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亲属称谓词_第1页
中国古代的亲属称谓词_第2页
中国古代的亲属称谓词_第3页
中国古代的亲属称谓词_第4页
中国古代的亲属称谓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亲属称谓词

中国的独立词听起来非常详细。在分析广州方言的亲属制度之前,有必要考察它的起源,并对这些亲属制度的形成进行历史回顾。一封建礼教后的几世同居关系中国亲属称谓词的发达,和我国的氏族宗法血亲传统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传宗接代被视为头等大事。孟子就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于当时的土地和财产都是私有化的,加之社会生产力很不发达,人口的多寡、血亲的延续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和宗族的兴亡。因此多子多福一直是中国人牢不可破的观念。在宗法制度的支配下,不少封建家庭同胞兄弟、直系亲属同居一家之中,有的甚至连续几代同居共财,形成一个庞大的家庭。比如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蔡邕在父母去世后,“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更有一家七、八世,百多口人同居的,象《魏书·李几传》所载:“李几,博陵安平人也。七世同居共财,家有二十二房,一百九十八口,长幼济济,风礼著闻。”这种几世同居的现象从东汉以来就不是个别的,《南齐书·封延伯传》也记载道:“陈元子四世同居,一百七口;武陵文献叔八世同居,东海徐生之、武陵范安祖、李圣伯、范道根并五世同居,零陵谭弘宝、衡阳何弘华四世同居。”这种几世同居的做法是符合封建礼教的,所以深得封建统治者的赞赏。唐朝中期以后,封建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发生了变化,即由“租庸制”变成了“两税法”。这种“两税法”使人口和土地数量结合起来交税,这就意味着人口越多,土地越多,财富也就越集中,因而几世同居的现象也就愈演愈烈。宋代以后,数世同居的家庭骤然增多,年代越来越长。这里仅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江州德化人许祚八世同居,长幼七百八十一口;信州李琳十五世同居;池州青阳人方纲八世同居共食,家属七百余人;姚宗明十世同居,历时三百年未分异。”几代同居的大家庭往往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家庭成员就是这一祖先的子子孙孙。除此之外,封建社会还有族居制度,“南中山谷之区,往往有聚族而居,自成一天地,不与外间往来者。”族居的方式各地不一,有的集居共财,有的则不共财。族居制度也是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组成的血亲集团。几代、百多口甚至几百口有着血亲关系的人同居一堂或集居一地,大家朝夕相处,自然免不了遇到一个称呼问题。中国是礼仪之邦,特别注重尊卑长幼的等级秩序,因而这就造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称谓词——亲属称谓词特别发达。封建家庭的庞大和族居现象的普遍带来了亲属称谓词的丰富,而时代和地域的差异又造成了亲属称谓词的纷繁杂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亲属称谓词很早就受到了封建学者的注意。我国古代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的词典《尔雅》里头,就有一篇《释亲》,它就是关于亲属称谓词的解释的。随后许多辞书对亲属称谓词都辟有专节介绍,散落在经史子集、各家笔记中的亲属称谓词的记录更是数不胜数,但这些介绍都比较零碎,不成系统。直到清道光年间,梁章鉅深感自《尔雅》“厥后世代愈积称谓愈繁”,于是搜罗经史、诸子百家、金石文字,编成一部二十二卷之巨的《称谓录》,可以说是一部系统的古代称谓词大全,里面包含了详备的亲属称谓词。但是,亲属称谓词的时代性很强,古代的亲属称谓词有很大一部分在今天已经不用。同时,亲属称谓词的地域性差别也很大,不同地区、不同方言就有不同的称呼。鉴于亲属称谓词的复杂性,要讨论所有的亲属称谓词显然不是一篇文章的篇幅所能容纳的,因此本文打算讨论的只是广州方言的亲属称谓词系统。