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古城东平名胜古迹_第1页
历史文化古城东平名胜古迹_第2页
历史文化古城东平名胜古迹_第3页
历史文化古城东平名胜古迹_第4页
历史文化古城东平名胜古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文化古城——东平名胜古迹

东平县位于鲁西南,西临黄河,东望泰山。隶属泰安市,古

称“东原”,是历史文化古城,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京杭大运河

山东航段的交通枢纽,元朝时期东平路曾统治半个山东半岛,

境内有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一一“东平湖”(古代八百里梁山

水泊遗存水迹)。

a0

东平古称“东原”,历史悠久,古代文化遗存丰富。1977

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分别为

白佛山石窟造像、北桥墓群、梁氏墓群、东平故城。1978年,

全县文物大普查,共普查到文物点400余处。1985年,东平县

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1986年,东平

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1992年6月,

山东省人民政府又公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分别为司

里山摩崖造像、理明窝摩崖造像、戴村坝,1994年12月,泰

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分别是沟坝遗址、

王村墓群、百墓山墓群、东王林(王宪墓)、月岩寺、祥龙观、

仲子读书处、腊山古建筑群、清真寺、青峰山摩崖造像。1996

年,对旧县乡进行文物普查,同年12月,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

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2001年6月,白佛山石窟造

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2002年

底,县境内共发现较为重要的遗址、墓葬、古建筑、石刻及革

命纪念地5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6处,待批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

物保护单位53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

东平古八景

1、“龙山圣井”:位于东平县城东南,大清河北岸的龙

山之上。山势奇险,层峦叠翠,如龙蟠伏,故名龙山。梵宇

前有圣井,水甘冽如惠泉。圣井之上有一石洞,明嘉靖年间

刻有饭王浮雕像一尊,高达3米,造型生动,刀法古朴、流

畅。每逢春日,登山南眺,清河对岸十里杏花,汶城塔影,

隐约可见。

“龙山学院”从戴坝村西眺,但见山势蜿蜒如龙蟠状,

那便是著名的龙山。该山主峰236.6米,山势峻丽,翠柏森

林。

山之南麓旧有“龙山书院”、大云寺弹等建筑群。大云

弹寺有天主殿、二佛阁、三佛阁等,皆依山而建,气势雄伟,

但多已废,止留碑刻数方,刻功精美,字迹可辩。

龙山书院建于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与寺相邻,一向

颇负盛名,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学者在此主讲,许多成名学者

曾在此就读,蜚誉各地。但书院建筑已毁,仅存残迹。

龙山风光秀丽,春秋佳日,登山巅南眺,清河似练,汶

水如带,戴坝如东平龙,汶城塔影,隐约可见。令人心旷神

怡,留连忘返。

龙山书院位于山势峻拔、风光如画的龙山龙山之阳。它

历经元、明、清三代,可谓桃李满天下,人才遍域中。

书院原为封建时代名儒学者召集青年讲学的地方,以研

究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为主,有时也兼论时政,对学术思想

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至明清时,多数书院沦为准备科举的

场所。

我国书院始于唐,兴于宋,白鹿、石鼓(一说嵩阳)、

瞧阳、岳麓号称四大书院。到了元代,元世祖通令全国各路、

州、府均设立书院。至元三十年(1293年),东平在州城东

四十里龙山设书院,名为东平龙山书院。有诗赞曰:“有史

以来不记年,万代第一是龙山。诸君舍弃皇宫院,却奔深山

住茅庵。龙山圣井甘泉水,天王殿侧建书院。藤萝乌柏遮天

日,松柏长青伴春天」的确是读书讲学的好地方,现院址

遗迹仍清晰可见。

东平龙山书院曾进行两次移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龙山书院遭火灾,遂在州城内北门里路西重建龙山书

院;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东平遭水灾,书院受损,全

州绅民捐资,将书院移建于小东门里(现东平一中校址)。

新建书院,规模宏敞,有讲堂、斋室、伙房、宿舍、办公房、

藏书阁等房舍百余间。光绪二年(1876年),又在书院东侧

新建试院(亦称考棚)、堂室、号舍五十余间,为童试(考

秀才)场所。

东平龙山书院由州训导署领导,设书院董事会。董事会

成员由本州德高望众的知识分子组成,公推书院负责人一

人,元、明两代代称山长,清代称院长。书院章程规定:“书

院为作育人才之所,而山(院)长即为人才模范。书院山(院)

长由地方官绅自行延访品学兼优之人充任,无论何人不得徇

情压荐。如山(院)长不实心教诲,即当辞谢,另请名师,

一切情面嘱托亦不允从。”书院教习(教师)由山(院)长

延请当地学行素著之员生、举人、进士充任。下设监学一人,

负责生员管理;首士一人,负责办理生员生活事务;学长一

人(在众生员中选举产生),负责办理生徒有关学习事宜。书

院不仅有朝廷颁发的《书院章程》,还有各自的院规。咸丰

九年(1859年),进士蒋作锦(州城西南大渔营人)撰写东

平龙山书院条规16条,规定了院长、主讲、教习授课和生

徒学习、生活制度及奖惩条例,以及书院经费管理和使用范

围、手续等。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如关于生徒

学习、考试及生活方面的规定:“诸生必须服从院规。对违

犯院规、不敬师长、荒废学业者,进行严格管教,乃至鞭笞

和除名/“诸生住院,饮酒、赌博者,查出重责不怠,院中

并禁闲人游戏/对书院教习亦有明确规定:“为人师表,言

行一致,处处做诸生模范。在教学上,要因材施教,循循善

诱,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夫子之言为左右铭/书院

经费,主要来源于书院学田收入。

东平龙山书院一向颇有名龙山东平气。元代“世称三王”

的文学家王构、王旭和曾任东平学正的王磐,都担任过龙山

书院的主讲;元代农学家、东平人王桢谢职旌德县尹归里后,

于元仁宗延年间(1314年至1320年),曾在龙山书院主讲

其农业科学名著《农书》。据传,元代戏曲家、时人称为“小

汉卿”的东平人高文秀,青年时代亦曾在龙山书院读书、习

曲。

明、清两代,书院亦人才辈出。明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东平人王宪及其子王汝孝都曾在龙山书院读过书。王汝孝,

