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雨点》教学设计《小雨点》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中“亲亲、洗洗、画画”的含义,感受儿歌的语言美。
2、学念儿歌,感受儿歌中下雨的情景。
活动重点:
学念儿歌,理解亲亲、洗洗、画画的含义
活动难点:
在儿歌里感受下雨的情景。
活动预备:
教学挂图60—7、磁带
活动过程:
一、生活阅历谈话,引发活动内容
老师:下雨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
(老师引导幼儿回忆下雨的情景,并请幼儿学一学小雨点落在地上、房子上的声音。)
二、观赏、理解儿歌《小雨点》
1、幼儿观赏儿歌。
(老师出示背景图片,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两遍,在动词处留意声调、语气的变化。)
2、鼓舞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老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什么?
(老师依据幼儿的表达出示“小花”、“柳树”、“小河”的小图卡放在背景图上。)
3、老师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语言美,重点理解儿歌中“亲亲、洗洗、画画”的含义。
老师:为什么儿歌里说小雨点亲亲小花的嘴巴?洗洗小柳树的头发?在小河的脸上画画?
(老师引导幼儿体会小雨点和他们之间友爱、亲热的关系和情感。)
三、老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雨点》。
1、幼儿跟随老师朗诵儿歌两遍。
(老师留意幼儿的发音,如“树”。)
2、老师:在朗诵到“亲亲、洗洗、画画”时,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鼓舞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3、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两遍。
4、幼儿扮演角色朗诵儿歌两遍。
(请幼儿与同伴两两合作,一人扮演小雨点,一人扮演小花、柳树、小河,然后交换角色朗诵。)
5、老师取下挂图,请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内容
1、老师引导幼儿拓展想象:小伴侣们想一想,小雨点还会喜爱谁呢?好还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2、幼儿与同伴自由仿编,老师再将幼儿仿编的内容编成一首新的儿歌带小伴侣们一起来念。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此活动中感受到春雨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从而让幼儿明发感受美及表现美的情趣。
2、丰富幼儿的词语,学习用“有的...有的...”说一段简洁的话,进展幼儿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说话水平。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想与想象。
4、通过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叙述图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丰富词语;难点: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活动预备
木偶台、四幅图片、录音机、磁带、投影机、(小雨点、花、草、树、小动物等等头饰)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爱好,观赏诗歌。
(1)、播放下雨时的声音,导入课题。
(2)、引导幼儿边看表演边完整地观赏诗歌。
2、引导幼儿分段观赏诗歌,关心幼儿感受下雨时的美丽意境及回答老师提出的各个问题。
3、扩展幼儿思维,“小雨点究竟跑到那里去啦?”
4、幼儿带上头饰,进行嬉戏活动。
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是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下雨时的美丽意境,小雨点就像是小伴侣们的好伙伴。此活动能够针对小伴侣学习语言的特点让小伴侣在听、说、看、做中观赏、感受雨天的美,使小伴侣的思维得到熬炼,从而进展他们的口语表达力量。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3
一、活动目标
1、阅读画面,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2、感受春雨带给万物的欢乐。
二、活动预备
1、老师示范图
2、音乐小雨滴的声音
三、活动过程
1、进场
2、伴随音乐《雨声》带领孩子做好
师:听,是什么声音啊?
师:噢,下雨啦,那我们快点做到位置上去躲躲雨吧。
3、引出主题
师:下雨的时候你们会听到什么声音啊?雨点落下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4、幼儿大胆想象雨点会落到哪里去
师:小雨点从天上落下来时特殊兴奋,它们会掉到哪里去呢?
生:衣服上、地上、天上……
5、观赏图片,关心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小雨点,沙沙沙,唱着歌儿落到哪里去了呢?
a、观赏图一,小雨点落到花园里
师:小雨点,沙沙沙,落到(花园)里,花儿怎么样了呢?
师:花儿会说些什么呢?
师:花儿喝到了雨水,一朵朵都开了,似乎张开嘴巴在说话。
总结:小雨点,沙沙沙,落到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笑。
情境表演
b、观赏图二,小雨点落到鱼池里
师:小雨点,沙沙沙,落到(鱼池)里,鱼池里有什么呢?它们在干嘛?
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呢?从哪里看出来的啊?
总结:小雨点,沙沙沙,落到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情境表演
c、观赏图三,小雨点,沙沙沙,落到(田野)里,田野怎么样了啊?
总结:小雨点,沙沙沙,落到田野里,小草乐得向上拔。
情境表演
小雨点真是个顽皮的孩子,落到这又落到那,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跳跳舞吧。
6、结束部分
雨点越下越大了,小伴侣赶快跟老师回家吧。
附件诗歌《小雨点》: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鱼池里,乐得鱼儿摇尾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乐得花儿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稻田里,乐得小草往上拔。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4
嬉戏目标
通过嬉戏的玩法训练反应力量。
经过蹲起躲闪的动作来增加肢体活动。
嬉戏预备
太阳和小水点头饰。
节奏欢快的音乐。
嬉戏过程
1、孩子们我们来做个嬉戏玩好不好?我们先手拉手站成一个圆圈。
2、老师现在要说嬉戏玩法了,你们要听好哦!要常常夸奖幼儿,激发幼儿的乐观性。
3、现在老师要安排头饰了,谁能来说说老师和你们扮演的是什么啊?真聪慧!
