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_第1页
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_第2页
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_第3页
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_第4页
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1讲自然资源与人类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产可循环再生,取之不尽B.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是有限的C.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其分布也是有规律的D.受水热条件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2.下列资源中,与其他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明显的是()A.煤炭B.铁矿C.森林D.石油【解析】第1题,可再生资源可循环再生,但它们都有一定周期,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内,资源数量都是有限的;随着科技进步,任何资源的开发潜力都是无限的;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影响,分布受地质规律制约;某些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第2题,可再生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尤为突出.【答案】1.C2。C(2014·临沂模拟)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4.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林地一直是增加的;旱地的增减幅度最大;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灌丛草地;不论水田,还是旱地,其减少面积均大于增加面积,故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第4题,灌丛草地面积由前期的大幅度减少变为后期的增加;同时,裸岩地面积由前期的增加变为后期的减少,说明植被覆盖增加,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答案】3。D4.B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5~6题。5.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B.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D.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6.从图中信息可知自然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A.分布的不平衡性B.资源间的联系性C.数量的有限性D.利用的发展性【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长;虽然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增长,但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低,所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可能是以清洁能源为主;水电消费比重上升,煤炭与石油消费比重下降;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天然气,但它是常规能源,不是新能源。第6题,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发展性特点。【答案】5。D6。D(2014·济南模拟)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7~8题。土资源构成图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图7.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下沉8.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解析】第7题,该地区位于我国江南地区,耕地比重占40%,而土地资源构成中并没有这么高比重的宜农资源,而宜林宜牧资源比较多,这样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第8题,注意该题强调的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所以应该是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答案】7.B8.B图甲是我国沿海某省风能区划图,Ⅰ、Ⅱ、Ⅲ、Ⅳ分别表示风能丰富区、风能较丰富区、风能可利用区和风能贫乏区,图乙是A地全年各级风频和风频能量图。据此回答9~10题.图甲图乙9.在风能贫乏区出现风能丰富区、风能较丰富区的“孤岛”,其影响因素是()A.技术B.湖泊C.地形D.植被10.关于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频和风频能量呈正相关B.风频和风速呈正相关C.风频能量和风速呈正相关D.风速为10m/s时虽然风频最大,但是风速小,所以风频能量并没有达到最大【解析】第9题,湖泊与陆地存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气压差产生风,故在风能贫乏区出现风能丰富区、风能较丰富区的“孤岛"。第10题,读图可知,当风速为10m/s时,虽然风频最大,但是风频能量并没达到最大,原因应是风速不大。【答案】9。B10.D(2014·盐城模拟)资源评价就是对拟开发利用资源的合理性、可利用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进行评价。读“我国各省区资源条件评价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资源条件最好的省区之一,其优势自然资源有()A.草场、煤炭、稀土B.煤炭、石油、天然气C.风能、水能、生物能D.乳品、土地、有色金属12.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不足,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A.重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B.大力发展种植业C.开垦荒地,增加播种面积D.突出畜牧业优势【解析】第11题,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资源条件最好的省区之一,该省区有广阔的草场资源,同时还有丰富的煤炭和稀土资源。第12题,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不足,不适合大力发展种植业,但其草场资源丰富,可以突出畜牧业优势。【答案】11。A12。D二、综合题(共40分)13.(2014·济宁模拟)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近十年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年代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居民点及工矿区(%)交通(%)水域(%)未利用土地(%)1985年28.92。632。46.15。51。87。315.41990年28。33。232.96.56。01。97.413。81996年28.14。237.21。67。02。17.812。0材料二中国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材料三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示意图。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1)分析材料一,近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上升的有哪些?比重下降的有哪些?(2)分析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3)分析材料三,东部沿海省区中,水土协调度最高的是哪个省?请简要分析其原因.(4)我国北方很多省区水土协调度<1.00,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北方地区水土协调度?【解析】第(1)题,阅读材料一,通过时间对比可看出土地利用结构比重的变化。第(2)题,通过材料二中各省耕地比重和水资源比重,对比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第(3)题,据材料三可看出福建省水土协调度最高,这与福建降水多,耕地比重小有关。第(4)题,水土协调度低,不利于农业生产,提高北方地区水土协调度关键是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答案】(1)比重上升的有:园地、林地、城镇居民点及工矿区、交通、水域。比重下降的有: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土地。(2)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3)福建。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地形中山地丘陵比重大,耕地比重小.(4)造成农业减产。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调整农业结构等。14.(2014·西安质检)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核能发电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极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材料二中国核电工业发展省区分布图。(1)分析说明我国核电开发省区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及原因。(2)A省有较丰富的常规能源,为何还要发展核电工业?(3)B市发展核能发电,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我国核电开发省区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这主要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集中,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东部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相对短缺;北方常规能源的分布与生产多于南方,且南方的能源生产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还与政策支持、核电工业的地区适应性强等有关。第(2)题,A为辽宁省。发展核电工业可以有效补充常规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问题。第(3)题,B市为重庆市,发展核能是否合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答案】(1)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区,南方多于北方。原因: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集中,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东部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相对短缺;北方常规能源的分布与生产多于南方,且南方的能源生产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政策支持;核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