嘉靖五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改翰林修撰。他遵父嘱,在龙

山书院修碑撰文,感谢母校培育。碑文曰:“清河泱泱,龙

山苍苍。桃李天下,母校永光。”仅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

—1850年),东平就考中了王圣来等3名进士,李树朴等12

名举人,孟衍观等31名贡生。

东平龙山书院的声誉曾一度影响省外学者。据龙山大殿

东深沟上的悬石刻文记载:解缙,江西吉水人,明代洪武年

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被罢官后,曾游学来过龙山书院,

并在龙山的一块悬石上读过书。后人在那块悬石上刻诗:“学

士被罢官,游学至龙山,钻过药王洞,住过太子殿,曾饮圣

井水,悬石为书案,成祖永乐初,又任翰林院。”

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科举兴学堂,将龙山书

院改为东平第一高等小学堂。东平龙山书院历经元、明、清

三代,计600余年,对东平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龙山书院位于山势峻拔、风光如画的龙山之阳。它历经

元、明、清三代,可谓桃李满天下,人才遍域中。东平在州

城东四十里龙山设书院,名为东平龙山书院。龙山,为东平

古八景之一。这里有龙山圣井,十里杏花,幽深奇邃的窟洞,

古老别致的建筑群。有诗赞曰:“有史以来不记年,万代第

一是龙山。诸君舍弃皇宫院,却奔深山住茅庵。龙山圣井甘

泉水,天王殿侧建书院。藤萝乌柏遮天日,松柏长青伴春天/

的确是读书讲学的好地方,现院址遗迹仍清晰可见。

东平龙山书院一向颇有名气。元代“世称三王”的文学

家王构、王旭和曾任东平学正的王磐,都担任过龙山书院的

主讲;元代农学家、东平人王桢谢职旌德县尹归里后,于元

仁宗延年间(1314年至1320年),曾在龙山书院主讲其农

业科学名著《农书》。据传,元代戏曲家、时人称为“小汉

卿”的东平人高文秀,青年时代亦曾在龙山书院读书、习曲。

明、清两代,书院亦人才辈出。明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东

平人王宪及其子王汝孝都曾在龙山书院读过书。

东平龙山书院的声誉曾一度影响省外学者。据龙山大殿

东深沟上的悬石刻文记载:解缙,江西吉水人,明代洪武年

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被罢官后,曾游学来过龙山书院,

并在龙山的一块悬石上读过书。后人在那块悬石上刻诗:“学

士被罢官,游学至龙山,钻过药王洞,住过太子殿,曾饮圣

井水,悬石为书案,成祖永乐初,又任翰林院/清代光绪

三十年(1904年),废科举兴学堂,将龙山书院改为东平第

一高等小学堂。东平龙山书院历经元、明、清三代,计600

余年,对东平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稻蒲荷香”:址在宿城镇稻屯洼。县志记载:“汶水

溢而北出,至县城东溃而旁出者,北为秧稻,泊汇而为池,

居民多种荷花/每到秋季,苇蒲鹅黄,稻谷荷莲飘香,景

色蔚为壮观。

稻屯洼亦称稻屯湖,位于在县城西8公里处,为县境内

北部山丘中小河道及坡水积水洼。1954年定为大清河特大洪

水滞泄区,同时还修建了围堤、沟渠,总面积66.1平方公

里。设计蓄洪库容量1.59亿立方米。临时爆破口门(宿城

镇马口)设计宽为42米,进入流量1000立方米/秒。

稻屯洼原来只是面积较大的涝洼地,粮不能种,鱼不能

养,仅有几处芦苇生长和养殖藕荷的地方。近几年来,进行

了大规模的投资改造,形成了一个浅水的富营养型的淡水

域。今水域内的各种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周围的村

民大力发展编织业,“河沟藕”和“稻屯大蒜”更是远近闻

名。

如今的稻屯洼已是景色秀丽、旖旎多姿,特别是“金牛

农场开发区”的建立,溶旅游、养殖、加工、娱乐为一体,

幢幢高楼大厦,处处鸟语花香,更为“东平古八景”之一“稻

蒲荷香”的美丽景色锦上添花。

3、“危峰云洞”:金螺山又名白佛山,俗称白虎山。山

顶有两自然石洞,深不可测。据县志载:“山石尽白,每起

云如盖,异日辄雨/故当地有句农谚“白佛山戴帽,庄稼

老头睡觉。”今两洞俱在,吐云如故。山上石窟内有造像138

尊。其中隋朝所造释加牟尼浮雕坐像,高6.6米,宽4米,

形态逼真,为准国保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佛山石窟造像】在东平县城之西4公里焦村北白佛