4、孩子们听懂老师说的了么?要是有没听懂的,老师就再讲一遍给你们听。
5、嬉戏开头播放音乐,老师可以唱着太阳的歌曲,在孩子们的圆中心围绕走动。
6、老师说第一遍小雨点的时候,小伴侣们要速度的站好,说其次遍小雨点的时候,会随便的去拥抱身边的孩子们,这时幼儿要快速蹲下闪躲去,嬉戏循环连续。
7、要是被太阳拥抱住小雨点,小雨点就要和太阳互换角色,嬉戏循环连续。
8、依据孩子们对嬉戏的爱好,可以反复进行多次嬉戏。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5
—、作品赏析
(一)散文原稿
滑吧、滑吧,小雨点
小雨点排着队、唱着歌,从天上跳下来。
跳到屋顶上,跳到树叶上,跳到我的雨伞上。
哎呀呀,小雨点把屋顶当成了滑梯,把树叶当成了滑梯,把我的小雨伞也当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欢乐的小雨点。
(二)修改后的散文
小雨点
小雨点排着队,唱着歌,从天上跳下来。
跳到屋顶上,哎呀呀!小雨点把屋顶当成了滑梯;跳到树叶上,哎呀呀,小雨点把树叶当成了滑梯;跳到我的雨伞上,哎呀呀!小雨点把我的雨伞也当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欢乐的小雨点。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阅历不丰富,他们只能听懂浅显的语言,喜爱听有重复情节的故事以及排比句,易于接受富有童趣的文学作品,在听懂的基础上学习一些简洁的文学语言,并渐渐迁移到生活中。
原作《滑吧、滑吧,小雨点》句式简洁,篇幅短小,语言浅显流畅、富有节奏感,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作品描绘了小伴侣非常喜爱的“下雨”大事。
其中的“小雨点”,形象鲜亮,富有童趣,如同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伴侣在雨中欢快地玩耍,符合小班幼儿的生活阅历;作品内容具有启迪性,适合幼儿仿编。
该作品虽好,但要作为小班教材使用,还需适当修改,缘由有二:
1、标题不够精练,改为《小雨点》更直接,便于小班幼儿记忆。
2、散文中心句的句式松散,规律不明显,不便于小班幼儿诵读和记忆,改为排比句后,既易于幼儿理解,又能较好地引导幼儿依据句式仿编散文。
二、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美丽意境,学习散文中的排比句。
2.鼓舞幼儿乐观参加观赏及仿编活动,指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并与同伴共享。
活动预备:活动前带领幼儿观看雨景;散文录音,电脑课件,屋顶、树叶、雨伞图片各两张,幼儿人手一个“小雨点”指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伴侣看过下雨吗?雨是怎样从天上落下来的?小伴侣喜爱下雨吗?
(二)观赏散文
1、看无声课件。
师:今日有个地方正下着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雨点跳到了哪里?小雨点在干什么?
(1)幼儿看课件。
(2)老师提问:小雨点跳到了哪里?似乎在干什么?老师随着幼儿发言的内容点击画面,鼓舞幼儿充分叙述。
2、老师朗诵散文。
设问:小雨点先跳到了什么地方?它把屋顶当成了什么?小雨点再跳到了什么地方?又跳到了什么地方?(后两句重点引导幼儿学讲完整句。)
3、在场景中感受、理解散文中的排比句。
师:我们和小雨点一起来做个嬉戏吧,一边玩一边讲。
鼓舞幼儿手戴指偶,一边做“跳”和“滑”的动作,一边叙述散文中的排比句。
4、完整观赏散文。
(三)仿编散文
1.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说说小雨点还跳到了什么地方?
2.鼓舞幼儿手戴指偶,依据生活阅历想像仿编,相互观赏。
三、教学建议
制作课件、帮助教学
散文语言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引导小班幼儿观赏散文时,需要借助中介方式,如通过倾听、诵读、阅读图画、观看动画等关心幼儿接受、理解散文所表达的信息。结合多媒体课件观赏散文,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方式,能关心幼儿较好地理解、记忆散文内容。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6
教材分析:
《雨铃铛》是北师大版一班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雨”这一主题,激发、鼓舞同学充分发挥想像,感受大自然的美,知道一些雨方面的学问,培育喜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究自然的爱好。本篇课文语言清爽美丽、生动活泼,布满了情趣,是一篇丰富同学语言,积累同学语言,训练同学语感力量,获得初步情感体验的好课文。同学可以通过朗读和背诵诗歌,进一步体会到诗歌的韵律美。
设计理念:
在识字教学中创设多种情境,开展多种活动,为同学营造轻松开心的学习氛围,增加同学学习的愿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忱,提高识字效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实践达到通读课文的目的。结合同学的学习阅历,激发想象,鼓舞求异探究,让同学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中的13个生字,会写7个字,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使同学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育同学喜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能够想象春景,续编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运用形象好玩的识字方法,熟悉13个生字,培育同学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力量。
教学难点:
想象春景,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育同学的创新、想象力量。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法、嬉戏法
教学策略:
分角色朗读、谈话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铃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写生字“雨”。
1、小伴侣们,黄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想)
2、那请小伴侣们,闭上你的小眼睛。{老师摇铃铛}
3、睁开眼睛,听出来了吗,是什么礼物呀?(生齐答:铃铛)
4、真行,一下子就猜到了。好,我想请你们来摸一摸它,谁来?谁还想模?