二广州方言的亲属称称谓广州方言的亲属称谓词,在前人撰写的属于广州方言区的县志里都有零星的记录。比如《花县志》:“谓子曰崽,谓云孙曰,玄孙曰塞,息讹为塞。子谓父曰爸,曰爹,谓母曰妳亦曰妈,妈者母之转音,亦即母也,亦曰乸,凡雌物皆曰乸。妇谓舅姑曰大人公、大人婆,亦曰家公、婆婆。子女谓其祖公曰亚公,祖母曰亚婆。母之父曰外公,母之母曰外婆,母之兄弟曰舅父,母之兄弟妻曰妗母。”《阳江志》说:“谓父曰爹,亦曰爷,或曰伯曰叔,母曰奶,亦曰妈,或曰娘。祖父曰亚公,祖母曰亚婆、亚妈。曾祖父曰太公,曾祖母曰亚太。妇人谓舅曰家公,姑曰家婆。”《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总志》说:“广州谓父曰爸(音巴),亦曰爹。母曰妈(音马),亦曰毑(音拿上声)。……谓子曰崽(音宰),亦曰仔。……肇人自称曰侬,与吴近。称外祖父曰公低,亦曰翁爹,外祖母曰婆低。”又:“广州谓新妇曰心抱,……谓子曰崽。《水经注》:弱年,崽子是也。谓云[玄]孙曰霉,元孙曰塞,息讹为塞也。阳春谓外祖父曰公爹,外祖母曰婆爹。高明呼曰公低,婆低。东莞谓曾祖曰白公,曾祖母曰白婆、或止称曰阿婆。广州谓母曰妳,亦曰妈。妈者,母之转声,即母也。亦曰毑,凡雌物皆曰毑。妇谓舅姑曰大人公、大人婆,亦曰家公、家婆。《列子》曰:家父执席是也。子女谓其祖父曰亚公,祖母曰亚婆,谓母之兄弟妻曰妗母。母之叔伯父母曰叔公,曰叔婆。孙谓祖母之兄弟及妻曰舅公,曰妗婆。谓从嫁老妇曰大妗。”同书《广州》分志:“广人谓母曰妈,曰阿姐。呼兄嫂辄以亚先之,亦曰阿。儿女按排行,亦先以亚。”以上所录都是过去流行于广州方言区的一些主要亲属称谓词,为了便于读者的了解,我们把上述的亲属称谓词归纳成下表:社会制度的递变,使上表中一些亲属称谓词已经废弃不用,诸如封建色彩比较浓厚的“大人公、大人婆”。而关系较为远的“塞(息)”也比较少用。塞指的是玄孙,“《尔雅》:曾孙之子为玄孙。注:玄者言亲属微昧也。《释名》:玄孙,玄,悬也。上悬于高祖最在下也。”“”或“霉”的称谓则更少用到,因为“云孙”跟祖父母已经隔了七代:“《尔雅》:仍孙之子为云孙,注:言轻远如浮云;《尔雅》:昆孙之子为仍孙,《释名》以礼仍有之耳,恩义实远也;《尔雅》:来孙之子为昆孙,注:昆,后也。……《释名》:昆,贯也,恩义转远以礼贯连之耳;《尔雅》:元(玄)孙之子为来孙,注:言有往来之亲。”从上面的叙述,可以推导出下面的关系:孙→曾孙→玄(元)孙→来孙→昆孙→仍孙→云孙。在封建宗法观念已经不再束缚人们的今天,这“轻远如浮云”的云孙称谓词“、霉”自然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方言的不断发展变化也淘汰了一些“土气”较重的称呼,如“公低、婆低”。有一些称谓词虽然保留至今,可内容却发生了变化。象“爷、伯、叔”等称谓词,过去指的是“父亲”,这在古书上也有类似的记载,宋人陈叔方《颍川语小》卷上说:“俗称爷、爹,父也。娘、妈,母也。父母为正名,犹言天地也。爷、爹、娘、妈,尊之、爱之之声,犹天之云高高明明,不可得而名也。”范紫东《关西方言钩沉》也说:“温公《书仪》:古称父为阿耶’母为娘子。但至唐以后,母但称娘,而娘子为妇人之通称矣。”南北朝著名的《木兰诗》也有这样的诗句“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就是以“阿爷”来称呼父亲的。但是,现在除了极个别的例子(如广州人仍把“干爸”称为“契爷”),一般“爷”指的是“父之父”,“伯”指的是“父之兄”,“叔”指的是“父之弟”。把母亲称为“娘”,范紫东的《关西方言钩沉》有这样一个解释:“妳者小儿之粮,故母亦称娘,俗遂制娘字,良声也;后音转而为尼阳切,今音也。”“娘”到底是不是这么来的,我们也难以断言,但现在广州话里已经基本上听不到人们这么称呼母亲了。“乸”是一个方言词,在古方言里它也指母亲。“乸”又写作毑,有的书讹作毑,对这个问题,清代王念孙在《广雅疏证·释亲》上有一个考证:“《方言》:南楚瀑洭之间,母谓之媓、乸。与下姐字同。《集韵》《类篇》毑字注引《广雅》:毑,母也。毑字注亦云:母也。则宋时《广雅》本已有讹作毑者。考《玉篇》《广韵》俱无毑字。《玉篇》云:姐,古文作毑。今据以订正。”今天,“毑”更多的是用于指称动物的雌性,如“鸡乸”、“鸭乸”,而很少用来称呼母亲了。“阿姐”过去称呼母亲,现在则通常用于对姐姐的称呼。过去把祖父、祖母称为亚公、亚婆,现在这两个称谓却用来指称外祖父、外祖母。不过,把祖父称为阿公却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如《史记·外戚世家》司马贞索隐就说:“公,祖也。”