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外固定技术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82b6bbdeb31c9e8602b3c46bf740776/e82b6bbdeb31c9e8602b3c46bf7407761.gif)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82b6bbdeb31c9e8602b3c46bf740776/e82b6bbdeb31c9e8602b3c46bf7407762.gif)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82b6bbdeb31c9e8602b3c46bf740776/e82b6bbdeb31c9e8602b3c46bf7407763.gif)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82b6bbdeb31c9e8602b3c46bf740776/e82b6bbdeb31c9e8602b3c46bf7407764.gif)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82b6bbdeb31c9e8602b3c46bf740776/e82b6bbdeb31c9e8602b3c46bf74077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夹板外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构造小夹板的构造:A、柳木或彬木块B、棉垫C、棉布棉垫棉布木板
夹板外固定的原理夹板固定是从肢体的生理功能出发,通过扎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压垫对骨折断端防止或矫正成角畸形和侧方移位的效应力,充分利用肢体肌肉收缩活动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肢体内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不平衡重新恢复,达到平衡。夹板固定的适应证
A、四肢闭合性骨折。下肢骨折因大腿肌肉有较大的收缩力,常需结合持续皮牵引或骨牵引。B、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C、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小夹板固定要求1、换药时体位正确,下肢换药时要垫木垫、必要时垫腰板。2、绷带包扎的方法:环行法、螺旋法、螺旋反折法、“8”字包扎法。3、内层用6cmX8cm绷带,内层绷带与夹板等长,下肢骨折外层用6cmX8cm绷带,上肢骨折外层用6cmX6cm绷带。(小儿下肢骨折外层用6cmX6m绷带,上肢骨折外层用4cmX6cm绷带,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绷带)。小夹板固定要求4、内层绷带平板端,绷带的松紧度适宜,外层绷带能上下移动1cm。5、骨突部有棉花垫保护。6、长管骨折夹板包扎方法正确。(绷带包扎方法顺序,先中间、再骨折近端、最后是骨折远端)。7、超肩、超肘、超踝、锁骨、足底夹板包扎方法正确。小夹板固定要求8、外层绷带结打在夹板上,方向统一,结头留1.5cm,结头结实。9、小夹板之间有1.5-2cm的空隙。10、伤肢指(趾)端外露(有伤口除外),指(趾)端清洁,以便观察血运情况。小夹板固定适用范围小夹板固定治疗常用于肱骨、尺桡骨、胫腓骨、桡骨远端以及踝关节等部位的骨折,对一些关节骨折、关节附近骨折及股骨骨折等多部适宜小夹板固定治疗禁忌症A、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B、感染或软组织损伤,肿胀严重,甚至有水泡的四肢骨折。C、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D、躯干骨折。E、固定不易稳定的骨折。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A、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肢体肿胀消退,可用软枕垫高。B、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特别固定后1-4天内更应注意肢端动脉的搏动情况以及肢体(尤其末梢)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手指或足趾主动活动情况等。若发现有血液循环障碍,必须及时将扎带放松,如仍未好转,应拆开绷带,重新包扎。C、若在夹板内固定垫处、夹板两端或骨骼隆突部位出现固定的疼痛点时,应及时拆开夹板进行检查,以防发生压迫性溃疡。D、注意经常调整夹板的松紧度。患肢肿胀消退后,夹板也将松动,故应每天检查扎带的松紧度,及时予以调整。E、定期作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了解骨折是否再发生移动,特别在复位后2周内要勤于复查。若再发生移位,应再次进行复位。
F、及时指导病人进行练功活动。
G、解除夹板的日期:骨折复位情况。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
X线片。其它:如骨折处的血运以及伤肢的皮肤是否好,患者体质、年龄等。主要依据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Smith骨折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操作方法以Colles骨折为例物品准备:夹板、药膏(纱布块代替)、压垫、扎带、绷带、剪刀物品准备项:药膏、绷带、压垫、夹板、扎带、剪刀一牵(引)一助二助牵引手法体位:患者平卧或坐位,肩外展90度。一助:一手握患侧拇指,另一手握其余四指,沿前臂纵轴,向远端牵引。二助:双手握患侧肘部相反方向牵引。牵引力度:缓慢、持续、充分。患者体位摆放:术者完成,口述:“肩外展90度”(分)。助手牵引手法:一助:一手握患侧拇指,另一手握其余四指,沿前臂纵轴,向远端牵引。(分)二助:双手握患侧肘部相反方向牵引。(分)牵引力度:缓慢、持续、充分。(分)二旋二助持续性牵引一助:旋一助:牵引同时,口述:“屈腕”(动作+口述),口述:“角度以不超过30度为宜”(动作分;口述分)二助:持续牵引,(分)三压顶偏术者术者:任务是纠正成角及桡偏。在助手牵引下,双手握住腕部,拇指在背侧,其余四指在掌侧;压:(口述)“拇指压住骨折远端,向远侧推挤”顶:(口述)“其余四指顶住骨折近端”
偏:(口述)“右手向尺侧挤压骨折远端”纠正成角及桡偏后,两助手可缓慢放松牵引,但要轻牵维持复位!四敷药(包扎)纱布代替敷药包扎由术者完成。膏药:放置桡背侧;包扎:绷带缠绕自腕关节开始,缠绕膏药两周后;向上缠绕至前臂上1∕3位置(约于所选夹板等长);绷带卷无脱落。松紧度:“以能插进小手指为宜”六(放置)夹板七(绑)扎带先中部,再远端,最后近端:八调节(扎带松紧度)上下移动1cm为宜十悬挂悬挂绷带双悬挂截取两段适宜长度绷带,一根至于远端扎带处,另一根至于近端扎带处,指导患者将患肢置于胸前,屈肘90度,两绷带绕于颈后打活结。口述:“请将患肢置于胸前,屈肘90度”。十一观察(甲床血液循环)十二指导指导患者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伸锻炼。指导患者肘关节活动。功能锻炼因骨折造成患者活动受限,长期制动会造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直。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及早功能锻炼可以发挥肌肉对血液循环的“水泵”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使肿胀尽快消退,并能预防关节粘连,有利于肢体力线调整,促进骨痂形成,所以夹板固定后应立即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做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肘关节功能锻炼。小夹板外固定的观察护理㈡血液循环缺血性并发症为小夹板外固定最常见的并发症。应严密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患肢血液循环主要护理观察指标包括:⒈疼痛骨折复位后一般疼痛明显缓解,如果疼痛继续存在,并呈持续性剧痛,应提高警惕,因为往往疼痛是病人患肢血液循环障碍的最早期表现之一。⒉患肢肿胀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多表现为患肢严重肿胀。⒊皮肤温度血循环障碍时肢端温度较健侧低,甚至冰冷。小夹板外固定的观察护理⒋皮肤颜色若动脉供血受阻,患肢为贫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变为苍白;若静脉回流受阻,患肢为淤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呈青紫色。⒌感觉异常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最早出现异常改变,表现为肢端麻木、感觉迟钝或消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