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句法分析课件_第1页
第五章句法分析课件_第2页
第五章句法分析课件_第3页
第五章句法分析课件_第4页
第五章句法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也叫做中心词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的特点是:•

1、认定语法分析就是分析一个句子(单句)的句子成分。•

2、认定一个句子有六大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作句子成分的原则上都只能是词第五章汉语句法分析1第一节成分分析法从句法角度来解释说明种种语言现象的分析方法,称之为“句法分析法”。2一、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要点: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2.认为句子有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34.分析的过程是:先看清全句的主要成分,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再看充当谓语的动词是不是及物动词,以决定后面是否有连带成分宾语;最后指出附加在主语、宾语、谓语前后的所有附加成分。4二、句子成分分析法表示方法:1.加线法

比较通用的符号是:主语= 谓语

—宾语

~~~

补语

<

>定语(

)

状语[

](淘气的)弟弟[已经]做<完>了|(今天的)作业=

—~~~2.图解法5三、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⒈采用加线法和图解法分析句子,简明清晰、形象直观。⒉有利于确定句型。⒊有利于识别病句。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6四、实际操作上的问题如:他从小贪图安逸。(*他贪图)他的想法都合乎事实。(*想法合乎)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1.“主干”离开了“枝叶”就不成立或站不起来。7如:我弟弟不喜欢京剧。(≠弟弟喜欢)你可便宜他了。(≠你便宜)无原则的团结对革命事业有害。(≠团结有害)2.离了枝叶,“主干”虽成立或站得住,但意思完全变了。83.分化歧义的能力差如“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这个句子是有歧义的:A、我上次来觉得这张照片放在这里显得挺小气的,怎么现在看起来顺眼了?——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意思是原来的太小了,现在的比原来放大了一点儿,刚好合适。)B、我是按尺寸定做的镜框,怎么装不进去了呢?——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比要求的尺寸大了)9句法成分分析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限性呢?原因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分析的过程中不大关注语法结构的层次性。从表面看,一个句子或者句法结构是词的线性序列,其实句子或句法结构里词与词之间结合的松

紧程度是不一样的,词和词的组合有着层次的透景。一个句子或者句法结构的词和词,总是按一定的句

法规则一层一层地进行组合的。如:他刚来。句子或句法结构所具有的这种构造特征,一般称之为“句法结构的层次性”。10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法就是“层次分析法”。如:他弟弟喜欢外国小说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11分析过程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切分,第二步是定性。如:他 去年

了 一趟 美国。|

||

|

主谓关系|

|

|

|

状中关系|

|

|

|

述宾关系|

_|

|

_|

述补关系切分过程中应注意:①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错②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③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遗漏,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切分的分析步骤。12层次分析法的图解方法1.分析层次图解法(从大到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32.组合层次图解法(从小到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层次分析法的优点与局限1、层次分析法的优点⑴适用范围广

句子成分分析法只适用于单句的句子成分分析,这些就把自己限定在很狭窄的适用范围之内。层次分析法它既可以用来分析单句的结构,也可以用来分析复句的结构,还可以用来分析合成词的结构。15例如:“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是个歧义句,句子成分分析法不能加以分化,但层次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加以分化。⑵能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16按B,句子应分析为: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主谓述补述补主谓述宾

/述补述补按A,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17这场错误避免一场无谓的争吵避免这场错误可以避免。一场无谓的争吵避免了。例如,汉语中动词单独作谓语不自由,有很大的限制,这正是通过层次分析法所获得的一条语法规律。⑶有助于发现新的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律。182、层次分析的局限层次分析包含切分和定性两方面内容。一是切分,找出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

