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国)上册教材实验_第1页
九年级化学(全国)上册教材实验_第2页
九年级化学(全国)上册教材实验_第3页
九年级化学(全国)上册教材实验_第4页
九年级化学(全国)上册教材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上教材实验实验1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1)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粉末放入蒸发皿中,将蒸发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可观察到蒸发皿中固体逐渐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的气体产生,说明在较高温度下碳酸氢铵能迅速分解。(2)碳酸氢铵保存的注意事项:____保存于阴凉之处,以防受热分解。(3)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铁的锈蚀实验取一块废旧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锈后,放人锥形瓶,如图。在锥形瓶中加人3~4mL浓食盐水,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后,将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1)实验中观察到:①铁丝表面___________;②导管中___________,原因是铁生锈消耗了集气瓶中的___________,使瓶中气压减小。(2)浓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使用红墨水的作用是:有利于观察现象。(3)生活中使用铁制品应注意放置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实验3加热葡萄糖、砂糖、面粉取少量葡萄糖、砂糖和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完全烧焦,观察到葡萄糖、砂糖、面粉均变成___________色,由此说明葡萄糖、砂糖、面粉中均含有___________元素。实验4蜡烛的燃烧1.实验用品:白色蜡烛一段、粗玻璃管、烧杯、澄清石灰水、镊子图一蜡烛的燃烧图二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白烟”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取一段蜡烛,观察外观特征,如________、________等②点燃蜡烛,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蜡烛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烧杯内壁有________出现④向上述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⑤取ー小段粗玻璃管,按图二所示方式置于火焰中,观察现象粗玻璃管变黑,玻璃管中引出一缕“白烟”⑥吹灭蜡烛,观察实验现象吹灭蜡烛瞬间_____________________(1)由上述实验可知蜡烛受热熔化,由____态变成____态,随着温度的降低,由___态变为____态,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填“物理”或“化学”,下同)变化。(2)由步骤③④可知,蜡烛燃烧在发光、发热的同时有_____和_____生成,该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变化。(3)由步骤⑤可知蜡烛燃烧火焰中存在石蜡的蒸气。实验5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利用物质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______,使集气瓶内压强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若红磷过量且装置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即不漏气),则进人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_____的体积。(1)实验药品:足量红磷(2)红磷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①可燃物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如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②可燃物只能与氧气反应,不能消耗空气中的其他的气体。如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③物质与氧气反应时只能生成固体,不能生成气体(若生成气体,要做相应的装置改进,使其完全被吸收,如若用硫代替红磷,则可将原装置的水替换成___________)4.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1)实验结束后,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说明该气体具有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的性质(物理性质)。(2)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误差可能的原因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空气体积的1/5①红磷的量______________②装置_________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④实验前导管没有充满水,导管中含有少量空气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大于1/5①没有夹紧弾簧夹②燃烧匙伸入过慢(1)点火方式(2)测量方式10.实验方法的创新:利用其他物质与氧气反应来测定实验6“铜绿”性质研究实验实验中观察到A试管中铜绿逐渐____,说明铜绿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与酸反应;B试管中固体逐渐变黑,最终完全转变为黑色的____(填物质名称),且试管口有小水滴出现,说明有____生成。进一步研究表明,加热“铜绿”时还有二氧化碳生成。由此可推断出铜绿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反应原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原理B: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7镁的性质(1)将打磨好的镁条与一节干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观察到小灯泡亮了,说明镁条_____(填“能”或“不能”)导电。(2)取一段打磨好的镁条,用坩埚钳夹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当镁条开始燃烧时,立即移到石棉网上方,让它继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石棉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原理实验8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燃烧匙插人集气瓶中时,应_____________伸人集气瓶中,以充分利用集气瓶内的氧气。(3)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4)将燃烧着的木条伸入反应后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实验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实验中可观察到集气瓶中铁丝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实验前铁丝的底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待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人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0硫在氧气中燃烧(1)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集气瓶应预先装人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的水还可以用__________溶液代替.实验1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药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双氧水、二氧化锰[补充](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2)用氯酸钾制氧气和双氧水制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1)选择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时,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应选择______________型装置。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时,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应选择______________型装置。(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装置图氧气①______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②_______优缺点收集到的气体较纯净但不干燥收集到气体较干燥但不纯净注意事项③当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使收集的氧气较纯净);④氧气收集满的现象为___________⑤发生装置若选择固固加热型,则气体收集完毕后,先________后_______导管伸人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⑥_____________(1)用加热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人药品;定:固定试管;点:点燃酒精灯,加热;收:收集气体;移: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2)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查: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向锥形瓶中装MnO2;定:固定装置;加:向分液漏斗中加H2O2溶液;收:收集气体实验1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1)将汽水中的二氧化碳通人含石蕊试液的水中(如图1),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含石蕊的碳酸溶液(如图2),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3倾倒二氧化碳(1)将二氧化碳沿容器内壁缓慢倒人(实验1),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2:二氧化碳既不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常用于_______________(3)实验拓展(实验2):实验2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__________和__________药品的选接(三“不能”):①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_________,会使反应生成的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②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不能用碳酸钠(或碳酸钾)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碳酸钠(或碳酸钾)是粉末状固体,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剧烈,不利于控制反应速率及气体的收集。