山。共三窟,平面均呈马蹄形。隋窟在中,称“大佛洞”,

正中圆雕释迦结跳跌坐像,高4.7米,高螺髻,斜披袈裟,

赤足,作说法状。东西两壁浮雕造像一百零六尊,刻石近千

字:窟外有“大隋开皇七年施主王子华造像”题记。唐窟在

西,称“小佛洞”,洞高1米,浮雕弥勒及二供养人,衣纹

流畅,嘤珞蟹绎;西壁有“唐齐州司马张颖造弥勒像”题记。

东窟又称东廓,圆雕立像十二尊,时代不详,其中一尊高与

人齐,面庞长硕,形象生动。白佛山原名危山,因造像改今

名。东西山峰对峙,大清河流经山前,素称形胜之地。

4、“尧陵揽胜”:址在梯门乡芦泉山下,相传为尧王墓。

据县志载:“芦泉山传为尧陵山,环列如屏,下有泉,珍珠

喷涌,水尤冽,夏不浊,冬不冰。”夏秋季节,泉水喷涌,

如串串珍珠。泉东南有尧陵禅寺,大殿巍然屹立,几百年前

的银杏树,胸围220厘米,仍枝叶繁茂。

1997年曾和女友三人一同拜访过这坐千年古迹。今天,

又一次路过,终于忍不住了内心的冲动,走进了这个院落。

这个院落已经衰败的不成样子,路北10米是已经废了

的老乡村公路,从后屯县城到梯门的,现在偶有运石子的车

辆经过,老乡村公路的北面6米左右是2007年7月新立的

《卢泉屯战斗纪念地》,讲的是1944年县大队和日军及伪军

战斗的地方,院子路南紧靠了新乡村公路,去老湖镇及湖西

斑鸠店镇的公交车大多从这经过。13年前三间的大殿还没有

损坏,但今天的大殿,顶上已经1/3的漏天,只有雕梁画柱

的彩墨仍能显示出时间的久远。大殿中间的几要柱子上的楷

体,记录了嘉靖年间重修时的人的姓氏,也算是功名碑吧。

600年前的银杏,倒是仍然枝茂,但如果不加以保护,真不

知是否哪一天被人做了他用。

记得13年前是冬季,明天是阴历的6月初1,最热的季

节,整个院子里,一小片一小片的种满了各样的农作物。记

得13年前,有半块碑冒,上面篆体写了唐代御赐等等字样,

可惜现在满眼的绿色,不知这半块的碑冒是否仍存。

大殿的正门上方是几个大字《卢泉农中》,想来是文革

或是后期的作品,想来后近40年内做过学校。可惜朗郎的

书声已经无存。大殿周围是一些学校时期的建筑,也已经开

始破败。但立于院子的中央,仍然能感觉到旺盛时的繁华,

早年间一年一度的春季大戏仿佛不是那样的久远,可是人类

的历史,或许就是由短短的几个重要瞬间决定。大殿的西北,

是老东平八大景之一的卢泉喷珠,可惜因了气候的原因,只

有雨季时仍能领略喷珠的神韵。

大殿或许近千年了吧(除去重修),殿前的银杏也只是

600年,现在的大殿已经经不起风吹雨打,或许5年以后,

大殿的遗址上已经是残垣断壁,600年的银杏呢,我们能否

让千年以后的子孙仍能看到,而不是仅仅凭借了今天所写的

史书去怀念。

5、“黄石悬崖”:位于东平湖东畔,水牛、蚕尾两山相

峙处。“山岩多黄色,石道两侧,悬崖万仞。”崖下有梵宇,

宇前有清泉。明清两代建有石亭、石窟造像,今碑记犹存。

东平县黄石悬崖石窟

2010年10月23日东平黄石悬崖游

6、“城堤秋水”:州城郊南沙河,旧谓银河,“秋水澄

澈,净无纤尘,游鱼可数。”

7、“昆岩瀑雪”:昆山,一作困山,在东平湖西侧,山

上有马跑泉、小虚观塔,下有饮龙泉,两泉瀑布如雪。

8、“会河帆影”:会河又叫会通河,即京杭大运河,贾

舶漕艘,帆影不绝。

腊山国家森林公园

腊山,位于东平县西部,东临东平湖,西距黄河6公里。

其主峰海拔258.4米,素有“山奇雄,峰奇秀,岩奇险,石

奇美”之称。加之它与东平湖山水相依,天光照水,碧波浩

渺,百舸扬帆,美不胜收,构成独特的游览风景区。自古被

誉为“小泰山”、“小岱峰”。1997年被评为“全国森林公园

十大标兵”之一。

腊山国家森林公园占地10,848亩,绵延30华里,公园

景点众多,72座山峰各有特色。“小岱峰”以其悬崖陡峭,

奇松、怪柏众多而一枝独秀。从腊山脚下过云路桥是一条曲

径通幽的小路,沿途可观赏古戏楼,廊坊、聚孝堂、聚义厅、

邹龙江墓、祥龙观等名胜古迹。祥龙观又名“三清宫”,典

型的金朝建筑,道观为八卦图式建筑。正殿为老君堂,西楼

为“三清宫”、邱祖阁,东楼为藏经阁,南屋为道士伙房。

祥龙观乃为金朝著名道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修身布

道之处所。

出祥龙观,沿云梯而上可通达玉皇殿和碧霞元君祠。云

梯乃青石级盘道,建于唐代。它如两架飘然而挂的天梯,悬

挂于山颠。

云梯两边或苍松怪柏,或峭壁悬崖,真是一步一重天,

步步景色奇。电视剧《林冲》、《阮氏三雄》等在此拍了外景。

云梯西侧,有一庙宇被丛林所掩,庙貌犹新。此庙借助天然

石洞建造而成,内塑有药王金身。药王乃孙思邈,唐代著名

道教学者和医学家,相传药王历游名山,曾在此山采药济世,

为方圆百里百姓治病,达数年之久。庙前有一石井,井水终

年清澈。

玉皇殿紧靠悬崖而建,均为石壁瓦舍。玉皇殿内,有唐

时栽植的侧柏一棵,苍劲挺拔,树丫奇形怪状。该殿建于明

万历四十六年。内塑有玉皇大帝,金童玉女,四大天师,墙

壁四周有诸多天神绘画,给人以威严肃穆之感。玉皇殿的北

面便是老虎洞,相传《水浒传》中阮氏三兄弟藏在洞中躲过

了官府的缉拿。老虎洞对面便是太白庙,相传太白庙是太白

金星下凡之处。整个大殿被悬崖所环抱,由奇柏所簇拥,加

上八仙台、仙人桥等景点衬托,古庙险峰,奇柏险石,交相

辉映。

出玉皇殿拾级而上,可达碧霞元君祠。碧霞元君祠亦称

泰山行宫,俗称奶奶庙,庙内塑有碧霞元君、金童玉女、送

子娘娘、眼光娘娘等神像。庙前悬崖边缘有石栏,有一汉时

石刻麒麟,金童座骑、青龙、白虎、夜叉、风火轮等,栩栩

如生。腊山这块石刻保存完好,国内罕见。凭栏俯视,万千

气象尽收眼底。

沿碧霞元君祠东侧石级而下,便是天街。漫步天街令人

有超凡脱俗之感。过天街三叉路口,一路下山便回到云路桥,

云路桥是横跨红韵涧的一座石桥。另一路东去,走盘山路过

观湖门可去龙王口、瞰湖亭。瞰湖亭三面湖水环抱,由此亭

瞰东平湖波光粼粼,一碧万顷。

腊山历史悠久。历史上周穆王恋腊山之壮丽来此狩猎;

