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_第1页
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_第2页
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_第3页
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_第4页
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第一篇: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心理的案例我班的李某最近总是精神不振,上课不是睡觉就是无精打采,还经常的请假、迟到、旷课,发现问题后我及时的与家长联系,反映了情况后,在家长的怀疑和叙述中我慢慢了解到学生经常无故请假、迟到、旷课的原因,这时我提出让家长配合并在他的同学间深入调查了工解,开始对李某进行思想和行为帮助,主要的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了解帮助对象:李某,男,16岁,某技校计算机班学生。同学叙述:我初中时与他是同一个班的,他的情况我了解一些:从初二下学期开始他就经常的上课无精打采,要么就是上课睡觉,又或者是经常的迟到、旷课,经常是偷偷的三两成群地和同学一起去上网,后来只要一有时间就往附近的网吧跑。刚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比较少去上网了,虽然经常唉声叹气,我都以为他转变了,没想到近期又和以前一样了,每天上网回来就是两眼通红、精神不振,平时也是一付无所事事的样子,寻找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一个人跑到网吧上网,一上网就没日没夜。家长痛诉: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每周一两次的晚归,开始问他是说到同学家玩去了,后来变成是经常的晚归,还隔三差五的要钱,说是买学习用品,直到班主任打电话来说,这段时间经常的旷课,才在质问中知道他开始去同学家玩的时候是在玩电子游戏,后来在同学家玩的不过瘾就直接到网吧里面去玩了。为了收笼他的心不要往外跑,在他要求下买了一部电脑给他,刚开始一段时间是好了一点没往外跑了,但他在家时是经常的玩到很晚才睡,就对他进行控制,结果隔三差五又往外跑了。所以他的成绩是一落千丈,没有考上高中,不想让他读书又怕他学坏,才让他继续的到技校读书,让他学一门技术,为以后的生存打下基础,谁知道他现在又„„对象主诉:最始选择报读计算机班就是以为可以多点时间上网而不会被干预,但是当现实和我的想法不符时,我又开始出现厌学心理,所以我最近一直情绪低落缺乏学习的动力,虽然有时自己很想去学可就是只想没有行动。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生活过得一点动力都没有,好象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不想去干。只有在网络的世界中才找到了自我,和不知名的网友进行交流才无拘无束;在烦的时候在游戏中才会抛开所有的不快。有时在爸妈和老师的说教下我也想过改正过来,可是„„个人成长史:在了解中知道,家长早期长年在外,留下孩子和爷爷奶奶住,直到初二下学期出现了这些情况后才从深圳回到家里发展,在以前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家长的长年不在家,就想在经济上对他进行补偿,造成他的经济较宽松,有更多的空间经济去自由支配,在出现了上网夜不归宿的情况下,父母才开始重视和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二、评估和诊断诊断及诊断依据:美国金伯利杨教授的测评方法:网络成瘾的测评一些问答构成,使用问卷进行自测并且观察了解近期的活动,综合上面的两项进行评判。评估:厌学心理重,情绪低落,自我控制力差,上课时无精打采、睡觉或者说话,作业不做或者抄袭别人作业甚至让别人代做。在老师的教育下,他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对家长、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干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天虚度时光。满口网络语言或粗言秽语,不讲文明礼貌。诊断:通过了理和自述发现他非常喜欢上网打游戏或聊天;每天上网打游戏或聊天约3个小时或以上;稍微长一点的时间不上网,就会出现焦虑状态,即紧张、敏感、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对许多事物失去兴趣。以上特征表现可以诊断为:网瘾第二期“中度成瘾期”。三、成瘾心理分析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精彩的网络世界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走进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特别是职业学校和技校学生没有普通高中、大学生的高考、考研的动力,“今天你e了没有?”、“有事Q我!”已经成为当今时尚的口头禅,你没有接触或带上一点网络的语言和游戏的内容就会被同学说“OUT”。所以在他们的眼中只有网络才是“给力”得,其它“神马都是浮云”。1、 好奇心驱使走出第一步:刚开始,到同学家上网,很好玩,听上网的同学说了网上的一些内容,很有意思,于是,由于好奇心使他经常的往同学家跑。在同学家已经开始觉得网络世界很精彩,感官刺激的东西很多,应有尽有。但是老是到同学家上网不能满足他的需求的时候就往网吧里跑了。2、 从众心开始让他迈出第二步:十六七岁的年龄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学生有强烈的影响,为了潮流和时尚,你网我也网,同时辨析能力又不强。