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讲义4种树郭橐驼传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讲义4种树郭橐驼传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讲义4种树郭橐驼传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讲义4种树郭橐驼传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讲义4种树郭橐驼传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种树郭橐驼传和子由渑池①怀旧 [北宋]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②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③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④嘶。【注】①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②老僧,即指奉闲。③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④蹇(jiǎn)驴:跛脚的驴。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赏析】此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对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前四句用“雪泥鸿爪”来比喻人生就如飞鸿一样,来去不定,就像飞鸿在雪地上踏出的爪印一样,稍纵即逝。颈联写老僧新塔,坏壁旧题,感叹人生无常。尾联一转,抚今追昔,写往日骑驴应考的坎坷遭遇,仍然留在记忆中,心上的爪痕是难以磨灭的。此处由消极而乐观,写出了对生活的无限深情。全诗比喻新奇,含意丰富,意味隽永,充满理趣,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eq\a\vs4\al(1.)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他出身于官吏家庭,21岁时中进士,任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政治改革运动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道并重”,对后世影响极深。他的创作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著有《河东先生集》。eq\a\vs4\al(2.)探寻背景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到了唐代中期,开始走下坡路。“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等现象愈演愈烈,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缴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朝廷的苛征重税,使得民不聊生,百姓不堪重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eq\a\vs4\al(3.)文体知识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和讽刺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寓言作品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有机生物或无机生物。它的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言总是通过夸张、比喻的方式,使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给人们以智慧、启发、训诫,给丑恶者以无情的讽刺。寓者的内容多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对某种社会现象作出批评,或对某个人有所讽刺和箴诫。它的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又总是集中概括了人类社会的某种现象,因而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本文是寓言体传记。eq\a\vs4\al(4.)作者轶事柳宗元醉酒写诗头唐顺宗时,王叔文革新失败,柳宗元遭株连,被贬官到柳州任刺史。此时,柳宗元整日闭门谢客,饮酒吟诗打发日子。空闲时,他便教十二三岁的小书童柳植写字作诗。经柳宗元悉心调教,柳植不但能吟诗作对,字也写得挺好,模仿主人的笔迹惟妙惟肖。那年冬天,地处南国的柳州居然下起鹅毛大雪,一时间,整个柳州成了一个银色世界。柳州知府很高兴,在南郊鱼峰山上的望江亭里摆上火锅,请来文人墨客吃狗肉赏雪。酒后,知府要在座每个客人做一首赏雪诗助兴,并规定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个“雪”字。文人墨客们一个个摇头晃脑,写出一些俗不可耐的歪诗,吹捧知府的德政,获得这帮闲人的阵阵喝彩。柳宗元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趋炎附势,他不动声色地独自喝酒。轮到他写诗时,他已大醉。他信手在宣纸上写下了“千山孤独”四个大字后,便伏在案上烂醉如泥。知府原是希望柳宗元写些歌功颂德的诗,一看他只写了四个字,心中不悦,卷起宣纸打道回府。柳植见状,知道主人得罪了上司,弄不好会被人家诬陷为是在发泄被贬官后对朝廷的不满。柳植便不顾一切地追下山来,在半山腰,追上了知府的轿子,“启禀知府大人,我家老爷现在酒醒了,他命小的来取回那首尚未完成的诗稿,让他继续写。”知府将那幅宣纸交给柳植,没好气地说:“叫他快点儿写,我在半山腰等候。”柳植拿着诗稿回到望江亭,焦急地对主人千呼万唤,又揪耳朵又捏鼻子,都无法把主人弄醒。柳植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急得直哭。这时,江边停泊着一只扁舟,一个老渔翁披着蓑衣独自在那里垂钓。柳植触景生情,诗性勃发,勇敢地拿起狼毫笔,在“千山孤独”那四个字下添上诗句,又写上诗题《江雪》。柳植写完后,欢天喜地下山去向知府交帐。知府见了诗稿上潇洒飘逸的笔迹,高兴地下山去了,柳宗元在望江亭一直睡到傍晚才醒过来。柳植将刚才情况告诉他,并将诗句吟给他听。柳宗元听了高兴地说:“柳植,你写的不错哇,这是一首绝妙的寒江独钓图”。从此,《江雪》一诗便成为我国诗坛的千古绝句。eq\a\vs4\al(1.)字音病偻(lǚ) 郭橐驼(tuó)(tuó)勖尔植(xù) 硕茂(shuò)木寿且孳(zī) 早缫而绪(sāo)窥伺(kuī)(sì) 早织而缕(lǚ)遂而鸡豚(tún) 其莳也若子(shì)吾小人辍飧饔(sūn)(yōnɡ)eq\a\vs4\al(2.)