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一、选择题1.在距今4000年前后,陕西神木地区进入繁盛期。在当地的石峁遗址考古中发现了良渚遗址的玉琮,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鹰、玉人头等众多文物。这说明当时()A.阶级分化日趋明显B.各地迈入国家阶段C.玉器成为权力象征D.存在地域文化交流2.传说“虎啸能生飓风”。下图是后母戊鼎的耳廓纹饰——虎噬人头纹,以表达商王与虎通灵,彰显权威,威吓民众。虎纹在西周的兵器、礼器中广泛存在。这种文化现象可以佐证商周时期()A.血腥的奴隶制度B.先进的冶金技术C.神权与王权结合D.血缘是政治基础3.西周分封是一个长期过程,其中以周公辅政时最为典型。周公的分封策略()策略层次方针内容第一策略大封同姓分封同姓周人,征服控制重要封地并开拓疆土第二策略拉拢外服商的附属国旧势力纳入封建,其名义共主,由商转为周第三策略分化商人商地建立“宋国”;商移民分给多个封君,随之开垦征服A.有效巩固并扩大了周朝统治B.稳固了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C.形成了商人残余势力的威胁D.强化了亲疏贵贱与尊卑关系4.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称帝的同时追封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仿秦尊太公为“太上皇”,此后历代开国皇帝追封先父、先祖成为惯例。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新王朝统治的合法性B.借助神权以稳定社会秩序C.宣扬孝道以强化道德教化D.团结皇族以避免权力纷争5.西汉初年,高帝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各诸侯国建立宗庙祭祀。公元前40年,汉元帝下诏指出各诸侯国“久遵而不定,令疏远卑贱共承尊祀,殆非皇天祖宗之意,朕甚惧焉”,故罢郡国宗庙。西汉郡国宗庙的兴废从本质上说明()A.礼制兴革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B.统治者通过祭祀神化家族权威C.政体稳定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D.西汉王国势力的扩张威胁中央6.下表反映了西汉诸侯国“相”履职重心的演变。时期主要职能汉高祖辅助诸侯王国的建立与巩固文景时期侧重对诸侯王国兵权的控制景、武时期侧重于中央“汉法”在诸侯王国的推行宣帝及以后与汉郡太守职能渐趋一致据此推断,西汉的“相”()A.须拥有儒学家的身份B.职位的风险系数极高C.是地方政权的代言人D.渐成地方的军政长官7.北魏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士庶通婚。北魏文成帝曾下令:皇族、师傅、王公侯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伎巧、卑姓为婚,犯者加罪。这反映了()A.北魏的民族歧视B.士族的利益受到侵犯C.中央集权的加强D.门阀政治的畸形发展8.唐初,只有三省的长官才可以进入政事堂参议军国大事,后来皇帝给一些职位较低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知得失”的头衔,让他们进入政事堂参与议政。这一措施导致()A.行政效率降低B.三省长官逐渐失去决策权C.中央集权强化D.皇权至上的格局得到巩固9.唐朝建立之初,中央派遣监察御史对地方进行不定期巡察。贞观年间,中央创设了按道巡察制度,依“山河形变”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官员进行定期分道监察。这一变化表明()A.监察区逐渐发展为行政区B.中央监察地方渐趋制度化C.藩镇割据的局面必将形成D.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精细化10.唐代科举考试前士子往往向显贵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甚至三番五次投呈作品,称为“温卷”,官员也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人才,称为“公荐”。这反映了唐朝科举制()A.不够成熟完善的时代特征B.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合理流动C.深受魏晋九品中正制影响D.致力于考试程序的公平正义11.宋人自称“立国在乎台谏”。台谏官是御史、谏官合一的统称,由皇帝直接任命,为“百职之中,其任最重”。宋仁宗时,王随等四人任宰执而少有作为,被左司谏韩琦连疏其过,四人竟同日被罢职。此后台谏弹罢官员屡见不鲜。这表明宋代()A.吏治腐败问题严重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监察制度效能提升D.台谏官员职权扩大12.元初,朝廷商议裁撤按察司。有大臣认为“各路州郡,去京师遥远,贪官污吏,侵害小民,无所控告,惟赖按察司为之申理。若指为冗官,一例罢去,则小民冤死而无所诉矣”。最终朝廷依议保留了该部门。这说明按察司有利于()A.强化君主专制B.提高行政效率C.约束行省权力D.促进吏治澄清13.明朝的地方高层行政组织由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与按察使司联合组成。都指挥使司听命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布政使司和六部与都察院有关联,按察使司则听命于刑部和都察院。都、布、按三使都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被派到地方。明朝的做法()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C.