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课件_第1页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课件_第2页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课件_第3页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课件_第4页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藻类、真菌类中药藻类:昆布海藻菌类:子囊菌纲:冬虫夏草*。担子菌纲:茯苓*、灵芝△

、猪苓△、雷丸、马勃。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藻类、真菌类中药一、概述:藻类(algae)、真菌类(fungi)统称为低等植物(lowerplant)或无胚胎植物。其共同征是:

1.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叶状体或丝状体;

2.在构造上:一般无组织分化,无维管束。

3.生殖器官单细胞,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二、藻类1.特点:

①含有多种光合作用的色素,自养生活方式;

②多数为水生。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分类及入药情况根据藻类细胞内的色素、储藏物、植物体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鞭毛的数目及着生位置、细胞壁成分等的不同,一般将藻类植物分为八个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甲藻门、褐藻门、红藻门、蓝藻门)。而药用的藻类主要分布在褐藻门和红藻门,少数在绿藻门。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①褐藻门:是藻类中进化较高级的一个类群,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植物体常呈褐色。贮存的养分主要是可溶性褐藻淀粉(laminarin)和甘露醇(mannitol),还有油类和还原糖。细胞中常含碘,如海带中含碘量高达0.34%,而海水含碘仅0.0002%。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褐藻胶。药用褐藻有海带LaminariajaponicaAresch、海蒿子Sargassumpallidum

(Turn.)C.Ag.、羊栖菜Sargassumfusiforme

(Harv.)Setch..等。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②红藻门:红藻绝大多数生长在海水中。植物体多为假薄壁组织体,少为丝状体。

植物体多数种类呈红色至紫色。贮存的养分通常为红藻淀粉(florideanstarch),这是一种肝糖类多糖,以小颗粒状存在于细胞质中,遇碘试液变成葡萄红色至紫色。有些养分是可溶性红藻糖(floridoside)。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在热水中果胶可溶解成琼脂糖溶液,稀酸中可分解成半乳糖。药用红藻有鹧鸪菜Caloglossaleprieurii

(Mont.)J.Ag.、海人草Digeneasimplex

(Wulf.)C.Ag.等。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3.藻类中药的鉴定⑴性状鉴别一般按形状、大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和气味等顺序进行。但药用藻类多为叶状体或枝状体,常含有不同的色素和不同的副色素。因此,性状鉴别要特别注意其形状和颜色。⑵显微鉴别除按一般显微鉴别方法观察外,应特别注意细胞和孢子的形状、藻淀粉及色素颗粒等特征。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三、真菌类1.特点:①一般不含光合作用色素,异养生活方式。②大多为陆生。③细胞壁成分大多为几丁质,少数为纤维素;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肝糖、油脂和菌蛋白,不含淀粉粒。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真菌的植物体绝大多数为纤细、管状的菌丝(hypha)所构成。菌丝分枝或不分枝。组成一个菌体的全部菌丝称为菌丝体(mycelium)。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根状菌索(rhizomorph):是密结成绳索状,外形似根的菌丝体。子座(stroma):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的菌丝组织体。子实体:是真菌(多是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形成的一定形状和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结构。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菌核:菌丝密结成的颜色深、质地坚硬的核状体,是菌丝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当条件良好时能萌发并产生子实体。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分类与入药情况

真菌类是植物界中一个很大的类群,约10万种。通常分为四纲,即藻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而药用的菌类主要分布在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

①子囊菌纲真菌的主要特征是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常用的真菌类中药如冬虫夏草。

②担子菌纲的主要特征是有性生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常用的如灵芝,马勃等。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3.真菌类中药的鉴定

⑴性状鉴别一般按形状、大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和气味等顺序进行。因药用部位主要有菌丝体、子实体、或菌核体,其形态各异,应重点观察药材的形状和表面特征。⑵显微鉴别除按一般显微鉴别方法观察外,主要注意孢子、子囊壳、菌丝、有无草酸钙晶体等特征。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第一节藻类

昆布

KunbuThallusLaminariaeThallusEckloniae【来源】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叶状体。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产地】海带主产于山东、辽宁一带沿海地区;昆布主产于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捞,晒干。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昆布原植物昆布药材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昆布卷曲皱缩成不规则团状。全体呈黑色,较薄。用水浸软则膨胀呈扁平的叶状,长、宽约为16~26cm,厚约1.6mm;两侧呈羽状深裂,裂片呈长舌状,边缘有小齿或全缘。质柔滑。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海带原植物海带药材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性状鉴别】海带卷曲折叠成团状,或纠缠成把。全体呈黑褐色或绿褐色,表面附有白霜。