辨形组词①eq\b\lc\{(\a\vs4\al\co1(橐(橐驼),囊(囊括))) ②eq\b\lc\{(\a\vs4\al\co1(驼(骆驼),跎(蹉跎)))③eq\b\lc\{(\a\vs4\al\co1(偻(佝偻),缕(丝缕))) ④eq\b\lc\{(\a\vs4\al\co1(徙(迁徙),徒(徒弟)))⑤eq\b\lc\{(\a\vs4\al\co1(缫(缫丝),剿(围剿)))eq\a\vs4\al(3.)解释加点的词语①有类橐驼者:动词,类似,像。②名我固当:副词,本来。③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动词,极,尽。④隆然伏行:动词,弯着腰。⑤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使动用法,使……多。eq\a\vs4\al(4.)文学文化常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其中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一、初步感知eq\a\vs4\al(1.)通假字①既然已,勿动勿虑 通“矣”,了②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通“繁”,繁殖③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通“尔”,你,你们eq\a\vs4\al(2.)古今异义①故乡人号之“驼”古义:两个词。故,所以。乡,乡里。今义:家乡。②既然已古义:两个词。既,已经。然,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话里,下半句用“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③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两个词。其,它的。实,果实。今义:副词,表示讲的是实际情况,含转折的意思。④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两个词。不,不是。过,过多。今义:一是副词,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深,或者指范围,往小里说;二是连词,表示转折。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小民,地位低的人的自称。今义:人格卑鄙的人。eq\a\vs4\al(3.)一词多义①其eq\b\lc\{(\a\vs4\al\co1(其乡曰丰乐乡代词,他的,其本欲舒指示代词,那,爪其肤以验其生枯代词,它、它们,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表推测语气,大概))②以eq\b\lc\{(\a\vs8\al\co1(早实以蕃表递进关系,而且,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表目的关系,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介词,把))③则eq\b\lc\{(\a\vs8\al\co1(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若不过焉则不及就是,他植者则不然却))④本eq\b\lc\{(\a\vs4\al\co1(其本欲舒树根,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干))⑤性eq\b\lc\{(\a\vs8\al\co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本性,凡植木之性方法,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性命))eq\a\vs4\al(4.)词类活用①名我固当:名词用作动词,起名。②驼业种树:意动用法,以……为业。③且硕茂,早实以蕃:名词用作动词,结果。④非有能硕茂之也: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⑤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使动用法,使……早、使……多。⑥其筑欲密:名词用作动词,捣土。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词用作动词,用指甲掐。⑧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eq\a\vs4\al(5.)文言句式①故不我若也:宾语前置句(“故不若我也”)。②移之官理:省略句(省略介词“于”)。eq\a\vs4\al(6.)翻译下列句子①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只是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罢了,也没有能耐使树木结果早且多。②虽然说这是爱护它,实际上是伤害了它。③又怎么能使我们繁衍生息并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所以我们又困苦又劳乏。eq\a\vs4\al(7.)名句默写①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________。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________,________;故不我若也。③问者嘻曰:“不亦善夫!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若不过焉则不及②虽曰忧之其实仇之③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二、深层探究eq\a\vs4\al(1.)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完后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如何评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其莳也若子”。他认为种完后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本性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正如他对自己的评价一样,“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eq\a\vs4\al(2.)郭橐驼介绍种树经验,他从几个层次上作了具体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先谈“木之性”,从理论上进行说明,次谈种植方法,从实践上进行总结。然后中间插入议论,重新强调了顺其自然的观点。接着,又从反面申述,批评“他植者”违反树木天性的做法,特别指出顾虑重重、过于用心的危害。最后,以“吾又何能为哉”发出感叹,在自谦中再次表明“种植之术”并不高深。