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_第1页
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_第2页
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_第3页
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_第4页
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

中国的现代化主要发生在城市,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城市,首先是上海的现代化崛起。上海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当然是近代上海崛起的最主要的基本条件。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吉本所说的:“一座大城市的最重要、最天然的基础,就是附近农村地带要人口稠密、劳动力充沛,这就为粮食给养、工业制造和对外贸易提供物质资源。”又如美国地理学家、前亚洲学会主席罗兹·墨菲所说的:“上海城市,从地形学上讲,位于那从西面和北面向它汇合的华东低地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焦点。长江及其支流,把中国物产丰饶的核心地带百川注入的水源收容下来,最后都倾泻到黄浦江口,在基本上属于工业发展前的中国经济体系中,超溢当地市场而外运的货物,多半经由水路运送出去。在这个紧要关键的问题上,没有什么地方能够享有上海的有利条件的一小部分。”上海这一优越自然地理条件是近代上海崛起的必要条件,这已是众所周知、毋庸赘述了。本文就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形成的其他一些重要因素作些阐述。一、上海的经济驱动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是和上海城市人口的增长同步前进的。一般来说,城市化过程,也即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被城市吸收的过程。城市代表的文明程度高于农村代表的文明程度,因此城市文明对农村文明有吸引力。对农村人口而言,从就业机会、工资待遇以至于发财致富和社会地位的改变等各方面来看,城市确实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如把1843—1949年分成两大阶段来看,则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1895年这50多年间人口增长并不算快。1852年上海估计人口为27万,1895年尚未超过50万,仅增加近一倍。19世纪世界最大城市伦敦及其近郊的人口1841年已有238.7万人,1871年即达393.1万人,那时上海人口望尘莫及。即使在国内,上海人口数字也落在其他大城市的后面,如1852年时杭州人口约为100万,苏州、宁波也各约为50万。近代上海人口的飞速增长是在进入20世纪后,即在1895—1949年这个50多年间实现的。上海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已达200万,1925年为230万,进入30年代时已超过300万。与国内其他城市人口相比,1936年上海为330万,天津为130万,广州为95万,苏州、杭州各为50万。计自1895年至1949年止,上海人口共增长了9倍,净增人口500万之多。近代上海这50多年间的人口增长率明显超越了同期纽约、伦敦、巴黎等世界大城市,这一时期的上海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是世界罕见的。我们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一书中有关人口聚集的论述中一开始就强调了“在近代,特别是在战乱时期,象1853年太平军进军上海期间,1937年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和1946一1949年内战期间,上海城市人口都有突发性的大增加。”但也应该指出,我们随后又是这样说的:“在近代,由周围地区的多次战乱及上海本地工商各业的发展和繁荣而引起的上海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是世界罕见的。”一是旧上海租界内比较安定的独特环境,再是工商各业的发展和繁荣,二者对近代上海人力资源的聚集起着同样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没有后一个工商各业发展的实绩,战时增加的人口,战后也会被迫回流内地,1891年上海海关税务司裴式楷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中国人有涌入上海租界的趋向。这里房租之贵和捐税之重超过中国的多数城市,但由于人身和财产更为安全,生活较为舒适,有较多的娱乐设施,又处于交通运输的中心位置,许多退休和待职的官员现在在这里住家,还有许多富商也在这里。……在上海的中国人中有许多外地人,他们是被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吸引到这里来的。职员、外语通、经营广州零星装饰品的商人和餐馆的老板等,主要是广东人,买办、仆役、船员、木匠、裁缝、男洗衣工、店员则主要来自宁波。”近代上海人力资源的聚集使近代上海产生了新的社会阶级和阶层。上海地区进入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出现了包括买办、资本家、职员、产业工人、苦力等市民群体。