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明确“中心”的具体含义,认识中心对文章的重要性。(重点)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引导启发学生依据中心选择材料,分清材料的主次,处理好详略关系。(难点)3、能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通过一个物品、一个场景、一件小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素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明确“中心”的具体含义,认识中心对文章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引导启发学生依据中心选择材料,分清材料的主次,处理好详略关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人云“诗言志”,也就是说诗歌是用来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同样道理,作者写文章,不管是写人还是记事,都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这个想要表达的观点、态度、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突出中心”1.读故事。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文学家巴尔扎克的一座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原来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2.说感受。罗丹为什么要砍去巴尔扎克的雕像的那双手呢?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雕塑要表现的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就像是一篇文章的中心。雕塑去掉双手后,突显了人物的精神、气质,也正如写作要围绕表达的中心选材组材、合理剪裁一样,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二、写作指导(一)、什么是文章中心古人说:“意犹帅也。”可见,“意”,是生成于文章之前的中心思想,就是文章传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是文章的灵魂,统帅着全篇的内容。我们作文,只有先将“意”立起来了,才能写出有神采的文章。回顾课文,思考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又是如何表现,填写下表。情感线索暗含中心详略主次突显中心传神描写突显中心卒章议论表明中心情感线索暗含中心详略主次突显中心传神描写突显中心卒章议论表明中心(二)、提炼中心的方法(1)审“题干”,确立提炼中心的立足点。当拿到一道“立意”自定的作文题时,首先可以通过审“题干”确立提炼中心的立足点。(2)审“提示”,确立提炼中心的角度。当拿到一道“立意”自定的作文题时,我们可以审“提示”,根据提示确立提炼中心的角度,然后再根据确立的角度提炼出中心。(三)、如何围绕中心选材组材写文章首先确定中心,然后必须围绕中心选材组材,而组织材料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必须围绕线索选材和组织材料,有效地突出中心。特别地,不要为了凑字数任意选材,一定要舍弃无关的内容。如《再塑生命的人》围绕“再塑生命”这条线索,先写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生命毫无目标,对“光明”充满着渴望,为“再塑生命”做铺垫。接着具体写“再塑生命”的两个阶段,先是学习写“字”,再到领悟“字”所表示的真正意义。(四)、如何突出中心方法一:一条线索,贯穿中心如郑振铎写的《猫》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方法二:以小见大,突出中心。如《散步》通过散步这件小事反映了敬老爱幼的大主题,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方法三:详略得当,围绕中心如郑振铎写的《猫》一文中:前两只猫虽然可爱,但它们的亡失都是因为偶然的因素,对“我”的情感冲击较浅,所以略写;而第三只猫的受屈与死亡却引起了“我”深深的自责和反思,情感冲击最强,所以作者以最多的篇幅来详写。方法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雨的四季》一文中,作者开篇即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其后围绕这一中心分别描绘了四个季节的雨的不同形态。方法五:议论抒情,卒章显志,升华中心如《狼》一文的结尾:“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以议论的形式点明中心: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狡猾凶残的动物。方法六:反复扣题,强化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在题中嵌入主题词,在行文中能用主题词表述的内容要尽量用主题词表述。如《荷叶·母亲》《再塑生命的人》等是题目与中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代表。还可以采用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等技巧,突出中心。