隋代瓦岗军首领李密依腊山之险要,曾在此屯兵;这里又是

水泊梁山的北路门户,由此可寻觅梁山好汉的踪迹。早在北

齐,隋、唐时期,就有高僧名道来此建庙造观,到宋、元、

明、清时,已是寺院遍布,僧侣云集。当时,名气比较大的

有建福寺、月岩寺、磨香寺、青龙观、祥龙观等,不仅原貌

如故,而且还留下了许多的佛雕石刻艺术,具有很高的研究

价值。

为了更好地让游客饱览腊山的迷人风光,1998年投资

900万元修建了索道,投资1300万元兴建了聚孝堂、聚仙阁、

老君堂、盘路牌坊等十几处景点,令腊山公园秀姿倍增。腊

山森林公园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实,再加上它与东平

湖山水相依,游人到此,如入仙境乐而忘返。

六工山

六工山,位于东平湖北岸,由12个山峰组成,每2个

连成一个工字形,共6个工字形,故名六工山。主峰海拔189

米。

山上的建福寺,曾叫“李密窝”,后叫“理明窝”。传说,

瓦岗军首领李密为官军追逼至六工山,此山山高林密,李密

单枪匹马逃进寺院。那时兵慌马乱,寺里的僧人早无踪影,

殿宇内蛛网层层,灰尘遍地。李密放开缰绳由马跑入山林,

自己则躲进了正殿泥塑金身的大佛像后面。官军追至,四处

搜寻,欲进正殿,而看那蛛网尘土,不知结了几年,哪会有

什么人迹?原来,李密冲开蛛网进入殿后,蛛网随即又原样

复合。踏过的尘迹,经一阵轻风吹过,地面也无一丝异样。

官军只好放过正殿,追往别处去了。后来,因此传说,群众

就叫这里为“李密窝”

至北宋末年,寺内有一班不务正业的僧人经常下山,拦

路抢劫过往的商客,还祸害山脚下村里的百姓。他们仗着有

点武艺,以“拳”为理,作恶多端。花和尚鲁智深投奔梁山,

正好路过六工山,与这班僧人交手,被鲁智深彻底治服了。

他们跪地求饶,拜鲁智深为师,鲁智深叫他们改邪归正。从

此,“李密窝”又名“理明窝”,六工山也因此成了梁山农民

起义军北路的门户。

建福寺建筑雄伟,大雄宝殿尚称完好。宽5间,深3间,

画栋雕梁,斗拱飞檐,工艺高超,结构古朴。殿前松桧苍然

虬枝龙钟,殿内有壁画,石柱上刻有明朱三太子所题的对联。

这一佛教文化遗存,同湖东白佛山,佛崖司里山,梁山法兴

寺莲花佛座,昆山月岩寺佛刻等,远近错间,构成佛教文化

建筑的一大群落。建福寺摩崖造像佛龛旁,一块残破石碑上

刻“长安”、“弥陀”字样,可知这些大佛像为唐代作品无疑。

佛像结构得体,丰满多姿,刻技精巧,栩栩如生,具有颇高

的艺术价值,佛像本身也具有唐代雕塑艺术注重写实的鲜明

特征。

据清代《东阿县志》记载,建福寺为“唐武后时所建,

金大定间额,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僧满学重修/

此说同佛龛石碣的时间一致,且大殿墙壁中砌有金大定(金

世宗完颜雍年号)间记述修复此殿和金世宗额的石碑。

新版《水浒》108将齐聚六工由水浒大寨.

六工山,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然景色峻峭秀丽。它处

于东平、梁山、平阴、东阿4县交界处。上得山来,只见山

岭逶迤,堤坝纵横,河道如白练,湖汉似明镜。山上松柏蓊

翳,紫霭蒸腾,遮掩着青砖绿瓦的古刹佛殿。明代建筑的大

殿外,玉皇庙、经楼、戏楼、山门等尚存完好。明清以来碑

石尚有10余幢,隐于棘荆丛中。登上玉皇庙的阁顶,南眺

东平湖,北望黄河,俯视东面山脚,与对面的浮梁山形成一

条南北峡谷,两岸青山夹峙河水,这就是著名的清河门,即

六工山峡。其周围山青水秀,沃野饶湖,一望无垠,蔚为壮

观。

蚕尾山(卧牛山、水牛山)

清••蚕尾山图。是禹之鼎为王士根创作的一幅画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蚕尾山,是东平湖畔一座海拔并不高的山脉,因清代诗

人王士祯(即王渔洋)用此山命名他的集子而使此山名扬四

海。对于蚕尾山,光绪版《东平州志》有载,但记述的位置

不十分准确;民国版《东平州志》在对蚕尾山的记述中,基

本上沿用光绪版《东平州志》上的说法,对于山的位置记述

更加模糊,都与王士祯《蚕尾集序》中记述不相一致。1989

年出版的《东平县志》“蚕尾山”条中记述的山的位置是水

牛山北端的一个山峰,明显有误。

前年春天,县文物管理所的几位同志,随中国社科院的

学者考察黄石崖古迹,在山下庙宇废墟中发现一方断碑,同

行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拼到一块后惊喜地发现,这方清代石

刻上明确的记载着今水牛山就是蚕尾山。至于何时把蚕尾山

更名为卧牛山、水牛山,目前尚难说清。

从1981年文物普查直至以后的文物复查中,多次依照

王士祯所记述和碑记中所记述的蚕尾山,细细进行观察,初

步断定王士祯所说的蚕尾山就是现在东平湖东畔的水牛山。

梁林村东北海拔295米的大王山为其蚕头,由于山石的效果,

两只蚕眼突出,表现出“炯炯有神”的样子。与其相连的小

王山、偏山等,山山相连,水牛山为其末端,这一拱形山脉

恰如一条弯曲蠕动的春蚕,蚕头十分逼真,蚕尾更加形象,

蚕刺向西南而指。此山邻湖,山水相映,风光秀丽,再加之

黄石悬崖下为宗教胜地,泉水潺潺,王士祯钟爱此山此景,

并用蚕尾山为他的集子名称就在情理之中了;王士祯所咏

《游小洞庭》诗句也从某一方面证实了他对东平这片山水的

热爱和留恋之情。

今天的蚕尾山,绿树成荫遮天蔽日,平湖碧波近在咫尺,

多少游客正踏着王士祯的足迹来东平湖畔观览这一美丽的

“春蚕”。

土山岛(聚义岛)

土山岛,位于东平湖中心,海拔50余米。西距东金山

村约4华里,其西北部断续有后山、香山和郭山等三个小岛。

现岛上全部覆盖着砂页岩风化后形成的紫红色土,故名土地

山,又称阜山,而史称“无影山”。据《东平州志》载:“《水

经注》无盐城东北五里有阜山,疑即此山,旧志州西三十里,

大阜无峭岩状,所生草木,随日无影,故又名,无影山工”