二是定性,确立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是什么句法关系。至于包含在句法结构内部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它则无法揭示。例如:我写了一封信。1920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成

分的显性语法关系(亦称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隐性的语法关系(亦称语义结构关系)。要揭示这种隐含在句子里边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就得寻求新的分析手段。变换分析法正是适应这种研究的需要而产生的。它能揭示出同一个句式可能表示几种不同的动-名语义关系,解决句法多义的问题。2122对于变换分析,首先必须认识清楚,“变

换是句式的变换”。用朱德熙先生(1986)的话来说,“变换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两种

结构不同的句式之间的依存关系”。因此,决不能将变换看作是某两个具体句子之间

的变换。明确这一点很重要。按照这个精

神,作为一个合格的变换,一定得遵守以

下一些原则。作为一个合格的变换,一定得形成一个变换矩阵,这个变换矩阵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我们所要研究分析的句法格式(称为“原句式”)及其一个个具体的实例;这一部分置于变换矩阵的左边。二是与原句式在结构上有相关性的另外的句法格式(称之为“变换式”)及其一个个具体的实例;这一部分置于变换矩阵的右边。三是表示原句式和变换式之间变换关系的箭头,置于原句式及其实例和变换式及其实例之间(用一般的箭头,如“ ”,表示变换关系成立;用加斜杠的箭头,如,“ ”表示变换关系不成立)。•2324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个变换实例。先看实例:(1)戏台上摆着鲜花。(2)戏台上演着京戏。这两个句子格式相同,其词类序列都是:(3)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如果对它们进行层次分析,切分和定性相同。(4) 名词[处所] 动词+着 名词语a.戏台上b.戏台上摆着演着鲜花。京戏。••

1

2

1—2

3

4

3—4主谓述宾25但例(1)和例(2)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不同的。例(1)表示存在,表静态,“动词着”在意思上大致相当于“有”。我们把例(1)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假定为A义。例

(2)表示活动,表动态,“动词着”在意思上表示某行为动作正在进行。我们把例(2)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假定为B义。这种歧义现象也得用变换分析法来加以分化,因为A义和B义的差异是由句法结构内部实词与实词之间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所造成的。26具体说,例(1)里的“戏台上”(名词[处所])指明“鲜花”(名词语)存在的处所,而例(2)里的“戏台上”(名词[处所”指明“演京戏”(“动词+名词语”)这一活动进行的场所。下面试用变换分析来分化上述歧义句式。这里我们不妨假设表示A义的“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为

[A]式,表示B义的“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为[B]式。27我们看到,[A]式可以跟“名词语+动词+在+名词[处所]”句式(假设为[C]式)相联系,即[A]式可以变换为[C]式,具体如下:(5)[A]式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C]式名词语+动词+在+名词[处所)戏台上摆着鲜花→鲜花摆在戏台上门上贴着对联→对联贴在门上台上坐着主席团→主席团坐在台上这说明,[A]式与[C]式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即(6)[A]式→[C]式28现在看[B]式。我们看到,[B]式可以跟“名词[处

所)+正在+动词+名词语”(假设为[D]式)发生联系,而且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保持不变,即[B]式可以变换为[D]式。具体如下:•(7)[B]式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D]式名词[处所]+正在+动词+名词语戏台上演着京戏→戏台上正在演京戏门外敲着锣鼓→门外正在敲锣鼓外面下着大雨→外面正在下大雨大厅里跳着舞→大厅里正在跳舞29

这说明,[B]与[D]式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即:(8)[B]式→[D]式值得注意的是,[A]式只能变换为[C]式,

[B]式只能变换为[D]式。变换分析有效地分化歧义句式

: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变化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变化分析法的作用:1、更有效的分化歧义句式。2、揭示更多的语法规律。表总括的程度副词“都”确切的语法意义是什么?是在运用了变换分析法后才进一步明确的。30“表示总括”理解为“只要前面是表示复数的名词性成分就能用‘都”’。按此理解,多数情况下是用得对的,但也会出现用得不对的病句。例如:

(1)*麦克生日那天,我们三个人都给他送了一个大大的蛋糕。

(2)*佐佐木、冈本俩都是同乡,都出生在鹿儿岛。31原来副词“都”不是一般地表示总括,而是强调表示“都”后面所说的性状或情况适用于它所指向的某个集合中的每一个个体,或无一例外地独自进行了后面所谈到的行为动作,或无一例外地各自具有后面所谈到的性状,或无一例外地属于后面所谈到的情况。例如:(3)爸爸、妈妈、姐姐都给我送了礼物。(4)小芸和小玲都天资过人。32由于“都”表示的是上述语法意义,所以用“都”的句子往往可以扩充为一个并列复句,复句里居后的分句中往往用副词“也”,以强调彼此的类同关系。如例(3)(4)也可以说成:

(5)爸爸给我送了礼物,妈妈给我送了礼物,姐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