴定管内壁上的水膜稀释溶液,引起实验误差。(2)中和滴定是精确度较高的定量实验,与此相匹配的仪器是滴定管,还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以选择对应的滴定管。(3)中和滴定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因此操作时眼睛始终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因为滴定前盐酸中滴入了甲基橙,溶液为红色,根据恰好中和时溶液pH突跃,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4)表中第1次实验滴定结束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明显偏大,分析选项时,一看是否是读数造成的误差,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越往下数值越大;二看是否是HCl的物质的量造成的误差,根据NaOH+HCl=NaCl+H2O反应,NaOH与HCl以等物质的量反应;三看NaOH变质生成Na2CO3,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Na2CO3消耗HCl的物质的量有无变化。(5)根据表中消耗的NaOH溶液的数据先判断数据的有效性,然后计算出消耗NaOH溶液的平均体积,最后计算出待测液盐酸的浓度。【题目详解】(1)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还要用0.2000mol/LNaOH溶液润洗,防止NaOH溶液被滴定管内壁上的水膜稀释,引起实验误差,故有错误的编号是①。(2)中和滴定是精确度较高的定量实验,与此相匹配的仪器是滴定管,所以步骤④中,量取20.00mL待测液(盐酸)应使用酸式滴定管。(3)中和滴定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所以操作时眼睛始终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待测的盐酸中事先加入了甲基橙,溶液显红色,根据恰好中和时溶液pH突跃,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所以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当滴入最后一滴时,溶液由红色变橙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4)表中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偏大,A.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HCl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故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不受影响,A项错误;B.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越往下数值越大,读数应从上往下读,仰视读数会使NaOH溶液体积偏大,B项正确;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结束有气泡,滴定管液面上升,使NaOH溶液体积偏小,C项错误;D.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HCl的物质的量增大,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偏大,D项正确;E.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NaOH变质生成Na2CO3,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滴定过程有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1molNaOH~0.5molNa2CO3~1molHCl,所以滴定消耗NaOH溶液体积不受影响,E项错误;答案选BD。(5)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误差太大舍去,取第2、3次实验数据,消耗标准NaOH溶液体积的平均值==16.18mL,该盐酸浓度为。28、>ΔH1-ΔH2吸热放热BC270K1=K2<K3正反应方向【分析】(1)①根据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变化,平衡移动分析反应热量变化。②根据盖斯定律分析焓变,方程式相减平衡常数相除,根据平衡常数与温度变化分析反应热量变化。(2)①根据方程式写出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②根据温度变化,平衡移动分析反应的热量变化;③根据判断平衡的标志进行分析;④根据从b点到c点,CO的转化率变化分析;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温度不同,根据平衡移动分析平衡常数变化,在a点时,先按照三段式分析求出平衡常数,再根据浓度商分析。【题目详解】(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K1变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向是吸热反应,即ΔH1>0;故答案为:>。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