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享受语文,享受学习引领教师把握新课程蕴涵的先进理念,实现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转型。
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必须谋求所有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充分发展。这一理念有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所谓发展,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二是面向每以位学生。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培养高素质的尖端人才,又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因此,新课程强调面向每一位学生,既是顺应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的发展不能只是某一方面,应是全面、和谐的。那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呢?
(一)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着眼知识技能,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这些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获得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每篇课文、每个课时都应有学生的语文素养三个维度全面发展的目标意识。
(二)教学实施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语文教学要把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生动活泼的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既关注他们的情趣生活和情感体验,培养其学习态度,树立其学习信心,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你们班谁读书最好?
(学生推荐一位女生,该生站了起来。)
师:请班理读书有困难的同学站起来。
(学生的目光集中到一位男生身上,该男生难为情地低着头慢慢站起来。)
师:(摸着该男生的头,问站着的一位女生)他读书一定能超过你,你信不信?
女生:不信!
(师带着该男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的第一句话,读了三遍,男生读得很好。)
师:(问女生)他这样认真地努力下去能超过你吗?
女生:(激动点点头)能!
(男生充满自信的坐下)
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使具有不同身心
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有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受
到激励,增强信心!
(三)教学实施要关注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过去的教学比较重视学生说写的结论,对学生学习过程关注不够,看不到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我们所看到的是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题目容易,个别学生答过即过;题目难,教师像挤牙膏似的的逼问学生,直到有一位答对了便过。缺少教师的点拨、引导,没有过程,看不到发展,看不到教学的价值所在。而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应该展示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会学到会学过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一课,课文讲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与一位素不相识的小姑娘,来到黄山风景区的天都峰下,都犹豫了,但双方都从对方身上受到了鼓舞,产生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结果这一老一少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课文的3~5节,写的是这一老一少在天都峰脚下的对话,也是他们善于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具体描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首先用大屏幕出示3~5节,征求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学习的建议。因为三段话的突出特点是人物对话,因而同学们选择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学习。接着,教师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三人一小组合作学习。之后交流评价学习的成果。此时,学生分角色朗读,只达到了正确、流利,但感情没读出来。怎么读才能读出感情呢?这是应让同学们感悟的学习方法。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道了原来读书时应边读边想,具体到这三小节课文,即当读到人物话语时,要想想人物说这句话时是怎么想的。学生领悟到这些,再让他们小组合作学习,便发现学生会读了,也读好了。
二、树立新的课程观
长期以来,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和个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更改课程,教师的任务只是按照教材教学,课程与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这样的课程是封闭的、僵化的、外在于人的,限制师生生命力、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这次课程改革给课程以科学的定位,它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也就是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是课程的主体。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
课程观的变革必然带来教学的根本性变革,为此,教学应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语文教学落实新课程观这一理念,应该在哪方面转型呢?
