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下载(辽宁省县级优课)-八年级历史教案_第1页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下载(辽宁省县级优课)-八年级历史教案_第2页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下载(辽宁省县级优课)-八年级历史教案_第3页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下载(辽宁省县级优课)-八年级历史教案_第4页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下载(辽宁省县级优课)-八年级历史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生问好!师:大家请看这两幅图片,思考:这组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生: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师过渡:1900年,人类用欢呼声拥抱新的世纪之年,而我们的国家还没有从甲午中日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一场新的灾难再次降临到了中国人的头上。这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不畏强暴,进行了英勇抵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段历史,学习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请大家打开教材P32,快速通览教材,思考本课共有几个小标题(板书: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师:“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本课有几个小标题组成?生:3个师:分别是?生: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的签订师:历史剧目即将再现,共计三幕:风云初起、古都悲泣、晚清悲歌首先让我们开启第一幕:风云初起——义和团运动(讲述)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时,主要用了三种手段:鸦片、枪炮、十字架。鸦片战争以来,各国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据清廷统计,天主教、基督教、沙俄的东正教在华的外籍传教士已有3300多人,入教的中国人达80余万,教堂遍布全国城乡。外国传教士以不平等条约和大炮作护身符。他们在中国勾结豪强、地痞,逞凶杀人,无恶不作,还不受中国法律的制约,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权益,起到了枪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作为较早被传教的山东一省建立的大小教堂就有一千多所,教徒八万多人,遭到外来文化宗教侵略更为严重,许多乡民相聚习武,力图自保。因此,山东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首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教师提问:义和团是由哪些组织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斗争矛头是谁?请大家阅读教材P32,板书:义和团运动生: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斗争矛头是:腐败的清朝政府。师:义和团原名义和拳,主要在山东西部秘密流传,信神练功。以设坛练拳的方法组织群众,宣传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师:“不到三月遍地红”,说明发展速度快师:是什么原因引发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呢?结合史料分析生: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师: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师:面对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有哪些改变?生: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师:义和团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斗争方式是什么?成果如何?生:P33师:义和团开始涌进京师,大肆捣毁教堂、拆电线等。至1900年,义和团基本上控制了京津地区。师: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明确的运动口号是?生:“扶清灭洋”师:分析评价此口号进步性:此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具有爱国性质,群众性基础更加广泛。局限性:但这个口号并不科学,“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也反映了农民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生:P33师:由此可见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师: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顶峰,他们到处捣毁教堂,中国人民的反帝怒火,在北方大半个中国熊熊燃烧起来——北京和天津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心脏。帝国主义担心他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便于1900年6月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这样爆发了。师:自主先学P33,完成表格生:回答师:西摩尔率八国联军从大沽经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西摩尔不得不改变计划,从水路进京。沿途又遭义和团的袭击,伤亡惨重。直至后来得援兵救助才狼狈逃回天津。义和团虽然取得了廊坊大捷,但仍然没有阻止侵略军攻占天津和北京。廊坊大战的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在此三次抗击英法联军的侵略。40年后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第四次攻击大沽口,再次将其攻陷。天津门户洞开,八国联军源源登陆。师:天津义和团是怎么做的?生:P34师:八国联军6000人向驻守八里台的聂士成军队反扑,聂士成陷入联军重重包围之中,仍沉着指挥,突围至八里台附近。此时聂士成双腿均已负伤,仍横刀跃马挺立桥头督战。进攻的德国将军苦战多时,仍未能得逞,于是集中炮弹和子弹射向聂士成和他的战马。转眼一匹战马倒下了,聂士成换乘另一匹,又倒下了,聂士成一连换乘了四匹战马,两腿先后被打断,身上数处受重伤。这时又一枚炮弹在他身边响起,弹片穿过头部,壮烈殉国。联军付出伤亡900余人的代价,并发射毒气炮后,攻陷天津。8月4日,联军2万余人由天津进犯北京。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中国军队使用着极其简陋的武器顽强阻击。在据城而守的中国军人中,有一位姓舒的士兵阵亡了,他有一个1岁多的儿子,他的儿子长大成人后为自己取笔名为老舍,并在自传中直白地写下了童年最深的记忆——我们恨八国联军!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逃西安,就在西逃的途中,她下令剿杀义和团。这又是为什么?最后义和团运动的结果是什么?生:回答师:就是要讨好帝国主义,以求得帝国主义列强对自己的“宽恕”。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义和团运动失败了,北京的劫难开始了——生:P34视频播放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师:作为中国人,你想说什么?晚清悲歌视频播放师:整理表格,分析影响1.时间:1901年。1901年是旧历辛丑年,所以叫《辛丑条约》。结合复习旧历纪年的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来进行识记。2.国家: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国家,除出兵中国的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之外,还有荷兰、比利时、西班牙三国,这三个国家因在东交民巷的使馆遭破坏要求赔偿并借机赚取好处。这再次说明:落后就要挨打!3.阅读教材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4.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学生分小组相互交流,并逐条分析其影响)(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影响: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经济受到限制。(指出9.8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十二年的财政收入)(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影响: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影响: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逃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影响:使馆界实际上是一个“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为“洋人的朝廷”。慈禧一路西逃到西安,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后,才挟光绪帝于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尽管出逃时狼狈不堪,还京时慈禧却威风十足。但正是这个在中国人民面前作威作福的慈禧太后,在回宫后却向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师:本课小结师:同学们,我们讲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到《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即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回顾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在帝国主义列强不断的侵略中,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朽反动。一些本来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的人彻底清醒过来,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起,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由中日甲午战争的后果导入:中国被日本这样一个东方小国大败,况且这个小国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在向中国学习,日本也是刚刚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所以,这更加刺激了西方列强的侵略野心,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展开对中国的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八国联军侵华。,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欧美列强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在中国疯狂传播。他们进行文化侵略时,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利权,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作为较早被传教的山东遭到了外来文化宗教侵略更为严重,因此,山东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首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1900年5月底,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时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的反抗力量。(直接控制不行,转向扶植代理人)结语:【教学反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朽反动。一些本来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的人彻底清醒过来,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起,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

