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1207-hf-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6ffeebd247827d7b8864a994160892/756ffeebd247827d7b8864a9941608921.gif)
![XXXX1207-hf-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6ffeebd247827d7b8864a994160892/756ffeebd247827d7b8864a9941608922.gif)
![XXXX1207-hf-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6ffeebd247827d7b8864a994160892/756ffeebd247827d7b8864a9941608923.gif)
![XXXX1207-hf-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6ffeebd247827d7b8864a994160892/756ffeebd247827d7b8864a9941608924.gif)
![XXXX1207-hf-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6ffeebd247827d7b8864a994160892/756ffeebd247827d7b8864a99416089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2案例导入汪教授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讲课。2010年5月,汪教授与某大学签约,双方约定由汪教授给该校EDP学员讲课,讲课时间是2天。有关授课的劳务报酬,双方在合同书上这样写道:“甲方(企业)给乙方(汪教授)支付讲课费5万元人民币,往返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一概由乙方自负”,即往返飞机票5000元,住宿费3000元,伙食费1000元,其他费用开支1000元。2010年5月,汪教授如期授课。课后该校支付汪教授课酬4万元,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万元。◆应纳个人所得税额=50000×(1-20%)×30%-2000=10000(元)汪教授授课税后酬金=50000-10000=40000(元)◆汪教授往返飞机票5000元,住宿费3000元,伙食费1000元,其他费用开支1000元。汪教授2天净收入为30000元。汪教授实际所得=40000-10000=30000(元)问题:该教授应该如何筹划可取得税后收入最大化?我国个人所得税不同与其它国家的特点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较低为6~7%,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60%来源于工薪阶层;属于直接税,纳税人避税愿望尤其强烈;分类征收(综合);以个人为单位;比例为主,累进为辅;费用扣除按取得收入的个人管理—单位代扣代缴4
第一节个人所得税基础一、个人所得税(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二、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一)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境内外所得)判定标准:①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②或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满1年的个人(一次不超过30天,多次累计不超过90天)。(二)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境内所得)判定标准:①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5征税项目计税依据及费用扣除税率计税方法计税公式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薪收入-3500元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计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外籍、港澳台在华人员及其他特殊人员附加减除费用1300元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按年计算分月缴纳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12×每月3500元)按年计算分次缴纳三、税目、计税依据、税率6征税项目计税依据及费用扣除税率计税方法计税公式劳务报酬所得
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20%的比例税率◆按次纳税;◆特殊规定:
劳务报酬所得实行超额累进加征;
稿酬所得减征30%;
个人出租居住用房减按10%征税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劳务报酬所得超额累进加征: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稿酬所得减征: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7征税项目计税依据及费用扣除税率计税方法计税公式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的比例税率“合理费用”是指卖出财产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20%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和来自非上市公司股息红利按收入总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例外:来自上市公司的股息红利减按5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得按收入总额计税,不扣费用其他所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工资薪金所得个税税率表20080301返回9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工资薪金所得个税税率表20110901返回