(一)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资源就有多丰富。第一,应充分发掘教师自身的资源。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二是教师的视野和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视野。这要求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第二,充分发掘学生本身的课程资源。学生本身的知识与经验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对于同伴也是一种资源。通过交流与倾听,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示,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在交互中整合,在交往中探索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生命活动的目的。第三,发掘学生生活世界中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反映学生眼中自然世界的自然性资源,也有学生对社会生活认识的社会性资源。这些资源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因为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所以,教材已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的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语文学习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就课本教课本,扮演的不是教材的传递者、执行者。教师应当基于师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推动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变化。如传统的阅读教学,师生只是围绕选文本身的字、词、句、段、篇进行活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课内讲读的还是选文本身的语言,课后练习的是选文中涉及到的字、词、句基础知识。而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课本提供的选文只是教学的一种凭据,凭借选文,师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语文课程内容。过去围绕文本安排的预习,现在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自主观察、调查体验,也可以引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将文本的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课内文本的解读,师生可以与课前的体验和占有的资料联系,使之自主构建。对于课后的机械练习,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练习趣味化、使知识有机械地转化为能力,使课本内容的学习得到拓展,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培养。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即: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里强调的是课程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既课程生活化的问题。课程生活化的实现,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应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作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它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第一,课程内容既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又要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世界。德国学者卡西尔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理想与事实”“可能性与实现性”等方面。人的生活世界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他就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中,总是向可能性的方向前进。课堂教学的生活,要引导学生去构建个体的可能生活。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一方面可以拓展课堂时空,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阅读;另一方面可以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到图书馆、大自然中去。如学习有关春天内容的课文,又正值春季,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田野踏青,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因为其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所以也要将生活经验与文本发生联系。
三、注重教学过程,实现语文教学转型
对教学的理解,传统教学观把它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由此可见,交往是教学的本质。所谓交往,是主体之间进行教学的相互活动,它反映的不是人与自然或人与物之间的对象性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主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能够相互认同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二者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课堂上学生不能以平等、自由、自主和全面发展的主体而存在,主体与主体的关系降格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课堂教学中的交往被异化。这种异化交往的实质是一种虚假的交往。具体来说,有这几种表现:一是形式上的交往,既只有交往的形式,而无实质内容。如课堂上,一位学生对某一个问题作出了正确的解答,老师明明知道其他同学都清楚该生的回答是正确的,教师仍然追问:“他回答的对不对啊?”学生则齐答“对”。二是不平等的交往。一种情况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交往被少数人所独享;另一种情况是教师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所有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的交往,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交往双方的期望与需求,无法实现各自的利益与价值。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消除课堂交往中的不合理性,建立起合理的交往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转型:
(一)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要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并不是要教师行为变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是以教师行为方式参加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照顾差异,调控教学;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体验到尊重;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二)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基本职能是“照本宣科”,无视学习的主体,不利于因材施教,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原,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的发挥。
(三)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情景,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显然,师生之间实现平等对话是有难度的,但语文教学的很多选文,都有故事情境,利用故事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则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平等对话。如教学《给颜黎民的信》一课,有一位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设计:上课后,先征求同学们学习此课的意见,告诉学生:-昨晚在家中备课时,恰好女儿也在预习这篇课文,于是爷俩商议,先各自读书,之后女儿以鲁迅的身份来回答父亲——颜黎民君的提问,产生了非常好的阅读效果。这节课怎们也这样学习是否可以?同学们非常赞同。课堂上发现“鲁迅”与“谚黎民”即生与师的交流产生了从未有过好效果。事后这班学生告诉笔者,这次与老师交流不受约束,他们认为自己作为“鲁迅”,理应回答好“颜黎民君的问题”。实际上,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平等对话。
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识取向。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分突出与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了发现和探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调查组的调查表明,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改变这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以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从人性的角度说,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接受,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消磨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式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多年来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了摸式化教学,语文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和机械性的劳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转型,关键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充满,充满活力。
主动是不恃外力推动而行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由衷的喜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动、自觉的学习行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技能的根本转变。语文教学实现学生学的主动性,正是需要师生的共同创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破课本、课堂的束缚,学习内容回归生活世界;打破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统治课堂的局面,把时间个空间还给学生;打破课堂重接受的单一做法,注重学生学习智慧的启发;打破模式化的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创新与思考]
有一次我去城里一所学校听自然公开课《认识蚯蚓》,当老师把蚯蚓从瓶罐中拿出来时,很多同学都被这黑乎乎的怪物吓得瞪大了眼睛,甚至还有同学叫了起来。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根本就未曾见过蚯蚓。老师让学生想蚯蚓可能生活在哪些地方,学生的回答是贫乏的、苍白的、当我听到学生这么说的时候,我更多的是理解。是啊,城里的孩子们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建成的城市当中,他们的生活与自然里得太远了。。。。。。
当我拿同样的题材放到我们农村小学来教时,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我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蚯蚓吗?”学生马上七嘴巴蛇地讲开了。有的学生说:“夏天大雨过后,田埂上、泥路上爬满了蚯蚓。”有的学生说:“我家后院的泥土里经常能看到蚯蚓给花木松土”。
更有的学生说:“我经常去水沟边挖蚯蚓,用他来钓龙虾。”当我提出一起找蚯蚓时,有些学生竟自告奋勇当起了“导游”。当我看到他们手抓一条条鲜活的蚯蚓时,虽然满手满脸沾满了泥巴,可还笑可呵呵地喊着“老师,看!我又捉到了一条”时,我的心满是激动,他们是多么兴奋,他们不会害怕地大叫,多么至纯至朴的孩子,多么生动的一课!也只有真正地把情感融入生活、融入大自然,才有如此精彩的一瞬间,这是城里的学生无法企及的。
[举一反三]
1、试分析城里的学生在自然公开课《认识蚯蚓》中的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同样的内容,作者在农村小学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你认为这样的教学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哪些理念?