5、谁能说一说这个铃铛是什么做的呀?(预设:铁、金属)
6、,由于铃铛大多是铜或铁等金属做的,所以啊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偏旁,金字旁。现在看老师在黑板板书{老师一边说一边板书“铃铛”}
7、请个小伴侣把这个词读给我们听一听。
a(假如对):真好,铃字的后鼻韵读得很标准!(板书líng)铛在这儿读轻声(板书dang)。你再给大家读读好吗?(生读:铃铛)太好了。一起读读!(齐读)
b(假如不对)老师加上拼音之后,你会读得更精确 ,再来试试。(生读)太好了,后鼻韵和轻声都读得很到位。谁再读读?(再指名读)一起来读读。(全班齐读)
8、今日老师要带大家去见一种更漂亮的铃铛,它可不是金属做的,它是雨做的。
小手指(请预备),跟老师一起写写“雨”这个字。(老师一边板书一边说:一笔横不能太长,二笔竖,三笔横折钩肯定要钩起来,四笔竖像笔直的墙,滴答滴答滴答滴答,4颗小水珠从房檐上落了下来,被风一吹都往哪儿倾斜啦?(生:右边)记住它的方向啊。
在写这个字时哪个地方要特殊留意呀?(指名说:四个点不能太长,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先写中间一竖再写最终四个点,四个点的挨次是先左边后右边)
请同学们拿出《生字书写本》,在本子上先描一个,再写一个“雨”字。
9、把这个字送到词语里去,全班一起齐读课题——雨铃铛。
10、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哦,你们的问题都在问雨铃铛毕竟是什么样的。{老师一边读一边板书“?”}
11、{老师播放视频及雨声}
细细的春雨落在房檐上,滴答滴答越聚越多,化成了一粒粒小水珠落了下来,你们听它的声音多像铃铛,所以啊我们的诗人就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雨铃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你们想读一读这好听的儿歌吗?(想)
2、在读之前考考大家,读时遇到不熟悉的字怎么办?
(问老师、读拼音、问同学)
你们知道的识字方法真不少,真是聪慧的孩子。
3、同学自读
请快速打开课文57页,请小伴侣们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字就用上你喜爱的方法解决它,和生字宝宝交上好伴侣,开头把。
4、老师范读
这篇课文老师很喜爱,很想读给同学们听一听,你们想听吗?(想)
好,仔细听,假如听到你不熟悉的字听清并记住它的读音做好指读的预备。
5、全班齐读
看到小伴侣都听的很仔细,那现在全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雨铃铛》起——
6、认读生词
(1)词语宝宝看到大家读的这么仔细,它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和你们做嬉戏,想不想和它们玩呀?(生:想)
(2)这些词语宝宝在小铃铛的上面,请一位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把铃铛摘下了。(指名)小老师读1遍你们读2遍。
(招呼:“呼”轻声)
(3)小伴侣们真厉害,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每个词读2遍。
7、学习生字
(1)词语难不住你们,生字宝宝你们也肯定能读好,生字宝宝变成了小雨点从空中落了下来,谁读对了老师就把可爱的小雨点送给他,好吗?(指名读)
(2)现在,我们开火车读。
其他小伴侣仔细听,看看这列小火车开的怎么样,开的好不好。火车火车开哪里?
(3)生字宝宝和小伴侣们玩了好久,该回家了,请小伴侣们每个字读2遍,把它们送回家把。
8、再读课文
生字宝宝们回到课文中,还熟悉它们吗?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假如你的同桌读的好,请你画一朵小红花送给他。
9、推举同桌读
(1)哪些小伴侣获得了小红花,傲慢的举起你们的小手?
(2)咱们班的小伴侣真棒!没有得到小红花的也不要灰心,下次你肯定能得到。
(3)谁觉得自己的同桌读的不错,想推举他把课文读给大家。
能说说为什么推举他?
既然你的同桌如此信任你,那你能读给大家听听嘛?(指名,再指名)
(4)全班同学我们一起读一读。
三、入情入镜,熟读背诵。
1、学习第一句
(1)孩子们,春姑娘来了,带来了阵阵春雨。那同学们这场春雨是大雨还是细雨呢?
(2)你怎么知道的是细雨的?/你从哪个词知道的?(沙沙响)
(3)是啊,“沙沙响”(贴词卡)表示的是春雨的声音,细雨洒在房檐上的声音,那我们读的时候应当怎样读?(轻轻的)
你来试一试,谁能读的更好?
(4)春雨轻轻的,细细的,女生们来读一读,这句话(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
(5)春雨轻轻的下着,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下春姑娘轻轻的脚步。读——
2、学习其次句
(1)春雨轻轻的下着,淋湿了房檐,可房檐究竟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己快速读读其次句话,协作插图,答案肯定回消失。
(2)谁找到了房檐在哪儿,能上台来贴一贴。(贴对了老师标红)
(3)他贴对了吗?把掌声送给他。
(4)哦,这就是房檐(ppt图片)
房檐挂上了一串串的——水珠。春风吹来,有一串小水珠落在了我的手上,谁能把它挂在房檐上?(请生挂)
(5)他挂对了吗?(对了)挂就是由上往下的悬在空中,伸出你们的小手,春姑娘送给了你们每人三颗小水珠,我们一边读这句诗一边把它挂在房檐上吧。(师生共同做动作,一边动作一边读)。
(6)房檐上挂满了一串串水珠就像小铃铛一样,男同学来读一遍。
3、学习第三句
(1)师:在课文里还有一种声音,你找到了吗?指名回答。(丁零当啷)
(2)听!丁零当啷的雨滴声和声音很像?(铃铛)
{师出示铃铛并摇一摇}听!铃铛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提示同学把丁零当啷读得悦耳、洪亮)好的,那一阵春风吹来,小铃铛唱起歌来了,谁来读一读这句。(指名)
(4)好的,又悦耳有好听,全班再一起读一读。(齐读)
4、品读第四句。
(1)你们好听的声音把谁招呼来了?(指名回答:小燕子)。
(2)春雨在招呼小燕子干什么?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孩子们,谁能和黄老师打打招呼吗?
(4)哦,你打招呼用上了手,用上了口。所以招呼,招字是提手旁,呼字是口字旁。以后小伴侣们和别人打招呼也记得要用上手和口。
(5)想一想,春雨会如何和小燕子打招呼呢?它会说些什么?谁也想试一试?