早期上海的买办以广东籍人居多,以后江浙一带的富户和大族也相继充当买办。如苏州洞庭山席家为首的上海买办集团,从19世纪70年代起,就几乎垄断了上海外商银行和新沙逊洋行的买办职务。买办在旧上海总人口中人数比重很小,但经济地位十分重要,其中不少人通过自身的资本积累,相继投资于上海的工商业,转化为民族资本家。上海的民族资本家在进入20世纪以后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949年共约5万多人,约占当时上海人口总数的1%,应该肯定地说,他们是近代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近代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另一主要推动力就是产业工人的产生和壮大。上海工人阶级的产生早于民族资产阶级,早期技术工人主要出现在外商船舶修造业,是从香港、广东、宁波及本地招募来的木作、船作手工业工人,到1895时,外商船厂的机器工人已有约5000人。1895年后,随着纺织、食品、机械、化学、公用、铁路等部门的兴起,到1924—1927年期间上海产业工人已超过19万人。进入30年代,工业系统技术工人约9万人,非技术工人约27.5万人,交通运输系统技术工人约5万人,技术工人两项合计14万,加上非技术工人共为40多万人。1949年上海的工人和职员人数共达122.9万人,占就业人口的72%,构成上海城市经济活动中最大的群体。没有这支劳动大军的聚集和壮大,近代上海的经济繁荣是无法实现的。我们也不应抹杀上海外侨对近代上海经济作出的贡献,早期上海外侨人数增长也是缓慢的。开埠后直到1860年,外侨人数尚未到达1000人,到1891年才4956人,1901年为8296人,可见在上一世纪的50多年中,上海每年平均增加外侨人数仅130人。进入20世纪后,外侨人数迅速增长,1911年为30291人,1930年达59285人。1930年外侨按国籍统计为日侨25650人,英侨9331人,俄侨7687人,美侨3614人,其他国籍1万余人[1l],共约6万人。由此可见,在20世纪头30年中,上海每年平均增加外侨人数要达1700人之多。早期外侨多传教士和商人,进入20世纪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外侨技术专家、管理人员、法律和金融专业人员等也纷纷来沪。当然,抱着冒险家态度,准备发一笔财就席卷而去的外国人,以及因政治和种族问题逃离欧洲而来的外国人也占相当比例。《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提出的近代上海城市9个特点中的第7点就突出了近代上海为移民城市这一特点。我们指出了国际移民密切了上海与国际的联系,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丰富了上海社会文化的色彩。总之,上海能到30年代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人力资源的聚集起了积极的影响。上海不是一个孤立的上海,它是同沿海省市和长江流域紧密相连,又是同国际接轨的上海。二、世纪上海的对外贸易《近代上海城市研究》提出的城市发展规律中的第一条就是要“走由商而兴的城市发展之路”。我们也指出,有些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而兴起的,有些是作为军事要塞而兴起的,而有些则是由于资源丰富或交通要道而兴起的。但要象近代上海那样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则必须由商而兴。上海开埠后前半个世纪的纪录说明正是上海商业在开埠前基础上的不断发展而推动着上海经济的繁荣,工业主要是在后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而且也是随着商业的进一步繁荣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还说,“就近代上海整个城市经济而言,商业的作用要超过工业”。当然,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商业的更大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指的商业,包括对外贸易、国内埠际贸易和上海本地商业。就近代上海开埠后前半个世纪的对外贸易来说,上海1844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15万海关两,远低于广州的数字,要到1852年开始,上海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才超过广州。我曾在早期的一篇论文中阐述了太平军起义打断了中国传统外贸渠道,茶叶这项当时主要出口商品才改由更理想的上海口岸出口。1851年从广州出口的茶叶仍有6246.8万磅,而从上海出口的尚仅3672.3万磅;到1952年则已转为广州3612.7万磅,上海5767.5万磅。进入19世纪60年代之后,长江和北方一些口岸先后对外开放,同时日本也对外开放通商,逐渐使上海发展成为华中、华北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转运中心。1864年上海对外贸易总额达5442万海关两,至1895年更猛增为16291万海关两。与1844年相比,上海对外贸易总额增加了50倍还多。到1900年上海对外贸易总额为16000万海关两,第二位的广州为3400万海关两,第三位的天津为3200万海关两。可以说,从对外贸易来看,上海的自然地理优势促使外贸迅速发展这一趋势,到19世纪末已充分得到体现。