3、联系语文教学实际,例举一个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的例子。
第一章
立足全人发展,体现“三个维度”
——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的把握与落实
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应该是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验幸福与快乐。“教学不仅为了学生学习,还为了主动地学习;不仅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不仅为了学生的未来做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李吉林语)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
一、全人发展——教育永恒的主题
面对世界改革的大趋势,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具体情况,教育部决定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课程改革时代。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调整个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一)全人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1、体现了时代要求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一是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以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二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因此,教育部在〈〈纲要〉〉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希望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终极追求是走向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纲要〉〉中的总目标,把教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全人”,意为素质全面的人。全人发展,即整体的人的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和谐、协调统一发展。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人作为个体、家庭成员、社区成员、国家公民、生产者、发明者和创造性的梦想者,具有丰富的个性内涵。这些丰富的个性内涵的完整实现就是全人发展,包括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全人教育,就是教育者以学生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除了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外,更应该让他们对自我的自信心、对自我的定位、对人生的态度、对事情的判断、对人际交往能力各方面都有所了解,有所发展。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智慧、情感与人格。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个性发展的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全面的发展。这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课程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强调国际意识的培养。
(二)全人发展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呈现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纲要〉〉中阐明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六项具体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努力体现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全人发展。无论是在“前言”“课程目标”,还是在“实施建议”中都努力渗透了全人发展的理念,而且得到了充分呈现。
1、“前言”中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性质”的定位表述,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的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二者是统一的,都能够“致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打好“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充分体现了全人发展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自信,让每一位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很好的体现了学科教育必须突出学科特点的基本教学原则;“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环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凸显了语文课程的活力。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2、“课程目标”中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的具体化。不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中,都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指导思想,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总目标”的第1~5条主要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道德品质、人生态度、价值观、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在自信心、良好习惯、基本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在思想品质、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既概括又具体的要求,侧重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的要求。第6~10条,主要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使用工具书、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方面提出既概括有具体的要求,侧重落实“知识和能力”维度的要求。
阶段目标是总目标的细化。全面达成语文课程目标,就能使全人发展的理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落实。
3、“实施建议”中
“实施建议”从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为具体实施课程改革、实施全人发展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
“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注重语文学习方法和规律,突出特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强调要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课堂内外,学科之间,学校内外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给学生创设多种语文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原则性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评价建议”中,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既重视终结性评价,更重视形成性评价;既重视定量评价,更重视定性评价;重视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实施建议”为达成课程目标、体现课程性质和地位提出了怎样做的原则性方法和要求,也为实施课程改革全人发展的理念提供了怎样做的原则性方法要求。
二、教学中新课程目标的把握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标准中属于主题部分。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制定的,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总目标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阶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细化。
(一)课程目标的理解
总目标共有10条。这10条并不是随意排列的,而是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前5条
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有所侧重:第1条是关于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要求;第2条是关于对待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的要求;第3条是关于语文学习的态度方法等方面要求;第4条是关于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等方面要求;第5条说的是学习语文重在探究、重在实践。后5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着眼,侧重于“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第6条关于汉语拼音、识字能力;第7条关于阅读能力;第8条关于写作能力;第9条关于口语交际能力;第10条关于使用工具书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这种侧重不是绝对的,三个维度还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如第1条的表述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就涉及过程与方法;第2条既是对各种文化的态度,也可理解为是对学习内容和能力的要求;第3条侧重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和“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又属情感态度要求;第4条既讲能力,又讲态度,还讲方法,等等。后面的5条虽侧重于语文知识与能力,但阅读方面提出“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就属于情感态度和过程方面的要求;口语交际方面提出“在各种交际活动中”显然属于过程方面的要求,“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又属于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对这10条总目标的内容应该辨证灵活地理解,努力把握其中的基本精神。
