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门柳》的人物形象塑造
刘思芬的《白门柳》是一部有着深刻思想、深厚艺术、独特风格的优秀历史小说。对于这样一部作品所取得的多方面的思想艺术成就,已有许多评论文章作了深入的、中肯的分析和论述。这里,专门就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成就和特色,谈点个人的认识和看法。笔者认为,《白门柳》的思想艺术成就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最大的和最具特色的成就无疑是它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成就。小说用从容不迫,细腻传神的工笔画描绘了一批封建社会动乱时代的文人知识分子的生动形象。小说以一群文人知识分子作为“历史”的载体,从而真实地再现历史,且不仅仅从政治的角度,也从文化的角度,对历史作深刻的解读。具体说来,《白门柳》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刻划具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最充分写出人物所生活的时代的特征,在人物和时代的关系中,在时代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中,去刻划人物和表现人物。小说所反映的明朝末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天崩地解”的乱世。其时正值明清两个朝代转换更迭的当口,内有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和农民军攻陷北京,外则有清兵的人关和南下。继崇祯覆灭之后,混乱中仓促建立的南明弘光王朝也从苟安中走向灭亡……。值此之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以及由之派生的文人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激烈、复杂。而因满清入主中原,朝代更迭,又引发不同文化的冲突,冲突之外,且又呈现融合的错综复杂态势。小说对这样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的“乱”的特点的描写是很充分的。小说虽然实际所写的只是明末崇祯15年及其以后的共三年多的生活故事,但是,却几乎涉及到明末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写出了时代的巨变。这既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准备和提供了运作空间,也给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刻划灌注和输入了时代的色素。正是在这样一种动乱、危殆的气氛和情势之下,一批文人知识分子,即当时的东林党人、复社文人,那么急切难耐,惶惶不可终日,开始了他们那特定的属于他们个人,也属于那个时代的挣扎、求索和奋斗的生活历程。巴尔扎克说过,文学人物“是从他们的时代的五脏六腑,孕育出来的“(《人间喜剧·前言》),恩格斯更说过,文学人物”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致斐·拉萨尔》,1859年5月18日)。充分写出人物生活的时代的特征,善于把社会的矛盾,时代的变化集中、凝注到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使得《白门柳》中的人物,如钱谦益,黄宗羲,“复社四公子”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候方域,以及柳如是,董小宛等等,给人以一种贴近生活和时代(哪怕这个生活和时代属于已经远离我们今天的古代和历史)的真实感和鲜活感。黄宗羲和复社四公子们心高气傲指点江山、议论朝政的书生意气,以及“清议”难行处处碰壁后的悲愤颓丧,钱谦益为求复官时的机关算尽,作官时的精于应付,作了降官后的矛盾痛苦,董小宛对爱情的痴迷和忠诚,柳如是的美貌、才情,还有心计和操守,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人物的音容形貌活生生如有目前。需要加以说明的是,象柳如是、董小宛这类秦淮名妓,因为是女人,又因为是烟花,在封建社会没有资格归入“士”,也不被看作文人,但是就其文化知识和姿质才情,实足以称为文人知识分子,与东林、复社人士等同视之。所以我们也就将她们一并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形象加以论述。小说在人物和时代的关系中,在时代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和表现人物,人物性格富有鲜明、丰富的时代内涵,小说也通过人物塑造艺术地和形象地再现了明末社会生活的真实生动的图景。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时代生活的展现可谓互为表里,相得誉彰。第二,遵循现实主义的客观写实性原则,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和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刻划人物和表现人物。任何文学人物的塑造都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历史小说的人物塑造虽然多了一层历史的真实的限制,为历史事件和历史记载所拘囿,但仍然是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艺术再创造的本质仍然没有改变。