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个税税率表20110901前11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0元的502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10750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203750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309750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3514750
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个税税率表2011090112四、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沿革
1、1980年9月10日,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
得税法》,并于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公布了该法的《实施细则》,该法当时确定的纳税主体,既包括我国境内工作的
外籍人员,也包括我国公民。但由于我国公民收入普遍偏低,因而实际的纳税主体主要是在我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人员。
2、198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暂行
条例》,并自该年度开始施行。用于稳定国家与个体工商户之间的分配关系,调节个体工商户与其他居民的收入差距。3、为适应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公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大的情况,调节公民的收入水平。1986年9月将个人所得税分解为内外两套税制,国务院发布了适用中国公民的《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从1987年1月1日起对个人收入达到应税标准的中国公民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缴纳此税后,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134、1993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该决定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自此实行了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法。废止了《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5、1999、8、30日九届人大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二次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对储蓄存款于1999年11月1日起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6、2000、1、1日,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7、2005、10、27日进行了个人所得税的修正,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将工资、薪金所得的免征额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8、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9、2008年10月10日起,取消存款利息所得税;10、2011年6月30日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决定,个税免征额2011年9月1日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等三项规定。1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8〕132号
为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二〇〇八年十月九日
事件回顾:储蓄存款在1999年10月31日前孳生的利息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在1999年11月1日至2007年8月14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至2008年10月8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5%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2008年10月9日后(含10月9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15例、某大学周教授2010年7月收入情况如下:
(1)工资收入5800元;(2)担任兼职律师取得收入80000元,从中捐给“希望工程”
教育基金会40000元;(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
30%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3)取得稿酬3800元;(4)出售自有自用6年的家庭唯一住房,扣除当初购买公房的价格和售房时按规定支付的有关税费后,取得净收入
12万元。请计算周教授7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6解析:(1)7月份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800-2000)×15%-125=445(元)(2)律师费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
①未考虑捐赠因素时,应纳税所得额=80000×(1-20%)=64000(元)
②考虑捐赠因素时应纳税所得额=64000-64000×30%=44800(元)