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与审美性的统一。根据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的归纳,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内涵突出了这样一些思想:
(1)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总目标关于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述,是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不是外加的灌输,所以特别注意不要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将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联系起来考虑,将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先决条件。在学习方式方面,强调“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也是为了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能培养方面,如第7条关于阅读能力,强调“具有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是把在阅读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特的自我,这样才能做到目标中所说的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要求。如果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如考虑信息社会特点,加上“初步具备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条;着眼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的要求,口语交际方面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强调文明交往和合作精神,改变了过去大纲将“听”的能力与“说”的能力分开的做法,且着重于双方面交流的表述。为了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这些现代公民的重要素质,特加上“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一条,突破原来只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局限性。思维与语言关系密切,过去谈到思维能力,比较偏重于逻辑思维,诸如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分析套路,都属逻辑思维训练。语文课程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均衡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品质的提高,依赖于学生本身就具有的创造潜能的激发,这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如有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形象思维与自然科学家成才有密切关系。此外,有鉴于语文不仅是文化教育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增加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一条,体现了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具有全球性的文化视野以及语文学习与当代文化密不可分的联系。
(3)突出了语文课程实践性。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总目标”的第5条对此作了总的表述:“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同时,让这一精神贯穿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诸方面能力的要求中,从而大大淡化了对系统的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如关于识字写字和汉语拼音学习,强调能识、能写、能说,不提或少提学习要求;关于阅读,强调丰富积累,发展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关于写作,注重实际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不提或少提写作知识的要求;关于口语,强调在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背景下,通过各种交际活动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即使设计必要的语文知识,也都是和有关能力的要求结合在一起表述的,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及其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是总分关系,“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因此我们在理解语文课程目标时,既要注意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也要具体把握总目标达成阶段性。
(二)从三个维度把握语文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三个维度”来具体把握语文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同时,也能作为我们认识、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分析框架,成为我们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凭借。
1、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对来说,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维度属于显性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属于隐性目标。以往语文课程与教学由于受单一“工具性”的片面影响,人们往往看不到作为语文知识、技能的“工具”的知识与技能所黏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造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认为分裂。按“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文课程目标,就是将过去在知识、技能中潜藏的往往被掩盖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凸显出来,从而引导教师正确面对。比如“口语交际”的有关条目,“耐心专注的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自然也就落实为知识和能力,但“耐心专注倾听”“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首先应该作为正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培养。事实上,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学生才能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各得其所。
2、关注“过程和方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语文能力往往体现为正确地运用听、说、读、写的方法。“过程和方法”本来就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侧面,有时可能还是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侧面。但在过去,由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单维设计,过程和方法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语文教学更关注那些结果性的东西,而语文教师则很少反思教学中“塞给结论、告知答案”的做法有多少合理性。
“三个维度”的设计强有力地引导语文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尤其体现在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比如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的系列目标,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一学段)
能复述叙事情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学段)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第三学段)
3、“落实知识能力”
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并不等于轻视乃至放弃“知识和能力”。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有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语文课程也不例外。本次课程改革从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维,并过分地强调他们的作用,这样的错误应该尽量避免。
关于语文知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重点应该是应用语言教学,重在语言技能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从语言技能培养的角度,或者说从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课程基础知识。对于实践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语文课程来说,应用实践、体验无疑是更重要的。
