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教育_第1页
我所理解的教育_第2页
我所理解的教育_第3页
我所理解的教育_第4页
我所理解的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所理解的教育之前看过韩寒写的文章《我所理解的教育》,我也想来扯一扯我所理解的教育。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这是百度百科上的解释,孟子也说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们暂且这么单纯地理解它,也就是把人教好。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把人教好呢?这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的讨论也非常多。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而现实的情况似乎不是这样,似乎厌学的学生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在媒体上,似乎厌学的孩子才是正常的,喜欢学习的孩子都是凤毛菱角。现实是不是这样呢?没有谁去调查统计过。我认为,这多半是好事者有意为之,吸引眼球而已,虽然具体厌学的孩子到底占多大比例我并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应该没有那么夸张,爱学习的孩子还是占多数。但是毕竟厌学的学生还是存在一定数量的,很多人把学生厌学归咎于老师课堂的“灌输式”教育,似乎只要把“灌输式”教育改成游戏式或者其他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就可以彻底改变学生的厌学状况,我认为这是狭隘的。学生厌学的原因真的只来自于老师的课堂吗?不是的,家庭的教育、周围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有的父母根本不重视教育,或者对怎么教育孩子一无所知,根本没有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自己也从来不会看书学习,天天打麻将、刷抖音,也不会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而是把皮球全踢给老师,孩子没学好就怪老师,这简直是天大的冤枉!这样的父母管教出来的孩子,老师讲课讲的再好,有用吗?我不否认课堂需要趣味性,来给孩子的学习增加乐趣,但我坚决反对把增加课堂趣味性视为万能的方法,似乎只要课堂变得有趣了,孩子就爱学习了。我认为,家庭教育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营造,才是解决学生厌学的根本所在。对教育一无所知,一边刷抖音打麻将,一边喊课堂要有趣味性的人,以及把学生厌学无限放大,诋毁老师这个职业,唯恐天下不乱,却不去找学生厌学的根源的人,都是可恶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其适当的位置,让其发挥光和热。教育就是想办法让人找到其适当的位置。而现实是,每个人都想去更好的位置,能当将军,就不想当士兵。这本不是坏事,但是将军的位置就那么多,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的上,那怎么办?就只能选拔了。所以就有了高考,通过考试分数来选拔出优秀的人。高考一直被很多人诟病,主要原因就是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很难体现出“因材施教”的理念。但是,这却是教育相对公平的体现,因为无论你爸是高官,还是农民,无论你是住在大城市,还是偏远山区,最终是否被录取,都是看这场考试的分数来决定。知道为什么明清要采取“八股取仕”吗?因为公平!你要知道,古代读书时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很多时候受教育权都被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里,平民读书的机会是很少的,如果不把考试的内容规定得死死的,平民知识分子怎么和贵族知识分子竞争?同时,古代的交通也不发达,大城市的消息传到偏远山区要很长时间,如果考试内容老是改来改去的,偏远地区的知识分子就基本没机会了。即使说高考是相对公平的,这种公平也是相对的,有钱人家的孩子接受的资源肯定比穷人家的孩子多,这是必然的。起跑线是不一样,但至少高考还是给下层知识分子一条突破阶层的道路。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条道路已经在慢慢关闭。有钱人家的孩子,接受的资源多,家庭教育也更加科学,孩子也非常努力,穷人家的孩子铆足了劲,也很难追赶了。阶级壁垒正在形成,阶级通道正在关闭,有钱人呼唤个性化的教育,抵制高考,说高考扼杀了孩子的个性。而可悲的是,很多底层人民却浑然不知,也一起跟着喷高考制度,要快乐学习,简直太喜剧了!我不知道当新高考来临,这些人沦为鱼肉,被人宰割的时候,会不会幡然醒悟,或许是依旧乐在其中。我只希望沦为鱼肉的人不是我。你还觉得教育只是把人教好那么简单吗?把人教好只是一个称职的老师的基本要求。面对如今这巨大的挑战,我们除了把人教好,还能做点什么呢?“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话总是这么好用。这个时代的“坏”我就不再赘述了,但这个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的科技日益发达,我们的互联网技术让我们即使跨越千山万水,也能互通有无。当教育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地域的限制被打破,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平民化,底层的人民也能享受得起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互联网教育也许成了平民突破阶层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阶层的大门关闭后留下的唯一一扇窗!而我们在做的事情,就是把这根稻草做得更粗更结实,能够承受更多人的重量,把这扇窗的坎墙做得更低,窗户开得更宽更大,让更多人能够通过!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得到的东西往往都很廉价。孩子可能不懂这个道理,但大人必须要懂。