1902年底,上海海关税务司好博逊就曾称1893年11月17日上海开放对外贸易50周年纪念日是一个里程碑,并说:“后50年的第一个10年即将过去,这10年完全实现了对上海的未来具有最乐观信念的人们所憧憬的理想。”进入20世纪后,上海对外贸易继续迅速增长。以1900年进出口贸易总值为100,则1910年为185,1920年为285,1930年达97927万海关两,为496。也就是说,30年期间在较高的基础上增长了4倍,这时期的特点是,外贸的商品结构有了很大变化。由于工业的发展,上海进口的金属及矿砂、机器、车辆、化学产品、染料、电器材料、纸张以及为工业提供的棉花、烟叶等在1936年进口商品中占了很大比重。1936年上海对外贸易总值占全国比例达5553%。近代上海进入30年代,其外贸总汇地位已确立了。就上海埠际贸易而言,上海的优越地理位置的作用在开埠后不久的19世纪60年代随着我国黄金水道长江的开放就逐渐显示出来了。罗兹·墨菲曾强调说:“上海的内地贸易区要算是世界上最大的了。如此宽广的地区,或者如此众多的人口,依靠一个主要河流系统和一个首要城市来开展商业往来,那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但开埠后头50年的埠际贸易主要还是茶丝等几项大宗出口商品。埠际贸易的大发展也是在进入20世纪之后,此时上海与长江三角洲以及整个长江流域各地的商品交往才包括了上海工业生产和居民日用所需的各种原料和农副产品,以及从上海进口的外国产品和上海制造的机制产品。以棉纱为例,从上海运往各地的棉纱1900年时为2800万磅,1909年时增加为5100万磅,1936年时达21174万磅。由海关统计的1936年长江流域城市对上海的商品输出入值大多要占其商品输出入总值的一半以上,如长江流域各埠向上海输出货值比重中,重庆为51%,汉口则达78.8%;长江流域各埠输入上海货值比重中,汉口为59.3%,重庆则达83.6%。据统计,上海同长江腹地城市的贸易量几乎要占全国15个大城市埠际贸易总量的72%。因此可以说:“上海也正是由于有着长江流域这一个中国最富庶地区的大腹地,从而也增强了自己对世界市场的幅射能力。”上海本地商业开埠后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如中国传统商业中担任代客买卖居间商的牙行,其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到1895年已包括提供货源、提供服务设施如客房和堆栈,以及垫付货款等。此后随着需求的增加和商品量的扩大,近代上海牙行在经营方式突破了它的古老经营形式,转为直接经手办货,自营大宗买卖,成为批发商。进入20世纪后,上海商业特别是在华侨资本的推动下,出现了大型新式百货公司,1917年开业的先施公司、1918年开业的永安公司、1926年开业的新新公司和1936年开业的大新公司,都是资本雄厚,采取商场之外兼营游乐场、旅馆、酒楼等附属事业的综合经营方式,其经营管理方式现代化,标志着上海商业的进一步近代化。美国的中国企业史学家高家龙教授对广告在商业发展中的作用阐述得特别透彻。在他的《中国的大企业》一书第二章“渗透中国市场”中专门介绍了英美烟公司在旧中国进行广告宣传的创新活动。最近,他还提出英美烟公司广告活动推进了上海南京路知名度的看法。1933年时上海有商业店户7.2万户,其中在租界内的商业店户为34万户,考虑到租界面积仅为33平方公里,则其密集度是十分明显的,尤其从商业企业的资本额来看,资本雄厚的经营进出口的洋行和华商大型百货公司都在租界内。抗战前英、美、德、法四国在上海经营进出口的公司共629家,总资本为13638亿元,每户资本平均为220万元,而当时永安公司资本已达1500万元,上海租界商业资本的力量可见一斑。总的来说,近代上海商业行业门类齐全、供应品种多。往往在其他城市不易采购到的商品品种,在上海的专业商店里都能买到。到30年代,上海商业的经营力量、服务质量、竞争意识在全国遥居首位。可以说,近代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具有多功能的经济中心,这是和贸易为先导以及外贸总汇地位的确立分不开的。三、为外国服务的买办作用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也是和三大金融势力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随着上海和全国各地以及上海和外国之间的贸易发展,就产生资金融通的需要,所以一般总是说近代上海的贸易和金融如影随形,内外贸易发达了,金融业也随之兴旺起来,而金融业的兴旺又反过来促进内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当然进入20世纪后,近代上海金融对工业的发展也起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以下就近代上海三大金融势力即钱庄、外资银行、华资银行的形成发展作一些简要分析。开埠初期,上海原有的传统金融机构主要是钱庄。在鸦片战争之前,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已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越出了银钱兑换的范围,发展到接受存款、发放贷款的信贷业务,而且商品的交换已经可以通过钱庄签发的票据成交。张国辉就曾指出,钱庄所签发的票据所固有的活力,在鸦片战争后,竟然为通商口岸的贸易开拓,起了意想不到的重大作用。”正如《近代上海城市研究》所指出的,外商来华有一个如何通过他们不了解的各地华商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向题,经过几年摸索,形成一套外商可以凭借庄票的流通,尽快销售货物,以免资金呆滞,华商可以利用钱庄的汇票收购土特产,获得资金上的融通和周转,而钱庄则可以通过发行庄票扩大业务和获取利息这种对三方都有利的办法。