在网吧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上网后不停地点精彩画面,一不留神,就进入了不该去的地方,从而开始迷恋。3、 迷恋网络仅仅是踏错步:当对上网产生依赖、留恋心理的时候,特别是遇上导致青年学生堕落的三大杀手: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色情时,虚拟的网络世界吸引着他一步一步的走向沉迷。游戏软件的惊险刺激,险象环生,扣人心弦;网上聊天的畅所欲言、无话不说、无所顾忌。便开始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唯独对上网情有独钟,渐渐地便产生了迷恋心理。4、 反判和自卑让他进入沉迷状态:由于经常上网造成上课时精力不集中、萎靡不振、身体憔悴,学习的精力和时间都没有得到保证,造成成绩直线下降。成绩的下降不免会受到同学的冷嘲热讽、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恨铁不成钢,但他没有及时的纠正,而是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在作怪,一付无所谓的样子破罐子破摔,形成了可怕的恶性循环,从而进入沉迷状态。四、治理方案及目标治理方案:第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强化自我控制”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控,达到逐步减少上网时间和绿色上网。让学生在自我控制中起到一个心理暗示,网络不是万能的,沉迷网络只会让自己的未来一片空白。1)要求学生把需要上网的事情和大约时长都写下来,再进行安排,让他自己掌握一定的调控技巧,如确定上网时间,该下网时就下网;2)请家长、同学监督,到时提醒必须下线;坚决不浏览不健康网站。3)要求家长合理安排他的零用钱,从减少到网吧的次数到杜绝去网吧,从减少给游戏冲值到不再往游戏帐户冲值。第二阶段是让学生领悟:领悟是克服网瘾的心理不适与障碍的关键。全面深刻地认识其心理不适与情绪障碍的过程伴随着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积极地协调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改变某些偏见与消极的行为方式,防止和减弱不良情绪对心身的危害。首先要求学生科学合理地应用网络资源,使之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动力。其次增加老师和家长赏识孩子的机会,让他树立一次失败不要紧,积累经验,爬起后重新再来最重要。最后创设环境让同学多邀请他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让他在和同学沟通和交流中领悟现实。最终目标:正确认识网络和使用网络五、咨询效果的评估第一阶段(一个月的时间):回访和同学中了解到李某只有在周末时才会去上网,同时每次上网的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内,和同学的交流也增多,下午课后会和同学一起去参加健身活动,不再有一放学就跑到网吧的现象。再次使用“网络成瘾的测评”分值明显降低。第二阶段(两个月后)再次跟他父亲通电话了解最新情况时,一连说了几个谢谢!六、后记1、网络利弊分析:利用网络的益处:(1)有利于就业: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通过网络,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一定的操作技能,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更多的就业动态和职业需求。(2)有利于扩展知识面:学生触网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特网是一本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信息量大,互换性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使学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大量的有用资料,极大地开阔了职业院校学生的视野,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3)有利于平等交流。网上聊天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间空间,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隐敝化。同时十六七岁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孤僻,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与人交往的。而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网络恰恰给了他们一个新的相对平等宽松、隐敝的交流环境。网络带来的弊端:(1)迷恋上网严重影响学业。(2)迷恋上网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3)迷恋上网有害身体健康。(4)迷恋上网有损心理健康。(5)迷恋上网容易滋生是非。2、网络利弊思考:正如湖南师范大学的一位老教授所言:“如果你爱他,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地狱”。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应把引导工作做在平时。1、经常的进行正面说服教育,引导调整心态,增强自控能力。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要趋其利而避其害。