关于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建国以来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重申教学要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同时,对语文能力的内涵做了一些新的界定:在“前言”中提到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理念”中增加了“识字写字能力”,把听话、说话能力改为“口语交际能力”。这是因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起点,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对于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国际交往都是极为重要的。而口语交际的核心在于“交际”,听方和说方双响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课程标准对语文能力的新提法,更全面、准确,更符合时代要求。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是内在地融会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所以对语文课程目标的把握。必须坚持“三维一体”的观点。
三、教学中的情感注重
(一)情感及其相关因素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情感”一词多次出现。并出现了很多与“情感”或“感情”相关联的词语。如:“情趣”“情操”“情境”“感想”“感兴趣”“情感态度”“情感熏陶”“真情实感”“道德情操”“情感活动”等。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情感”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位。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认识“情感”,应该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把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层面来理解。
情感,也称“感情”,指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映、心理表现,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羡慕、厌恶等。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在上述与“情感”相关联的词语和短语诸因素中,“情感”是基础,也是综合和升华。各因素都从不同侧面与“情感”发生不同的联系,或者是“境”或者是“活动”或者是“体验”或者是“熏陶”,都从不同侧面阐发了“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二)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1、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的有关表述
下面摘录《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情感”的部分表述:
(1)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前言)
(2)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前言)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前言)
(4)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课程目标)
(5)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课程目标)
(6)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课程目标)
(7)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课程目标)
(8)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程目标)
(9)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程目标)
(10)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课程目标)
(11)。。。。。。获得初步情感体验。(课程目标)
(12)。。。。。。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课程目标)
(1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课程目标)
(14)诵读优秀课文,注意在通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课程目标)
(15)。。。。。。读出自己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课程目标)
(16)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课程目标)
(17)。。。。。。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实施建议)
(18)。。。。。。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实施建议)
(19)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感悟的特点。(实施建议)
(20)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实施建议)
(21)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实施建议)
(22)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实施建议)
以上只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与“情感”有关的部分表述摘录。从中我们至少可以体会到这样几个特点:
(1)重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培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验、领悟。《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习是有感情体验和领悟的特点。”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阅读教学中,要能“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向往美好的情感”,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注重表达真情实感,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要能“读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要“感情真实”,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4)注重创设情境。情境是形成情感的场景、氛围。《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意探究和研究的过程”。
2、情感——语文教学教学的灵魂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她说:“教学若要成功,需以情感为纽带。”梁启超增说:“用情感激发人,好象磁引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因此,注重情感因素,视情感为语文教学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必须。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乐之”的氛围中教学活动,就合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为语文学习创造最佳的效益。
(1)情感是语文课程中固有的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种“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不管学术界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怎样讨论、怎样定性,没有争议的应该是: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范畴。语文课程的这种文化属性,就必然会含有人的情感、意志、态度和思想观念的成分。历史悠久、绵延至今的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学中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的思维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因素在语文课程中是固有的,不是附加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2)注重情感因素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
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儿童”。儿童,人虽小情却多,是有情之人、多情之童,是“情感的王子”。根据儿童身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他们在小学阶段最易理解和接受的是形象。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受到关爱和鼓励的情感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正向的驱动力。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充分利用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3)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培养、激发兴趣,还是体验、感受、领悟;不论是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还是综合性学习;不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课堂外;不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学校外,都应该注重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在语文课程中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环境来培植、养育情感,在不知不觉中被熏陶浸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孤零零地进行情感培养,形成“两张皮”。
情感培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讲求方法。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儿童的情感规律,尊重学生选择,调节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情感最佳融合境界。以阅读教学为例,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时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师生的情感就会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学生的情感在乐学的情境中就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升华。
