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dles的气体温度测量过程建模与仿真
在研究引擎燃烧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时,需要在线测量引擎中的温度和质量流量等物理变量。此外,这些引擎和研究设备通常都处于高温、高压、高流速和多相流的恶劣物理环境下,这对引擎的传感测量系统提出了可靠性高、重复性好、无气体分子的交叉敏感等特殊要求,而传统的测量系统无法或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测量要求。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谱(TDLAS)分析测量技术能满足高温、高压灯恶劣物理环境的要求,其TDLAS传感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和测量的特定性好等优点。TDLAS技术的测量对象包括气体温度、组分浓度、气体速度等物理量,其中温度测量具有重要的地位。采用直接吸收谱技术中的两线测温技术对气体温度测量进行建模与仿真,利用Matlab中的动态仿真工具Simulink,建立了光源模型、气室模型和数据检测模型。在设定环境条件下,通过模型仿真得到测量的气体温度并进行分析。本文旨在通过对气体温度测量进行探索,为基于TDLAS技术的传感器设计打好基础。1基于tdla的温度测量技术TDLAS测量设备体积小,适于飞行测量,对于其他基于激光技术的测量方法,其非介入式、响应快的优势也非常明显。1.1准均匀流场的线型面及其积分吸收系数当某一束频率为υ的激光通过被测气体,其入射光强和穿透光强满足Beer-Lambert关系式(ItI0)=exp(−Kυ×L)(1)(ΙtΙ0)=exp(-Κυ×L)(1)式中:I0为入射光强;It为穿透光强;L为吸收长度(cm);Kυ为吸收系数(cm-1),且Kυ=p×XH2O×S(T)×ϕ(υ)(2)Κυ=p×XΗ2Ο×S(Τ)×ϕ(υ)(2)式中:p为静压(atm,1atm=101.325kPa);XH2O为水蒸气组分浓度;S(T)为谱线线型强度(cm-2·atm-1);ϕ(υ)为线型函数(cm),满足∫+∞−∞-∞+∞ϕ(υ)dυ≡1。这样,通过积分整个线型得到的积分吸收系数就只是温度和组分浓度的函数。在准均匀流场中,静压和组分浓度可认为是沿光程的不变量。可选取2个吸收线列出2个吸收方程,解出T和XH2O。1.2高斯线型公式及碰撞展宽多普勒展宽是由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所产生。运用统计学原理对稀薄气体中的分子速度分布进行研究,发现其分布符合麦克斯韦方程。因此,多普勒展宽可运用高斯曲线来描述:ΦD(υ)=2ΔυDln2π−−−√exp{−4ln2×(υ−υ0ΔυD)2}(3)ΦD(υ)=2ΔυDln2πexp{-4ln2×(υ-υ0ΔυD)2}(3)式(3)为高斯线型公式。ΔυD为高斯半高宽(cm-1),即多普勒宽度;υ0是中心频率(cm-1)。碰撞展宽是另一种重要的展宽机制,是由粒子间相互发射和吸收导致的碰撞所产生的。该机制基于2个假设:①碰撞是成对产生的;②相对于整个碰撞事件,碰撞持续时间短到可忽略。碰撞展宽通过洛伦兹曲线来反映,其方程如下:ΦC(υ)=1π×ΔυC2(υ−υ0)2+(ΔυC2)2(4)ΦC(υ)=1π×ΔυC2(υ-υ0)2+(ΔυC2)2(4)式(4)为洛伦兹线型公式。ΔυC为洛伦兹半高宽(cm-1),即碰撞宽度。多普勒展宽在低压情况下非常明显,碰撞展宽在高压情况下占主导地位。整个展宽是碰撞展宽和多普勒展宽的组合。在展宽机制独立的情况下,总的展宽机制可通过高斯线型公式和洛伦兹线型公式的卷积来得到,即Voigt线型公式为ΦV(υ)=∫+∞−∞ΦD(u)ΦC(υ−u)du(5)ΦV(υ)=∫-∞+∞ΦD(u)ΦC(υ-u)du(5)1.3配分函数qt典型的直接吸收实验结构图如图1所示。在温度测量方面主要使用两线测量技术。该技术使用2个具有不同温度依赖的跃迁进行比较,以得到气体的温度。线型强度S(T)可以从已知的关于T0的线型强度来得到S(T)=S(T0)Q(T0)Q(T)(T0T)exp[−hcE′′k(1T−1T0)]⋅[1−exp(−hcυ0kT)][1−exp(−hcυ0kT0)]−1(6)S(Τ)=S(Τ0)Q(Τ0)Q(Τ)(Τ0Τ)exp[-hcE″k(1Τ-1Τ0)]⋅[1-exp(-hcυ0kΤ)][1-exp(-hcυ0kΤ0)]-1(6)式中:Q(T)是配分函数;h是普朗克常量(J·s);c是光速(cm/s);k是玻耳兹曼常数(J/K);E″是低状态能量(cm-1)。配分函数Q(T)使用下面的多项式。多项式中常数可在HITRAN数据库中查询。Q(T)=a+bT+cT2+dT3(7)Q(Τ)=a+bΤ+cΤ2+dΤ3(7)因为光路径长度和水的分压都相同,所以这2个积分比R可化简为线型强度的比R=A1A2=S1(T)S2(T)(8)R=A1A2=S1(Τ)S2(Τ)(8)式中:A为吸收系数Kυ的积分。气体温度可通过式(9)得到:T=hck(E′′2−E′′1)lnA1A2+lnS2(T0)S1(T0)+hck(E′′2−E′′1)T0(9)Τ=hck(E″2-E″1)lnA1A2+lnS2(Τ0)S1(Τ0)+hck(E″2-E″1)Τ0(9)2模型建立及仿真模型的建立利用Matlab7.4的Simulink环境中丰富的模块库,建立光源模型、气室模型和数据检测模型,测量并分析设定条件下的气体温度。