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在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在公交车上不能大声喧哗,在公园游览不能踩踏草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这表明()A.规则太多生活不方便 B.生活处处有规则C.有了规则就失去了自由 D.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A.维护秩序要靠规则和自觉遵守 B.在学校生活中我们没有自由 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 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3.《元史·许衡传》中记载:夏日外出时,众人争相摘取路边的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奖惩等外在约束B.遵守规则需要我们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C.要积极改进和完善规则D.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4.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规则。如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这些现象告诉我们()①要学会“慎独”②只能通过他律来约束不良行为③在小事上不必自律④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律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5.当得到别人的帮助时,我们要主动说:“谢谢!”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学会理解他人,主动道歉并说一声:“对不起”。这些小细节往往可以使人收获好心情,而得理不饶人可能诱发大冲突。由此可见(

)①文明有礼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②学会换位思考,能化解一切矛盾冲突③尊重是相互的,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④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得到他人尊重,才能尊重他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火车站,一名农民工大叔因为天气炎热,想进候车室接水喝,但由于没有票无法进入,车站民警得知后立即接过水杯,为他接了满满一杯水,农民工大叔敬礼致谢,民警也回了一个礼,双方都漏出了暖暖的微笑。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车站民警友善待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②双方互相敬礼致谢是他们良好内在修养的表现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④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打喷嚏、咳嗽要掩住口鼻,既防病又文明。一段央视主持人康辉用手肘掩住口鼻的视频一经发出,很快便赢得了众多点赞。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咳嗽时掩住口鼻显示了对他人的尊重②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③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从大事做起④不文明行为是个人私事,与他人无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小明所在的小区全面推行了垃圾分类,但是,总有一些居民依然乱扔垃圾。对此,小明应该()①坚决不理睬他们②礼貌劝说对方,履行社会责任③上前制止且嘲笑他们④提醒帮助他们,维护社会规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9.2022年2月9日,央广网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网站获悉,雅诗兰黛为推广其精华露产品,虚假宣传“年轻指数+77%”等产品功效,被罚238万余元。据悉,雅诗兰黛曾多次因虚假宣传被处罚。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依法经营,恪守底线

②商品有价,诚信无价③法律有界,自由无限

④敬畏规则,坚守公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浙江省湖州市一名清运工工作时不小心蹭到路边汽车的后视镜,他主动留下字条表达歉意并表示愿意赔偿。最后,车主选择了原谅。这告诉我们(

)①社会需要理解和宽容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③缺乏善良之心的人不会伤害自己

④只要恪守诚信就可以不担责任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①小薇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②中学生小斌等人多次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刑事违法行为③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行政违法行为④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民事违法行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对下列四个案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判断正确的是(

)A.小林高空抛物致邻居重伤而死亡——承担民事责任B.张某欠李某10万元,拒不偿还——承担民事责任C.小杨聚众闹事导致马路交通堵塞——承担刑事责任D.李老板因生意亏本拒不履行合同——承担行政责任13.某市服装店店主蔡某因怀疑一女生偷窃服装,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让网友发起“人肉搜索”。很快,该女生的个人隐私信息被曝光。该女生因不堪被当作小偷受侮辱而自杀。随后,服装店店主蔡某被警方刑事拘留,蔡某之所以被刑事拘留,是因为她的行为()A.虽然对社会没有危害性,但超越了法律许可的范围B.违反了我国的行政法律规范,应受到严厉的行政处罚C.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D.触犯了我国刑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涉嫌犯罪14.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都要受到刑罚处罚B.欠债不还;捡到东西不归还失主等属于民事违法行为C.吸食毒品、运输和贩卖毒品属于行政违法行为D.任何违法行为都要违反刑法的行为15.八年级学生小义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困难。他的爸爸在工厂上班时不慎受伤,造成腰椎体骨折,后被认定为工伤。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该工厂应支付各项工伤赔偿共计20万元,但该工厂在支付6万元后就没有再支付任何费用。爸爸准备通过诉讼讨回公道,那么他可以()A.采用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B.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维权C.组织亲人去抢该工厂的财产 D.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16.请观察下图漫画并回答问题(1)图片一和图片二分别反映了生活中的什么现象?(2)结合两幅图片,请你说说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哪些素养?17.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中国的建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1)诚信的含义是什么?(2)诚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你打算如何践行诚信?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回来经过小区南门的时候,注意一点,那儿有一条没有拴绳的狗。”“一不小心,就会踩到狗屎。”狗的行为,可以折射出狗主人的素质。各地纷纷出台《城市文明养犬公约》,文明养犬成为社会关注话题。材料二今年9月,河南安阳一位八旬老人耿女士在小区遛弯时被两条大型犬咬伤,受害方表示:“只需要要狗主人在媒体见证下赔礼道歉!”。狗主人面对事实不仅不道歉反称老人是摔伤。事发后,耿女士的家人采取了一系列维权措施……最后找到河南广播电视台《小莉帮忙》求助。社会各界纷纷谴责狗主人,舆情汹涌之下,安阳“狗咬人”事件终于迎来和解,犬只主人赴受伤老人家中道歉,并赔偿了老人医药费。(1)材料一中的现象折射出狗主人需提升哪些道德素养?(2)请你推测耿女士的家人可以采取的维权途径。(3)据材料二分析,推动事件最终结果的是一股什么力量?“共创文明社会生活”,我们从材料二中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1.B2.A3.B4.D5.B6.D7.A8.C9.B10.A11.A12.B13.D14.B15.D16.(1)图一:危害公共安全;图二:校园欺凌;(2)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生命意识;自救自护意识;平等观念;等等。17.(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准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