当时无影山的林木繁茂,遮天蔽日。无影山西曾为九省御道,

南北来往车辆如流,人涌如潮。

明朝时,岛上建有一座寺院。寺在山北面,低于无影山

头,若藏起一般,故而叫“藏门寺”,后建为“观音堂”,今

寺院遗址尚在。岛上存在重要碑刻十一方。据碑文记载,该

寺于清康熙、雍正、嘉庆年间均进行过翻修。直至1958年

寺院才被拆除。寺内有口大钟,与东平州的大钟为“姊妹钟”,

撞击其一,此响彼应,互为鸣和。今寺庙、大钟已毁,仅存

钟架、残垣断壁。这座小岛上还有“涧源亭”遗址,故另名

“亭子岛”。据清蒋作锦《东原考古录》载,涧源亭为唐代

诗人苏渊明任东平太守时所建。亭子建好后,他宴邻州四位

太守于此亭饮酒赋诗,后世传为佳话。

游东平湖观览风光不上土山岛,则不算是游东平湖。若

领略东平湖的无限风光,则须徒足此岛。古人所记述的“菱、

荷、芦、苇苍翠满湖”,“谷阳蚕尾,诸峰罗列排阈送青,清

波涟漪,鱼鸟亲人”的妙境,今日依然令人洗目畅胸。若值

秋夜,借皎月一轮,看细浪耀金,渔火闪烁,远山如黛,听

鱼戏水波,轻涛拍岸,可以体味当年梁山泊中泛舟的意趣。

土山岛不仅风景绝美,且为从前之交通要道、军事咽喉。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设后方医院和兵工厂于岛上。数年

后,为保证汛期安全,该岛居民已迁往东金山。近年岛上又

有一些居民,岛旁常有渔船停泊,成为自然避风港。不少游

客也常乘舟艇来岛上观赏湖光山色。1986年秋,当代著名词

曲作家晓光、生茂等漫游无影山,兴味所至,喻此岛为第二

个哈尔滨太阳岛,并谱写了一曲情景并茂的《东平之歌》,

赞美士山岛的美丽风光。

土山岛的古建筑只剩残垣断壁,唯存残碑13方,是重

要的历史资料,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平汇河流域诸泉

东平汇河一带名泉甚多,有新沦泉、奔喜泉、南奔喜泉、

源远泉、安宅泉、半亩泉、卷耳泉、胜水泉、双鸣泉、单眼

泉、安圈泉、东席桥泉、河边泉、口头泉、三眼泉、大成泉、

浮问泉、张货郎泉、徐家泉、近汇泉、冷河泉、新近汇泉、

东席泉、席桥泉、新西席泉、北席泉、润席泉、王老沟泉、

永旺泉、新旺泉、新永旺泉、二黄泉、大黄泉、北席新泉、

大黄东泉、大黄北泉、孙泉、涌泉、游龙泉、吴家泉、神澧

泉、小王泉、有本泉、静深泉、郝家泉、独山泉、芭头泉、

浮泉、烈泉、源泉、高庄泉、高家泉、坎河泉、铁沟嘴泉。

这54泉俱流入汇河,而后入汶河至南旺分水口济运道。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东平国故城

东平国故城位于东平县宿城镇境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

位。

隋东平都地图

城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1300余米。

城址的西北角、东南角和东北角还有残存的汉代城墙。特别

是西北角的城墙,高度在3米以上,东西长180米,宽15

米,现夯土层、柱洞十分明显,对研究汉代城池建筑工程提

供了重要依据。

城址内残砖碎瓦和石质、陶质建筑构件随处可见。表明

当年城内曾有较大规模的建筑群落。历年来从群众动土的断

面上考查,可知文化层厚度达2米以上,包含物十分丰富。

文化层大致分三层,中层的为汉代文化层;底层为商周文化

层;上层以隋唐文化层为主。汉代文化层包含物最为丰富,

主要有灰陶路钉砖、简瓦板瓦、泥质五铢钱范、灰陶豆、罐、

缸瓮和铁质的锄、犁等。1972年,遗址的北部也曾出土了大

量新莽时期的货泉、布币等。皇城区位于城的西南侧,原高

出地面2米多,在1976年冬季农田基本建设时被推平,当

时出土了一些金银器、陶器、瓷器和铁器等。特别是在遗址

的北部出土有珍贵文物。如焦园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一次

出土虎符竟达十多枚,经专家鉴定为晋代遗物,是鲁西南乃

至山东地区不可多得的珍品。虎符长6.5厘米,高4.5厘米,

厚2.5厘米,用铜铸成伏虎状,通体有虎斑条纹,错金铭文

刻于虎颈和背缝处凸起的长条形窄台上,需两半扣合方读。

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时所用的凭证。分左

右两半,右一半由国王保存,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帅。要调

动军队时,国王将右一半交给另外的将领或亲信拿去和带兵

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验证可信,

方有权调动军队,所以又称“兵符”。我国迄今发现的较早

的虎符实物,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战国时期秦国颁发

给驻守新将领的“新虎符”和秦虎符、杜虎符。近年来还从

附近村的村民手中征集到许多汉代铁制生产工具以及花纹

不同的瓦当、路钉砖、大型板、筒瓦和瓷器等。有的出土器

物已被专家鉴定为国家级重要文物,对研究和考证当时东平

地区乃至整个鲁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从文

化层和出土物推知,汉东平国之前和之后,该城仍为先人居

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

对于这处规模宏大的王城遗迹,清代著名考古历史学家

蒋作锦著的《东原考古录》和光绪版《东平州志》、民国《东

平县志》均有记载。《东原考古录》载:“宿国故城在危山(白

佛山)前……,汉置东平国……,治无盐(无盐村),无盐

为县城,宿为王城/《东平州志》云:“州东二十里汉置东

平国,治无盐为县城,宿为王城,晋改东平国为东平郡,宿

又为郡城……可见,东平国故城的现在面貌与历史记载

相吻合,是山东境内不多见的古文化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宿城

宿城故城位于东平县宿城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原考古录》载:“东平古名郡也。考自倚危开国,

筑宿为城,南澄汶水之清,东撷龙山之秀……”可见古帝王

早就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古宿国,在今宿城村及村西一带,男爵,风姓,太皋之

后裔。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9月,“宋人盟于宿”。

这是《春秋》中第一次提到“宿”。据考,西周初年,东平

一带的古国有须句、郭、宿等。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月,宋灭宿,齐又灭宋,宿国被齐国占领后,即在宿地设