eq\a\vs4\al(3.)其他种树的人往往怎样做?结果如何?写其他种树人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其他种树的人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写“他植者”违反树木天性的做法,特别指出顾虑重重、过于用心的危害。一是用对比、映衬的方式表现郭橐驼,二是为下文进行种树与治民的类比作了充分的铺垫。eq\a\vs4\al(4.)“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这一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过渡。转移话题,由谈种树转到谈政事上来。“根拳而土易”“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摇其本以视”——勤虑害树;“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繁政扰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eq\a\vs4\al(5.)柳宗元写这篇文章,运用“养树”与“养民”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学习本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eq\a\vs4\al(6.)有人评价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是“简洁而生动”,试举例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一篇文章中,简洁和生动是不容易共存的。但这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就写得既简洁又生动。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如第一段介绍人物,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又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凡响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在短短几句话中,这样文笔和文辞的完美结合,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三、整体鉴赏文章为把“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作者先以种植得当与不当作对比。连用四个“欲”字句,概括了树木的本性,揭示了种树的要领,并收到了“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而“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而必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作者次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比较。“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郭橐驼看似听之任之的做法里,却包含了“顺木之天”的大道理;而他植者好像无微不至地关心,却使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概言之,作者围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之纲,分述“己植”和“他植”。“己植”部分说明树木的本性,再说明“自己”如何按照树木的本性去栽培,做到“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他植”部分则分述两种违背树木本性发展的做法,然后归结到“他植”不如“己植”,由此显示郭橐驼正确的种树之道。行文简洁,对比鲜明。郭橐驼所讲的道理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写此文仅仅是为了种树吗?当然不是,要郭橐驼讲种树之理是为了“移之官理”,是用“养树”和“治民”作类比。作者通过对话,将“养树”与“养民”作类比,把种树、管理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树”与“人”,虽为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养树”与“养民”也各有其特点,但尊重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却是为实践所证明了的共同规律。因此,两者类比,既使人感到自然、亲切,又使文章增强了哲理性、说服力。eq\a\vs4\al(1.)结构图解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他植者长人者其果无不活、硕茂、早实以蕃莫能如也不得暇、病且怠其因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然好烦其令其法舒、平、故、密、勿动勿虑、若子、若弃、不害、不抑耗拳、土易、不过、不及、太殷、太勤、抚、爪、摇呼、聚、召构思eq\a\vs4\al(2.)中心主旨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责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eq\a\vs4\al(3.)写作特色作为一篇寓言体的说理文,文章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1)突破了一般传记文学的框架,形成了一种兼具史传、寓言和政论特点的近似现代杂文的奇特形式。名为“传”,重在理,所以前面叙事简略,后面说理详尽。(2)构思奇绝,蕴涵着浓郁的理趣。“他植者”为宾,“长人者”为主,二者做法相似,结果相同。因此,作者才以繁笔写养树,在背面浓施脂粉;以简笔写“养人”,从正面进行点染,由此巧妙布局,文章就显得清俊脱俗,绵邈深邃了,从而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3)在问答中刻画人物形象。作者通过问者与郭橐驼的对话,让人物自己现身说法,既在正面表述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又使人物形象得到较好的展现。以寓言形式写人物,通过人物语言表达主旨,使得这篇文章别具一格,读之令人欣然。eq\f(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郭橐驼,不知道原来叫什么名字。由于患病背驼了,只能伏着身)eq\f(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子弯着腰行走,有点像骆驼,所以乡里人称他为“驼”。)eq\b\lc\[(\a\vs4\al\co1(橐驼(tuó,tuó):骆))eq\b\lc\\rc\](\a\vs4\al\co1(驼。