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用透明聚氯乙烯pvc材料力学性能研究_第1页
包装用透明聚氯乙烯pvc材料力学性能研究_第2页
包装用透明聚氯乙烯pvc材料力学性能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装用透明聚氯乙烯pvc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棕榈(pvc)由于低生产成本低、应用广泛、性能优异,迅速发展。目前,世界PVC产能已达到约2.5Mt/a。近两年,我国PVC的产能在迅速增长,达到8Mt/a,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但我国PVC产品牌号少,用户选择余地较小。在制作透明制品时,主要选择以乙烯为原料的PVC产品。尽管该产品有一定优势,但应用中还需进一步提高树脂的质量和稳定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2005年9月,某厂家使用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厂生产的21,22,26批次SG8型PVC树脂制做包装用PVC透明型材过程中发现,产品中有“鱼眼”,型材的透光率低;而同时购进27,28,07批次的SG8型树脂应用情况良好。为了弄清原因,本工作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1实验部分1.1pvc树脂的生产21粉料,22粉料/粒料,07粉料/粒料分别为21,22,07三个批次的SG8型PVC树脂,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厂生产。22型材,07型材,分别为用22粒料和07粒料挤出的型材,国内某厂生产。1.2仪器和检测方法DGF3006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重庆试验设备厂生产。MDSC291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TA公司生产。Haake300P型转矩流变仪,德国Haake公司生产。2001型毛细管流变仪,德国Gotter公司生产。150-CALC型凝胶渗透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生产。SHJ-25型双螺杆挤出机,上海玻璃玛公司生产。1.3实验的组成采用硬质PVC透明材料配方(见表1),对PVC粉料的塑化性能进行评价。2结果与讨论2.1粉料优级品和外包剂产粉料中ndm按照产品执行的企业标准检测三批次SG8型树脂粉料试样,结果见表2。由表2看出,22和07粉料都达到了优级品标准;21粉料除粒径小于0.063mm粒子外,其他指标也达到了优级品标准。3个试样的常规性能无显著差别。2.2不同分数的检验分数分别测定粒料和粉料试样的含水量(质量分数),见表3。2种粉料试样的含水量与出厂检测结果较吻合,2种粒料的含水量也没有太大差异,可以排除试样受潮的因素。2.3实验温度的测定经静态热稳定性能测试,21,22,07粉料的刚果红热稳定时间接近,分别为5.22,5.09,5.34min(实验温度为160℃)。这说明21,22型材透光率低和出现“鱼眼”,并非是PVC粉料的热稳定性差或因热稳定性差而受热发生预交联造成的。2.4维网络网络PVC在加工时受到热和剪切作用的影响,颗粒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开始时PVC颗粒破碎,释放出初级粒子(1μm)和附聚体(2~10μm);然后初级粒子结构消失,晶体熔融,边界消失而形成三维网络。这个过程称为PVC的凝胶化过程。可见,凝胶化是在加工过程中树脂逐步熔融塑化,而后再结晶形成三维空间网络形态结构的过程。凝胶化度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制品的透光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试样的凝胶化度,实验结果如下:由此可见,不同批次的07和22型材试样的凝胶化度相差10%~17%。凝胶化度能够准确反映PVC在加工过程中的塑化程度。如果使用相同的挤出设备、工艺和相同配方的原料,生产的制品凝胶化度较高,则意味着加工温度较高。因此,22型材中含有“鱼眼”且透光率低,与PVC树脂的质量和22型材的加工温度有关系。2.5剪切塑化黏法用转矩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分别考察了07粒料和22粒料的熔体流变行为(见图1)。从图1看出,在相同的加料量、密炼温度和转子速度下,22粒料与07粒料的初始扭矩几乎重合;当达到平衡后,22粒料的扭矩略高于07粒料。从2种粒料受剪切塑化过程中温度曲线变化看出,22粒料的温度变化高于07粒料。这表明2种粒料的塑化黏流行为不同,22粒料的熔体黏度高于07粒料。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又采用毛细管流变仪进行分析,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在低剪切速率下,剪切速率相同时,22粒料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黏度明显高于07粒料。由此说明,这2种粒料的组分有差别。引起熔体黏度差别的因素,一是PVC相对分子质量;二是配方中助剂MBS和ACR等。经过分析,排除了MBS和ACR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PVC粉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2.6最佳配比的确定从表4看出,22粉料的数均分子量比07粉料的高9.4%;22粉料的重均分子量比07粉料的高10%。由此可以认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别是造成22粉料和07粉料流变行为区别的根本原因。这也说明产品质量有一定的离散性。在挤出制品的过程中若将加工温度提高一点,该质量问题可减轻或消除,但温度提高多少要根据设备具体状况而定。3比0.平均3.a)PVCSG8型21,22,07三批料都达到了出厂检验的标准,但是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有一定离散。b)与07粉料相比,22粉料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以及最高数均分子量都明显偏高,造成了其熔体黏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