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进行正面引导;组织专题讨论,提高学生对上网的正确认识;开设讲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搜集迷网受害典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调控技巧,增强自控能力,避免染上网瘾。2、多方共同努力,加强班级管理,联合家长齐抓共管。要加强课间管理、宿舍管理、出勤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课余文化活,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中来。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发现孩子经常上网,要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的益处又不沉迷网上游戏、网上聊天,远离网上色情。合理安排好孩子生活费。培养健康上网意识,应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学生前行中的绊脚石。第二篇: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小组工作总结一、小组基本资料1、小组的类型:成长性小组2、小组的对象:***县第四中学学生,迷恋上网、疏于学习,同质性较高,通过老师推荐学生自愿方式加入小组3、小组的原理:小组成员都是沉迷网络的初中生,他们的共同点是热衷于网络游戏、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缺乏自信、生活空虚等,目前的状况显然已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人际交往、性格形成和家庭关系等造成了严重危害。青少年处于生理上的成长期和心理上的叛逆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但又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又缺乏客观正确的判断。但青少年的成长不是个人作用的结果,它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运用发展性模式的工作方法,强调个人具有成长的可能性和潜能,重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组员获得成长。运用心理剧的方法帮助组员自我理解、情绪宣泄和体谅他人,并接受有关角色的回馈。采用现实疗法,让组员自己制定目标,然后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己负责的办法,让组员有机会经历成功的满足,并逐步肯定自我的存在价值。并且充分利用社区、学校和家庭的资源和力量。4、小组的目标:初级目标:帮助组员降低帮助组员降低对网络的依赖,找到更多的兴趣爱好及解决部分存在问题。中级目标:帮助组员全面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增强自信心;协助其处理好与同学、朋友、家庭、学校的关系;协助其处理好学习与娱乐休闲等各方面的关系;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终极目标:协助组员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发展其应对今后生活的能力,从而最终达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自我的实现。5、小组名称:“放飞梦想”成长小组6、小组主题:整体活动主题:帮助组员脱离网瘾、促进组员健康成长每次活动主题:(1)相聚一堂——让组员互相认识,制定个人目标和小组公约;(2)认识自我——让组员回顾上网历程,发现自身优点,肯定自我;(3)提升自我——让组员了解自身价值,分析网络利弊、体谅他人;(4)快乐分别——让组员分享收获、互赠祝福,激励成长;7、小组规模:14人,都是男生8、小组形式:开放式,组员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加入或离开9、小组时间安排:活动时间:2011年5月7日至2011年5月28日活动次数4次,每星期一次,每次90分钟具体活动时间:星期三18:40至20:1010、小组空间安排:***县第四中学会议室11、小组公约:(见附件)二、小组活动情况1、小组领导由于这次的活动的组织者是两个人,所以我们采取了交替领导模式。交替领导可以更好的发挥我们俩的效用,可以彼此互补同时互相学习。对于小组来说,成员可以得到两位领导者的回馈和反映,而我们肯定有些不同,从而可以增加小组的内在动力;活动中不是领导者的即可成为活动的观察者和协助者,这对于小组的顺利开展非常有利。并且我们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采取的理论方法基本一致,并且事先都会有较好的沟通,所以很顺利。技巧方面:我们都适当的运用了积极倾听、反映、澄清总结、微型演讲、鼓励支持和自我流露等基本技巧,并且也运用了一些特殊的小组促进和干预技巧,都取得了较好效果;不过由于人数较多,出现了现场秩序难以控制的情况;也由于缺乏经验,时间的掌控上有些不足;并且对小组的期望过高,希望帮助所有的人,当有人要离组时,领导者情绪没有能够得到迅速的调整。2、沟通方式沟通是人际互动的基本形式,是小组活动的基本内容,组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交往,社工与组员间信任关系的建立,组员的活动等,都是依靠沟通来完成的。开放式沟通是小组的最佳沟通模式,不过由于我们这个的组员是初中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太好,再加上大多组员性格内向,所以前两次活动沟通都主要以链状沟通模式为主;有些组员态度上不配合,不愿意参与沟通也是沟通出现障碍的一个方面。