显然,上表所列的亲属称谓词与现在广州话的亲属称谓已经有了一定的距离。那么,现时广州话的亲属称谓词又是怎样的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所在。三从“阿”到“德”一般说来,亲属称谓词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直接称呼对方,一是用于对别人称呼(或介绍)自己的亲属。在广州话里这两种情况时常使用同一名称,但有时又不太一样。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我们把广州话中主要的亲属称谓词归纳为三个不同的体系,即以“我”为中心的三代,父系、母系的亲属,以及夫(妻)系的亲属;然后按照这三个不同的体系,把它们的直接称呼(直称)和对别人的介绍(背称)列成表格(如背称和直称一样,则在背称处写一“同”字),在表的后面再加以解说。从表1可以看到,越主要的关系,称呼就越多。对父亲、母亲的称呼,“爸爸”、“阿爸”和“妈妈”、“阿妈”是最常用的。“老窦”、“老母”也比较常用,使用这种称呼虽然不太尊重,但却显得亲热,无拘无束,因此这种称呼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但它一般不用于严肃、正式的场合。“老窦”的来源目前还不大清楚。李星桥在《父亲的称谓》一文中说:“广州话称父亲为老窦,是一个较特殊的叫法。老窦有人也写作老斗,均取其音。何以称父亲为老窦,现在还没有满意的解释。我认为可能是‘老头’的转音。老头与老儿、老子等近似。古也有称父亲为老儿、老子的。”我们认为这一解释有一定的道理。“爹哋”、“妈咪”这种称谓是近两三年才时兴起来的,它用的是英语译音,是舶来品。这种称呼能在交际中流通,与广州跟香港的联系越来越广泛,电视台不断播放香港电视节目不无关系,但它的使用范围并不太广。把生身父亲称为“阿叔”,仅是个别例子。但这种叫法古已有之,《阳江志》就有记录:“谓父曰爹,亦曰爷,或曰伯曰叔。”同样,把生身父亲称为“阿哥”,也是很个别的现象。记得笔者曾向这么称呼的人询问过原因,当事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一些不是讲广州话的地区也有这种现象,据说是源于一种迷信的说法,把父亲称为“阿哥”子女就很容易成活。清梁章鉅《称谓录》卷一“父自称”目下,有一条父亲对儿子自称为“哥哥”;“湻化阁帖有唐太宗与高宗书称哥哥勅,父对子自称哥哥,盖唐代家法如是,互详子称父注。”我们翻到“子称父”目下,也有一条儿子称呼父亲为“哥”的:“《旧唐书·王琚传》元宗泣曰:四哥仁孝。称睿宗也。《棣王炎传》惟三哥辨其罪。称元宗也。案长安四年观世音石像铭,中山郡王隆业所造,亦称睿宗为四哥。皆子称父之词。”那么,广州有人把“父亲”称为“阿哥”,与古人把“父亲”称为“哥”是否有渊源关系呢?这我们就无从考证了。把自己的配偶称为“先生”或“太太”,在广州是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青年人中间相当流行,这也是随着广州的开放,受海外影响的结果。“我位”相当于普通话的“我那位”。把兄长称为“大佬”的叫法由来已久。《开平县志》说:“平人曰佬,外省人曰外江佬。”并引《玉篇》佬字注:“力凋切,侾佬也,大儿。”又解释说:“佬读仄音,字书所无。今则读仄,与佬音同矣。既是大儿,则佬是尊称。如兄曰大佬。”佬读力凋切,则音应该是liu,这与大佬的佬(lou)读音相去甚远。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里有这样一段话:“广州谓平人曰狫,狫亦曰獠,贱称也。《北史》周文帝讨诸獠,以其生口为贱隶,谓之压獠,威压之也。”这獠的读音正是力凋切。可见广州话的“佬(lou)”并不是前人所说的与“獠”相通的“佬(猪)”,它很可能就是“老”字。因为广州话“大佬”的读音正和“老”相同,而老在古代本来就有尊敬的意味。秦代乡中设有“三老”一职,是掌管教化的。汉代更是增设“县三老”和“郡三老”的职位。《汉书·高帝纪》说:“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这段话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三老”为一人。第二,“三老”要求年龄在五十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的人担任。足见这个“老”是对年高望重的人的尊称。广州话把这一用法保留下来,并加以扩大,用于指兄长或一般的男性公民。