用水浸软则膨胀成扁平长带状,长50~150cm,宽10~40cm,中部较厚,边缘较薄而呈波状。类革质,残存柄部扁圆柱状。气腥,味咸。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理化鉴别】本品体厚,以水浸泡即膨胀,表面粘滑,附着透明黏液质。手捻不分层者为海带,分层者为昆布。【功效】咸,寒。软坚散结,消痰,利水。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裙带菜原植物:(翅藻科)孢子囊群在柄部两侧所成特殊木耳状的重叠褶皱上形成(海带和昆布孢子囊群在片部形成)非正品—裙带菜(地区性用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木耳状的重叠褶皱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石莼长石莼孔石莼石莼属于绿藻类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海藻

HaizaoSargassum【来源】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干燥藻体。前者习称“大叶海藻”,后者习称“小叶海藻”。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产地】海蒿子主产山东、辽宁等沿海各省,羊栖菜主产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各省。【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捞,除去杂质,洗净,晒干。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大叶海藻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海蒿子(大叶海藻):(1)皱缩成团。(2)黑褐色,常被白盐霜,分枝。

(3)基部叶(初生叶)长披针形,具粗锯齿。上部叶

(次生叶)线形。气囊生于叶腋,球形或卵圆形;生殖托生于叶腋处的生殖小枝上。(4)肉质,水浸粘滑。(5)气微腥,味咸。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海蒿子海蒿子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海蒿子表面观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气囊黑褐色,球形或卵圆形,有的有柄,顶端钝圆,有的具细短尖刺状突起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羊栖菜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羊栖菜原植物小叶海藻较小,长15~40cm。分枝互生,无刺状突起。叶条形或细匙形,先端稍膨大、中空。气囊腋生,纺锤形或球形,囊柄较长。质较硬。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冬虫夏草【来源】: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拉丁名】:Cordyceps【英文名】:

Chinese

Caterpillar

Fungus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功效:性平,味甘。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随着国内外医学的发展和中药学在全世界逐步普及,近年来发现冬虫夏草的功用效果越来越广泛。经研究证明,它是具有镇静,止血,抗惊厥,降压,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凝结,抗衰老,调节人体免疫和具有抗肺癌、淋巴癌和肝癌功能的药物。目前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药学界和生物学界研究者的重视,有关研究报道大量增加。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德育渗透

冬虫夏草是三大补药(人参.鹿茸.冬虫夏草)之一,是名贵中药材,当国际医药界发现该药具有抗癌作用后,又成为日本,台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争相抢购的对象,于是身价节节攀升,每公斤的销售价已上升到目前的近5万元,产于澜沧江发源地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的“虫草王”每公斤售价突破了6万元(2004年),2007年零售已经涨到20多万。受利益的驱动,滥挖滥采,野生资源破坏严重,数量急剧减少。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在30年前,一个有采挖经验的人一天可以采挖到600∼800多根虫草,现在,一天能采挖到40多根就相当不错了。过度采挖,给冬虫夏草的生长造成了灭顶之灾。1个采挖虫草的人1年就要破坏数千平方米的草地。冬虫夏草分布区小,生长地海拔高、气候恶劣,受大风、冰冻等高寒气候的制约和影响,,其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再恢复。我们应加强资源保护力度,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要使珍贵的药材物种绝灭,造福子孙后代。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008年入冬以来冬虫夏草价格跌价一半2008年春节:20万元/公斤(200元/克)2008年中秋后:每公斤约下跌1万元,又以万元跌幅继续下跌2008年底:8万元/公斤(168元/克,买10克送10克,相当于84元/克。)30年身价翻了25000倍以800根级的顶级冬虫夏草为例上世纪70年代:21元/公斤1983年:300元/公斤1993年:3000元/公斤2003年:首次突破万元/公斤2007年:20万元/公斤(黑市价50万元/公斤)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冬虫夏草专用术语:

断条:指虫草在采挖及后期处理过程中发生了折断,分成两截或多截。穿条:指将断了的虫草用竹签或草棍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虫草。统货:指未经挑选的大小不一的虫草堆在一起直接出售,有一定的穿断条率。精选:指根据大小将虫草精心挑选出来,形成各种规格,无穿断条。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性状鉴别】

冬虫夏草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的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以虫体色黄、完整、丰满、子座短者为佳。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1.虫体: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的4对较明显。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断面类白色冬虫夏草折断面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子座: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冬虫夏草