(6)是的,那让我们变成春雨,一起热忱的招呼去小燕子吧,起——
(7)让我们读的再活泼热忱一些,不然小燕子课听不见,起——
5、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春姑娘带来了春雨,送来了漂亮的雨铃铛,让我们再一次美美的读读课文,感受春姑娘的漂亮,雨铃铛,起——
四、拓展提升,开拓视野。
孩子们,小燕子飞回来了,可是它对雨铃铛说,春天只有我回来太孤独 了,请你再去招呼些伴侣们,让他们回来让春天更美更喧闹吧。
那你们想想春雨还可以招呼谁呢?它又会怎么和它们打招呼呢?同桌之间争论一下。一会儿我们来说一说。
沟通汇报。
果真,在大家的招呼下它都会回来了,春天更加喧闹漂亮了。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一边阅读一边想象雨铃铛的漂亮。起——
五、总结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听听一首儿歌《下雨沙沙》,一起再次去感受春雨的欢快。(播放下雨啦)
回家记得把这首儿歌共享自己的把把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喜爱上这个奇妙的雨铃铛,下课。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能吐字清晰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理解动词;摇、张、拔,尝试仿编诗歌,发散幼儿的想象力量。
3、体验和感受诗歌独特的情趣和意境。
活动预备:
课件PPT;雨声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伴侣们,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雨声)提问:你们喜爱下雨天吗?
你知道小雨点落下来了,它们都落到哪里去了吗?今日老师带来的这首好听的诗歌,就能告知你答案。
二、引导幼儿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提问:诗歌的名称叫什么?诗歌里有谁?(小鱼,小花,小苗)
2、出示PPT图片,请幼儿观看图片再次观赏诗歌。
提问:谁在鱼池里?鱼儿怎样了?(理解动词:摇)谁能用刚刚诗歌里的话来说说看?小鱼是怎么做的?谁来仿照一下?
花园里有谁?花儿怎样了?(理解动词:张)诗歌里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做做看。
苗儿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动词:拔)谁来说说看?小苗儿是怎么往上拔的呢?
3、学习诗歌。
(1)引导幼儿完整跟读诗歌,提示幼儿吐字清晰、有感情地朗诵。
(2)分别以集体、小组形式背诵诗歌。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三、学习创编诗歌。
老师:除了小鱼,小花,小苗儿,小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引导幼儿大胆、合乎规律地想象。让幼儿自由说
1、引导幼儿观看图片1,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谁会怎么样呢?(荷花,青蛙的引导。荷花乐的张嘴巴,青蛙乐的叫呱呱,笑哈哈)
2、观看森林图片,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谁会怎么样呢?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句式说话。(小树乐的往上拔,小鸟乐的叫喳喳)
3、与幼儿一起将新编的诗句组成新的诗歌内容,并完整朗诵一次。
附教材:小班诗歌《小雨点》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鱼池里,乐得鱼儿摇尾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乐得花儿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稻田里,乐得苗儿往上拔。
活动反思:
这首儿歌,结构简洁,朗朗上口,比较能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爱好。由于他们的年龄小,生活阅历不丰富,他们只能听懂浅显的语言,喜爱听有重复情节的故事,易于接受富有童趣的文学作品,在听懂的基础上学习一些简洁的文学语言,并渐渐迁移到生活中。“春雨”是幼儿已经观看过的想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在听听、说说、做做中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首先以听录音引出“小雨”,落下来的声音,再通过让幼儿说小雨点会落在什么地方再出示图片观赏,理解内容。漂亮的画面为幼儿供应了一个充分叙述表达的机会,并且老师通过引导让幼儿将看到的、听到的或想象到的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借助动作、表情等等把幼儿的思维引入诗歌丰富的内涵中去,关心幼儿把描述的口头语逐步转化为生动的书面语言,为下一个环节——幼儿学习诗歌打下基础。在学习的诗歌的这一环节,让幼儿边念诗歌边做动作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记忆。
不足,在最终一个环节中,是支配幼儿在学会朗诵诗歌的基础上学习简洁的仿编,但是有由于幼儿生活阅历的缺乏,幼儿仿编还是比较有困难的,因此,这个环节可以支配到其次课时。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8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心情。
2.尝试用替换的方式仿编歌曲,体验其中的乐趣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小小雨点》的意境。
4.尝试仿编歌词,愿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幼儿会玩石头剪刀布的嬉戏
2.图片卡(小雨点、花园、花朵、鱼池、鱼儿、田野、麦苗、大树、大海、草地、池塘)、歌曲伴奏。
3.花园、鱼池、田野的图片或栅栏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雨点卡片引入活动。
(二)老师带着幼儿随着歌曲节奏,边做动作边入场,三段播完后,幼儿自由选择座位坐下。
二、学习歌曲《小小雨点》
(一)出示小雨点图片,学习歌曲。
1.学习第一段歌曲。
过渡语:小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发出了什么声音?(“沙沙沙沙沙”)引导幼儿用悦耳有力、轻轻的声音仿照小雨点“沙沙沙沙沙”的声音问题:,它最先落到了哪里?谁会怎样?
(1)老师清唱第一段歌曲,之后依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关心幼儿理解歌词。(落到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解释“乐”的意思。)
(2)配乐唱第一段,请幼儿轻声跟唱第一段。
2.学唱其次、第三段歌曲。
过渡语:小雨点还会落到哪里呢?谁又乐了?
