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湘教版)总复习题库:2 第4章 第1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1页
高三地理(湘教版)总复习题库:2 第4章 第1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2页
高三地理(湘教版)总复习题库:2 第4章 第1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3页
高三地理(湘教版)总复习题库:2 第4章 第1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4页
高三地理(湘教版)总复习题库:2 第4章 第1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解析第1题,b、c表示生产活动及产品。第2题,a表示开采资源,煤矿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答案1。C2.A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据此完成3~4题。3.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4.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解析第3题,臭氧吸收紫外线,可以减少过强紫外线对生命的损害。第4题,南极春季的臭氧空洞最为严重。答案3.B4.C读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变化图,回答5~6题。5.2009年冰层覆盖面积变化最明显的海域是 ()A.加拿大沿岸 B.美国沿岸C.挪威沿岸 D.俄罗斯沿岸解析从图中看出,俄罗斯沿岸冰层覆盖面积和多年冰层覆盖平均界线的距离最远,说明此地变化最为明显.答案D6.导致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强C.全球气候逐渐变暖D.沿岸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加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层融化。答案C读“全球海洋pH变化图",完成7~8题。7.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 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 D.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8.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严峻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解析第7题,海洋pH的变化主要与海洋中CO2的浓度有关,而海洋中的CO2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放。第8题,海水酸化,海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增强,影响珊瑚礁的保护。答案7。D8.A下图为“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和该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图示地区中节能减排压力最大和压力最小的地区分别是 ()。A.东北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 B.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C.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D.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O2排放总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②我国CO2减排效率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③南部沿海因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力较小④西北地区减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排放总量较多,减排效率较低,节能减排压力最大;南部沿海地区排放总量较少,减排效率较高,节能减排压力最小.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总体上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减排效率较高;南部沿海工业多为轻工业,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力较小;西北地区减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答案9。A10.B11.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下图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 ()。A.城镇 B.牧区C.林区 D.矿区解析由图可知,L湖靠近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污水会影响到L湖,故A正确,矿区距L湖较远且不属于同一水系,影响不到L湖.牧区、林区影响较小,故B、C、D三项不正确。答案A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1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13.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14.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解析第12题,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第13题,农业文明时代,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第14题,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答案12。A13。B14.B15.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图中F表示产业活动,G表示产品消费,H表示废物排放,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 B.②④C.①④ D.②③解析E阶段(资源开发)可能产生的问题是过度开发使可再生资源遭破坏和资源开采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答案C二、综合题16.读“人类社会演化"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1)甲图所示的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3)下列问题属于乙图中箭头①引起的是________,属于箭头②引起的是________。A.太湖蓝藻污染B.海洋渔业产量下降C.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D.山西某地儿童铅中毒频频发生E.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枯死F.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解析第(1)题,乙图所示人类开发环境力度加大,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已经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即人地矛盾产生并已经激化。在原始社会,由于人口数量少,生产力落后,不会出现此种情况。第(2)题,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由于降水多,土壤侵蚀严重,如果广泛修建梯田,必然使森林减少,生态系统更脆弱,植被破坏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第(3)题,箭头①出现的环境问题有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箭头②则带来环境污染。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3)B、C、E、FA、D17.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近年来导致A周边地区沙尘暴常有发生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4)B地区酸雨现象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中部分河流水质严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图中可看出,A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垦及过度放牧,致使土地沙化现象严重,而且在风力作用下易产生沙尘暴现象。B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工业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