“无盐邑”。秦代,改设无盐县。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

前52年)设东平国,封其子刘宇为东平国王,国都设在宿

城。辖无盐、任城(今济宁东南)、东平陆(今汶上北)、富

城(县境东北边缘地带)、亢父(今济宁南)、樊(济宁东)、

章(今县境内郭城)等7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

41年),封其子刘苍为东平国王,辖无盐、富城、章、宁阳、

东平陆5县。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增封须昌、

寿张等5县,共辖10县。三国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2

年),封曹操之子曹微为东平国王,国都由宿城迁至寿张。

西晋,东平国都又迁至须昌。

东晋,改东平国为东平郡,宿城为郡城。

南朝宋,东平郡属兖州。领须昌、寿昌(今寿张)、无

盐、东平陆、范县、郡治宿城5县。(《宋书州郡志》)

北魏,宿城仍为东平郡治。领无盐、须昌、寿张、富城、

平陆、范、刚7县。

北齐,东平郡移至泰安博城(今泰安市郊区旧县),无

盐并入须昌县,须昌县移治宿城。

北周,宿城境属鲁州。

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须昌县迁至须昌,并

在原无盐县境设宿城县,宿城为县城,唐太宗贞观元年(公

元627年),宿城县并入须昌县,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

年),复置宿城县。德宗贞元4年(公元788年),改宿城县

为东平县,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东平县名。文宗大和四年

(公元830年),改东平县为天平县,3年后并入须昌县。自

此,宿城县废。

宿城,自西周开始至唐代,为国,为郡,为县近2000

年。此后,宿城未再设县以上政权,城垣及古建筑逐渐湮没。

近代,称宿城为须城,是方言“宿”与“须”同音而误。

《东原考古录》载:“惟须昌故城与东平州城称须城,均与

宿城无涉。”“文革”前,宿城北门外曾有巨型石碑一座,上

书“宿保障”,宿,宿城。可知“宿城”并非“须城”。1988

年,改“须城”为“宿城”。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须昌故城

须昌为商周至宋时故城。位于县城西北东平湖中,县级

文物保护单位。

商代,曾为东平境内须句国的国都,秦时置须昌县属薛

郡。西汉属东郡,东汉属东平国。西晋,东平国都由寿张迁

至须昌,改东平国为东平郡。南北朝北齐时,废东平郡,须

昌县移治宿城。隋开皇十六年,须昌县治从宿城迁回须昌城,

属郭州。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郭州治所从郛城迁至须

昌,曾一度成为天平节度使使治机关,郭州州治机关,东平

郡郡治机关。除此以外,许多著名诗人、文学家先后在这里

留下他们的足迹和不朽的诗篇。诗人李商隐曾任郛州参军;

李白写有《送梁四归东平》;高适住东平时,曾写诗《东平

路中大水》;文学家韩愈写《郛州貉堂诗序》;柳宗元写有《贺

东平表》的奏文。这是须昌(亦即东平)的一段繁荣时期。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因讳庄宗祖父李国

昌“昌”字,改“须昌”为“须城”。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

年)黄河决口,水势悍激,侵进须城,知州姚铉奏报,遂迁

须城于王陵山前5里平原处,即今州城。须昌城遂废。前后

历经2000余年。

须昌故城,今淹没于东平湖中,已难见旧址。民国《东

平县志》载:须昌“距须句三十里”,“沦没陂泽中旧址无存。

埠子头东岳庙其东关也。西南陂中有石刻‘南门‘二大字,

为南门遗址。遗址今淤水中。”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无盐故城

无盐故城位于县城东南5里,大清河北岸无盐村附近,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无盐在西周、春秋为宿国地,战国时齐

置无盐邑,秦至北魏均为无盐县治,汉为东平国治,至北齐

废制。汉武帝元塑四年,封城阳共王子刘庆为东平王,就在

此地。从战国至北齐共存九百多年的时间。

无盐历史悠久,至今“‘无盐娘娘’长得丑,她为齐国

定邦基”的故事仍被后人传为佳话。据州志载:战国时期,

无盐邑有一女子名叫钟离春,因容貌丑陋,年30尚未婚配。

当时群雄称霸,战乱纷纷,齐国还算强盛,但齐宣王荒淫无

度,不理国政。钟离春看到自己的国家日趋衰败,心忧如焚,

不远千里求见齐宣王,陈述4条建议,使齐宣王有所醒悟。

齐宣王改正了自己的过错,一心一意料理朝政,齐国大治。

无盐故城三面环山,南临大清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举世闻名的无盐大捷就发生在这里。当年政治、军事重镇,

现在已荡然无存,看到的只有残存约0.5—1米土褐色文化

堆积,有灰陶素面缸、盆瓮、瓦当残片,及大型砖石等,有

价值的标本,曾出土重要文物镭金三足双鱼纹铜洗等,对考

古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郭城故城

韩城故城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平县接山

乡郭城村及周围地带,南临大清河,北端有泰东公路穿过。

故城遗址面积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650米,文化层的中

心部位被整个郭城村所压。村东、村北由于动土较多,从地

下50至80厘米深处发现有很多板、筒瓦残片和罐、瓮、盆

残件,据考证,大多数器物为秦汉时期的遗物。

郭城,是我县地方志有记载的一处古城池。光绪版《东

平州志》载:“……,历代记事年表。郭,姜姓故城,在无

盐城东北50里。……\郭城故城,西周、春秋时期为郭国

治;战国时期属齐管辖,秦代属无盐县;西汉置章县于此,

属东平国;至三国魏废制。真可谓是历史悠久,虽然延续时

间不长,现在城郭不清楚,但能分辨出其大致范围。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丁坞遗址

丁坞遗址位于大羊乡丁坞村西北处,是东平县比较重要

的一处古文化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面积约2.4万平方米,属山坡台形地。从断面观察,

