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1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2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3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4页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江南的变化材料一反映出江南的自然和社会特征是什么?江南经济落后,人烟稀少,百姓贫富差距较小。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岳麓版必修二13页)请思考: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白居易材料二: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山东与山西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经济实力强

传统经济重心2、龙门碣石以北环境恶劣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半农半牧区3、长江流域(江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2、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1、中原人口大量南迁过程(3)南宋以后,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1)孙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初步开发(2)中唐以后的全面开发5、气候变冷2、南方安定的社会环境(最主要的原因)

3、本身的巨大潜力4、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主要表现:

(1)南方户口超过北方,户口分布重心的南移。(2)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超过北方。(3)南方地区在国家财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请思考: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2)全国经济发展格局,重点转向南方(1)文化重心南移本课小结古代文化重心的转移朝代地区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元明清近代现代合计江苏2173021196508852207483浙江14213204716445246178423河南152223144631967636215山东916132652213817544175河北6101072772557958171从培养人才角度,考察古代文化重心转移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中原人口的南迁(1)原因:天灾人祸(2)过程第一次南迁第二次南迁第三次南迁八王之乱(两晋)靖康之变(北宋)安史之乱(中唐)燕山亭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宋徽宗南方北方朝代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比较表中南北人口数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历史影响?(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