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案例_第1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案例_第2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案例_第3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案例_第4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教学设计案例

01一、导入新课参考内容目录021、感受李清照的愁绪,领略词的意境。2、理解《声声慢》的意象美和音乐美。3、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1、理解词中意象的特点及含义。2、词中音乐的体现。1、词中感情基调的把握。2、意象与音乐结合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VCD碟片。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一)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学底蕴的国度,其中有一位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个性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别样的古代女性世界。她的作品,清新脱俗,婉约细腻,且多以个人的愁绪和感受为题材,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她就是——李清照(投影)。一、导入新课(二)学生根据课前的查阅的知识进行介绍。(包括生平、作品风格等)教师播放关于李清照生平的视频(VCD碟片)。(三)背景介绍:(教师或学生)(三)背景介绍:(教师或学生)南渡前,李清照生活舒适,家庭和睦,夫妻情深,词作为前期;南渡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身心交瘁,词作为后期。学生齐读(背景)。教师从声调和语气提出要求。(幻灯片)。学生答,再齐读。(三)背景介绍:(教师或学生)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范读。(要求:注意字音、语调、感情。)学生点评。再听录音范读。学生自由朗读。个别学生范读(教师点评并鼓励)。(三)背景介绍:(教师或学生)2、学生讨论词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中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并从哪些字词可以体现出来?教师巡堂指导并点评。(三)背景介绍:(教师或学生)3、学生讨论后自由朗读词的上片,并尝试背诵。(教师指导)然后齐读。4、学生讨论:词人为何而愁?她的愁情是怎样的?请大家各用一个字概括。(幻灯片)。学生答“愁”字。教师引导并小结(幻灯片):词人是因思念亡夫而愁;因思念故国而愁;因知音难觅而愁;因生活坎坷而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流离之痛,真是愁也愁死了!(三)背景介绍:(教师或学生)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在词中表达愁绪的语句中没有一处直接说到“愁”字,却句句含愁。那么词人是如何表现这种愁绪的呢?请大家思考讨论后回答。(幻灯片):借助意象抒情、运用叠字直抒胸臆、以动衬静等手法来表达感情。教师补充讲解意象的含义及作用(幻灯片)。学生齐读上片后思考: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表达愁绪的?教师巡堂指导并点评。(三)背景介绍:(教师或学生)然后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幻灯片):酒——愁浓;风——心冷;过雁——音信无凭;黄花——物是人非;梧桐——离愁最苦;细雨——愁思正苦。(三)背景介绍:(教师或学生)5、学生再读上片。讨论回答后齐读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幻灯片):大家想想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之处?(一个“怎”字包含了哪些意味?)(幻灯片):这个“怎”字包含了“伤心、痛苦、难过、遗憾、愁闷、无奈”等意思。真是百感交集啊!教师补充讲解“怎”、“了得”的含义及作用。(幻灯片)。(三)背景介绍:(教师或学生)学生齐读最后一句后思考:词人是如何通过叠字来表达感情的?教师巡堂指导并点评。然后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幻灯片):起句十四个叠字,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寻寻觅觅”到“冷冷清清”,写初得愁信的愁苦;第二层从“乍暖还寒时候”到“点点滴滴”,写苦思难遣的愁闷;第三层从“将息”到“得黑”,写欲说还休的郁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组叠词把愁绪用音韵一气赶下,有一种凄苦倾诉之感。参考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对诗歌个性化的解读基础上,理解词作的内容及思想内涵。2、感受词作所表现的情感,正确理解词作中“愁”的内涵。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在对诗歌个性化的解读基础上,理解词作的内容及思想内涵。教学难点感受词作所表现的情感,正确理解词作中“愁”的内涵。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进而理解词作的内容及思想内涵。2、联想想象法。通过对词作的内涵及思想的理解,让学生想象诗歌所表现的人物及情节。教学方法3、对比分析法。将本词与《一剪梅》、《如梦令》等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作者的情感、作品的艺术特点等。教学方法4、知人论世法。通过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等,进一步理解词作中所表现的情感。教学方法5、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中的“愁”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青玉案·元夕》和《声声慢》的片段,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学过的有关李清照的诗词作品。二、作者介绍二、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但是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二、作者介绍现存诗十五首,方虚谷编《□村丛书》中有《□村全集》影印本。《宋史》有传。她的《声声慢》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三、背景介绍三、背景介绍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国,李清照夫妇也随着难民流亡到了南方。这一段生活充满了艰辛和苦痛。这时的李清照已近半百之年,国破家亡夫死使她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声声慢》正是她这一时期生活的真实写照。四、词文解读四、词文解读1、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后讨论并概括本词的主题。(词人在暮秋时节守寡度日时感受到的凄清和苦痛。)四、词文解读2、学生分组诵读课文(至少两遍),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注意节奏和情感基调的把握。(本词节奏舒缓而略带沉郁,音节和缓而略带凄切。)四、词文解读3、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本词中的生字生词(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组间互助或全班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四、词文解读4、学生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