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逻辑是东亚第一次逻辑_第1页
印度逻辑是东亚第一次逻辑_第2页
印度逻辑是东亚第一次逻辑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度逻辑是东亚第一次逻辑

外国逻辑史上的著作很少,关于“中国逻辑”的讨论也很少。但在这廖廖无几的论述中也可见一种趋势:由不承认到承认,至开始重视。外国哲学家、逻辑家最早谈到中国人的逻辑思想的要推黑格尔,这位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在对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估计上采取了虚无主义态度,他说:“真正的哲学是自西方开始”,“东方的思想必须排除在哲学史之外。”就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说:中国人“他们自己像是不能用概念来思维的……对印度人和中国人的科学知识估计太高乃是错误的。”(《哲学史讲演录》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二卷第275页)从黑格尔的哲学史、逻辑史著作中可以看到,可能由于地域、语言的限制,他对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学研究和了解得很少,所以他上面的结论起码是以偏概全的。史实是,东方的哲学、逻辑思想是相当发达的,就拿逻辑来说,印度古因明发祥早于西方逻辑产生几百年且不论,中国逻辑的萌发恰与亚里士多德创始逻辑同期。今天这已是常识。事情到了黑格尔的后辈,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泰·齐亨(生于1862年),他在《逻辑教程》“逻辑通史”部分说:“就我们所知,中国的哲学书籍似乎完全忽略了逻辑学和认识论。只是老子——生活于孔子前大约五十年——所创立的道家哲学(道≈逻各斯)据说是含有一些逻辑学的和认识论的命题。”(《逻辑史选译》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5页)关于道家哲学“含有一些逻辑学的知识”的说法是对的,道家哲学著作《道德经》中就有自己的逻辑推论式等。至于说“中国哲学书籍似乎完全忽略了逻辑学”就不符合史实了。史实是,中国哲学书许多篇章论及逻辑或成功地运用逻辑,如《荀子·正名》、《庄子·天下》、《吕氏春秋》、《论衡》、《神灭论》等等,都包含丰富的逻辑思想,至于《墨经》更是集先秦逻辑思想之大成者。如果与西方逻辑类比,其中关于概念、判断、推理及辨别谬误乃至一些辩证思维形式都有论及,只是不像亚里士多德的《工具》那样条理严密,还有待进一步整理发掘就是了。至伯琴斯基(I·M·BOCHENSkI)在他著的《形式逻辑史》(1961年英文版)导言中说:“逻辑学发源地只有二处:西方和印度,至于中国,我们只偶尔见到一些诡辩,并没有陈那(相传印度新因明创始人——引者注)意义下的逻辑。”日人香村冝园在他所著《东洋论理学史》(1909年东京日文版)中也说:印度逻辑是东亚唯一的逻辑。在中国只有公孙龙的诡辩。还有人乾脆说:东亚向无逻辑。说法种种,异曲同工:中国无逻辑。这种说法或者是有眼不视泰山,对中国古代丰富的逻辑思想加以抹煞,为欧洲中心论提供论据,或者是有眼不“识”,泰山,坐西方之井观中国之天。明明对中国古代逻辑其知寥寥,偏要议论一番,尽管这样,客观上为欧洲中心论提供了论据。这种思想一直盘据在西方逻辑史界一些人中,对国内也不无影响。徐宗泽在《名理探》重排序中就和洋人一唱一和,说什么“吾国学士,于名理一门,素鲜研究,古虽有邓析、惠施、公孙龙等等之东鳞西爪,聊供诡辩,持之非有故,言之非成理。”(《名理探》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页)他完全将历史割断,只讲惠、龙,却不讲墨家逻辑。也有人说“认墨辩为形式逻辑,未免强解。”或说中国未形成自己的“逻辑术”。自己否定自己。自然这里也不否认有不同学术观点间的争论。迟迟到《新英国百科全书》(1973—74年版)第11卷逻辑史条“东方逻辑”一章,才出现了“中国逻辑”一节,就这么百十行、千把字还是空前的——“中国逻辑”第一次写入西方权威的百科全书,这是引人注目的,也应该说是西方逻辑史界对东方,特别是中国逻辑的认识前进了一步:由有人不承认到承认。当然这只是非常初步的肯定,甚至可以说有点抽象肯定。让我们分析一下这段文字的具体内容。这段文字开宗明义就说:“中国哲学大部分:一方面与实际问题和道德问题有关,另一方面与对生命的神秘的解释有关,它对逻辑问题研究得很少。”这就定下了低调。