由于我们始终坚持接纳、同理心、开放、专注等方法态度,且较好的运用了尊重案主自决原则、不批评的态度、平等协商的态度等沟通技巧,故工作者与组员的沟通较顺利。3、小组气氛第一次小组活动时,虽然组员间互相不太熟悉,但由于他们同质性较好,对小组活动也抱有较高期望,所以气氛很好。游戏开展也很顺利,达到了第一期应有的效果。但第二期的气氛有些混乱,由于组员间一句不经意的脏话和嘲笑导致出现了小组冲突,对小组的凝聚力有了一定的破坏性。我们回来后分析总结,决定在第三次活动前去找组员谈话,为活动的开展做准备,果然第三次的活动有了较好的氛围,并且少了几个特别调皮学生的参与,工作开展更加顺利。最后一期的离组情绪处理较好,整期都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的。4、次小组原本我们想通过初一和初二隔着坐的方式来阻止次小组的产生,这样做起到了一点作用,但在小组中期,次小组仍然出现了,因为组员间开始熟悉,他们的同质性又非常高,甚至就有同学开始和周围的人讨论起了网络游戏。我们为了把次小组融进小组中但又不影响气氛,故而采用了眼神多和次小组中成员交流、请他们发言、找机会把他们分开等方式。他们也注意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好影响,在后一期的活动中,次小组便没有再出现。5、小组规范在第一次小组活动中,我们便根据组员意愿,采用组员一一发言的形式,制定出了小组规范(即小组公约),公约的制定和下发对部分组员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也有组员仍然不能履行自己制定的规定。公约中是有奖惩措施的,但是由于考虑惩罚组员可能会打击他参与的积极性,故实质上没有进行过一次真正的惩罚。6、个别特点虽说小组成员的同质性较高,但是每个人也有其独特性。像王萌,在小组中态度非常认真、听话懂事,但老师反映他在班级里表现很不好;熊伟在第二次活动结束时表示下次不来了,但是询问后知道原来是那天他心情不好;高勇最开始说不愿意参加小组,但是后来还是来了,并且每次参加活动都非常认真等等,每个组员都具有特殊性,工作者需细心观察。三、小组工作评估1、目标达成度初级目标基本达成,大多数组员在这四次活动期间都找到了生活和学习的目标,并且在小组活动第一期中他们自己制定了个人目标,据了解,大多数组员最后都实现了他们自己制定的目标,这些都表明了他们的进步;中级目标部分达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有些组员比参加小组前更加开朗自信了,有的组员去上网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减少了,有的组员对自己也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我们的活动他们也开始去体谅父母和老师的苦心,但是仍有个别学生只是在小组里表现好,现实生活中改变较小。由于这次活动时间太短,再加上我们经验确实不足,终极目标的达成情况不是很理想,可能那需要长期的工作及多方面努力。2、程序设计第一期互相认识,第二期认识自我,第三期提升自我,第四期快乐分别;这样的设计是完全符合专业小组工作活动程序的。只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每期的压力会比较大。每期的设计都会有两个主题活动,一个和网络直接相关,一个间接相关,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开展;为了避免活动枯燥乏味,在活动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了一些游戏,或者是热身、或是活跃气氛,但都对小组的顺利进行增添了不少色彩;并且适当的给组员留下作业,不仅可以提醒组员,也可以丰富他们一星期的生活;还给了他们“给家长的建议”的资料,希望和家长一起来帮助他们;在活动开展期间,还邀请了万载县网吧管理员参与,他们非常关心这下一代的成长,同学们也从他们那充分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不过由于组员都不太主动发言,所以设计的很多自由讨论或发言的环节,很容易变成提问,这样就会容易让组员产生厌烦感;游戏环节的设计有些过于幼稚、有些又太深入,不一定都适合这个年龄层。第二期的活动项目安排过多,导致只好临时忍痛删除,且影响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3、工作员的技巧工作员个人表现从容大方、真诚热心;虽然组员数量较多,但工作员时刻注意了每个组员的反映;工作员充分运用角色扮演、自我坦露、双椅技术等专业技巧,并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工作员也从案主的环境入手,做了大量工作,而不仅是停留在案主本身。不过我们在时间的把握上做得不是很好,偶尔会出现时间不够的状况;对于离组情况的处理做得不是很好;当组员出现沉默状况时,处理方式有待加强。四、经验教训不到一个月的小组工作结束了,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多。以往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情但是理论与现实之间毕竟还是有差距,理论上成立的事物在现实中操作起来可能会异常的复杂。首先,去学校招募组员必须先和领导协商。校领导第一次见我们说的便是没有教委的批准,不准我们和任何老师或同学接触,这些问题我们以前可能很少考虑。其次,必须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能力,由于在学校的实践都只是同学之间的模拟,所以不存在理解能力问题,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知识面都很有限,所以设计方案时,必须深入浅出。