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无衣》课件30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无衣》课件30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无衣》课件30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无衣》课件30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无衣》课件30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衣诗经·秦风教学目标了解《诗经》基本常识,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秦国军民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流。

关于《诗经》风雅颂赋比兴民间乐歌,15国风宫廷乐歌,大雅小雅宗庙乐歌和舞歌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以彼物比此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160篇105篇40篇诗六义

《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篇,为秦地民歌。秦,古秦国在西犬丘(今甘肃天水南部,包括西汉水流域大部),东周初,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开始列为诸侯,改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自此逐渐强大起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秦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秦诗产生的时代大致说来是自春秋初至秦穆公(死于前六二二年)的一百五、六十年间。《国风·秦风》共有十首诗:车邻、驷驖(tiě)、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和权舆。关于秦风关于《无衣》

《无衣》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于秦国民歌。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将要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一首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本诗标题“无衣”的意思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无衣

《诗经·秦风》

注意:《无衣》是一首四言诗,诵读的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基调:慷慨雄壮)古诗词诵读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袍:长袍,类似于斗篷。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王于兴师:于,句中助词,兴师,起兵,意思是周王出兵打战。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偕作:共同行动。裳:下衣,这里指战裙。甲兵:铠甲与兵器。偕行:一起前进。重要字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的长袍跟你共享。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跟你共同对付敌人。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贴身穿的衣服跟你共享。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矛和戟,我跟你共同行动。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的下衣跟你共享。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铠甲和兵器,我跟你共同奔赴战场。文白对译

诗歌第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文本理解

诗歌第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与后一句的一问一答又形成了设问,鲜明地表达了战士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一心为国征战,不计较衣物不全的爱国的思想感情。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如果把“王于兴师”删除似乎也通顺,那么可以删除此句吗?不可以删除。它在逻辑上与前面的一问一答有前后关系,交代了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文章把它置后补充交代,先“议”后“叙”,目的有二:(1)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势;(2)激发爱国热情,突出为国而战的斗争精神。文本研讨从课文字面来看,本诗歌有什么特点?每一节都在重复,在重复的同时又有些微的变化。文本研讨与子同袍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与子同泽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与子同裳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长袍贴身内衣下衣一起赴战一起行动铠甲兵器共同对敌长柄武器长柄武器战服思想行动兵器层层递进文本研讨诵读诗歌,看看诗歌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层层深入内容总结第一章,统一思想。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求。“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第二章,统一行动。“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是行动的开始。第三章,共赴战场。“与子偕行”,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同泽

…………矛戟

……偕作……同裳

…………甲兵

……偕行内容形象主题(思想)(准备)(赴战)团结友爱不计困难积极响应齐心备战同仇敌忾勇赴战场团结友爱、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慷慨豪迈和爱国精神。层层递进文本小结本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本诗是一首赋体诗,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作用:①便于记忆和咏唱。②增加诗的节奏性和音乐感。③回旋反复,可充分地抒发。艺术手法1、加深印象,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2、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3、强烈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为国征战、英勇抗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深化诗的主题《无衣》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激昂慷慨、豪迈乐观及热情互助的精神,表现出同仇敌忾、舍生忘死、英勇抗敌、保卫家园的勇气,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诗歌主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词意。(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3)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

)名词作动词,穿战袍名词作动词,穿衬衣名词作动词,穿下衣课堂练习《无衣》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制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了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情景默写交流探讨《无衣》表达的是一种敢于担当的英雄主义气概以及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千百年来,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代代相承。说说你想到哪些跟《无衣》中的主人公很像的人或事?你懂七连吗?你知道七连多少次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抱着战友残缺的躯体,看着支离破碎的连旗。千军万马在喊胜利,在喊万岁,七连没有声音,它只是埋好战友,包上伤口,跟自己说又活下来了,还得打下去。

——电影《长津湖》台词抗美援朝志愿军: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抗疫路上的“00后”:撑起“青春脊梁”!在防疫一线的志愿者队伍中,有许多“00后”的身影。他们用年轻的肩膀担起了战疫责任,稚嫩的脸庞掩饰不住他们坚定的眼神,他们用行动证明“00后”的肩膀,靠得住!致敬抗疫工作者的一首《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藏蓝警色,素衣加身。与子偕手!岂曰无衣?与子同责。夙兴夜寐,殚诚毕虑。与子偕首!岂曰无衣?与子同殇。依依东望,攻克乃还。与子偕守!——诗歌来源网络,作者:李壮军演唱视频欣赏《无衣》对这首诗中的“与子同仇”的“仇”,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都理解为“仇敌”、“敌人”,音chóu。而且传统的注本也基本这么注解,你们是否有新的理解?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与查阅工具书,提出自己的见解。从“仇”字的本义来看一是古代“仇”、“逑”通用,“逑”在《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都解释为“匹偶”、“配偶”等,而且不少工具书在“仇”的义项中也列出了这个意义。二是“雠”作“雠怨”讲也是其引申义。三是引申义产生后“乃专谓怨为雠”,而并不以“仇”为怨。这个区别在《诗经》中就是明确的体现。“仇”、“逑”在古代音义相同。从《诗经》使用“仇”字的情形看东汉毛亨传《诗经》,在具体运用“仇”与“雠”这两个字时,对其意义是分得很清楚的:“仇”表示“匹合”、“伴侣”;“雠”表示“怨雠”、“雠敌”。《秦风•无衣》中“与子同仇”的“仇(音qiú)”,同样也应作“伴侣”、“匹偶”讲,对于一起从军的士兵而言,就是“同伴”、“战友”;若解释为“雠敌”、“敌人”,则与《诗经》用字的体例格式不合。从《无衣》遣词造句的特点看《无衣》主要采用重章复唱的形式表达感情。如每章相对应的词“同袍”、“同择”、“同裳”是相同的;“戈矛”、“矛戟”、“甲兵”是一致的。因而,“同仇(音qiú)”与相对应的“偕作”、“偕行”也应该一致。“偕作”,即同作,一起行动;“偕行”,即同往,一起出征;“同仇(音qiú)”,即同伴,一起从军。从《无衣》全篇的表意看诗歌描写的侧重点是秦民相约从军的情况及出征前的准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