由于“老”多用于指人,于是人们便给它加上一个形符,变成“佬”字。因而这个“佬”就和“侾佬”中那个读力凋切的“佬”不同,它们不过是两个同形字罢了。《开平县志》对“佬”的解释“既是大儿,则佬是尊称”也不对。因为“大儿”指的是“侾佬”这一复音词的意义,而不是单指一个“佬”字。广州话的“大佬”用于对一般男性的称呼时,就象普通话里对人称“老兄”一样,语气很随便。显然,“佬”用于对一般人的称呼与用于亲属称谓词时的感情色彩是不太一样的。值得注意的是,“大佬”用于亲属称谓时,不一定指排行第一的长兄,其它兄长也可称为“大佬”,比如可以说“我有两个大佬”,意即“我有两个哥哥”。广州话把儿子称为仔,仔又写作崽。《广雅》:“崽,子也。”《玉篇》崽字注:“音宰。”《方言》说:“(子)湘沅之间谓之崽。”这正和今天的广州话相同。“细路”除了指称自己的孩子外,还可以指称一般的小孩子,而且后一种用法用得更广泛。广州人把儿媳妇称为“心抱”,心抱其实就是“新妇”。《中华全国风俗志》上就说广州谓新妇曰心抱。”清钮琇《觚賸》也说:“粤中语少正音,书多俗字……谓新妇曰心抱。”那么,为什么要把“新妇”念成“心抱”,这“新妇”又怎么会指称儿媳妇呢?“考究起来,‘心抱’原来就是‘新妇’的转音。‘妇’字在唐代以前并不念为现代的f声母,与现在的b、p相近。‘新’字的尾音本是n,发音时由于受到后面妇字双唇音母的影响,也变为双唇的m音。这样,‘新妇’念起来就成了,‘心抱’了。‘心抱’的‘抱’是‘妇’的古音,‘心’字则就‘新’的变读,这一古一变,便把‘新妇’念成‘心抱’了。”12“新妇”指称儿媳妇源于古代。《后汉书·烈女传》说:“沛郡周郁妻者,同郡赵孝之女也。字阿……郁父伟谓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前匡夫。’”周郁的父亲周伟就称儿媳妇为“新妇”。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也说:“尊者谓卑者之妇曰新妇,卑者对尊者称其妻及妇人自称亦然。不然者辄易之曰媳妇。”可见把儿媳妇称为“新妇”是有悠久的历史的。广州话把兄弟的子女称为“侄子”、“侄女”,这和共同语——普通话是一样的。但在古代,“侄(姪)”本来是指“妻兄弟之女”。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三上说:“姪本妻兄弟之女。古者诸侯之女,嫁与诸侯,以姊姪从。《左传》云:姪其从姑。是已。今人称兄弟之子为姪,不知误自何时。唐狄仁杰谏武后云:姑姪与母子孰亲,始见于此。然狄称武姓之子为姪,对姑而言之耳,此字随俗称呼则可,若施之文章,不若称从子、族子之类之为愈也。”“从子、族子”之类的称呼,显然也是从宗法观念出发的,今天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称为侄子、侄女了。外孙把外祖父和外祖母称为“公公”和“婆婆”,含有浓重的感情色彩,显得更亲热。这与儿媳妇称呼家公、家婆时那种敬畏的感情色彩不同。把祖母称为“嫲嫲”或“阿嫲”,这个“嫲”和“妈”音值相同,只是声调不同罢了。《阳江志》上说:“祖父曰亚公,祖母曰亚婆、亚妈。”这个“亚妈”应该是与“阿嫲”相同,而不是称呼母亲的那个“妈”。父亲的姐妹称为姑,但在广州话里还可再细分,父亲的姐姐称为姑妈,妹妹则称姑姑或姑姐,两者不能互为颠倒。同样的道理,对于母亲的兄弟姐妹也分得很细,母亲的哥哥称舅父,弟弟称舅舅;姐姐称姨妈,妹妹称阿姨。但对舅父和舅舅的妻子则一律称“妗母”。“妗”这个字《集韵》有收录:“妗,美也,一曰女轻薄也。俗谓舅母曰妗。”《五音集韵》沁韵妗字下也注曰:“俗谓舅母曰妗。”有人认为“妗”是舅母二字的合音。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七说:《辍耕录》言婶、妗字非古,吴音:世母合而为婶,舅母合而为妗耳,此说良是。”其实不独“吴音”,广州话也是如此。从上表可以看到,妻子对丈夫父母的称呼要比丈夫对妻子父母的称呼复杂。这跟封建传统有关。在封建社会中,受缚于“三从四德”的妇女,在称呼自己的平辈或长辈时往往要把自己降低一个辈份,尤其是对丈夫方面的亲属,多数是随孩子的辈份来称呼。解放后,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这种现象也已经基本消失。而对家公、家婆称公公、婆婆,大概是历史的遗迹吧,儿媳妇把家公、家婆称为“老爷”、“奶奶”,则是近两三年才又时兴起来的,它同样是受香港影视影响的结果,但这种称呼并不怎么流行。现在,对于丈夫方面的亲属,妻子一般是随丈夫的叫法来称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