即使象《白门柳》的作者自己所表明的那样,希望小说担当起传播历史的媒介作用,尽可能地忠实地再现历史,因此叙事写人都遵循严格的考证,力求言必有据(《白门柳·跋》)。但是,稍具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人物形象的描写和表现中,史实的取舍抑扬固然不可避免,艺术的想象和虚构也势在必然。洞悉文学创作尤其是历史小说创作这种带着镣铐跳舞,既自由又不自由的本质,作者严肃认真地和兢兢业业地从历史的深处,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历史情境中,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和欲望需求、利害得失关系的生存处境中,分析人物和把握人物,尽可能地避免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或拔高或贬抑人物,而是以一种冷静客观写实的刻绘,还人物以人性的本真和自然,还人物以历史的本来面目。对于笔下的人物,作者当然也有自己的爱憎和褒贬,但是字里行间并不急于表达,尤其避免以过于直接和鲜明的方式去表达,而是把评判和臧否的权利留给读者,让读者在感受中去自行领会。小说中无论是寻常意义上的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黄宗羲、“复社四公子”、柳如是、董小宛,马士英、阮大铖、洪承畴,都显示出一种性格的合乎情理和逻辑的真实,符合特定历史条件和历史情境的真实,人性善恶美丑发展变化的真实。总之,是一种较少人为制作和人工雕凿的客观的真实。马士英和阮大铖虽是权奸,作者也意在揭露和抨击,但笔致仍是客观写实,写出其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对洪承畴,则既写其降清后受到重用的踌躇满志,也写其因变节叛降而来的内心痛苦和复杂感情。黄宗羲和“复社四公子”属于身处艰危乱世仍不甘沉沦的文人,是文人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人物。黄宗羲在南明弘光王朝崩溃之际,更毅然加入抗清的武装斗争,后来又成为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对于这些作品中的正面人物,作者则循着历史的真实的足迹,不惮和毫无忌讳地写出他们刷新政治、变革图存的书生意愿,怎样屡遭挫败。他们各持才禀,睥睨俗世,但无力干预朝政,无力拯救迅速走向衰败灭亡的明王朝,甚至也无力掌握和把持自身的命运。只有黄宗羲是一个例外,从传统文化里生长出来,成为传统文化的反叛者和批判者,成为时代的思想家。柳如是和董小宛是作品着重刻划又显然为作者所同情和钟爱,其思想性格亦各有其复杂性。柳如是才色双全,脱俗又不免于俗。面对异族入侵,她大义凛然,不惜以死殉国,似乎视地位、金钱如粪土;而为钱谦益求官复职,她又尽心尽力,且在家庭内部妻妾之间争风吃醋,争强好胜,一心要做个“相国夫人”。董小宛苦苦地追求冒襄和深爱丈夫的爱情故事虽然悽婉动人,但在对复社文人文化人格的痴迷和认同中,又有太多的忍辱负重和依赖盲从,在对爱情的真诚中渗和着若干自认卑微的奴性。对于所谓正面人物,作者并不美化和理想化,对于所谓反面人物,作者也不一味丑化和漫画化。而象钱谦益这样在小说中属于贯穿始终的十分重要的人物,甚至很难用寻常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概念去简单明了地加以论定。为了个人的仕途,他不惜背叛东林党和不惜背叛整个士林,可谓置文人知识分子历来十分看重的人格、品行于不顾。而后又拱手降清,可最终又从迎降失节的悔恨中走向从事反清复明的秘密活动,置身家性命而不顾,为正义而奔走。无论是对于人性还是对于古代士的思想文化传统,他的所作所为,走的似乎都是一条从背叛到复归的坎坷曲折的道路。《白门柳》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现实主义客观写实的追求中,较好地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因为如此,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又具有较高的美学品位。第三,楔入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开掘人物灵魂深处的文化心理积淀,在展示人物生存处境和生活道路的过程中,着重揭示其心路历程。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遭际命运,有着某种历史的特定性和特殊性。他们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传统的中国政治文化体制给他们规定的生活道路是学而优则仕,由“士”而“仕”。他们对封建的皇权和政权具有很强的难以摆脱的依赖性和依附性,为官作宦,仕途通达是他们毕生的理想追求。因此,修炼砥砺以求作官,处心积累以求升官,罢官之后千方百计以求复官,总之,是一种“作官情结”,成为文人知识分子普遍的心态,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社会积习。而一旦社会发生动荡,甚至酿成朝代转换更迭的巨变,文人知识分子便最易陷入无所适从、惶惑无主的精神危机和精神困境。个人仕途出路的考虑,重新依附的对象的权衡,由平静或富裕或温饱的书斋生活跌入动乱的生存窘困,使他们孤独、矛盾、痛苦和惶惶然不知所以。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文人知识分子又是社会的文化精英,是社会上最有知识和最有思想的人们。