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内人工授精过程中精子的临床妊娠率_第1页
宫腔内人工授精过程中精子的临床妊娠率_第2页
宫腔内人工授精过程中精子的临床妊娠率_第3页
宫腔内人工授精过程中精子的临床妊娠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宫腔内人工授精过程中精子的临床妊娠率

男性不育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15.0%的育龄夫妇存在不育问题,其中有50%由男性不育引起。在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中,人工授精技术日渐成熟,且应用非常广泛,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insemination,IUI)是治疗不孕症较早使用的手段之一,至今已得到广泛开展,但由于IUI的妊娠率较低,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1月1日~8月31日330周期IUI的结果,比较了处理后A、B级精子总数、精子正常形态率与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妊娠合并妊娠合并妊娠合并心脏病放置药物的筛选回顾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2009年1月1日~8月31日330周期IUI的资料,妊娠周期均使用促排卵药物,进行严格的筛选,选择女方年龄<35岁、各项检测指标正常、输卵管至少有一条通畅的不孕夫妇。1.2方法1.2.1精的采集和检测受检者禁欲3~7d,在本中心取精室通过手淫方法采集精液后置于干净的一次性取精杯中,然后立即在37℃恒温箱里静置,待其完全液化后进行检测。1.2.2双向法液-液(1)单层法(精液A+B<10×106):取2mL70%SpermGrad沿管壁缓缓加入一支15mL离心管底部;将混有2.5mLF-10的已液化的精液沿管壁缓慢加入液体表面,注意应保持其与70%SpermGrad液之间的界面清晰;室温下1200r/min离心20min;弃上清液,留试管底部约0.3mL液体,将其转移至装有4.5mLF-10和0.5mL血清的离心管内,充分混匀,再以12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留取试管底部0.5mL液体,充分混匀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取其中10μL镜检。(2)双层法(精液A+B≥10×106):取1.5mL90%SpermGrad液加入到一支15mL离心管底部,再沿管壁缓慢加入1.5mL45%SpermGrad液,注意两液面之间应保持清晰的界面;将混有2.5mLF-10的已液化的精液缓慢加入已配制的精子分离层中,注意保持精液与分离层的界面清晰;室温下,以1200r/min离心20min;弃上清液,留试管底部约0.3mL液体,将其转移至装有4.5mLF-10和0.5mL血清的离心管内,充分混匀,再以12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留取试管底部0.5mL液体,充分混匀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取其中10μL镜检。1.2.3采用改进的巴氏染色方法分析了精子的形状第四版《精气质量分析》1.2.4保乳手术后新生儿和阴道b超的检测(1)IUI术前检查:IUI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接受IUI的妇女术前预先做妇科检查、子宫内膜诊断性刮宫、双侧输卵管通水试验、两个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测定和宫颈黏液评分。如有疾病者应先做相应治疗。(2)排卵监测:28d月经周期者,于周期10~12d开始来院进行排卵监测;测试基础体温并记录;根据宫颈外口开放程度、黏液拉丝度、羊齿状结晶、黏液量等生物体征评估排卵期;采用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血清E2及尿LH峰测定。(3)IUI操作:实施IUI的妇女在排卵前后进行授精,授精后均卧床0.5h。1.3统计处理原始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uiiii法测定患者骨料阶段10规治疗周期中排卵前后两次授精A、B级精子总数均≥(20×106)、(10×106)~(20×106)和(5×106)~(10×106)、<(5×106)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照卫生部176号文件“卫生部关于修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IUI应达到15%的临床妊娠率,以A、B级精子总数(10×106)对表二分组。2.1不同妊娠率患者临床妊娠情况对比治疗周期中排卵前后两次授精A、B级精子总数均≥(10×106)和均<(10×106)相比,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1.6%和9.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若排卵前授精≥10×106,排卵后<10×106,其临床妊娠率为15.1%,与上述两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的(P<0.05),见表1。2.2子宫内人工繁殖的影响精子正常形态率<6%与精子正常形态率6%~10%、≥10%相比,其临床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3妊娠率与精子的关系IUI是将精液经体外处理后获得一定数目的高活动力的精子,再用非性交的方式将这些精子经导管注入排卵期的女方子宫腔内,让精子和卵子自然结合以获得妊娠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符合正常的生殖生理过程,具有经济、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IUI的适应证有:(1)男性因少精、弱精、精液液化异常、性功能障碍、生殖器畸形等所致的不育;(2)女性因宫颈黏液分泌异常、生殖道畸形及心理因素导致性交不能等不孕;(3)免疫性不育;(4)原因不明的不育。