四、三个维度的协调统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由此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根据三个维度设定了十项具体的课程目标。“维度”与“纬度”之区别在于:“纬度”之“纬”特指横向线段,相互间往往是平行并列的。“维度”之“维”乃几何学及空间理念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即为一维,维与维之间又构成了交叉叠累的关系。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三个维度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三个维度”是《语文课程标准》之纲,融会贯通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之中。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三个维度的各自内涵及相互交叠渗透的关系,我们才能科学地实施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知识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始终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
本技能的训练。但是,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要注重学习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加强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1、关于语文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语文是实践性很
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刻意追求”不等于无需追求。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养的必要条件,没有语文知识,就谈不上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明确提出应该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对此,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例如:
(1)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总目标)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
结构;(第一学段目标)
(3)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第一学段目标)
(4)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第三学段目标)
……
为了让教师们更好地明确知识目标且便于操作,《语文课程标准》还附录了“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应做到有序、有度、有用。有序,就是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注意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的语文知识;有度,就是学习有关的语文知识时要适度,不能任意拨高或降低要求,“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有用,就是要学习能用于社会生活的知识,特别是适应终身学习的知识。
2.关于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该“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上述的“能力”是指一种专门能力,即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6,7,8,9条对语文的基本能力还做了具体的阐述。
掌握语文文字,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育最富有个性的工作,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和基础性决定的,是别的学科无法取代的,当然也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为了强化这一点,课程目标尽可能将知识要求变为能力要求来表述。例如关于标点符号,以前〈〈教学大纲〉〉笼统地提出“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而〈〈语文课程标准〉〉则表述为“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第一学段),“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第二学段)等。把“认识”改为“体会”,就是把对知识的记忆变为对知识的运用,强调了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各种基本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识字和写字能力的要求是,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把握汉字规律,逐步形成自能识字的能力。阅读的能力标准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个目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培养,突出多读,重视积累。写作能力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个目标降低了要求,淡化了问题;重视情感态度;重视读写联系,学用结合。口语交际能力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要求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内容随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又要引导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大课堂里自觉地与人交流,切实提高他们实际的口语交际能力。
此外,还必须根据时代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总目标的4,5,10条讲的就是语文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科学素养。它们包括: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的关系
语文知识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础。尽管“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学习和掌握相对系统和完整的语文知识也是必须的、必要的,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自然地相成相对系统和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掌握语文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
语文能力是在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实践中形成的。能力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知识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让学生更过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形成和发展语文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适当地了解和把握有关知识的构成体系,但又不要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并非不要语文知识的系统性),要把力量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上。
(二)过程和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过程和方法”的要义是:应十分重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与学习方法。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终结性的结果评价,要充分注重形成性的过程评价。概言之就是“经历过程,掌握方法”。
1.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过程是认识发展所经历的程序。〈〈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过程”纳入目标体系,强调
过程和方法,其实质就是强调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因此,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过程,在自读、自悟、自评、自结中掌握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地自主,有效地合作,适度地探究;随机进行创新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想象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基本方式应是结合语文的学习进行语言重组、语言转换、语言延展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质疑、欣赏性思维的课文评品、补白性思维的想象扩充等。
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的经理学习过程,教师就必须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采用多种形式与方法激起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
2.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以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目标,开放课堂评价,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
评价方式灵活、评价主体参与的开放性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过程之中。
一是在民主性评价中让学生全员参与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倡导民主性的评价,让学生也有评价的机会,组织他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启迪,让学生从中受到鼓励,增强信心,明确方向,大胆参与,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调节、主动发展的目的。
