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化的结合论北京胡同文化的解读_第1页
历史与文化的结合论北京胡同文化的解读_第2页
历史与文化的结合论北京胡同文化的解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与文化的结合论北京胡同文化的解读

胡同是北京独特的古老城市街道。胡同原为蒙古语,即小街巷。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发展。北京胡同的走向多为正东正西,宽度一般不过九米。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胡同。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繁衍了出了有名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就是在胡同这一特定的历史生存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思想,一种意识潮流,离开了胡同这个特定的赖以产生、生存、发展的生存状态,胡同文化也就如同浮萍。胡同与胡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对于“文化”一词,众说纷纭。现在比较公认的文化定义,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的看法:“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简单地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说起文化,许多人可能觉得高深莫测。探讨文化问题,必定是学者专家的“专利”。而说起胡同文化,并没有很严肃地讨论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娓娓道出。为此,作家汪曾祺以敏锐而细致的观察,介绍了胡同的诸多特性。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内的四合院规规矩矩。胡同、四合院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许多人也许会感觉到,文化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文化也可以这样探究。一、市民文化的建构者—胡同滋生、培育了“胡同文化”“胡同文化”说白了还是一种市民文化。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汪曾祺曾在《胡同文化》有如下概括:“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而这种市民文化的造就者就是胡同。一个相对封闭的四合院,一条相对僻静的胡同,让贫民百姓体会到了“关门做皇帝”的味道。满足于现有一切。这就是胡同文化的精义——忍。但这忍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心满意足,虽说不高雅,但却实在,这是久住胡同人极易产生的文化心理。环境的宁静让思想也会变得平淡,居住的稳定让性情也变得平稳,交往的平常让思维也变得庸常。所以,住在胡同里的人“安土重迁”、易于4.司马辽太郎的《西域行》。朝出版社,1978-10p235.司马辽太郎的《西域行》。朝出版社,1978-10p236.司马辽太郎的《西域行》。朝出版社,1978-10p1347.司马辽太郎的《西域行》。朝出版社,1978-10p248.司马辽太郎陈顺臣对中国的反思[m]艺术春秋,1978-039.司马辽太郎陈顺臣对中国的反思[m]艺术春秋,1978-0310.司马辽太郎的《西域行》。朝出版社,1978-10p11011.司马辽太郎的《西域行》。朝出版社,1978-10p20012.陈顺臣对中国的反思[m]文艺春秋,1978—03满足,明哲保身、“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形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胡同文化”。二、研究的井离乡、以概述胡同是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这也是胡同的定义所在,“凡有井水处,必有其歌声”。人离开家乡,便言之“背井离乡”,一个井字将人化开而居,而胡同又将其牵连,这就是华夏民族的又一特点——不即不离,“周而不比”,更是胡同的功能所在。胡同的偏于一隅,让胡同里的人安于一处,不愿意为更多的事分身、分神。只要能生活就成,“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就成为了“胡同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成为人们恒长的思想。三、“双向文化”的内涵作为平民所居住的胡同,对应的都是相对破旧、冷清的院落。作为平民的生活相对是简单的、平淡的。“独门独院”的理想,再加之胡同的相对冷清,让人们更喜欢清静、平静、冷静。狭窄的胡同容不了人们更多的聚会,长久地闲聊。所以,让居住在胡同里的人思维习惯有了独特之处——冷静得出奇。皇帝驾崩了,学生游街了,只要不在眼前晃动,那就与我无关。只要“有窝头,就行”“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豆腐,嘿”,这一个“嘿”字,胜过千言万语。眼不见心不烦,安分守己,知足常乐,也带点逆来顺受的无奈,这种“忍”的哲学思想,思维习惯,又与北京胡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是胡同强化和放大了人们的这种思维,躲进胡同成一统,管它春夏与冬秋。胡同的相对冷清、清静让人们的思想也向着清静、平和冷静发展。“您多余操这份儿心”,“北京人,真有你的。”胡同,是一种文化建筑,体现着一种文化思想;胡同,更是一种文化影象,再现着文化底蕴,胡同诠释的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胡同文化”。胡同承载历史,更承载文化。而“胡同和文化”的解释,则把胡同和文化割裂开来,对等起来,它们之间的联系没有了任何的必然性,这与事实不符。因此将“胡同文化”解读成“胡同和文化”就显得过于牵强与偏颇。“胡同文化”的正确理解应该是:“胡同文化”是北京四合院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因胡同而有了“胡同文化”;因“胡同文化”才显现胡同的魅力。胡同造就了“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扬举了胡同的价值和意义。胡同与“胡同文化”融为了一体,已经深深地砌在了每一个砖缝里,与历史共存、与岁月共进,不可分割。参考文献司马辽太郎·陈舜臣.对谈—思考中国[M].文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