这种知识和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演变形成为一种相当强大而稳固的文化传统。以天下为已任的思想观念,讲究人品、人格、气节的思想观念,就是这种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文人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上,步入仕途往往意味着凭借仕途实现拯世济人的理想和抱负,实现某种变革图新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中,在立身处世中,他们又把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事业,一种理想,一个政治集团乃至一位师长、朋友的忠诚和矢志不渝,看得十分重要,有时甚至比生命还重要。具备忠诚和矢志不渝的品质,就是有人品,有人格和有气节,也因此才有声誉和号召力,才能受到尊重和拥戴;反之,便会被视为人品有缺陷,人格卑下,缺乏气节,便会受到轻视乃至唾弃,甚至被斥为士林败类,遗臭万年。《白门柳》的人物塑造,没有停留在人物外在言行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了文人知识分子的心灵,开掘出了他们灵魂深处的文化心理积淀。作品中的人物既有生活形态的外在的鲜活性,又有内在心理蕴含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譬如钱谦益,就写出了他在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所作所为后面的内心隐秘,既渴望作官,渴望仕途通达,又渴望保持人品、人格和气节。然而,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文人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互相交织的动荡社会中,二者难以得兼。于是他的内心充满矛盾痛苦,顾此失彼,左右为难。谋求复官时是如此,降清以后也是如此。最后,辞官不做,转而加入抗清的秘密斗争,他的心灵才得到平静。他也才算是又重新获得了人品和人格。小说中又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冒襄,作者也同样揭示了其思想性格深处那种内在的心灵的矛盾和苦闷。他希望凭借仕途以施展抱负,但只考了个不入流的副贡;他希望在抗清的具体行动中显示出气节,却为家庭所拖累,只是领着一大家人在逃难中辛苦奔波。于是郁郁不得志,苦闷、傍徨、不安。但他终究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了操守,在阮大铖的拉拢面前,保持了人品和人格,在异族人侵面前,保持了气节。如果说,钱谦益更多地是表现了一种文人知识分子的当官情结,当官的权势欲望使他大节有亏。而冒襄则更多地表现出文人知识分子讲究品位和气节的一面。冒襄虽然也有私欲,这私欲使他无法走出家庭的羁绊,甚至使他施展手段,将父亲调离抗清的前线。但是,相对较小的过失并不能掩盖大节的完满。黄宗羲则更是另一种类型。他也曾想走由“士”而“仕”的路,也曾对向朝廷上书和制造舆论的“清议”之道抱有幻想。但他显然品质更为纯正,性格也更为刚直,更具有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尤其可贵的是,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修身立德的“内省”在社会动荡的现实的作用之下,在他身上发展成为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形成“凡有疑问非要寻根究底的脾气”,“什么都要问到底”的“打破沙锅的性儿”。小说在展现黄宗羲从一介书生到毅然回到家乡浙东余姚,成为抗清武装斗争的战士,成为义军的头领的生活历程的同时,突出地揭示了他思想深处对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黄宗羲终于认识到,“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内部办公流程的区块链技术优化
- 2025至2030年中国催化剂分子筛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供应链透明度提升的现代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探索
- 工地结算协议书范本
- 创新技术在保护患者隐私中的运用
- 办公医疗革新大数据驱动的决策与优化
- 人文关怀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 地方房屋租售合同协议
- 生物制剂的应用及护理
- 垫资出售角钢合同协议
- 四肢骨折的固定搬运课件
- (高清正版)T_CAGHP 055—2019 滑坡崩塌防治削方减载工程设计规范(试行)
- 预制箱梁回弹强度偏低及原因报告
- H型钢力学性能计算表
- 有效提升投诉客户满意度QC小组成果材料
- ISP98备用信用证中英文对照.doc
- F5负载均衡运维配置手册V10
-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锐角和钝角》PPT课件(1)
- 管道支架重量计算表(计算支架)
- 关于进一步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的思考
- 湖北省普通高级中学学生档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