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发动。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发动。1883-1885中法战争,法国发动。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发动。1900

八国联军侵华,英俄日法德美意奥联合发动。思维导图易错易混点列强在中国驻扎军队始于《辛丑条约》的签订。它规定了西方国家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可以驻扎军队。使馆区的出现也始于《辛丑条约》。《天津条约》只是规定了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左图右史漫画中的巨人指的是西方列强。而其中的线上木偶指的是清政府。它很形象地表现了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后已沦为了洋人的在华代理人和“洋人的朝廷”,任其摆布。在《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沿运河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占北京。1900年

6月15日,八国联军海军头目密谋夺取大沽炮台,控制津沽通道,并于当晚派日军300人登陆。16日,各国海军头目联合向大沽炮台守将、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暂借”炮台,限定在17日凌晨2时以前必须将炮台交出,否则将用武力夺取。当天下午,俄、英、德等国的小分队相继登陆,配合日军小分队完成了占领塘沽车站和包抄、进攻炮台的准备。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八国联军的无理要求,并严阵以待来犯之敌。6月17日凌晨,在俄国海军中将基利杰勃兰特指挥下,八国联军兵舰10余艘悍然从海面和炮台后侧同时向大沽炮台发起猛攻。罗荣光率领守卫炮台官兵英勇抵抗,开炮还击。双方鏖战6小时,共击沉击伤敌舰6艘,打死打伤敌军130多人。后因弹药库被敌炮击中,守军弹药不继,又无援军,处境极为不利。这时,陆上的敌军又乘势猛攻炮台,使守军腹背受敌,伤亡很重。晨5时,日军攻占北岸第一炮台;6时,英军攻占第二炮台;7时,各炮台先后被敌军攻占,大沽失陷。大沽保卫战,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战争,在当时是毫无希望取胜的,但以罗荣光为首的大沽军民,视死如归,浴血奋战,他们所表现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将千古流传。大沽口面临渤海,是天津的屏障。大沽口还背靠铁路,是由海上通往天津、到达北京的必经之处,军事地位极为重要。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在此三次抗击英法联军的侵略。40年后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第四次攻击大沽口,再次将其攻陷。攻陷大沽炮台攻占天津中国军队使用着极其简陋的武器顽强阻击。在据城而守的中国军人中,有一位姓舒的士兵阵亡了,他有一个1岁多的儿子,他的儿子长大成人后为自己取笔名为老舍,并在自传中直白地写下了童年最深的记忆——我们恨八国联军!八国联军在北京实际公开抢劫了8天,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对北京城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