(1)老师唱其次、第三段,后提问,并请幼儿找出对应的图片贴上。
(2)老师用唱的方式进行验证。
结合图片进行小结,关心幼儿梳理歌词:你们觉得这首歌简单学吗?旋律、歌词有什么规律?前半段和后半段旋律重复,前半段和后半段歌词重复。
歌词好记:小小雨点落在了花园里、落在了鱼池里、还落在了田野里,花儿、鱼儿、苗儿都乐了,花儿乐得张嘴巴、鱼儿乐得摇尾巴、苗儿乐得往上爬。
3.学习用活泼、欢快心情完整唱歌曲。
(1)老师带着幼儿,跟着伴奏,边看图谱完整唱第一遍尝试用活泼、欢乐的心情完整唱,之后针对乐句表现进行小结,引导幼儿唱“沙沙沙沙沙”的时候用轻而短促的声音唱。
4.扮演角色表演唱。
幼儿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花儿、鱼儿、苗儿站在相应的位置上,老师或幼儿当小雨滴与幼儿玩嬉戏。
要求:唱的好听的,小雨滴会落到他身上。
三、仿编歌曲。
(一)讲解规章:幼儿分成两组,各组轻声商议 好要出的拳,听到老师念完“石头剪刀布”后两队同时出拳,(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赢队派一名代表抽卡片,输队依据抽出的卡片内容进行仿编歌曲。
老师讲解完嬉戏规章,再进行示范,让幼儿理解嬉戏玩法。
(二)幼儿嬉戏“石头剪刀布”
1.第一遍嬉戏,老师除了提示幼儿遵守嬉戏规章外,重点引导幼儿依据图片进行创编,如小雨滴落在了哪里?这里有谁想和小雨滴交伴侣?它会乐得怎样?(老师将抽到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全体幼儿依据创编的词语唱歌曲。
3.再次嬉戏,赢队抽卡,并将卡片按挨次贴在黑板上,和幼儿一起演唱创编的歌曲。(2遍)
4.完整演唱创编的歌曲四、结束活动,简洁点评。
今日小伴侣不但学会了唱《小小雨点》的歌,而且还带小雨点去了不少新的地方,编了新的歌曲,下课后可以再想想:小雨点还可以去哪些地方?编出更多好听的新歌。
律动《小小雨点》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一、活动设计的来源本次活动是基于唱歌教学活动研讨后,尝试自行设计和进行教学的一次活动。
在活动设计之前,首先要熟识教材——把握歌曲《小小雨点》、讨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个人认为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欢快而活泼的,旋律美丽富有感染力,虽说一首歌有三段,但旋律和歌词有肯定的规律,很好把握和理解,假如将这首歌曲单纯从学习新歌作为活动目标放在小班进行教学,未尝不行,但显得太平常,于是,为了让一节课更加饱满和丰富,我从歌词极具可创角度动身,将创编歌词作为目标之一,设计适合于中班年龄幼儿的一次唱歌活动。
二、环节支配的目的活动设计主要围绕感受音乐、学习歌曲、唱好歌曲、创编歌词这几方面进行。
首先,为了让幼儿建立对唱曲的完整印象,我将感受歌曲放在了第一环节引入部分,这样不但孩子能完整感受歌曲,而且能引导孩子进入音乐活动状态,还节省了课堂时间。在学习歌曲部分,以先分段学习再完整学唱的形式进行教学,关心幼儿从理解歌词,到逐步熟识和把握歌曲旋律。在引导幼儿唱好歌曲(也就是怎样表达歌曲的情感)方面,首先从引导幼儿感受小雨点落下来的状态(轻快、仿照”沙沙沙沙沙”的声音等),以及从花儿、鱼儿、苗儿表现方面激发幼儿理解歌曲情感,提示他们用轻快、跳动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感。
当然,本次活动的目标之一——创编歌词环节,借助于“石头剪刀布”进行抽卡嬉戏,将创编歌词的环节很自然地融入于嬉戏中,不但好玩,重点还吸引和激发幼儿参加创编的热忱,使整个活动氛围轻松而活跃,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教学手段的运用
利用图谱关心幼儿理解歌词,把握歌曲规律。在把握新歌方面,首先要理解歌词,活动中,老师按“小雨点落在哪里”的先后挨次向幼儿提问,再依据幼儿的答案出示对应的图片,同时有意识地根据歌曲的规律排列图谱,从而简洁明白地关心幼儿理解歌词挨次,记住歌词。
2.嬉戏加强唱歌活动的趣味性。在幼儿理解了歌词、初步会唱的基础上,设计了扮演角色进行演唱的嬉戏,既巩固了新学的歌曲,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在创编环节采纳“石头剪刀布”嬉戏进行抽卡创编,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活动氛围轻松。
3.关注幼儿学习状况,关心突破难点。在学习新歌的环节中,老师不忘本次唱歌的难点,当发觉有幼儿在“落在……里,乐得”这两句连接有困难的时候,老师能够准时发觉并关心幼儿突破难句的演唱。
4.信任幼儿力量,做到适时放手。比如在分段教学时,我发觉幼儿已经把握了“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这句后,我都是让幼儿自己唱,当后起拍难点句——“落在××里,乐得”这一句还没把握时,我带着他们唱,一旦发觉他们已经把握了,就不再带唱了。
四、不足与改进
活动结束后仔细反思,觉得还是存在着一些圆满,比如在创编环节,选用小组式的“石头剪刀布”嬉戏比较不适合与中班的孩子,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力量比较欠缺,要在课堂短暂的时间里要好好合作嬉戏,又要进行创编,比较困难,同时几次消失两队出一样的拳,老师没能很快地进行引导,以至于时间拖得较长。这个环节可以用“点兵点将”的嬉戏进行抽卡。另外,认为唱歌活动中,还是要由老师弹钢琴伴奏为好,这样能敏捷地协作幼儿。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9
一、说教材
诗歌《小雨点》语言朴实、短小精悍,是一首美丽的儿童诗,以清爽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小雨点落在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的情形,唤起了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情感。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孩子的留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阅历,也符合小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诗歌的基础上,能发音精确 地朗读诗歌。”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育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力量的要求,因此适合小班教学。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美丽,并通过多种活动关心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点目标:
1、让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能发音精确 地朗读诗歌。
2、激发幼儿喜爱大自然地情感。
3、鼓舞幼儿大胆地说完整。
三、活动预备
1、背景音乐
2、教具一套。
四、活动重点
理解把握故事内容,能乐观动脑,参加老师的活动。
五、活动难点
学习仿编诗歌,进展制造性思维,培育口语表达力量。
六、过程与方法
(一)引入。
1、师:沙沙沙,听,天气怎样啦?