二是在延时性评价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过程。延时评价是与即时评价相对而言的,教师对学生正在研讨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是否定的评判,而是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去讨论、去分析、去论证。延时性评价是一种宽厚和关爱,一种信任和期待,一种点拨和启发。它有助于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的态势;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成就动机,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更主要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过程之中。
三是在多元性评价中让学生自主参与过程。单一的评价使天赋不一、志趣各异的学生发展方向和学习行为高度统一,训练出来的只能惟师是从、惟书是从、思维僵化的学生。课堂教学评价的尺度应从一元化的攀篱中解脱出来,走向更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阶段,即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地做出针对性个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使学生能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使不同智力的学生能全力投入过程之中。
四是在纵向性评价中让学生乐于参与过程。横向比较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和主观努力这一本质,容易忽视评价对象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与转化这一动态过程,比来比去让众多的学生始终感到自己是落后者,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多数学生失去发展的自信心。而纵向比较是考察受教育者个体退步或进步的幅度,注意了学生自身发展状况,关注的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采用纵向评价,特别是激励性纵向评价,能使中下程度的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之中。
3.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
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我们要注意过程,当然也要追求结果,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的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进而事办功倍。
如同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专门能力一样,学习方法也分两种:一种是一般学习方法,一种是特殊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指后一种,即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如识字的方法、阅读的方法、作文的方法等。〈〈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方法,实际上是一般学习方法和特殊学习方法的结合。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让学生自己悟出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才是方便、实用而高校的方法,它反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真正掌握。在过程中让学生悟出规律,掌握方法,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佳结果。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纬度,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这一纬度要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要贯穿和参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1、关于情感态度
关于情感,上文已有论述。
态度是与情感紧密相联的,一定的情感产生一定的态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态度”的表述,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从人生和科学态度来表述的:“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一个层次是从学习语文的态度来表达的,如“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交通和社会交往”等。语文教学要通过达成语文学习的态度目标,来达成人生和科学态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注重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信息的养成,从不同学段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对情感态度提出要求,以形成积极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
识字与写字方面: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第二学段,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阅读方面:第一学段,喜欢阅读,感受阅读兴趣;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热爱图书,爱护图书。第二学段,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第三学段,说出自己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习作方面: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第三学段,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口语交际方面:第一学段,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学段,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第三学段,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
综合性学习:第一学段,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第二学段,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2.关于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对自身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认识和看法。《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价值观的要求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体表述有:“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学习辨别是非恶善”,教材编写要“有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阅读教学提倡“读好书”,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等等。从中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正确、积极、向上、美好的价值取向,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成为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
3、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从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
出发,要结合语文学习规律的进行。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文字的情感是学好祖国语文的基本条件。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逐步提高品位。要学以致用,让学生在阅读、欣赏、探究、写作等语文实践中体会和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要把语文学习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发现、研究并总结出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要珍视学生个人语文学习的独特体验,在品读中领悟和体验情感,在语言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在说写训练中抒发情怀。
(三)三个维度协调统一
知识个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
一的。三者不是孤立无关的,也不是简单相加的。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三维目标不是分为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在知识、技能上简单加上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要把消极的倾向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在研究层面,我们可以把他拆开,但在实践层面必须是三位一体,因为实践层面是面对完整的人,绝对不能把它人为地分开。不是一节课分成三大环节,分别完成三个目标。
情感的目标、能力的要求、习惯的养成等,绝对不是靠某一节课、某一周的课程能完成的,但是每一节课都必须体现这些目标。因此三维目标的实现更多的是靠在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教学行为,是值得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问题。
[案例]
《四季的脚步》教学片段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四季的脚步》的一个片段,从中可以看出在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哪些字词用得特别好,用波浪线画出来。
(生边读边画)
师:在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把你最喜欢的那个小节读一读,然后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这个季节是怎样的。
(生朗读,议论)
生:我最喜欢春天,我想读一读第一小节。(先读后说)我心目中的春天到处是绿色,小草绿了,树枝也发芽了。
师:还有谁在点缀着绿色的春天呢?
生:小燕子也飞回来了,各种颜色的鲜花都开了……
师:说得好!你就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生读,语速较快,没有读出春悄悄走来的语气)春的脚步悄悄地,悄悄地,她笑着走来。你能悄悄地,,笑着走到我身边吗?(生表演)请你再读读前两行。(生读,语调还是有点高)想一想,你刚才是怎么走到教师身边的,脚步那么轻,我都没有觉察到。再读读,(生读,有进步)好,有进步,听教师读一读。(师范读)你愿意再读一读吗?