这段文字核心部分是对墨家逻辑的评述:“在中国哲学的古典时期(公元前5—3世纪),在儒、道、墨几个较大的哲学派别之间的争论中,兴起一种论证方法,墨家最终使这一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体系,墨家把这种方法作为武器来反对道家的怀疑论,……作为论辩家的墨家,首先注意关于名实关系的研究。墨家著名的关于名的分类……这同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名词表达式相类似。”“墨家也很注意对哲学讨论中所使用的名词给出定义,并列举了含有歧义的名词的各种含义。”“墨家关于‘所有’、‘有些’所作的区分,同西方逻辑遵守‘全称肯定命题’,和‘特称肯定命题’规则相类,他们还对绝对同一性和相对同一性作了区分,其后墨家进而注意研究了命题形式以及具有相同形式的命题间的推理。”这些论述应当说大体上是可取的,尽管对墨家逻辑不少重要问题尚未论到:例如墨家关于“以名举实”的唯物主义命题;墨家关于“名”的分类是“达、类、私”,而不只是百科全书中所说的“类与私”;墨家关于“以辞抒意”(类似西方逻辑的判断)以及“当”与不当;墨家关于“以说出故”,及推理七法:或、假、效、辟、侔、援、推;墨家关于“以类取以类予”;推理中可能产生的谬误;在《小取》中关于同一律的探索等等,都未提到。至于先秦以后汉、魏、晋、唐、宋、元、明的中国逻辑领域关于推理形式的发展,关于论证的论述、运用等等,亦不在百科全书作者视野之内。《新英国百科全书》那样的论述未免大大局限了中国逻辑的范围,也就会使人感到中国有逻辑,然而十分贫乏。正是由于“百科全书”作者如上“挂一漏万”的论述,他们就得出了一个不恰当的结论:“在逻辑的发展上,中国的思想家们并没有超出逻辑的初始阶段,即没有超出公元前五世纪希腊诡辩派所达到的阶段。”希腊诡辩派阶段,我们知道那时是亚里士多德前的逻辑孕育时期。前期诡辩派以其雄辩术、“二分法”,“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箭不动”等悖论刺激了逻辑的产生;后期诡辩派堕为名副其实的诡辩,他们把白的可以说成黑的,把黑的可以说成白的,玩奇词,治怪说,就是苏格拉底关于概念定义的非常初步的论述也要“反掉”,以恢复诡辩。他们以此从反面刺激了逻辑的诞生。如果以惠施公孙龙的诡辩与他们相提并论还大体相当。把相当中国“逻辑之父”的墨家与他们相提并论未免南辕北辙了。要说中国逻辑的“初始阶段”,名家可以当之,正像西方逻辑初始阶段德谟克利特、诡辩派、苏格拉底、柏拉图阶段可以当之一样。如果说“中国逻辑相当于初始阶段”,那么同样可以说西方传统逻辑相当于初始段段,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到1975年安东·杜米特留出版了大部头《逻辑史》。(布加勒斯特1975年版,1977年英国出版英文版)作者在第一卷中以“古代中国逻辑”那章用了26页的篇幅,对中国先秦逻辑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作者在对阴阳、儒、墨、道、法、名家作了介绍之后说:“我们没有发现这些哲学派别有明确的专门的逻辑著作,我们试图将这些学派分散在中国哲学著作中的逻辑问题显现出来。”(《逻辑史》1977年英文版第一卷第17页)他说“名的学派”大概是由于这个学派的逻辑性质而得名,名家研究了名词概念的真假问题。他说名家中重要的有邓析子(公元前六世纪)尹文子(公元前四世纪)“这个学派的观点很类似古希腊的诡辩派……惠施、公孙龙是其中最著名的两个诡辩家”(同上书第17页),这里显然纠正了《新英国百科全书》作者所说的中国逻辑相当古希腊诡辩派的说法。作者还正确地指出“墨家是著名的中国逻辑的奠基人。”(同上书第16页)并较详细地介绍了墨家关于“辩”,以及大体相当于西方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学说。作者最后在结论中说:“古代中国哲学体系没有产生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那样的逻辑体系。它仅仅是对逻辑的几乎所有方面的令人感兴趣的解释,这证明逻辑问题在中国思想领域不能排除在外。中国哲学思想,不仅有令人满意的对逻辑的解释,而且中国学者在这方面还有不同观点,一些学者试图将中国逻辑结构解释为一个辩证的过程,类似现代的辩证法。”(同上书第36页)。杜米特留关于中国逻辑的论述尽管是概略的,然而是较为公正的。由上我们看到,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在逐渐得到外国逻辑界的承认。一个民族的文化及某门科学知识,不管别人承认不承认,它都在那里熠熠放光,问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