文化堆积厚约1—2.5米。土灰褐色,内包含有红烧土块。

从文化层内的包含物看,上层为龙山文化层,下层为大汶口

文化层。地表露出物主要有夹沙红陶鬲足、夹沙灰陶瓮罐残

片和灰黑陶罐残片等。从捡选的标本分析,龙山文化层主

要有鼎、盆、罐、豆、杯、石器、解等器物。以夹砂和泥质

灰陶为主,还有部分褐陶器。器表装饰以素面为主,有部分

打磨光亮的器物,部分器物上有压划纹,附加堆纹、篮纹、

竹节纹等,有的鬲足呈较长的鸟喙状。1993年,县文物所工

作人员在此遗址地区东南处发现一龙山文化时期的墓葬。该

墓为土坑竖穴墓,葬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略向北偏东(未

全面清理)。在头部发现有蛋壳灰陶高柄飙一件,高18厘米,

喇叭形口,壁薄如蛋壳,细长圆形柄饰以竹节纹,圆饼形座,

座下有三支形足,座底上有刻划纹。此解是龙山文化的典型

器物,色为灰黑色,应属于龙山文化早期。

下层是大汶口文化层,从包含物看,主要器物有各式鼎

和罐、钵、盆、豆、壶、石器等。陶器以灰陶和夹沙褐陶器

较多,还有部分红陶器。器表饰篮纹,绳纹者较多,另有弦

纹、堆纹、刻划纹、乳钉等。已多数运用快轮制陶技术。从

当地群众手中征集到的部分石器看,有斧、凿、镰等,制作

细致,均通体磨光,并采用管钻法穿孔。在当地群众手中征

集到一件重要的文物月牙纹青玉斧,长约20厘米,宽约10

厘米,厚约1.5厘米,刃部较尖锐,尾部呈弧形,一面饰有

连续的月牙,尾部中有一圆形孔,孔径约1厘米,是大汶口

文化时期的重要遗物。

丁坞遗址是古史传说三大集团中重要一支东夷集团中

的一处文化遗存。据史书记载,东夷集团主要是以太昊(皋)、

少昊(皋)和蚩尤等为代表的部族。其中太昊故虚在陈,即

今河南淮阳一带,其后人在周初封于“任(今济宁一带)、

宿(今东平中部)、须句(今东平西南部)、颛叟”,均属于

现在的鲁西南地区。《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载:“任、宿、

须句、颛叟,风姓也,实司太皋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

其中的宿、须句均在今东平境内。东平地区属于海岱文化区,

海岱文化又是东夷文化区中重要的一支,由此可以看出,东

平一带是东夷族文化区中重要的地区。上述蛋壳灰陶高柄飙

和月牙纹青玉斧是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重要器物,

陶飙对于龙山文化的器物发展演变提供了有力证据。青玉斧

是目前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唯一发现的一件器物,这对

于山东地区的史前考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丁坞遗址的存在,对于海岱文化区的考古具有重要的参

考价值,而且也为海岱文化区的文化谱系增添了丰富的研究

内容,它也是创造“东原文化区”这一地方文化体系的先躯

部分。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沟坝遗址

沟坝遗址位于东平县梯门乡沟坝村西侧,市级文物保护

单位。遗址东接村庄,北临大山,其范围南北长70米,东

西宽90米,遗址高出四周3至6米,形成台形地。从南部

山水冲刷断面上观察,20厘米下即文化层,文化层为灰褐色

土质,内包含物比较丰富,有烧土块、兽、骨、鬲、罐等残

片,红灰陶片均有,但以灰陶多见。最近几年,遗址区东部

动土比较严重,为附近村民取土盖房之用。从取土自然断面

上观察,文化层深度为5米左右,土质为灰色和灰褐色,层

次不很明显。上半部分以豆、罐、鬲残件较多,下半部分土

层中以鬲足、鬲足沿、罐口沿多见,还有些兽骨和红色烧土

块。1973年文物复查时在西侧断面上曾查到一个直径8米、

深2米的大灰坑,灰坑的底部已接近生土层。坑内土质为灰

色,有些地方土白灰色,内有很多兽、骨、罐口沿,大型的

鬲足残件等。最近几年,还从群众手中征集到从遗址地区挖

出的豆和罐、青铜削等。

根据征集的器物和地上拣选的标本分析,该遗址为商周

时期的一处村落遗址。1958年在遗址东南角挖土时,从地下

6米深处挖出过巨大的动物化石(群众称龙骨),其它地方曾

出过青铜剑。据判断此处还有其它时代的文化分布,有待今

后考证。此遗址文化层深、包含物丰富。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朱桥遗址

朱桥遗址位于东平县老湖镇朱桥村东侧。整个遗址座落

在土岗子上,为一高出四周的台形地。I960年,中国考古研

究所山东考古队曾进行过发掘,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由于靠近村庄,村民整地建房对其破坏比较严

重,文化层已暴露出地面,其范围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

米。从群众挑土的断面上观察,文化层深度不一,一般在50

至100厘米左右,内包含有红色烧土块、罐、鬲、钵残片,

还有一些烧骨、蛙片等。从地表灰色土面上观察,暴露物有

罐、鬲、钵残件以及器耳等。拣选标本有:外有绳纹的夹砂

红陶鬲足;素面红陶钵口沿;方唇,外有绳纹的灰陶罐口沿;

外部有附加堆纹的夹砂灰陶口沿等。据一些村民讲,过去在

岗上挑土时,在下层出过一些石器,还发现有很多古墓,大

多为土框墓,据判断下层还有早期遗存,有待今后发掘考证。

根据拣选标本和暴露物分析,该遗址为商周时期的一处

村落遗址。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霍庄遗址

霍庄遗址位于新湖乡霍庄村东200米处,面积约2万平

方米。地处汶、黄两水冲积平原区,在东平湖二级湖内,为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修筑房台动土的断面观察,0.5米以

下即是文化层。文化堆积厚约0.8米,下层包含物有灰陶豆

盘、豆柄、鬲足和少量的灰陶绳纹夹沙鬲足、瓮、罐口沿、

板瓦、筒瓦等。上层有灰陶蓝纹瓦片、砖等建筑残件,还有

少量的素面罐,鼎等器物残件,该遗址保存较好。

据光绪版《东平州志》载,霍庄系汉代寿张县故城遗址,

三国魏时曹操之子曹徽为东平国王,国都即从宿城迁至寿张

(今霍庄),属兖州。西晋时国都又迁至须昌。也是元代状

元东平人霍希贤故里。另据《霍氏族谱》载,元朝时霍姓人

在此建村,因出状元霍希贤,遂以霍姓命村名。

在霍庄附近,当地村民垫房台时曾发现有许多汉墓,也

有许多汉画像石墓,其中部分画像石今存文物管理所。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阳谷邑城遗址