三、小试牛刀1.阅读下列几个片段,看有无中心,再看材料能否表现中心并练习修改。片段一:小升初考试的前两天,我特别紧张。于是爸妈提议一起去趟秦岭。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向秦岭进发。天气很好,公路上的车也不多。到了目的地,我和爸爸在河里玩水,妈妈也拿出准备好的食物,我们在外面野炊。后来还遇到一家人,我们一起说说笑笑。这一天很有意思,我竟然忘记了考试的压力。(《一家人》)片段一:材料与中心不对应。交代了一家人出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也能卒章显志——有意思,让自己忘了考试的压力。可是哪里有意思,怎么让自己忘了压力,前文所选的材料、所写的内容并不能突显。所以应挖掘家人在一起有意思的情节和自己的感受,让材料与中心对应。片段二:今天是我的生日。一大早,就不见了妈妈的身影,正嘀咕时,只见妈妈左手提了一大包的菜,右手端着我的蛋糕满脸喜色地进了门。我欣喜地接过蛋糕,就去和朋友们继续玩儿了。中午吃完饭,同学们都走了。我不经意间看见妈妈的脚腕子留有血迹,连忙问“妈,你脚怎么了?”妈妈洗着碗随意地回一句:“没事,蹭破点皮。”我心想:妈妈一定是早上去超市买菜时又把脚上的伤口磨破了,我一阵心酸,急忙飞奔向楼下的药店买了一包创可贴。一进家门,我赶紧将妈妈拉到沙发上坐下,将创可贴撕开,轻轻贴在妈妈的脚腕子上。妈妈没说什么,刮了我个鼻子,可我分明看到妈妈眼里有泪光闪过。虽然只做了一点点小事,但我却从妈妈的泪眼里感受到了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片段二:材料的详略没安排好。前文交代关于妈妈为自己过生日的文字太多,而自己如何想到为妈妈服务,让妈妈感动的细节表现不够,“创造幸福”的中心不突出。应该删减前文,细化后文。片段三:宋薇同学可是个热心的好同学。小华病了,她陪在左右嘘寒问暖,还陪小华去校医务室看病。文芳忘了带计算器,她马上把自己的借给文芳用。她打扫卫生特认真,总是一丝不苟。那天课前打扫完卫生,我和她正上楼,却见一个抱作业的同学把本子撒了一地。她二话没说,马上跑过去,就蹲下身子开始捡了。之后还帮那个同学把本子码整齐才离开。她还是全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呢!(《我敬重的同学》)片段三:材料不集中,不能很好地表现中心。宋薇同学“待人热情”是全段的中心意思。文中宋薇陪小华去医务室,把自己的计算器借给文芳,帮助同学捡拾作业本,都是她“热心帮助别人”的具体事例。而打扫卫生认真、学习成绩好,虽然也是她的优点,但与“热心”这个中心意思无关,因此应该删去。片段四:那个夏天,不知何时我的窗户外竟有了个圆盘大小的马蜂窝,马蜂整天嗡嗡地飞来飞去,而且正对着我的房间,吓得我连窗户都不敢开,热死个人,这可怎么办?谁来捅?我和爷爷正商量得起劲,没想到,一直没说话的妈妈却突然坚定地说:“我自己来!”她要捅掉这个马蜂窝?我惊讶地张大嘴巴。可妈妈呢,说干就干。只见她三下五下穿好长袖长裤,戴顶大帽子,脸上又围了一条长长的纱巾,再戴上粗布手套,蹬上胶鞋一一全副武装,开战了。她让我和爷爷躲到家里,她自己先给水龙头套了个长管子,接着打开开关,开到最大,然后拎起管子对着马蜂窝就一阵狂冲。不一会儿,原本闹哄哄的马蜂就没了影儿了。当马蜂差不多冲完时,妈妈又拿来杀虫剂,对着蜂窝周围喷了好久,确保一只不留这才住手。我以为要结束了,她又让爷爷拿来铁铲,利索地“卟”一下便铲掉了马蜂窝。最后,妈妈把它装在一密实的袋子里并绑好袋口,丢掉了。这一连串的动作干净利落。让一旁的我不由惊叹:妈妈好霸气,真是个女汉子!(《妈妈是个女汉子》)片段四:这段话通过描写妈妈“捅马蜂窝”的做法,体现了妈妈不怕困难、做事果断、行动有力的“霸气”,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正对应了“妈妈是个女汉子”的主题,材料与中心对应很好。2.体会下面习作是如何突出中心的。四、写作实践一、小活动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请你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确立中心呢?角度一题目:我的书包可写成状物文章,从书包的大小、颜色、外观设计、款式、功能、使用时间等方面介绍我的书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书包的珍惜、喜爱之情。角度二题目:我是书包1.可以这样写,我陪主人六年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是主人学习、思想进步的后盾,是主人成长的见证,并为主人减轻了负担,为主人分担忧愁和痛苦,分享成功和快乐,我因此骄傲和自豪。2.也可以这样写,我装的书和资料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我的肚子快撑破了,主人背不动了,苦不堪言……通过写这些,表达呼吁减轻学生负担这一主题。角度三题目:我和书包二、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会谈论些什么?是当天发生的事,还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1.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来确定写作内容。2.内容确定了,就需要考虑你想在文中表现什么,也就是文章的立意。比如,要写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语重心长地谈话,纠正你的错误,立意就可以放在生活的启示上;要写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电视节目,立意可定在展现温馨的家庭氛围上。三、亲爱的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