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诗两首》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诗两首》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诗两首》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诗两首》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诗两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1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黎明的通知》等。解放后又写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他的作品还有《北方》《归来的歌》等。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1.嘶哑:2.汹涌:3.深沉:声音沙哑。

(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记一记:我爱这土地

----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衬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1.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若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一、研读文本1.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就会得不到提炼和强化。3.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若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二、品析语言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2.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衬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3.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这些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乡愁

—余光中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天狼星》《余光中诗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母子之情1.读完整首诗,你的头脑里剩下了哪几个词语?四个: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感受?表达了作者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感受略。一、研读文本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这首诗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2.这四种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能不能去掉?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这首诗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个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2.这四种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意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3.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能不能去掉?如果去掉第四节,本诗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愁是凝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二、品析语言1.愁是凝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形式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意象上,反衬出乡愁的浓烈。托物寄情,表达绵绵不尽的乡愁。含蓄委婉,而又深沉哀怨。2.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全诗运用新奇的比喻,从纷繁的世事与旷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除此而外,还运用了对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如泣如诉,哀婉动人。前三节犹如汹涌而进的波涛,最后一节轰然汇成全诗的九级大浪,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达到高潮。正如诗人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加上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人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了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广度与深度。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席慕蓉乡愁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

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继承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