③律师费应纳税额=44800×30%-2000=11440(元)(3)稿酬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3800-800)×20%×(1-30%)=420(元)(4)出售自有自用6年的家庭唯一住房取得的净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7月份应纳的个税=445+11440+420=12305(元)17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筹划包括:个税纳税人身份的筹划个人所得性质的筹划个人所得税税基的筹划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筹划个人所得税特殊处理的筹划18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身份的筹划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法律界定: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境内外所得)判定标准:①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②或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满1年的个人(一次不超过30天,多次累计不超过90天----使离境“非临时化”)。◆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境内所得----税负较轻)判定标准:①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居民纳税义务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转换一般可通过改变居住时间等实现。19案例:
一位美国工程师受雇于一家位于美国的公司(总公司)。从2011年10月起,他到中国境内的分公司帮助筹建某工程,2012年度内他曾离境60天回国向总公司述职,又曾离境40天回国探亲。2012年度,他在美国取得房租收入96000元。由于这两次离境时间相加超过90天。问题:工程师为居民纳税义务人还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解析:工程师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由于他从美国公司收取的96000元的薪金不是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所以境内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是境内所得,需纳税,应按什么税目缴税呢?
20二、个人所得性质的筹划人们收入形式的多样化为所得性质的筹划提供了广阔空间;分类所得税制为所得性质的筹划提供了可能。个人所得性质的筹划,关键是转化所得项目。◆最具有转化可能性的是:工薪和劳务报酬所得或反之,劳务报酬和稿酬,工薪和董事费、红利的转化◆工薪和劳务报酬所得
工薪:是指个人由于任职或者被雇佣而取得的各项报酬,是个人从事非独立性劳务活动的收入;
劳务报酬:指个人独立从事技艺、提供劳务取得的报酬。21例:李先生2012年每月从本单位获工薪收入4500元。由于工资低,同时李先生在A公司兼职提供技术服务,未签合同,每月报酬2000元。
◆问题1:这种选择好吗???该应该如何做呢???解析1:李先生从本单位获工薪收入应纳个税工薪个税=(4500-3500)×3%=30(元)李先生与A公司无雇佣关系应纳个税劳务报酬个税:(2000-800)×20%=240(元)
合计税额:270元解析2:如果李先生与A公司有雇佣关系,工薪合并计税。工薪个税=(4500+2000-3500)×10%-105=195(元)
结论:李先生兼职收入按工薪计税可以节税45元。
进入◆问题2:方案二税负低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有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该方案可否能再有所节税呢???(800,-125)22解析1:如果朱先生和该公司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则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税;应纳税额=(62500-3500)×35%-5055=15595(元)解析2:如果朱先生和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则该项所得应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所得额为:62500×(1-20%)=50000(元)应纳税额为:50000×30%-2000=13000(元)★结论:如果朱先生与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关系,或采取某些可能的方法,使其与该公司没有稳定的雇佣关系,则他可以节省税收2595元(15595-13000)。例:假定朱先生是一高级工程师,2012年5月获得某公司的工资类收入62500元。是作雇员好还是非雇员好???进入23案例:
2012年某报纸专栏记者的薪为500000元,请考虑该记者与报社采取何种合作方式才能税负最轻?调入报社特约撰稿人投稿工资劳务报酬稿酬(500000-3500)×45%-13505=209920(元)500000×(1-20%)×40%-7000=153000(元)500000×(1-20%)×20%×(1-30%)=56000(元)24三、个人所得税税基的筹划例:A先生是某公司高级职员,2012.12月月薪20000元。其朋友B先生是某大学教师,同时也是歌星,当月收入如下:工资2000元,去外地演出收入10000元,稿酬收入3000元,一套私房出租收入1500元,专利权转让所得1500元,获股息2000元。求A、B两先生本月各自应纳多少个人所得税。解:
A先生的所得按工薪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A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3500)×25%-1005=3120(元)
原:A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2000)×20%-375=3225(元)
B先生的所得应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1)工薪所得2000元不纳税(2)演出劳务应税所得=10000×(1-20%)×20%=1600(元)(3)稿酬收入应纳税=(3000-800)×14%=308(元)(4)房屋出租应纳税=(1500-800)×10%=70(元)(5)专利权转让应纳税=(1500-800)×20%=140(元)(6)股息应纳税=2000×20%=400(元)
B先生共应纳税=1600+308+70+140+400=2518(元)
(少纳602元或707元)???启示:收入项目越集中,税收负担越重25★税基筹划总体思路:
注意收入量的标准、支付方式,均衡收入,避免收入过于集中。包括:1、控制各月工资收入:充分享受免征额2、均摊各月收入:避免收入不均衡(效益工资和年终奖)3、提高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企业提供住房、免费午餐、福利保险、交通设施及费用、办公设施及用品、(注意:收入为实物时,应折价计税)4、多人分摊收入(注意:防止利益分割带来的风险及纠纷)5、分项计算筹划6、分次计算筹划7、费用扣除降低税基:财产租赁和财产转让所得261、控制各月工资收入◆工薪收入每月有免征额,应尽量控制每月收入,充分享受