这一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特点。例如教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哪些字词用得特别好,并用波浪线画出来”,这是品位语言的训练。后面引导学生用轻的语气读出“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的情境,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悟情的特征,这主要属于知识与能力的维度,也伴随着情感体验。让所有的学生边读边体会有关字词,并用波浪线勾画,体现了全员参与学习过程的要求。“在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这样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凸显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特感受。“把你最喜欢的那个小节读一读,然后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这个季节是怎样的”,这一教学片段中“读一读”“说一说”的训练,体现了语文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的要求,向周围同学描绘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能让学生的自主性、自信心得到很好的张扬,内心情感得到自由的放飞。“还有谁在点缀着绿色的春天呢?”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无拘无束的扩展。让学生在表演中品读片段,使我们看到了这个学生朗读的情感和语调由欠好到较佳,朗读水平由较低到渐高的过程,而且还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朗读要根据词句蕴涵的意思(悄悄地)读出相应语调语气(轻)的方法。最后,教师范读后再征求该生的意见:“你愿意再读读吗?”关切的语气充满着期待和鼓励,学生一定会在这充满着关爱的氛围中更富有感情的朗读。整个教学片段,较好地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融为一体,有机渗透的特点。
[创新与思考]
下面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0课〈〈索溪峪的“野”〉〉(略读课文)的教学片段实录。阅读后,请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师:学习一篇文章,我们不但要体会景物之美,思想之美。自然的美就是不加修饰的美,就是天然的、质朴的、纯真的美。索溪峪的山水如此之美,猴子如此可爱,使人反璞归真。可是有人却把它们告上法庭,并且法庭已做了宣判。现在它们想请律师为他们辩护。二审马上就开始了,你们能不能帮助它们?
生(齐):能!
师:你们先为谁辩护?
生:山。
(教师出示课件:
原告:某些人
被告:索溪峪的山
壮告理由:索溪峪的山太“野”了,让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半边悬空的石头在山风中摇摇晃晃……直插云天,敢戏白云……
法庭宣判:把悬空的石头用水泥固定。直插云天、敢戏白云的山峰,削平或者炸掉。)
(教师朗读,学生笑)
师:它们的命运就握在你的手中。你可以保持沉默,但是你的每一句话都关系到它们的命运。我来提醒大家,只有感情是不够的,法律更相信证据,最好能运用你们手中的课本和资料。谁来辩护?
生:我想问法官,这么美的山,直插云天,敢戏白云,如果炸掉了,就看不到这样的风景了,你不觉得可惜吗?
师:是很可惜,但是很安全。法庭相信证据,不能仅凭感情用事,希望各位律师能用证据说话。
生: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是山的特点,就像书上说的: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他们都已经“家”化了。人工美不是野性的美,我们需要的是自然的美,不应把索溪峪“家”化了。
生:我们国家有很多高的山峰,如果都炸掉,还有珠穆朗玛峰吗?你能炸掉珠穆朗玛峰吗?
师:太大了,不好炸。
生:我想问法官,索溪峪的山对人类造成了什么危害?
师:让我们害怕它。
生: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乘法 测试卷及参考答案【预热题】
-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 社区办公用房自查报告(3篇)
- 简易2024年离婚协议:零财产争议解决方案3篇
- 订餐平台合同范本
- 设备采购招标文件全解读深入解读详解
- 语文学习方法详解
- 课后英语学习方法
- 货物采购合同清关
- 质量监控工程信誉守卫书
- DB23∕T 1019-2020 黑龙江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资料
- 三视图教学课件(PPT 85页)
- 大班打击乐《孤独的牧羊人》课件
- 城市更新规划
- 话剧剧本写作(课堂PPT)
- 砂场安全管理制度大全
- 枸橼酸抗凝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PPT课件
- 移动式操作平台
- 心力衰竭护理新进展
- (完整版)装饰装修工程监理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