2、出示落雨的图片。
(二)完整观赏
1、师:刚刚我们念的诗歌好听吗?可是它还没有题目了,小伴侣来给他取个题目好吗?
2、师:小雨点太好听了,那再听周老师来讲一遍好吗?
(三)幼儿念,配上背景音乐
1、师:老师念得好听吗?你们惦念吗?那我们看着这些图片宝宝一起来念一遍好吗?
2、现在我们请男孩子来念一遍,女孩子来当评委:再请女孩子来念一遍,男孩子来当评委。比一比。
(四)仿编
分别出示图片大树、池塘的蝌蚪、田野里的菜秧。
师:小雨点,沙沙沙,还有可能会落到哪里去呢?小伴侣用好听的话来说说看!
师:小伴侣编得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吧我们编的儿歌也来念一遍好吗?
师:我们把这两首儿歌一起来念一遍好吗?
七、活动延长
师:你们喜爱小雨点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雨点的嬉戏好不好?
师:那我们抓紧找一个空的地方吧,下小雨啦。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10
活动目标:
1、观赏并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雨的形成过程及其不同变化。
2、有爱好观看雨的自然现象,感受雨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预备:课件《小雨点旅行记》
活动步骤:
一、活动导入(价值点:激发幼儿爱好,引出活动内容)
小结:你们有人认为小雨点是从天上来的,有人认为是从海里来的,今日我带来一个好玩的故事《小雨点旅行记》,一起来听听看,小雨点为什么会来到地上。
二、观赏并理解故事(价值点: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雨的形成及其变化)
(一)观赏“故事开头不知我会落在哪里呢?”
关键提问1:小雨点住在哪里?它想干什么?
小结:小雨点住在天上的白云房子里,有一天它想去地面上看看。
关键提问2:是谁关心他的?小雨点感觉怎样了?
小结:寒风大哥关心了他。小雨点感觉浑身一凉,似乎被什么东西托着,渐渐飘出了云房子。
(二)观赏“没等他想好小雨点跟着浪花表哥去了好多地方”
关键提问1:小雨点落到了哪里?遇到了谁?
小结:小雨点落到了宽宽的大河里,它遇到了浪花表哥。
关键提问2:小雨点还遇到了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住在哪里?
小结:小雨点遇到了住在山顶上的雪花姐姐,小雨点还遇到了从空中落下来的冰雹弟弟。
(三)观赏“这天小雨点眯起眼睛结尾”
关键提问:最终小雨点是怎么回到自己的云房子里的?
小结:原来是太阳公公来接他了,太阳公公照耀在小雨点身上,小雨点开头发热,渐渐的,变成了水蒸气,最终升到了空中,就回到了天空中的云房子里。
(四)完整观赏故事
关键提问:听完故事,你们知道雨毕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结:原来地上的水受到了太阳公公的照耀,热得受不了,就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中去了,在空中它们又遇到了风哥哥,风哥哥对着这些水蒸气吹气,他们就觉得冷了,然后就变成小水珠落到地上来了!这样就形成了雨!
三、活动延长(价值点:连续探究自然界其他现象)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1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晰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理解动词:张、摇、拔。
3、启发幼儿观看事物的爱好,进展幼儿思想力和初步的规律推理力量。
活动预备:
1、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看自然景象。
2、录音机、磁带、可操作性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猜谜语,激发幼儿爱好。老师说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看不见。(雨)
2、请幼儿观赏儿歌《小雨点》(放录音)。
提问:
儿歌的名称叫什么?
噢,小雨点落下来了,我们会听到什么呀?
它们都落到哪里了?
3、出示可操作性图片,请幼儿再次观赏儿歌。
提问:
花园里有谁?花儿怎样了?(理解动词:张)
谁在鱼池里?鱼儿怎样了?(理解动词:摇)
苗儿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动词:拔)
4、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完整跟读儿歌,提示幼儿吐字清晰、有感情地朗诵。
(2)分别以集体、小组形式背诵儿歌。
5、仿编儿歌。
老师:小雨点除了会落在花园、鱼池和田野里,它们还会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揭开公园图片,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谁会怎么样呢?
(2)揭开森林图片,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谁会怎么样呢?
引导幼儿园用儿歌里的句式说话。
(3)请想想小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怎么样呢?
引导幼儿大胆、合乎规律地想象。
a让幼儿自由说。
b请幼儿个别说。
(4)引导幼儿将新编的诗句组成新的诗歌内容。
6、老师小结
评价幼儿编诗歌的表现,鼓舞幼儿回家后连续编。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12
大班语言《小雨点》说课稿模板是由第一我为您整理,仅供参考。
一、说教材
诗歌《小雨点》语言朴实、短小精悍,是一首美丽的儿童诗,以清爽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小雨点落在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的情形,唤起了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情感。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孩子的留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阅历,也符合小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诗歌的基础上,能发音精确 地朗读诗歌。'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育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力量的要求,因此适合小班教学。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美丽,并通过多种活动关心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点目标:
1、让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能发音精确 地朗读诗歌。
2、激发幼儿喜爱大自然地情感。
3、鼓舞幼儿大胆地说完整。
三、活动预备
1、背景音乐
2、教具一套。
四、活动重点
理解把握故事内容,能乐观动脑,参加老师的活动。
五、活动难点
学习仿编诗歌,进展制造性思维,培育口语表达力量。
六、过程与方法
(一)、引入。
1、师:沙沙沙,听,天气怎样啦?(小雨)
2、出示落雨的图片。
(二)、学习诗歌
1、师:小雨点,沙沙沙,落到哪里去了呢?(请幼儿猜)
师:小雨点,沙沙沙,落到花园里。
师:看,花朵快乐吗,嘴巴怎么样了?哦,花朵很快乐,很欢乐,花儿乐得张嘴巴。
说句完整句:小雨点,沙沙沙,落到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师:这幅图片念得真好听,我们也来说说看。
2、师:小雨点,沙沙沙,又落到哪儿了呢?