免征额制度。例:2010年某食品厂为季节性生产企业,该企业一年中只有5个月生产,期间职工平均工资为3000元。解析:
若按生产期间发放工资,某职工在获得收入的月份每月纳税:(3000-2000)×10%-25=75(元)
全年共纳税:75×5=375(元)
若将工资平摊到各月,则月平均工资1250元。---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272、均摊各月收入由于我国对工薪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应避免收入不均衡。实行效益工资的,避免各月收入畸高畸低年底奖金可筹划
税法规定:“个人取得年终奖金应单独按照一个月的工资、
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并按照以下办法计算应缴税额:
先将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照其商数确定适
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
案例:年终奖的发放◆2010年某企业给甲发年终奖60001元,乙发年终奖60000元,1元之差,看看到底谁实际拿的奖金多?
28案例:
2010年某企业给甲发年终奖60001元,乙发年终奖60000元,1元之差,看看到底谁实际拿的奖金多?
解析:甲:年终奖适用税率20%(60001/12)>5000元,速算扣除数375元,
应交个人所得税=60001×20%-375=11625.2(元)
实际到手年终奖48375.8元
乙:年终奖适用税率15%(60000/12)=5000元,速算扣除数125元
应扣除个人所得税=60000×15%-125=8875元
实际到手年终奖51125元
◆本来乙比甲年终奖少1元,而乙比甲却实际多拿年终奖2749.2元,甲多拿了1元钱,却吃了个大亏。进入案例:2012年度企业给甲发年终奖108001元,乙发年终奖108000元,1元之差,看看到底谁实际拿的奖金多:
甲:年终奖适用税率25%(108001/12)>9000元,速算扣除数1005元,应扣除个人所得税=108001×25%-1005=25995.25(元)实际到手年终奖82005.75元;
乙:年终奖适用税率20%(108000/12)=9000元,速算扣除数555元,应扣除个人所得税=108000×20%-555=21045(元)
实际到手年终奖86955元;
本来乙比甲年终奖少1元,而乙比甲却实际多拿年终奖4949.25元,甲多1元钱,却多缴4950.25税款。进入案例(x)1、老张是沈阳一家国内销量很大的啤酒厂的品酒师,其每年的奖金都高居酒厂第一位,年份较好的时候,年奖金高达30万元,而自己平时的工资并不高,每月仅有4800元。预计2012年底,其奖金为30万元。
2、假设如果将老张一次奖金平均到2012年平均每月发放,假定其月均收入仍无变化,则应纳税税款将会发生较大变化。
3、有无更好的筹划方法???解析1:
2012年每月的应纳税所得额=(4800-3500)=1300(元)2012年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300×3%=39(元)
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所适用的税率为300000÷12=25000------对应25%税率一次性奖金应纳个税额=300000×25%-1005=73995(元)
本年度总个税额=73995+39×12=74463(元)
老张一年税后净收入=(300000+4800×12)-74463=283137(元)进入案例:1、老张是沈阳一家国内销量很大的啤酒厂的品酒师,其每年的奖金都高居酒厂第一位,年份较好的时候,年奖金高达30万元,而自己平时的工资并不高,每月仅有4800元。预计2012年底,其奖金为30万元,计算应纳税额。2、假设如果将老张一次奖金平均到2012年平均每月发放,假定其月均收入仍无变化,则应纳税税款将会发生较大变化。3、有无更好的筹划方法???解析2:
一年的总应纳税收入为357600元,每月应税收入357600
÷12=29800每月应纳税所得额为:29800-3500=26300(元)每月应纳税款=26300×25%-1005=5570(元)年应纳税款=5570×12=66840(元)
改变这种激励安排后,老张一年节约税款为
74463-66840=7623(元)
老张一年税后净收入=357600-66840=290760(元)
有无更好的筹划方法???最优情况分次发放奖金后所得税初始月薪4800分次发放奖金后月薪29800初始年薪57600分次发放奖金后年薪357600初始年终奖300000分次发放奖金后所得税266840初始所得税174463最优年薪306000最优年终奖51600最优情况下所得税58995对比初始情况的节税额1546832初始月薪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初始年薪120000120000120000120000120000120000初始年终奖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初始所得税283855793582935107935156185186185最优年薪168000270000366000468000516000300000最优年终奖52000500005400052000104000420000最终所得税24535498357423599835129385156435节税额3850810087008100268002975033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20000120000120000120000120000120000700000800000900000100000011000001200000248435283435318435445435490435535435402000504000600000702000804000900000418000416000420000418000416000420000181435208535238335268435303635338235670007490080100177000186800197200初始月薪初始年薪初始年终奖初始所得税最优年薪最优年终奖最终所得税节税额3435年终奖筹划的临界点(20110901前—扣除额2000元)个人所得税级数
税率速算扣除数临界点奖金
筹划点
年终奖避免区域
500以下
5%0500~2000
10%25
6000
63066000-63062000~5000
15%
125
240002529424000-25294
5000~20000
20%
375
60000
6343860000-6343820000~40000
25%
1375
240000
254667240000-25466740000~60000
30%
3375
480000
511429480000-51142960000~80000
35%
6375
720000
770769720000-77076980000~100000
40%10375960000
1033333960000-1033333
100000以上
45%15375
1200000
13000001200000-1300000