始:当初,原来。病:患病。偻(lǚ):脊背弯曲,驼背。,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伏行:弯着腰行走。类:似,像。))eq\f(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郭橐驼听到此称呼后说:“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eq\f(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于是舍弃自己的原名,也自称“橐驼”了。)eq\b\lc\[(\a\vs4\al\co1(名:名词作动词,起,名。固:本来。因:))eq\b\lc\\rc\](\a\vs4\al\co1(于是。自,谓:自称。))eq\f(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以西。郭橐驼以种树为业,凡)eq\f(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是长安富贵修建观赏游览的场所的人以及靠种树卖果营利的人,)eq\f(皆争迎取养。,都争着把他迎接到家中供养他。)eq\b\lc\[(\a\vs4\al\co1(业:以……为业,这里是意动用,法。观游:观赏游览。卖果者:))eq\b\lc\\rc\](\a\vs4\al\co1(指种树卖果营利的人。争迎取,养:争着把他迎接到家中供养。))eq\f(视驼所种树,或,大家看到郭橐驼栽种的树,即使)eq\f(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有的是移植的,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硕大茂盛,果实结得早)eq\f(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而且多。其他种树人虽然暗中观察、效仿他,但是没有人能比得上。)eq\b\lc\[\rc\](\a\vs4\al\co1(移徙:移植。硕茂:硕大茂盛。实:果实,这里作动词,结果。以:,连词,表递进,而且。蕃:多。窥(kuī)伺效慕:暗中观察、效仿。))eq\f(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有人问他种树的秘诀,他回答道:“我郭橐驼并不能使树木)eq\f(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活得长久而且茂盛,只不过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使它的本性)eq\f(焉尔。,得以充分发展罢了。)eq\b\lc\[(\a\vs4\al\co1(对:回答。寿且孳(zī):长寿而且茂盛。,孳,繁殖。天:天性,指自然的生长规律。))eq\b\lc\\rc\](\a\vs4\al\co1(致其性:使它的本性发展。致,极,尽,这里是使之充分显现的意,思。性,树木本性。焉尔:均为句末语气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eq\f(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大凡种树的方法: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平整,土要用原来的,捣土)eq\f(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它,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后就不)eq\f(复顾。,要再去看它。)eq\b\lc\[(\a\vs4\al\co1(植木之性:种树的方法。性,性质、方法。本:,(树)根。舒:舒展。培:培土。故:旧,指原有))eq\b\lc\(\a\vs4\al\co1(的土。筑:捣土用的杵,这里用作动词,捣土。密:结实。,既然已:已经这样做了。既,已经。然,这样。已,通“矣”,了。))eq\b\lc\\rc\](\a\vs4\al\co1(勿动勿虑: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去:离开。顾:回头看。))eq\f(其莳也若子,,种植时要像培养子女那样细心,)eq\f(其置也若弃,则其,种完后,可以像抛弃它一样不用管了,如此,它的自然)eq\f(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本性就得到了充分发展。)eq\b\lc\[(\a\vs4\al\co1(莳(shì):,移植,栽种。))eq\b\lc\\rc\](\a\vs4\al\co1(若子:像培养子女那样。置:放,这里是放,在一边不管的意思。若弃:像抛弃了它们。))eq\f(故吾,所以我的秘诀)eq\f(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不过是不妨碍树木的自然生长罢了,并非有能耐使它们硕大)eq\f(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茂盛;只是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罢了,也没有能耐使树木)eq\f(之也。,结果早且多。)eq\b\lc\[\rc\](\a\vs4\al\co1(害:妨碍。硕茂: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抑耗:损伤,损害。))eq\f(他植,其他种树)eq\f(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人却不是这样。他们种树时拳曲树根,又更换原来的土,)eq\f(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用来培根的土,如果不是做得过分就是做得不够。假使有不)eq\f(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这样做的人,却又爱护得过分小心,担心得太多,早上去看看)eq\f(暮抚,已去而复顾。,晚上去摸摸,刚离开又回来再瞧一瞧。)eq\b\lc\[(\a\vs4\al\co1(拳:拳曲,伸展不开。,易:更换。若不过焉))eq\b\lc\\rc\](\a\vs4\al\co1(则不及:如果不是做得过分就是做得不够。苟:假使,即便。反是,者:和这种(做法)相反。是,这。殷:深厚。勤:急切,殷切。))eq\f(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更有甚者,用指甲划破树皮来察看树的生死,摇动树)eq\f(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干来观察培土是疏松还是紧实,却一天天丧失了树的本性。)eq\b\lc\[\rc\](\a\vs4\al\co1(爪:指甲,用作动词,用指甲掐。验:检验、察看。摇其本:摇动树干。,疏密:疏松还是密实。