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D.削弱了中枢机构的政治权力14.明朝呈现出文官系统、武将系统、宦官系统“三轨”并立的政治格局。中央宦官与武将、文官三种政治势力长期保持斗争与合作的双向关系。地方各级宦官,主要负责监军,承担皇帝耳目的功能,对于地方军政事务虽有干涉,但基本尊重文武官员的军政权力。据此可知明朝宦官系统()A.没有掌握国家实权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C.维持明朝政治稳定D.成为官僚体系核心15.雍正十年(1732年),颁军机处印信。军机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无专官”。军机大臣下设军机章京,其人员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上谕的撰拟,先令军机章京草拟,由军机大臣过目后进呈给皇帝。这反映了雍正时期()A.封建官僚体系日益完备B.中央决策程序随意混乱C.中枢机构实现权力制衡D.君主专制政体得以强化16.道光咸丰之际,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非官非民”的绅董阶层。绅董须经过推选或选举,在各县设总局并享有薪酬。他们积极介入地方事务,逐步形成了“事由局而不由县,权在绅而不在官”的治理模式。绅董的出现()A.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权力B.造成了中央权力下移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初期有15路,最多时发展到26路;路下设府、州、军、监(节镇之祸,收回节度使的兵权,由中央直接统领府、州、军、监),府是皇帝即位前居住或任职的州以及京都、陪都所在地,军是冲要之地,监是有矿产之地,府、军、监与州的级别相同,宋全盛时有4京府、30普通府、254州、63监;再下是县,全盛时有1234个县。这个时期县以下都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其划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元代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模式内。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群官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了防范行省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三级行政区划细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元代行省权力”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没有对诸侯国的监察制度,惠帝、文帝时,对中央直辖的郡由丞相直接派员“分刺州,不常置”。汉武帝时将全国分成13个监察区域,每个区域各派刺史1员,监察郡级官员(郡守、国相),并有权监督诸侯王,正式创立了刺史制度。刺史巡行监察,无固定治所。汉元帝之后,刺史有了固定治所。西汉末年,新莽政权以州牧取代刺史,赋予州牧统兵作战之权,并参与地方政务,州牧开始向地方官转变。东汉初年,尽管光武帝复置刺史,但刺史已经变成固定的地方官,行政权也进一步扩大。东汉末年,再改刺史为州牧,以便集中所辖州内各郡军事、民力和财力镇压起义,州牧正式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州牧(个别仍称刺史)乘机专兵揽权,扩充实力,中央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地方州牧的控制,“汉之殄灭,祸源乎此”。——摘编自朱华《西汉至隋刺史制度的演变》材料二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根据材料一中汉朝刺史制度发展的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作出解释。1.D根据材料可知,在陕西黄河流域出土了长江流域的文明成果,说明不同地域间存在文化交流,故选D项;仅从材料中的文物不能体现出阶级分化,阶级分化表现在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同,排除A项;“各地”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玉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象征权力,但材料中的玉器无法体现出权力,排除C项。2.C根据材料可知,这种文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借此提高商周时期天子的威望,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商王与传说中的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体现奴隶制度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先进的冶金技术,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王权借助神权来加强其权威性,与血缘关系无关,排除D项。3.A壮大了周族自身力量,拉拢了商的附属国旧势力,将商降为与其他诸侯平等的地位,并分割商人力量为周所用,分封各地武装殖民以开疆拓土,这些策略有效巩固并扩大了周朝统治,故选A项。