所以,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作为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是一门必修课,光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技巧和方法。就像一位医生,光有治好病人的心是不够的,必须有专业的医学知识才行。“知识改变命运”,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如果想让自己的后代超越自己,那自己本身就要不断学习,学习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至少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不那么劣势的起跑线。“伟大的羽翼必然追求自由之光辉”,如果因为怕辛苦就不想学习那纯粹是懒惰!在说老师“灌输式”教育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够努力呢?教育界有句名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要想培育一位杰出人才,付出的时间之漫长、代价之艰难,是树木之十倍。今天我所想谈的,只是教育中的一个细小分支,家庭教育。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及接触的小孩、和周围各式各样的家庭,主要谈三个方面。一、现实的矛盾“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传统观念,以致于现在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习各种兴趣班,不能输在起跑线,周六学“语数英”,周日学“琴棋书画”,期盼着长大后要乖,不能出去鬼混,不能早恋,要年年三好学生,奖状敷墙,要努力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实际上呢?小时候,小孩子迫于你的威严,不敢和你顶撞,任尔东西南北风。到了中学,小孩子心理和生理都萌发变化,独立意识占据心头,对爸妈、特别是爱唠叨的爸妈都有了小小的叛逆心理。及至高中,知识难度、体量的快速爬升,学业压力加大,很多人进入青春,进入彻底的叛逆期,思想独立、生活独立。与不善交流、不善引导、不善理解的父母之间矛盾逐渐显现,甩门不理,进出无话,父母子女关系开始变得僵硬,或成为常态,更别说在学习、生活上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了。步入大学,当你伸手不及远方,便只能听之任之;再到小孩成家立业,你就更难约束到了。所以,你就发现,在这过程中,父母子女之间的沟通其实就是充斥在小孩子的整个学习历程中,特别是18岁上大学以前的那段时光。于是,也就有了逢年过节时,家长口中蹦出的那句经典台词“你考试考了多少分”。那到底该怎么做呢?二、最好的教育在18岁前现在都讲终身学习,但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学习上的沟通,多发生在18岁上大学之前。如何在这18年的时间里,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摆在每一个中国家长面前的难题。为方便表述,我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父母缺乏与孩子相伴相随的答疑解惑能力。囿于上个年代某些不可控因素,父辈们没有在文化水平上取得很大成就,难与小孩就作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类父母一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想教又不会教,想找个人教又不知道找谁合适,或不知道怎么去找,前段时间的“量子波动阅读”最容易中招的可能就是他们。我这里有个建议,其实你们的最优策略是:找人,找合适的人,找一个大家庭当中受教育程度稍微高点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或建议。虽然学习上不能答疑解惑,但在认人、选人、用人上,凭借几十年的经验与阅历,应该也可以助小孩子一臂之力。第二类,父母有答疑解惑能力但没时间陪伴孩子。这应该是80后、90后一代作为父母遇到的最大问题,变幻日异的残酷竞争吞噬了大部分人的工作时间,使得陪伴家人的闲暇时光变得极为珍贵。这类人群要避免陷入两个误区:一是过多的投入工作,而忽视了陪伴家人,导致双方互相不理解,易引起不必要的家庭矛盾;二是过多的注重工作上的金钱回报,认为请保姆、请家教即是弥补对家庭的亏欠,殊不知,恰恰相反,肥水流到外人田,既没享受到陪伴时的天伦之乐,也没实现财富大幅增长,可谓“陪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类,父母既有能力,又有时间陪伴孩子。大多数人很难企及的一种状态。达到这一类的父母本身知识水平不差,各方能力均可,小孩衣食无忧、甚至锦衣玉食,相信父母给的都是社会上最上层的教育资源。但这里有个矛盾,父母越强,光环越大,小孩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越难,小孩人生的价值感、满足感就越弱,因为他们总是生活在父母的光环下,很难超越自己的父母。无论如何,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教育上,从古至今,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给孩子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作为父母,可以无愧于心,作为小孩,也应当感知于怀。三、言传身教的力量同理父母心,谁都希望自己家的小孩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与此同时,也请你们注意你们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最好的榜样,你怎么做,决定了你小孩将会怎么做。你年轻时抽烟,你的孩子长大了也抽烟,请你不要指责;你爱搓麻将,你的孩子长大了也经常参与“三缺一”,请你不要抱怨;你年轻时到处爱玩不着家,你的孩子成家了对家庭不闻不问,请你也不要责备;你成天抱着手机,你的孩子长大了端着电脑,对你不理不睬,毫无关怀,请你也不要说三道四;你不看书、不读报、不认真工作,世事充耳不闻,你的孩子对学习毫无兴趣,在校抽烟喝酒早恋不归家,一心不读“圣贤书”,也请你莫怪。万事皆有因果,我一直相信“言传身教”的力量。金钱是身外之物,但精神不是。你对工作、对生活总是刻苦努力钻研,积极阳光向上,你的小孩便不会懒惰邋遢无边,整日消极沉沉。言传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