宫腔内人工授精有利于精子获能,并且避免了不良的宫颈因素对精子游动的影响,缩短了精子游动的距离,从而增加了受孕的机会。对不育症(少精、弱精)患者来说,从精液中回收一定数量活动力强的精子是IUI获得妊娠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精液处理去除精浆中不利于授精的因素,减少或去除精浆内的前列腺素、免疫活性细胞、抗精子抗体、细菌与碎片,减少精液的黏稠性,促进精子获能,改善精子授精能力,富集较高活力的精子达到符合要求的精子密度,以高于自然受精条件下精子的密度使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中得以直接相遇,增加受孕率。因此,经体外处理的精液的质量与妊娠率有密切关系。影响IUI成功的因素很多,男性精液参数是重要因素,一般认为,要想达到预期的IUI妊娠率,精液处理后活动精子总数(posttotalmotilesperm,PTMS)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但到底数值为多少,各文献报道不一致,目前多数文献认为PTMS>10×106/mL时,可以获得较高的IUI临床妊娠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规定,人工授精的注入精子数应大于1000万。为了探讨在IUI过程中,处理后A、B级精子总数、精子正常形态率与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便于将来更好向病人提供有益的咨询和作出合理的选择,本研究回顾了我院生殖中心2009年1月1日~8月31日330周期IUI的资料,比较了处理后A、B级精子总数、精子正常形态率对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将治疗的330周期分成4组:PTMS<5×106/mL,5×106/mL≤PTMS<10×106/mL,10×106/mL≤PTMS<20×106/mL和PTMS≥20×106/mL。各组妊娠率分别是7.1%、11.5%、19.4%和22.2%,前两组与后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显然只有当PTMS≥10×106/mL时,患者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率。卵子必须与精子适时结合才可授精,IUI的时机是妊娠率高低的基本条件。一般排卵发生在注射HCG36h左右,卵子从卵泡排出后只能生存24h,且大多数排卵时间并不同步,会持续几个小时,授精时间只有16~18h,第1次授精可以提供高活动力的精子给最先排出的卵,而第2次授精则可以给随后排出的卵子增加活动精子,从而提高妊娠率。本研究对两次授精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周期中排卵前后两次授精A、B级精子总数均≥(10×106)和均<(10×106)相比,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1.6%和9.0%,差异有显著性(P<0.05);若排卵前授精≥(10×106),排卵后<(10×106),其临床妊娠率为15.1%,与上述两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精液常规分析(包括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动力等)是临床上评价男性生育能力的主要检查项目,人类精液常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目前尚无一种方法可以确切地评价男性生育能力,临床上往往采用一组精液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而作出判断。精子形态学分析是近年来才在我国逐渐被重视的用于评价男性生育力的检测指标之一,精子形态的分类最初由MACLEOD等于1951年提出,此后众多的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对精子形态的分类方法,一直以来,精子形态在男性不育症中所起的作用很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精子形态对预测IU的妊娠率有意义[7,8,9,10,11,12,13],本研究结果表明:精子正常形态率<6%与精子正常形态率6%~10%、≥10%相比,其IUI临床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IUI较为经济、更符合正常生殖生理,当原发性男性不育病因治疗无效时,通常先尝试IUI治疗,但与IVF-ET和ICSI相比,后者的适用范围更广,获得的妊娠率也更高。因此,如能事先对就诊的不孕夫妇进行筛查,使通过IUI受孕机会较小的病例,直接求助疗效更为可靠的其他辅助生殖技术,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IUI治疗对患者造成身体、精神和经济上的损害。虽然本研究调查的病例数非常有限。本组也没有调研女性因素对妊娠率的影响,而据报道这些参数均与IUI妊娠率有一定的关系,这都有待于在将来的工作中做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注入活动精子数与IUI临床妊娠率密切相关,用于宫腔内人工授精的精液需要有(10×106)以上的A、B级精子总数,且排卵前授精和排卵后授精有相似的重要性,根据我院IUI精液处理的回收率,单层法50%~70%,双层法15%~40%,上游法10%~30%,精液处理前应有相应的活动精子总数;用于宫腔内人工授精的精液精子正常形态率≥6%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取液化精液0.5mL,加入生理盐水1.0mL,5000r/min、3min离心两次去除精浆,用生理盐水调整精子密度至(40~60)×106/mL,取20μL于清洁的载玻片上,均匀涂片后待其自然干燥,采用WHO第四版所推荐的改良巴氏染色方法进行染色,油镜下计数200个或以上精子的形态,求出每份精液样本的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改良巴氏染色的正常形态精子标准是只有头、颈、中段和尾部都正常的精子才认为是正常,按此标准即头部椭圆形,精子头部长度为4.0~5.0μ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