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产地宫腔镜检查病理情况分析_第1页
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产地宫腔镜检查病理情况分析_第2页
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产地宫腔镜检查病理情况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产地宫腔镜检查病理情况分析

近年来,超声应用的普及和妇科检查的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患者患有子宫内膜增厚(超过5mm)。对无阴道出血、排液等症状而仅超声发现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既往的诊断性刮宫检查资料提示内膜病理性变化较少,恶性病变更少。据此不少学者甚至提出对这部分患者是否需行诊刮术值得讨论。为更精确地了解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病理构成情况,本资料对绝经期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的患者共184例行宫腔镜检查。现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数据和方法1.1阴道排液后莲子说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超声下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者184例(无症状组)和同期伴有阴道出血或阴道排液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99例(出血组)进行分析。其中无症状组中有32例患者宫腔镜检查之前曾行诊刮术,病理提示无组织或提示少量内膜组织但超声反复提示内膜增厚而再次进行宫腔镜检查。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近1年内均未服用雌激素。其年龄、绝经时间、体重指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出血组明显大于无症状组(P<0.05)。1.2宫腔增注手术患者经本院超声仪行阴道超声检查,探头频率3.5MHz,记录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内情况。对无症状组的子宫内膜增厚(5mm以上)患者184例均行宫腔镜检查、取病变组织送病理。出血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除35例高度怀疑癌变而仅行分段诊刮外,其余64例均行宫腔镜手术。手术标本全部经我院病理科诊断。1.3统计处理2结果2.1正常表现肿瘤无症状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病理多数为子宫内膜息肉(64.67%)或黏膜下小肌瘤(14.67%),符合绝经后正常表现16例(7.61%),仅有9例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占4.89%。出血组内膜增厚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占28.28%,子宫内膜癌占37.37%,两组病变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23黏膜下肌肉注射给予患者不同期表现者4.5.5%,瞳内张力6.5.5.5.6.5%,患者采集前肌原纤维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外造成肌损1.5.5.5.5.5.5.5.5.5.5.5.5.5.5.5.5.5.2.诊刮术提示无异常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后,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21例(65.63%),黏膜下肌瘤者4例(12.50%),子宫内膜增生者2例(6.26%),绝经期表现者5例(15.63%)。经宫腔镜诊断患者宫内病变的阳性率明显增高,达85%,仅有5例(15.63%)与诊断性刮宫结果一致,为绝经期子宫内膜。2.3两组患者阴道出血组合并子理法检测的病理构成比无症状组合并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或乳腺癌术后他莫昔芬治疗的患者共65例;阴道出血组合并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患者共41例。无症状组患者是否合并高危因素两者的病理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组患者如合并高危因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见表3。3机理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因其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妇女,故早期发现围绝经期妇女尤其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癌显得尤其重要。一项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厚度4mm以下的绝经后妇女,其子宫内膜癌变发生率为1/917。因此,通常以子宫内膜厚度5mm作为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异常的界限值,如果发现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厚度≥5mm,通常认为子宫内膜异常增厚,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癌变。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是需要进一步确诊病理原因的症状之一。根据本资料并结合其他研究资料,我们分析导致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主要原因可能有:(1)子宫内膜息肉:从本资料结果可知,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无论是无症状组还是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所占比例均较高,是子宫内膜增厚的主要原因之一。(2)突向宫腔小的或已萎缩的黏膜下肌瘤:因患者绝经时间较长,导致肌瘤组织变性,或软化或囊性变,故在影像学上可能会表现为单纯的子宫内膜增厚。本资料子宫内膜增厚的283例患者中,有31例证实为黏膜下肌瘤。(3)子宫内膜癌:因为子宫内膜癌变,这也是导致子宫内膜增厚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合并阴道出血、流液等症状时,其发生率较高。(4)其他:如宫腔粘连或积液,肥胖者因血雌酮水平高可以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这也是导致超声下显示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之一。(5)子宫内膜基底层的个体差异:子宫内膜基底层个体之间有差异,绝经后功能层极度萎缩,几乎与基底层分不清。少数基底层较厚的患者有时会在超声影像学上显示子宫内膜增厚,故这部分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经宫腔镜检查或诊刮多提示为绝经期子宫内膜或无组织刮出。本资料子宫内膜增厚患者283例中,有34例证实为无任何病理变化的绝经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厚患者,有无阴道出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从本资料的结果可知,子宫内膜增厚无症状患者与合并阴道出血患者相比其子宫内膜病理结果差别很大:合并有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癌变率高达37.37%,而无症状组其癌变率仅为4.89%。本资料的阴道出血组病人多数为住院病人,其子宫内膜癌变率较既往报道的资料高(10%~20%),可能与存在一定选择偏差有关。尽管如此,该结果仍可清晰的表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是否合并阴道出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况,有阴道出血者子宫内膜癌变率明显增高,尤其如患者伴有糖尿病、肥胖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时,其癌变率更高。故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合并阴道出血者必须行进一步检查如诊刮或宫腔镜检查以排除癌变。宫腔镜是探查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病变的首选方法,诊断性刮宫是最常用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但资料显示,对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单纯的诊刮术病理检出率低,诊断性刮宫95%~97%的患者无任何病理学变化。近期国内的各项资料也表明,诊断性刮宫其病理检出率低。鉴于绝经后无症状而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患者,通过诊断性刮宫病理性改变检出率低的状况,又因为绝经后妇女行诊刮术常因患者年老、体弱多病、肥胖或生殖器萎缩,致操作困难、患者不易接受诊刮手术的客观现实,有学者甚至提出对这部分患者是否需行诊刮术值得讨论。本资料采用宫腔镜来探查无症状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184例无症状组中,仅16例(7.61%)患者无明显病理学改变。而在对32例既往诊刮术提示无病理改变但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再次宫腔镜检查,发现患者宫内病变的阳性率达85%。分析诊断性刮宫病理检出阳性率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因素有关:(1)常规的诊刮手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也有高达1/3~2/3面积的子宫内膜遗漏情况发生。(2)在绝经期妇女,常规的诊刮手术难以采集到诸如息肉、变性的肌瘤等组织,大部分刮出组织很少,而本资料显示,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增厚多数为息肉或黏膜下肌瘤病变。故多数学者认为,诊断性刮宫病理改变阳性发现率低并不能反映患者真实的宫内状况,而宫腔镜检查能克服诊断性刮宫的缺点,其病理检出率明显增高。总之,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