36年终奖筹划的临界点(20110901后—新)年终奖避免区域
税率速算扣除数多发奖金数
增加税额(超临界点)
个人所得税级数
3%不超过1,500元18001~19283.33(
1500~4500)
10%105
1-1283.331155.1-1283.331,500元~4,500元54001~60187.5
(4500~9000)
20%
555
1-6187.54950.2-6187.54,500元~9,000元108001~114600
(
9000~35000)25%
1005
1-66004950.2-6600
9,000元~35,000元420001~447500
(35000~55000)
30%
2755
1-2750019250.3-27500
35,000元~55,000元660001~706538.46
(55000~80000)
35%
5505
1-46538.4630250.35-46538.4655,000元~80,000元960001~1120000
(80000以上)
45%
135051-16000088000.45-160000超过80,000元的部分373、提高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既要使实际收入水平保持不变,又要使所承担的税款最小化。可以由企业提供一些必要的福利。企业提供住房、免费午餐、交通便利、培训、福利保险企业提供交通设施及费用、办公设施及用品、免费工作餐注意:个人取得收入为实物时,应折价计税。有些企业为雇员购住房汽
车等,约定满足一定条件后所有权归雇员,这种情况视同个人
获得物质收入,应折算成货币收入纳税。注意:提高职工福利待遇要尽量避免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形
式奖励员工。案例:
2012年4月,某公司会计师张先生每月从公司获取工资、薪金所得5000元,由于租住一套两居室,每月付房租2000元。解析:由于张先生出去租房,张先生可支配月收入为3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3500)×3%=45(元)
可否筹划???38案例:
2010年4月,某公司会计师张先生每月从公司获取工资、薪金所得5000元,由于租住一套两居室,每月付房租2000元◆张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3500)×3%=45(元)
可否筹划?筹划建议:◆如果公司为张先生提供免费住房,每月名义工资下调到3000元,则
张先生无须纳税,筹划后,张先生可节省所得税45元,而公司也没有增加支出。
但这种筹划好吗?注意: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时,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394、多人分摊收入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累进税率或者具有累进税的特点。将收入在多人
间分摊,具有以下好处:降低各人所得额,适用低税率;增加扣除额,缩小税基。例:王先生利用业余时间为某房地产公司设计一大楼的建筑方案,其妹王
小姐制作效果图。在方案及图纸交付公司后,王先生获设计费80000
元,王小姐获制图费10000元。暂不考虑营业税等相关税费。解析:王先生应纳税:80000×80%×40%-7000=18600(元)王小姐应纳税:10000×80%×20%=1600(元)二人合计应纳税:20200元
◆可否筹划呢???40解析:由于王先生兄妹二人是工作搭档,他们的设计和制图凝聚了二人的
智慧,他们可以将上述行为筹划为共同成果。则王先生获设计费
60000元,获制图费3500元;王小姐获设计费20000元,获制图费
6500元。王先生设计收入应纳税:60000×80%×30%-2000=12400王先生制图收入应纳税:(3500-800)×20%=540王小姐设计收入应纳税:20000×80%×20%=3200王小姐制图收入应纳税:6500×80%×20%=1040二人合计应纳税:17180元筹划后,二人共同税负减轻了3020元。注意:这种筹划方法应防止利益分割带来的风险及纠纷。案例:王先生利用业余时间为某房地产公司设计一大楼的建筑方案,其妹
王小姐制作效果图。在方案及图纸交付公司后,王先生获设计费
80000元,王小姐获制图费10000元。暂不考虑营业税。
---王先生应纳税:80000×80%×40%-7000=18600(元)
---王小姐应纳税:10000×80%×20%=1600(元)
---二人合计应纳税:20200元415、分项计算筹划
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制,共11项收入形式,其中劳务报酬又可分
为28种形式。个人将集中的收入分散为不同的项目,或者将劳务报酬
分散为不同的单项,均可以起到分散收入、降低税负的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要创造条件使各种收入项目合法转化。例如工薪、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之间的转化。6、分次计算筹划----个人所得税的四五六七项,均按次征税。----某些行业收入的获得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均衡性。----纳税人应尽量将可以分为多次的所得分开计算。42例:陈某在工作之余,为电脑公司开发软件并提供一年的维护,
为此陈某全年须支付食宿交通费4800元。按约定陈某全年
可得劳务报酬42000元(暂不考虑营业税及附加)。问题:对方是一次支付还是应按月支付???解析:---若对方一次支付,陈某应纳所得税:
42000×80%×30%-2000=8080(元)---若对方按月支付,平均每月3500元,陈某全年应纳所得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伤保险 申请书
- 三方协议申请书范文
- 天玥运维安全网关怎么重启
- 大学生在校创业项目指南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综合自测口算题带答案
- 供电外线安全施工方案怎么写
- 世界环境日校园活动方案
- 2024年圣诞节服装店活动方案
- 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
- 竞聘岗位申请书
- 汉声数学图画电子版4册含妈妈手册文本不加密可版本-29.统计2500g早教
-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鲁教版)
- 企业组织架构表
- 中国监察制度史
- 民俗学概论 第一章 概述课件
- 卫生院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
- 搬家公司简介(15个范本)
- 典范英语-2备课材料2a课件
- 抽水蓄能辅助洞室施工方案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7 Searching
-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