出示"小雨点落在池塘里'的图片。师:"小雨点,沙沙沙,落到哪里去了?'
师:小雨点,沙沙沙,落到池塘里。
师:看,鱼儿快乐欢乐吗?哦,鱼儿很快乐,很欢乐,鱼儿乐得摇尾巴。
师:这幅图片念得真好听,我们也来说说看。
3、师:小雨点,沙沙沙,还落到哪儿呢?
出示"小雨点落到田野里'的图片。(解释田野)师:"小雨点,沙沙沙,落到哪里去了?'
师:小雨点,沙沙沙,落到田野里。了
师:看,麦苗怎么样了呢?(往上长)麦苗乐得往上拔。
师:这幅图片念得真好听,我们也来说说看。
说完整句:小雨点,沙沙沙,落到田野里,菜秧乐得往上长。
(三)、完整观赏
1、师:刚刚我们念的诗歌好听吗?可是它还没有题目了,小伴侣来给他取个题目好吗?
2、师:小雨点太好听了,那再听周老师来讲一遍好吗?
依据课件完整听老师念一遍。
(四)、幼儿念,配上背景音乐
1、师:老师念得好听吗?你们惦念吗?那我们看着这些图片宝宝一起来念一遍好吗?
2、现在我们请男孩子来念一遍,女孩子来当评委:再请女孩子来念一遍,男孩子来当评委。比一比。
(五)、仿编
分别出示图片大树、池塘的蝌蚪、田野里的菜秧。
师:小雨点,沙沙沙,还有可能会落到哪里去呢?小伴侣用好听的话来说说看!
请幼儿看着图片仿编儿歌。
师:小伴侣编得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吧我们编的儿歌也来念一遍好吗?
师:我们把这两首儿歌一起来念一遍好吗?
七、活动延长
师:你们喜爱小雨点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雨点的嬉戏好不好?
师:那我们抓紧找一个空的地方吧,下小雨啦。
念着儿歌,做花儿、鱼儿、麦苗的欢乐样子。
活动反思:
活动以沙沙沙声引入,请幼儿猜想小雨点会落到哪儿,此时已经在让幼儿开头想象了。接着还是请幼儿带着这个问题依据图片来分段倾听诗歌。幼儿爱好较高,因此倾听力量比较好。之后的各个环节,幼儿们也都能乐观地回答问题,参加进来。在仿编环节中,请幼儿看着图片仿编儿歌,在老师适当的引导下,大部分幼儿能够很好地仿编出来。最终缓解嬉戏中关心幼儿巩固诗歌。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13
一、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用双手表现小雨点的样子,随歌曲左右
3-4小节,双手食指尖冲向脸庞做笑哈哈动作
5-6小节,左右叉腰,右手在耳边画圈做思索的动作
7-8小节,双手自然打开,随歌曲左右
唱游玩法建议
1、玩猜谜嬉戏。围坐成一个圈,先由老师当“点名点将”的人,能跟着音乐轮着一个摸过一个小伴侣的头,到唱歌结束时,老师摸到头的小伴侣,就可以去翻荷叶看看后面是什么,看看荷叶里的图片是不是小雨点的家。
2、嬉戏刚开头由老师示范,当嬉戏进行2遍后,请翻荷叶的小伴侣当“点名点将”的人连续嬉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初步把握歌曲的演唱,尝试用轻快的声音表现歌曲轻松、开心的情感。
2、敢于大胆猜想哪里是小雨点的家,并乐观地验证答案,在开心的嬉戏中渐渐熟识歌词和旋律。
3、乐于倾听同伴的猜想和想法。
【活动过程】
1、提出嬉戏情境
故事:一群青蛙正在池塘里玩耍,突然天上轰隆隆想起打雷的声音,接着很多小雨点从天上跳了下来!青蛙们奇怪 的问:“你们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不可怕吗?小伴侣们,你们觉得小雨点可怕吗?听听歌曲是怎么说的吧!(范唱)
2、尝试用轻快的声音简洁的动作表现歌曲。
(1)在5次范唱和层层探究中学习倾听歌曲
①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T:小雨点可怕吗?他们不但不可怕,跳进池塘以后还笑哈哈!一一小雨点不可怕,跳进池塘笑哈哈。青蛙们观察了讣雨点问了它一个什么问题?(范唱2)
T:青蛙在问小雨点什么?~一青蛙问它住在哪,哪里才是你家?
②用简洁动作感知歌曲内容
T:小雨点来喽,你们看小雨点和我一起唱歌还跳舞呢(范唱3)
T:小雨点唱歌的时候是快乐的,还是难受的呢?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小雨点快乐地唱歌吧!老师引领幼儿进行一一歌曲+动作(范唱4+5)
(2)在猜想小雨点的家在哪里的喜悦中完整唱歌
①玩“点名点将”嬉戏,通过翻图片找寻答案的方式,不断激发幼儿学唱歌的爱好。
T:“原来青蛙问小雨点的家住在哪?”可小雨点说:“我们来玩一个猜谜嬉戏吧!”
(请几名幼儿回答)“它把答案就藏在了荷叶里,荷叶里是什么呢?我似乎想去翻看,你们想不想去翻翻看?”