2.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选择依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2)发生装置:反应物状态为__________,反应条件为常温,故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如图)。(1)选择依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以及密度(2)收集装置由于二氧化碳__________,且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所以采用__________法收集。若用图2装置收集,气体应_______进_______出(填“a”或“b”)。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仪器→检査装置气密性→装人大理石(或石灰石)→加稀盐酸→收集→验满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净化、干燥通过饱和NaH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AgN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浓H2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CO2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造成影响;气体应从短管进入集气瓶中。上述三个装置的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实验15研究水的组成一、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1)电解水时,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电解水过程中使用的是直流电源。(1)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泡速率较快。(2)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为___.(1)正极: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的尖嘴处,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_,说明是氧气。(2)负极:打开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的活塞,在玻璃管的尖嘴处点燃(或用一支小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后移至酒精灯火焰处),观察到气体燃烧,产生__________火焰,说明是氢气。[记忆口诀]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氢二氧一体积比,氢一氧八质量比。(1)水通电分解生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2)水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1)该实验既验证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同时,又是化学反应的实质(即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的例证。(2)电解水实验中,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推出水分子组成中__________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实验16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往玻璃管中加人滴有红墨水的水,使其充满玻璃管容积的1/2,再滴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堵紧开口的一端,颠倒数次后,可观察到玻璃管的酒精与水的混合液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充满整个玻璃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的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实验17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1)实验中不容易被压缩的是___(填“水”或“空气”)。(2)该实验可得出:①构成液体、气体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_________;②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③在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________(填“大”或“小”,下同),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_______实验18探究微粒的运动[实验1]向烧杯A中加人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向溶液甲中滴加1~2滴浓氨水,观察到_________,说明了浓氨水显_______(填“酸”或“碱”)性。[实验2]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甲溶液。在烧杯B中加人3~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把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到______________,你如何解释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1)微观上,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宏观上,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的角度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因此实验室保存浓氨水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实验方法拓展图1将品红放人热水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图2将玻璃片抽走可观察到上下集气瓶中气体混合在一起,上面集气瓶也变为红棕色;图3将两个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图1、图2、图3实验均可验证微粒在不所运动(2)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B、C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实验19烧不坏的手绢将一块棉布手绢浸入20mL95%的酒精和10mL水的混合液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1)火焰熄灭后,观察到_______________(2)实验解释:酒精燃烧放热,使水分蒸发,水分蒸发时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抖动时也会带走大量的热,使温度达不到手绢的_______________,故手绢无法燃烧。实验20蜡烛不完全燃烧实验现在:玻璃片上有______________生成(2)实验解释:含碳、氢元素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时碳、氢元素分别生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当氧气不足时可燃物中部分碳、氢元素生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微小的__________等物质实验21粉尘爆炸实验(1)实验现象:从乳胶管往瓶中吹人空气,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2)实验解释:面粉颗粒很小,与空气充分接触,在______________内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膨胀,引起______________(3)实验结论:任何可燃性气体、可燃性固体粉末,与空气充分接触,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_(4)实验反思:该实验中面粉属于______________,吹入空气的作用______________实验22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方案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如图1)(1)反应现象:锥形瓶中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_______________;天平保持平衡。(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如图2)(1)实验现象:固体溶解,有________________产生;天平______________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在_____________容器中进行.(2)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小了,铁钉生锈后质量却增加了,这些现象与质量守恒定律有矛盾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以镁和氧气的反应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