虫体

断面

子座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藏草川草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一、子座头部横切面:1.子座周围1列子囊壳,子囊壳卵形至椭圆形,下半部埋于凹陷的子痤内。2.子囊壳内有多数线形子囊,每个子囊内又有2∼8个线形的子囊孢子。3.子座中央充满菌丝,其间有裂隙.4.具不育顶端(子座先端无子囊壳部分)。二、虫体横切面:不规则形,四周为虫体的躯壳,其上着生长短不一的锐利毛和长绒毛,有的似分枝状。躯壳内为大量菌丝,其间有裂隙。显微鉴别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含粗蛋白(25%—30%),氨基酸,脂肪(约8.45%),D—甘露醇,虫草酸,腺苷,虫草素,即3—脱氧腺苷,麦角甾醇,虫草多糖,生物碱,尿嘧啶,腺嘌呤,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12等。腺苷、虫草酸和虫草素是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物质。

冬虫夏草成分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虫体横切面虫体横切面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子座不育部分横切面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冬虫夏草混淆品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亚香棒虫草Cordycepshawkesii寄生在蝙蝠蛾科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混淆品(一)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虫体角皮棕褐色足8对均明显头部红褐或紫黑色显微:子囊壳全部埋于子座内,无不育顶端。虫体角皮深黄色至黄棕色足8对,中部4对明显头部红棕色子囊壳下部埋于子座内,具不育顶端。亚香棒虫草和冬虫夏草主要性状和显微特点比较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蛹草子座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蛹草为虫草属真菌植物蛹虫草的子实体及其寄主蚕蛹的复合体。冬虫夏草混淆品(二)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虫体环节6个左右虫体角皮黄褐色子座黄色棒状,无不孕顶端显微:子囊壳全部埋于子座内虫体环节20~30个虫体角皮深黄色至黄棕色子座深棕色细长圆柱状,具不孕顶端子囊壳下部埋于子座内蛹草和冬虫夏草主要性状和显微特点比较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凉山虫草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凉山虫草寄生于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冬虫夏草混淆品(三)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表面棕褐色,环纹9~12个,虫体被棕褐色绒毛,头部红褐色,足10对子座细长圆柱形,长

10~30cm显微:子囊壳突出于表面。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的4对较明显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子囊壳下部埋于子座内。凉山虫草和冬虫夏草主要性状和显微特点比较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亚香棒虫草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亚香棒虫草子座横切面凉山虫草子座横切面冬虫夏草子座横切面冬虫夏草与混淆品子座横切面比较图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冬虫夏草伪品来源:1.草石蚕:唇形科草石蚕根茎。

2.地蚕:唇形科地蚕根茎。性状鉴别:(1)纺锤形,似幼虫。

(2)淡黄,环节4~15环,无足无子座。

(3)

断面白可见一圆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冬虫夏草伪品3.面粉、玉米粉、石膏等加工伪充体中、久嚼粘牙。与碘液显蓝色。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面粉模压品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夏至前后,当积雪尚未溶化时入山采集,此时子座多露于雪面,过迟则积雪溶化,杂草生长,不易找寻,且土中的虫体枯萎,不合药用。挖起后,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的泥土及膜皮,晒干。或再用黄酒喷之使软,整理平直,每7—8条用红线扎成小把,用微火烘干。

用纸袋或塑料袋包装,再装入木箱内。本品易虫蛀、发霉、变色,应密封放阴凉干燥处。在装箱时放入一些牡丹皮碎片,不易虫蛀。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拉丁名】:Poria【英文名】:Poria

【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原植物】

茯苓是由无数菌丝组成的一种较硬的休眠体,埋在土内,菌核为球形、卵圆形、扁圆形、长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直径通常为10~30厘米,或者更大;表面灰棕色或黑褐色,有瘤状突起或大而钝的皱缩纹,里面粉白色或稍带粉红色。野生者主要寄生于松树根部,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

人工栽培者主要腐寄生于松树的段木或树头上。分布于我省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台湾、安徽、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省区。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本草图经》:茯苓,今东人采之法,山中古松,久为人斩伐者,其枯折搓卉,枝叶不复上生者,谓之茯苓拨,见之,即于四面丈余地内,以铁头锥刺地,如有茯苓,则锥固不可拔,于是掘土取之,其拨大者茯苓亦大,皆自作块,不附著根上。其抱根而轻虚者为茯神。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主产地】湖北、安徽、云南和贵州等省。云南丽江产品质较佳,称为“云苓”;安徽、湖北产量较大,称“安苓”。【采收加工】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出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商品分若干规格等级。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采收加工