T:“大家都想去看一看荷叶里面藏着的东西,我们要选一个小伴侣。怎么选呢?我们来玩点名点将的嬉戏,唱歌结束时,杨老师摸到头的小伴侣,就可以去翻翻看。我们来试一试。现在请你们来唱歌,我来做“点名点将”的人。”
T:“幸运的人就是他!你有机会去选一片荷叶,翻翻看后面是什么。
②完整嬉戏,老师点数,选出来后关心被选的幼儿上去翻。
请幼儿说一说,荷叶里是什么?”“你觉得它是不是小雨点的家?…‘有没有谁有不同看法?”“为什么?”“都认为是?”“都认为不是?…‘有没有觉得它有可能是小雨点的家?”(不是or可能是or是?老师供应标记进行记录)
③请翻荷叶的小伴侣当点数的人,老师关心其一起点数(猜想、验证同前)
④同2
⑤鼓舞幼儿尝试自己点数,嬉戏3遍
⑥老师关心幼儿依据记录表梳理大家的推想
⑦验证:“究竟哪里才是小雨点的家呢?…‘究竟它从哪里来,哪个是正确的答案呢?我们还要教请教请教小雨点,小雨点来啦!”
(大图)原来的我们,不是小雨滴,只是地面上的水。在太阳的照耀下,我们飞上了天空,和好多伙伴在一起,变成了美丽的云朵,所以,云朵才是我们的家。可是等到我们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我们的家不住下了,于是,就变成了小雨点落了下来。
T:看来,天上云朵才是小雨点的家。师唱“天上云朵就是我的家”。
⑧依据幼儿的回答,再结合“天上云朵就是我的家”,对唱曲和幼儿的想象进行反馈。
3、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1)替换歌词,完整演唱。
(2)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回顾:你有没有唱到哪句话比较困难的?有需要关心的吗?
(3)面对客人老师唱歌。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14
活动目标
1,感受并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小雨,花,鱼,苗之间的关爱之情2,能借助律动熟识歌曲旋律,利用图画记忆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活动预备
1,老师依据歌曲旋律自编律动,教会幼儿。
2,彩色粉笔,雨点首饰,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老师带领幼儿做律动,练声,引出活动主题。
(1)放歌曲《小小雨点》伴奏带,幼儿跟老师做律动。
(2)老师弹琴,幼儿练唱声曲《大雨小雨》。
(3)由练声曲《大雨小雨》引出活动主题。
老师:哗啦啦的大雨,下的.太猛,花草树木,小动物都很可怕;而沙沙沙的小雨,轻轻地落下来,花呀树呀都很喜爱,还有小动物欢乐的跟小雨点做嬉戏呢!下面请小伴侣听一首歌,歌名就叫《小小雨点》
2,老师关心幼儿学习新歌。
(1)放歌曲录音,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提问:这首唱歌了些什么?
(2)老师清唱歌曲第一段,并依据大意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3)带领幼儿看图有节奏的念第一段歌词(4)老师指图,幼儿小声跟唱,第一段唱时留意"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这句的强拍和弱拍。
(5)连续用"画图法"和"整段带唱法"教唱歌词二,三两段,画出图二,图三。
(6)启发幼儿依据图示,找出三段中重复消失的歌词(7)完整演唱歌曲。幼儿可以依据图示记忆歌词。
(8)引导幼儿处理歌曲:"沙沙"要唱的轻而有弹性,"乐得……"要唱出喜悦感。
3,幼儿边唱边分角色表演,进一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愉悦心情。
(1)请几名幼儿带上首饰扮演"小雨点",其余幼儿围成三圈分别扮演"花,鱼,苗"。
(2)放歌曲录音,"小雨点"做自由洒落状,圈上的幼儿依据歌词内容依次表演花,鱼,苗。
《小雨点》教学设计篇15
活动目标:
1、在引导幼儿回忆吧歌词的基础上,体会歌曲心情。初步学习分角色演唱。
2、进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审美力。
3、培育幼儿正确的唱歌习惯,激发对音乐的爱好。
4、启发幼儿根据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预备:
挂图三幅、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1、练声:我学小动物老师唱前半句,小伴侣唱后半句,要求声音干脆。
2、出示图片,跟着音乐演唱歌曲。看看这几幅图片,我们学过一首'小小雨点'的歌曲,还记得吗?跟着音乐唱一遍。
3、借助图片,引导幼儿回忆歌词。歌词里唱了什么,怎样唱的?
4、引导幼儿体验歌词心情。下雨了,小花、小鱼、小草的心情怎样?你是它们会怎样?你们兴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做给做给老师看看,那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来唱歌呢?
5、老师有表情地范唱第一段。听听,老师兴奋的时候是这样唱歌的。
6、引导幼儿有表情地唱歌。你们兴奋的时候是怎样唱歌的,用怎样的声音唱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
7、引导幼儿分角色唱歌。你们想当谁?(由幼儿自愿担当角色)老师当小雨点,小雨点落在花园里花朵唱歌;落在鱼池里小鱼们唱歌;落在田野里小苗唱歌。
8、音乐嬉戏:我是欢乐的唱歌家你们想当谁?找到自己的家。老师当小雨点,落在谁的家谁就边做动作,边欢乐的唱歌。
9、老师小结。
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十三五”重点项目-龙胆碳酸氢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专题07以抛物线为情境的定点问题-抛物线必会十大基本题型讲与练(原卷版)-高考数学圆锥曲线部分必会十大基本题型
- 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发展现状、进出口贸易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第9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难以忘怀的故事5铃兰花学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四信息化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1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第4节核力与结合能教案粤教版选修3-5
- 2025年时事政治考题及参考答案(350题)
- 2025年中国仪器仪表箱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土壤与土壤改良》课件
- 新版-GSP-:中药材、中药饮片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外部审核资料清单
-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 绘本成语故事:四面楚歌
- HCIE-Transmission H12-931认证培训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
- 造血细胞与基本检验方法-细胞化学染色(血液学检验课件)
- 领子的分类详解课件
- 产品质量保证书
- 工厂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内容
- 调节与集合的相关性 相对调节和相对集合的关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