阳谷邑城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位于旧县乡王古

店村东1000米处的山坡地上。东西800米,南北900米,

两条山水沟从遗址内穿过,其东、北为苹果园。土质是山间

粘土与坡积物混合土。从断层上观察,文化层厚度不等。分

上下两层,下层为商周文化层,内含大量蚌片和陶片,上层

为汉代文化层,内含有豆柄、豆盘等残陶器。

据《左传》记载,阳谷邑在春秋战国时为齐国城邑,也

曾是齐国名相管仲的采邑。鲁庄公、鲁僖公、鲁文公都曾在

此地与齐桓公会盟,鲁季孙行父和公孙归父也在此会见过齐

桓公。

另外,在鲁成公五年,叔孙侨如在此地会见晋国使者苟

秀。周宣王十八年(前634年)齐孝公乘鲁国岁饥时,兴兵

伐鲁,鲁僖公派大夫臧孙辰带着礼物去求楚国援助,楚成王

发兵与鲁一齐伐齐;攻占了齐国的谷邑,即此阳谷邑,并封

昔日出走楚国的齐桓公之子雍在此,以易辅助,并留下兵士

1000人,让申公叔侯统率;以便及时声援鲁国,楚并据此伐

宋,欲窥视中原。但第二年冬又被齐国夺回此邑。

春秋时著名的丑闻齐襄公和其异母妹即鲁桓公之妻的

文姜淫乱之事,就发生在此邑。齐襄公杀鲁桓公后,文姜羞

回故里,遂糕地。和齐襄公二人尝以狩猎为名,来谷地游玩

居住。遭到国人讥讽,齐国连称、管至二大将因齐襄公不理

朝政,淫乐无信,遂起叛乱,当二人叛乱时,齐襄公和文姜

还在此谷城玩乐,一个多月不上朝问政。后齐襄公被杀死。

古阳谷邑,北有燕赵,西有魏郑,东有强大的齐国,它

三面环山,西面为水,鲁、齐二侯多次在此会盟,足以显示

出阳谷邑在当时所处的重要位置。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屯村铺遗址

屯村铺遗址位于东平县旧县乡屯村铺村东北1.5公里洪

顶山之间的东风水库内和坝西200米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三面环山,遗址东有“茅峪泉”,南北山腰两处

有北齐时的摩崖刻经。遗址区为山坡地,长年经山水冲刷,

遗留文化层很少,暴露物十分丰富,大部分都被冲到西大坝

内。特别是当时东风水库及拦水大坝的修筑,对遗址占压,

破坏较为严重。遗址区其范围东西长500米,南北东部宽50

米、西部宽200米,呈扇形分布。从冲刷断面考查,今存文

化层厚度约1至2米之间,土质为山区粘土与坡积物,淤积

沙土的混合土,呈灰褐色。遗址区内有两处较为重要的残存

文化层堆积,皆位于库内和山脚下,东部长3米,高2米,

西部长8米,高2.3米,土质为黑褐色,内有大量的蚌片和

器物残片。附近地里和坝西地里地上散布着大量的器物残片

和大量的蚌片、瓷片等。

查阅有关志书资料和历史书籍,对此均无记载,根据拣

选标本和现场考查,此遗址属商周时代的一处遗址。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旧县三村遗址

旧县三村遗址位于东平县旧县乡旧县三村东南霸王墓

周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为山坡台形地,长80米,宽150米。土质为粘土

和坡积物、冲积沙土的混合土,呈灰褐色。从南面东西向大

山水沟冲刷断面上观察,文化层厚约6米,南部被山水冲刷

比较严重,暴露物十分丰富,其中有:蚌片,少量瓮罐残片

和其它陶片。东侧有一土建民房,墙壁上布满许多蚌片和陶

片。在遗址西部,村民盖房动土时,曾发现许多烧灶圆形遗

迹,内有红色烧结土块。从附近采集的标本有:蚌片(跟屯

村铺遗址采集质地一样)、泥质夹砂红褐鬲足、泥质灰陶瓮

罐口沿、泥质灰陶,外有绳纹的残陶片等。

根据采集标本和地貌分析,此遗址是商周时期的一处村

落遗址

无盐大捷遗址

无盐大捷遗址在东平县城东南,东平镇无盐村周围的山

丘、平原一带,约6平方公里。

西汉末年,皇族、贵戚、官僚、地主依仗政治、经济特

权,兼并侵吞土地,迫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沦为官私奴婢

的人也越来越多。以至“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王莽

篡权改“新”后,进行“托故改制”。王莽“改制”,不仅没

有挽救社会危机,相反,造成了“农商失业”、“百姓困乏”,

人民无法生活,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在山东境内爆发了樊崇

领导的赤眉军起义。当时,无盐县(治今无盐村)义士索卢

恢组织队伍,响应赤眉军反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

莽派更始将军廉丹、太师王匡统领精兵,围剿樊崇部,企图

一举消灭起义军。官兵所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攻破无

盐县城后,屠杀百姓近万人。官兵的暴行,激起了赤眉军和

索卢恢部的极大愤慨,他们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汶水之

阳、无盐城周围大败王莽军,杀死更始将军廉丹及部将20

余人,官兵1万多人,太师王匡狼狈逃窜,一举收复无盐县

城,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无盐大捷。史称“成昌之战”。从此,

赤眉军更加发展壮大,拥有数十万人。今北京博物馆存有“无

盐大捷”巨幅油画。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北桥古墓群

北桥古墓群,位于东平县老湖镇北桥村内。墓群占地百

余亩,从北向南呈“八”字形分布,北枕杏花岗,南傍大清

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群原有墓葬9座,皆封土堆高大,是后汉东平国宪王

刘苍及其后代的墓葬群,当地又称“王陵山汉墓群”,史称

“九粒冢”。最北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平宪王刘苍的墓葬,

即1号大墓,现存封土堆高度为20余米,直径200余米;

夯土层明显,直径在15至30厘米之间。其它墓葬2、4、8、

9号墓,皆封土堆基本完整,高度均在5至12米,直径15

至30米之间。5、6、7号墓在“文革”中基本被毁坏掉,墓

区范围内还残存有当时陵堂建筑的巨大残石构件,保存较为

完好。北桥古墓群规模之宏大、文物之丰富,在山东文物古

迹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1958年冬,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对3号墓进行过发掘。墓

内出土有完整的铜缕玉衣一套,其形状与河北满城出土的汉

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金缕玉衣大致相同。同时还出土有金

银器、铜铁器、玉盅、象牙尺、象牙管、耳杯等一大宗文物,

均为东汉早期的珍贵遗物。

对于这处规模宏大的墓葬群及其东平宪王刘苍,史书均

有记载。光清《东平州志》中载:“王陵山,州(今州城)

北五里也,汉东平宪王墓在焉。其西为杏花岗,南枕大清河」

民国二十五年《东平县志》中记载:“东平宪王苍,光武皇

帝子,显宗同母弟也……经实地考察其地形,史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