本仿真模型采用两线测温法,谱线1频率为7185.6cm-1,谱线2频率为7444.35cm-1;设定的水浓度为10%,光程为30cm;谱线1的低态能量为1045.1cm-1,谱线2的低态能量为1774.8cm-1;仿真模型的线型采用高斯线型,展宽机制为多普勒展宽,对应该展宽的气体压强为几个mPa,因而这里设定气体压强为0.002Pa。整个TDLAS仿真系统采用层次化结构,由光源模块、气室模块、数据检测模块3大部分构成。1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如图2所示。其中,调谐信号由锯齿波发生器产生。调制后频率的中心值设定为7300cm-1。2气室模块建模气室模块主要是根据待测气体在制定中心波长处谱线吸收线型函数模型来构建,其功能是模拟激光在气室中的吸收。气室模块建模关键在于谱线线型函数Φ(v)的选取。在本文中谱线线型函数选取高斯线型函数ΦD(v)。高斯线型函数模型如图3所示。气室模型如图4所示。3数据检测方法数据检测模块主要是根据待测气体在指定吸收谱线的吸收来构建的,如图5所示。数据检测的关键在于测量方法的选取。两线测温法需要对穿透光强的吸收进行积分,利用测温法公式计算得到被测气体的温度。3气体浓度变化对气体吸收系数曲线的影响通过已建立的测量系统仿真模型,结合给定的初始条件就能够进行测量系统的仿真。由于在气压、光程和初始光强不变的情况下,气体浓度的变化会给气体吸收系数带来改变。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比如燃烧环境,水蒸气的浓度会产生改变,从而带来气体吸收系数的改变。为了考虑这种改变对测量系统的影响,本项目首先仿真了气体浓度改变对气体吸收系数曲线的影响。然后给出了温度测量的仿真过程图,按照仿真过程步骤实现温度测量的仿真。3.1气体浓度对温度测量的影响随着气体浓度升高,气体吸收系数的峰值不断增大,而谱线产生吸收的频率范围(时间与频率相对应)没有改变。在温度测量中,利用了气体吸收系数的比值,按照式(2),气体浓度的改变不会影响温度测量。气体浓度为25%时气体吸收系数峰值约为3.5E-3,而气体浓度为5%时气体吸收系数峰值约为6.5E-4,后者比前者小了一个数量级。在实际系统中,被测量物理量减小一个数量级,对应的测量设备就要相应的提高测量精度的数量级。3.2气体吸收曲线给定初始条件:气体温度1601K;谱线1频率7185.6cm-1,谱线2频率7444.35cm-1;设定的气体压强0.002Pa,水浓度10%,光程30cm;谱线1的低态能量1045.1cm-1,谱线2的低态能量1774.8cm-1。仿真过程如图6所示。在仿真过程中,对吸收系数和穿透光强的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穿透光强和气体吸收曲线。谱线1穿透光强最大衰减发生在7185.6cm-1,其对应气体吸收系数曲线峰值在7185.6cm-1,二者对应的波数一致,其内在原理为谱线1在该处达到了气体吸收曲线的峰值,气体对穿过气室的激光产生一个气体吸收的峰值,光强随之达到最大衰减,谱线2的情况同谱线1。同时,谱线1和谱线2的吸收峰值发生在不同的时间,这是由于激光频率按照设定值在7100~7500cm-1之间扫描,2个谱线产生吸收峰值的时间所对应的激光频率正好是谱线的频率中心(7185.6cm-1和7444.35cm-1)。另外,谱线1的吸收峰值明显大于谱线2的吸收峰值,谱线1光强衰减峰值约为5.8,谱线2光强衰减峰值约为4.7。仿真计算中,根据气体吸收系数数据,对气体吸收系数曲线进行积分,得到2个谱线的吸收系数积分比。使用该比值,结合式(9),得到测量温度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窗帘控制系统研发与销售合同7篇
- 二零二五年度艺术品抵押贷款合同模板7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出口项目合同4篇
- 专业渔船租赁与船员技能培训服务协议版
- 二零二五年度苗木苗圃定向种植与城乡融合发展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户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园区共建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四年度新能源车辆研发项目融资合同股东投资协议书2篇
- 二零二五版饭店跨界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中国痛风药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协议3篇
- 2024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暴发性心肌炎查房
- 口腔医学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课件
- 工程质保金返还审批单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五月天歌词全集
- 商品退换货申请表模板
- 实习单位鉴定表(模板)
- 机械制造技术-成都工业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调研方案
- 2023年常州市新课结束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