野生者全所可采挖;家种者在种后8~10个月便可收获,一般春种的在冬至前后采收,秋种的于翌年春分前后采收。挖取后除去泥土,堆放于不通风的密室中,发汗5~6天,每天翻动1次,第六天后,将其移到露天处吹干,去掉表面白霉,即为茯苓个;发汗后趁湿削去外皮,切成薄片或方块,其肉白色的称为白茯苓;带淡红色的称为赤茯苓;围绕松根而生的称为茯神,切片的称为茯神片或茯神块,其松根称为茯神木;切制后,阴干或晒干。加工茯苓片、块时削下来的外皮晒干后称为茯苓皮;所产生的碎块或碎粒干燥后称为茯苓碎。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茯苓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商品:1.茯苓个:完整者。2.茯苓皮:外皮。3.茯苓片:去皮切片。4.茯苓块:去皮切成方或长方形者。5.茯神(块):茯苓块中有松木心者。6.茯神木:茯苓中间生长的松木。7.赤茯苓:去皮见淡红色者。8.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功效】

性平,味甘、淡。利水渗湿,健脾宁心。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性状鉴别】茯苓个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

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隆起的皱纹。

体重,质坚实。

断面颗粒状,有的具裂隙或中间有松根。断面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松根。

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性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较松软,略具弹性。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状,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规格等级)分为个苓、白苓片(平片)、白苓块、赤苓块、茯神块、骰方、白碎苓、赤碎苓、茯神木、茯苓皮等规格,多为统货。主要规格如下。个苓

一等:不规则圆球形或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体坚实,皮细。断面白色。大小不分,无霉变。二等:体轻泡,皮粗,质松。断面白色至黄棕色。间有皮沙、水锈、破块、破伤。茯苓的规格等级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白苓片

一等:为薄片,白色或灰白色,质细,毛边(不修边)。厚度每厘米7片,片面宽长不小于3cm,无霉变。二等:厚度每厘米5片,余同一等。3.白苓块统货。为扁平方块,白色,厚4~6mm,长宽4~5cm。边缘的苓块可不成方形,间有长宽1.5cm以上的碎块,无霉变。4.赤苓块统货。块为赤色或浅红色,余同白苓块。

茯苓的规格等级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5.茯神块统货。为扁平方块,色泽不分,每块含有松木心。厚4~6mm,长宽4~5cm,木心直径不超过1.5cm,边缘的苓块可不成方形,间有长宽1.5cm以上的碎块,无霉变。6.骰方统货。呈立方形块,白色,质坚实,长宽厚在1cm以内,均匀整齐,间有不规则碎块,但不超过10%。无粉末,无霉变。茯苓的规格等级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7.白碎苓统货。碎块或碎屑,白色或灰白色。无粉末,无霉变。

8.赤碎苓统货。赤黄色,余同白碎苓。

9.茯神木统货。为茯苓中间的松根,弯曲不直,似朽木状。色泽不分,质松体轻。每根周围必须带有2/3的茯苓肉。松根直径不超过2.5cm.无霉变。茯苓的规格等级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个苓:不规则圆球形或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茯苓片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骰方:呈立方形块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茯神块:为扁平方块,色泽不分,每块含有松木心。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茯神木:为茯苓中间的松根,弯曲不直,似朽木状。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茯苓皮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较松软,略具弹性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茯神木

茯神块

茯苓片

茯苓个茯苓块

茯神赤茯苓

茯苓皮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茯苓真伪鉴别常见伪品:人工伪造品以淀粉压制而成与正品茯苓的主要不同点①表面凹坑及沟纹多而细小,有淡棕黄色夹杂物麻点②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不显颗粒性③味微酸、微甘,嚼之溶散,不粘牙,唾液呈白色④碘试液检查,显蓝色(正品不变色)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茯苓夹饼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且此饼当推稻香村最佳。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风味独特。

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门事亲》中就有记载,乾隆时山东孔繁台家制的饼“薄若蝉翼,柔腻绝伦”。慈禧。龟苓膏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拉丁名】:

Polyporus【英文名】:

Agaric【来

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ies的干燥菌核。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寄生于壳斗科植物根上,如枫树根【主产地】:陕西、云南、河南、山西等省。猪苓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猪苓-猪苓菌核猪苓-猪苓菌核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别名:豕零、野猪食、猪屎苓、地乌桃等。