日:日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离:指丧失))eq\f(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虽然说这是爱护它,实际上是伤害了它;虽然说这是担心它,)eq\f(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其实是仇视它:所以他们种的树不如我。我又有什么)eq\f(能为哉!”,能耐呢!”)eq\b\lc\[\rc\](\a\vs4\al\co1(不我若:即“不,若我”,不如我。))eq\f(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问话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移用到当官治民上,可)eq\f(乎?”,以吗?”)eq\b\lc\[\rc\](\a\vs4\al\co1(官理:官治,当官治,民。理,治、统治。))eq\f(驼曰:“我知种树而,郭橐驼回答道:“我只知道种树)eq\f(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下,看到做官的)eq\f(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喜好多发政令,好像是他们很怜爱百姓,却最后因此(给百)eq\f(祸。,姓)造成灾祸。)eq\b\lc\[\rc\](\a\vs4\al\co1(长(zhǎnɡ)人者:指官长。长,管理、治理。好烦,其令:喜好多发政令。烦,繁多。卒:最终,终于。))eq\f(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差吏一天到晚跑来喊道:‘官府命令催促你们耕种,勉励你们种)eq\f(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植,督促你们收割;早早地让你们煮蚕茧抽丝,早早地织布纺线,养)eq\f(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育你们的孩子识字,喂大你们的鸡和猪。’敲鼓将人们聚集在一起,)eq\f(击木而召之。,打着梆子将众人召集起来。)eq\b\lc\[(\a\vs4\al\co1(促尔耕:催促你们耕种。尔,你们。,勖(xù)尔植:勉励你们种植。勖,))eq\b\lc\(\a\vs4\al\co1(勉励。督尔获:督促你们收割。早缫(sāo)而绪:缫,煮茧抽,丝。而,你,你们。下文“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eq\b\lc\\rc\](\a\vs4\al\co1(中“而”字与此意同。绪,丝头,这里指丝。缕:线。,字:养育,抚养。遂:喂养长大。木:这里指梆子。))eq\f(吾小,我们小民)eq\f(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一天到晚放弃吃饭的时间来招待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怎么)eq\f(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能使我们繁衍生息并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所以我们又贫)eq\f(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穷又懈怠。如果像这样,大概和我从事的职业有些相似吧?”)eq\b\lc\[(\a\vs4\al\co1(吾小人:我们小民。辍飧饔(sūnyōnɡ)以劳吏: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飧,晚饭。饔,早饭。暇:空闲。蕃:繁殖,繁衍。))eq\b\lc\\rc\](\a\vs4\al\co1(病且怠:困苦而劳乏。病,穷困。怠,通,“殆”,疲敝。若是:如果这样。类:相似。))eq\f(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问话的人赞叹说:“这不是很好吗?我问的是种树,却得了)eq\f(养人术。”,让人民休养生息的方法。”)eq\f(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于是我便把郭橐驼的事迹记录下来,作为官员们的鉴戒。)eq\b\lc\[\rc\](\a\vs4\al\co1(传(zhuàn):,作传。))一、基础知识eq\a\vs4\al(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迁徙(xǐ) 病偻(lǔ)病且怠(dài) 害其长(chánɡ)B.鸡豚(tún) 抑耗(hào)织而缕(lǚ) 勖尔植(xù)C.窥伺(sì) 橐驼(tuó)实以蕃(fán) 寿且孳(zī)D.硕茂(shuò) 飧饔(yōnɡ)其莳也(shì) 早缫而绪(sāo)解析:选A。病偻(lǚ)。eq\a\vs4\al(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类(像)橐驼者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繁殖)也B.名(起名)我固当驼业(以……为业)种树C.其土欲故(旧)摇其本(本来)以观其疏密D.其培(培土)欲平根拳(拳曲,伸展不开)而土易解析:选C。本:树干。eq\a\vs4\al(3.)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乡人号之“驼”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其乡曰丰乐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C.他植者则不然有穴窈然D.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敛赀财以送其行解析:选D。表目的连词,来。eq\a\vs4\al(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其筑欲密 B.非有能硕茂之也C.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D.早实以蕃解析:选B。A.筑:名词用作动词,捣土。B.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C.名词用作动词,用指甲掐。D.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eq\a\vs4\al(5.)对下列句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即“为观游及卖果之长安豪富人”,定语后置)B.故不我若也(即“故不若我也”,否定句宾语前置)C.则思知足以自戒(即为“知足以戒自”)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即“于南亩之农夫多”,介词结构后置)解析:选A。“凡为观游之长安豪富人及卖果者。”eq\a\vs4\al(6.)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舍其名,(郭橐驼)亦自谓“橐驼”云B.皆争迎取养(郭橐驼)C.