再次,由于我们做的是网瘾小组,可我们对第三篇: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网瘾形成机理如同烟瘾、酒瘾、毒瘾一样,同样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巩固、习惯化的过程。上网是操作过程,网上尝到的“甜头”是强化物,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称为强化,多次强化后,便形成了“网瘾”操作性条件反射。瘾对人都有害,烟瘾可致癌、心血管病、胃炎等。网瘾则可妨碍学习进步,养成说谎恶习,疏远家庭,损伤网瘾者的身心健康,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发生,并降低个体免疫力。网瘾本身即是一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需要诊断、治疗。有了网瘾如何消除呢?既然网瘾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而操作条件反射的关键是强化,即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所以消除网瘾的办法便是逐步不强化,使上网操作逐渐减少并不和强化物结合,网瘾便很易根除。具体办法是认知行为疗法。所以消除网瘾的办法便是逐步不强化,使上网操作逐渐减少并不和强化物结合。1.认知。家长和网瘾孩子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发育、发展的关键。然后理出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上网要钱,而钱不够便会养成说谎的习惯,上网占用时间过多会疏远亲情与友谊,不利心理发展。与此同时,家长还要主动与老师配合。2.系统脱敏。家长与网瘾孩子双方协商,定出总体计划,在两个月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代替疗法。青少年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所以不让其上网则必须找别的爱好替代。如游泳、打球,陪孩子登山、旅游等。厌恶疗法。叫孩子左手腕带上粗的橡皮筋,当孩子有上网念头时立即用右手拉弹橡皮筋,橡皮筋回弹便会产生疼痛感,转移并压制上网的念头。拉弹的同时,孩子还要提醒自己,网瘾有危害。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用意志力压制上网的念头。第四篇:多管齐下,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多管齐下,帮助孩子戒除网瘾与叛逆相比,染上网瘾的孩子可能要少一些,但问题却更为严重和棘手。作为当代青少年人群中的流行病,网瘾更让那些对电脑和互联网一无所知的家长们惊慌失措。眼看着孩子不顾家长的规劝,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为之神魂颠倒,为之疯狂,很多家长只能痛苦、愤怒的发泄情绪,却找不到有效的应对办法。家长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沉迷网络?一般来说,孩子到网吧多是玩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在网上玩游戏既新鲜又刺激,从来没玩过游戏的孩子第一次玩就会轻易过关,随着升级、过关、积分,电脑中还不时传来鼓励的话:“你真棒!”“你简直是个天才!”“希望你继续努力!”这些很能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比较单调枯燥,早网络游戏中却能轻而易举的取得好成绩,总有一种胜利者的愉悦。在网上打打杀杀,个人的征服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个人的所谓“价值”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玩游戏不仅能宣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对自己产生认同感,暂时找回自信。网上聊天更是酣畅淋漓。戴上神秘的面纱,虚设一个网名,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真实状况。可以说些乱七八糟的话,发表一些奇谈怪论,现实中不便说的话、不敢说的话,都可以在网上畅谈。总之,互联网正以它的特殊吸引力,制造着越来越多的网络痴迷者,也无情的侵蚀着无数孩子的意志、灵魂和未来。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呢?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1、家长要学会上网。如果家长对网络一点不懂,对电脑一窍不通,孩子在网上干什么,家长一无所知,又怎么能和孩子有共同语言,怎么能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有效指导呢?如果家长能够和孩子共同使用网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的亲子交流肯定就容易多了,孩子往往不会误入歧途。2、尽早帮孩子制定人生规划和人生目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家长要抓住有利时机,帮助孩子确立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规划。有了人生规划和目标,孩子的生活就会变的充实而有意义,就不会因为无聊和空虚而沉迷网络。3、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提高抗挫能力。有相当一部分沉迷网络的孩子都是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后无力克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