《本草经集注》记有:“枫树苓,其皮去黑作块似猪屎,故以名之。肉白而实者佳,用之削去黑皮。土壤肥沃,营养丰富,菌核大而多,分叉少,俗称"猪屎苓";土质瘠薄,养料不足,结苓小,分叉多,俗称"鸡屎苓"。在外界环境条件极端不利时,猪苓将停止生长,菌核老化,色泽变为深黑色,核体出现大小孔眼,直至腐烂。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性状鉴别】呈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长5~25cm,直径2~6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体轻,质硬,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

【功效】:性平,味甘、淡。利水渗湿。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猪苓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拉丁名】:

Ganoderma【英文名】:

LicidGanoderma【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XuetZhang的干燥子实体。秋季采收,去泥沙及杂质,阴干或晒干。灵芝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灵芝,根据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有紫、赤、青、黄、白、黑六种,但现代文献及所见标本,多为多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性味甘平。

灵芝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就中医辩证看,由于本品入五脏肾补益全身五脏之气,所以无论心、肺、肝、脾、肾脏虚弱,均可服之。灵芝所治病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等各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灵芝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巨大作用。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俗称“灵芝草”多孔菌科类、一年生植物。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主产地】:赤芝产于华东、西南、及河北、山西、江西、广西等省区。紫芝产于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区。【功效】:性平,味甘。补气安神,止咳平喘。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性状鉴别】

赤芝

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18cm,厚1∼2cm。菌盖皮壳坚硬,黄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菌肉白色至淡棕色,孢子细小,黄褐色。菌柄圆柱形,侧生,长7∼15cm,直径1∼3.5cm,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气微香,味苦涩。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多孔菌科子实体形成定形的小管,盘曲的通道,蜂窝状孔穴或同心的菌褶。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紫芝

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菌柄长17∼23cm。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品种性状

赤芝

紫芝

共性形如伞,菌盖半圆形或肾形,表面具环棱及放射状纵棱纹,显漆样光泽。*菌表红褐色,略光泽略见环棱及放射纵棱。紫黑色,漆样光泽明显,环棱及放射纵棱明显。*菌肉及盖底淡棕至浅褐色。锈褐色。

菌柄侧生中或侧生

味苦涩微苦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粉末:棕色.棕褐色至紫褐色.菌丝散在或粘结成团,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2.5∼6.5μm。赤芝孢子褐色,卵形,长6∼10μm,宽4∼6μm,壁两层,外壁平滑、无色,内壁具短突起,褐色。紫芝孢子淡褐色,卵圆形或一端平截,或一端钝尖,长9∼12μm,宽6∼8μm,具双层壁,内壁褐色,小刺明显,外壁无色。灵芝显微鉴别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灵芝与紫芝孢子图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伪品来源】①多孔菌科树舌Ganodermaapplanatum(PersexGray)Par.的子实体。【伪品与正品灵芝的主要鉴别点】

菌盖半圆形,厚10cm,表面具同心环纹或棱纹,灰褐色,无漆样光泽,无菌柄,菌肉浅栗色近木质。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有一种做法是一些厂商将一些灵芝的灵芝孢子粉经过提取后,再拿来出售,其实这些灵芝的最有效成分之一已经被利用过了,甚至,灵芝销售商,为使其销售的灵芝色泽好看,往往将灵芝放入锅内蒸煮,经蒸煮后的灵芝,表面光亮,色泽鲜明,殊不知,灵芝中的有效成分已流失到水中被倒掉,这样就造成了灵芝的功效大大减少。灵芝孢子粉都是一般要一吨灵芝才能提取一斤的灵芝孢子粉

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本草纲目】记述灵芝产生的三大条件:灵芝是某种珍稀高山动物的尸体附着在千年栎树的朽木之上的芝菌,须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阴湿环境气候下才能生长,这三大条件决定了灵芝非天工做巧所能也。近代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使得大量的动植物和原始森林的灭绝,产生灵芝的自然环境条件就非常少有,灵芝的生长又非常的缓慢,加之人类几千年来的采摘,灵芝早已几近灭绝。

这组发现于庐山三叠泉景区的紫灵芝,是唯一拍摄到的灵芝实体照片,完整展现了灵芝生长过程的不同形状,同时也印证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灵芝的叙述。27中药鉴定-菌类中药

灵芝又称(赤芝)灵芝草、神芝、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