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郭橐驼)也D.有问之,(人)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解析:选D。应是郭橐驼。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eq\a\vs4\al(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病偻,隆然伏行 偻:脊背弯曲,驼背。B.且硕茂,早实以蕃 实:果实C.根拳而土易 易:更换D.勖尔植,督尔获 勖:勉励解析:选B。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eq\a\vs4\al(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不如因而厚遇之B.爪其肤以验其生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D.他植者则不然则请立太子为王解析:选C。虽:虽然。eq\a\vs4\al(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B.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民”,借做官者“好烦其令”与不善种树者构成类比。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D.本文属于人物传记,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的正史写法相同。都是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全文重在议论说教。解析:选D。本文是寓言,其余两篇重在立传。eq\a\vs4\al(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其他种树人虽然暗中观察他、效仿他,但是没有人能比得上。(2)把你种树的方法,移用到当官治民上,可以吗?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梓人传 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eq\a\vs4\al(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B.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C.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D.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解析:选B。根据文意和句间标志停顿。eq\a\vs4\al(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梓人,古代木匠。木匠有七,其一为梓人,专造饮器、箭靶和钟磐的架子。后世亦称建筑工人为“梓人”。B.京兆尹,中国古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C.规矩:量平直的工具;绳墨:画圆、方的工具。D.都料匠:古代称营造师、总工匠。是唐代出现的专门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的阶层。解析:选C。规矩、绳墨二者功能说反。eq\a\vs4\al(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中细致地叙述了一个普通工匠的品德和技能,并且把他和宰相相比,这是很难得的。B.作者开始认为木匠是一个无能而贪禄嗜货的人,后来发现自己的错误,他为此作了深刻的反省。C.作者借木匠的故事阐述了宰相的治国之道。他认为宰相应坚守其道,合则用,不合则去,不必屈就;宰相应抓大事,顾全局,不宜事必躬亲,陷入一般的事务。D.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为官之道,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解析:选B。B项表述错误,作者在文中并没有“深刻的反省”。eq\a\vs4\al(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一会儿,拿斧子的砍,拿刀的削,全都看着他的脸色。(2)那些不能胜任的人,被他愤怒地斥退了,也不敢有一点怨恨。【参考译文】裴封叔的家宅在光德里。有位木匠敲他的门,希望租间空屋子居住,用替屋主人服役来代替房租。他随身携带的是些度量长短、规划方圆和校正曲直的工具,家里不储备磨砺和砍削的器具。问他有什么能耐,他说:“我善于计算,测量木材。观看房屋的式样和高深、圆方、短长适合不适合;我指挥驱使,而由众工匠去干。离了我,大家就不能建成一栋房子。所以被官府供养,我得到的俸禄比别人多三倍;在私人家里干活,我取全部报酬的一大半。”后来有一天,我进了他的住所。他的床缺了腿却不修理,说:“将要请别的工匠来修理。”我很耻笑他,说他是没有才能却贪图俸禄、喜爱钱财的人。后来,京兆尹将要修饰官衙的房屋,我到过那里。(在那里)蓄积了大量木材,招集了许多工匠。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一圈站着,面朝着(那位)木匠。木匠左手拿着长尺,右手拿着木杖,站在中间。他衡量房屋的承担情况,察看木料的性能酌情选用。挥动他的木杖说:“用斧子砍!”那拿斧子的就跑到右边去砍;回头指着木材说:“用锯子锯!”那拿锯的就跑到左边去锯。不一会儿,拿斧子的砍,拿刀的削,全都看着他的脸色,等待他发话,没有一个敢自做主张的。那些不能胜任的人,被他愤怒地斥退了,也不敢有一点怨恨。他在墙上绘了官署房子的图样,刚满一尺大小的图样却细致详尽地画出了它的建筑构造。按照图上微小的尺寸计算,建造起的高楼大厦,没有一点误差的地方。已建成后,在上栋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修建。”原来是他的姓名。凡是被他役使的工匠都不在上面列名。我围绕着一看,感到非常惊讶,然后我才知道他技术的精湛和伟大啊!接着我就感叹地说:他大概是放弃了他的手艺,专门使用他的思想智慧,能知道全局要领的人吧!我听说“劳心的人役使别人,劳力的人被别人役使”。他大概是劳心的人吧!有一般技艺的人出力劳动,有才智的人出谋划策,他大概是有才智的人吧!这满可以作为辅佐天子,做天下宰相的人所效法学习的呀!事情没有比这再相近的了。那辅佐天子,做天下宰相的人,推荐人才,委任职责,发出命令,指派任务,整顿纲纪,进行增减,统一法治。这就好像木匠有正方圆和定曲直的工具而绘制出图样似的。选择天下的官吏,使他们适合自己的职务;安置天下的老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看了国都就了解了郊外,看了郊外就了解了诸侯国,看了诸侯国就了解了整个天下。那些远近大小的国事,可以根据手中的图本来研究了解。这就好像木匠在墙上绘画官署房子的图样而完成工程一样。把有才能的人提拔上来,并充分发挥他的本领,使他不必对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