4.A秦始皇、汉高祖追封先父为“太上皇”的做法成为历代开国皇帝的惯例,这一做法使得“家人父子”的亲亲之礼向“朝廷君臣”的尊尊之礼转化,由此强化新建立王朝的政治统治,故选A项;“借助神权”不符合题意,题干提及的是“借助人伦”以稳定社会秩序,排除B项;“强化道德教化”不是主要目的,是服务于现实统治的手段而已,排除C项;“避免权力纷争”夸大化,皇室争权夺利贯穿封建王朝,排除D项。5.A根据材料可知,汉元帝通过罢郡国宗庙削弱诸侯国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因此礼制兴革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诸侯国宗庙祭祀兴废的过程,对于祭祀的作用并没有说明,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西汉初期王国势力扩张威胁中央,到汉武帝时已经解决,排除D项。6.B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汉高祖到汉宣帝时期,地方诸侯国“相”的职能逐渐从辅助诸侯王国的建立与巩固到与地方郡守职能渐趋一致的发展趋势,说明地方诸侯国的权力逐渐缩小,使得地方诸侯国的“相”逐渐被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管理范畴,使得“相”的职位风险系数极高,随时被中央罢免,故选B项。7.D根据材料可知,北魏维护士族贵族的特权地位,禁止士庶通婚,造成了阶层的固化,反映了门阀政治的畸形发展,故选D项;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积极主动融入中原文明,孝文帝改革推行移风易俗的措施,学说汉话,与汉族通婚等,排除A项;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8.D职位较低的官员进入政事堂,目的是分散、牵制宰相,加强皇权,D项正确。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A项错误。宰相只是辅佐皇帝决策,在君主专制政体下是皇帝掌握决策权,B项错误。材料所述现象加强了皇权,但并未涉及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关系,C项错误。9.B根据材料可知,唐朝由建立之初的中央派遣监察御史对地方进行不定期巡察,到创设按道巡察制度,表明中央监察地方渐趋制度化,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监察区逐渐发展为行政区,排除A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划分的是监察区,不是行政区,排除D项。10.A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外还有多种选拔人才的途径和方式,说明科举制还不够成熟完善,故选A项。11.C材料体现了台谏官的功能强大,说明宋代对官员的监察功能增强,故选C项;“四人任宰执而少有作为”是指政绩平平,不是腐败,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皇权的强化,但不能说明达到顶峰,排除B项;谏官的职责是上疏,任免官员并不是他们所为,其职权并没有变化,排除D项。12.D根据材料可知,按察司的存在能为百姓申诉提供司法保障,进而有利于澄清吏治,打击贪官污吏,故选D项;按察司属于地方官制,主要强化的是中央集权,排除A项;按察司属于地方司法部门,而行政效率的提高主要与行政部门、执行部门有关,排除B项;按察司在地方行省得到保留不利于中央司法权的加强,助长地方行省权力的扩大,排除C项。13.A由材料“都、布、按三使都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被派到地方”可知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与按察使司是中央派到地方的官员,同时各自直属朝廷,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故选A项。14.C由“中央宦官与武将、文官三种政治势力长期保持斗争与合作的双向关系”“对于地方军政事务虽有干涉,但基本尊重文武官员的军政权力”可知,明朝宦官在中央和地方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明朝政治稳定,故选C项。15.D军机处官员由皇帝选任,并且“无专官”,使得君主专制政体进一步强化,故选D项;材料未完整呈现清朝官僚体系,无法反映其“日益完备”,排除A项;皇帝根据需要选任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这凸显了君权至上,军机处辅政有其严格的制度规定,并非“随意混乱”,排除B项;君主专制体制下无法实现“权力制衡”,排除C项。16.D据材料“他们积极介入地方事务”可知,绅董的出现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故选D项;据材料可知,绅董不属于地方政府官员,所以不会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力,不会影响中央权力,排除A、B两项;绅董不属于正式的官员,不会影响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所以不会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17.参考答案(1)表现:州级行政区功能的分立;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权力分工过细,影响行政效率;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2)示例论点: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