所以说,钱庄在中外贸易活动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它为进出口商人提供了信用手段,在上海本地是庄票,在上海和内地之间是汇票。1858年上海的120家钱庄中,50家为小钱庄,其资本仅500—1000两,最大的8家或10家大钱庄,其资本一般也不超过3万两到5万两。1866年上海大钱庄资本已在8万到10万两之间。近代上海钱庄一方面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资金实力也逐渐雄厚起来,另一方面也与外商银行建立了良好的资金融通关系,树立了极好的信誉。1888年汇丰银行负责人就是这样评述的:“世界上没有人比中国商人或钱庄会更快地得到我们的信任。当然,一切规则有例外情形,但是为了表明我有充分的理由作出这样有力的陈述,我可以提到在最近25年期间,我的银行同上海的中国人做了很大的生意,我想总共大概有12亿万两,而我们从未遇到过拖欠债务的中国人。”张国辉说,在1864—1894年30年中,“在洋货到达通商口岸之后,和土货未抵通商口岸之前,自1864年的9400余万关两至1894年的29000余万关两的贸易额,都必须依赖于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钱庄为之效劳,而后洋货才得以畅流于僻乡,土货才得以疾趋于口岸的。这就是钱庄为外国洋行服务的买办作用。”我认为,我们应该肯定钱庄在促进近代上海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但不必把“买办”的概念扩大化而提出所谓的“买办作用”。1847年,第一家外资银行英国的丽如银行在上海设立代理处。随后,英国的阿加刺银行(1854年)、有利银行(1854年)、汇隆银行(1855年)、麦加利银行(1858年)、法国的法兰西银行(1860年)相继在上海开设分行。对上海来说,影响最大的外资银行英国的汇丰银行在1865年4月在上海开设分行。这时上海进入了一个具有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金融体制的阶段,即《近代上海城市研究》所说的,它不是由本国金融机构所组成,而是为外资银行,实际上是为汇丰银行所统治。上海金融体制从单一为内贸服务的金融体制发展成为同时为内外贸易服务的金融体制,这无疑是一大突破,否则就无法适应19世纪后期的进出口贸易剧增局面。汇丰银行董事会的组成人员基本上就是上海租界纳税人会议选举产生的工部局董事会组成人员,大部分都是各洋行的代表,这是它不同于其他外资银行的有利条件。上海钱庄有其本身优势,但毕竟机构分散,资本短绌,不可能在新形势下统治和领导上海的金融活动,因此从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就形成了由汇丰银行居统治地位的上海金融体制。然而应该看到,虽然在宏观资金融通中上海钱庄已不得不受汇丰银行的统治,但钱庄在上海金融体制中仍然是一支相对独立的举足轻重的力量。甲午战争前后,外资银行开始充当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任务的执行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银行纷纷来上海,到20世纪初有德国的德华银行(1890年)、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1893年)、俄国的华俄道胜银行(1896年)、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1899年)和美国的花旗银行(1902年),加上汇丰银行就形成了外资银行六强并存的局面。原由汇丰银行垄断的国际汇兑,由于来自各国的外资银行分别同其本国银行有密切联系,已分别由这些银行取而代之。如花旗银行设立后,汇丰银行的美中汇兑业务便一落千丈。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资银行在上海这种左右金融市场的局面使当时国内有识之士和社会舆论深为不满,加上旧式钱庄业务范围和能力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为民族资本工业提供低利贷款和融通资金的要求,华资新式银行就应运而生了。我国第一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开业。此后户部银行(1905年)和交通银行(1908年)在上海设立分行,完全私人资本经营的信成商业储蓄银行(1906年)、浙江兴业银行(1907年)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1908年)也相继在上海出现。1912年至1927年间可以说是华资银行发展的高潮时期,在此期间,全国开设的银行共186家,但由于有的资本严重不足,缺乏新式银行管理经验,加上当时政治腐败,一些银行卷入公债投机失败,因此在华资银行大量开设的同时,也发生了大量倒闭现象。经过激烈的竞争,余下的57家(包括1912年前成立的6家银行)基本是资力较雄厚,经营管理有特色和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机构。这些银行的基本力量集中在上海,能够很好地吸收外资银行的经验,它们大多成为既具西方银行优点,又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银行,也就是说,只用了约20年时间,就掌握了经过数百年不断完善过程的资本主义银行的经营规律。到了20年代,上海华资新式银行的实力已踞外资银行和钱庄之上。1925年,在上海金融业的总资力中,外资银行约占36.7%,钱庄约占22.5%,华资银行已占40.8%。这一年三大金融势力的存款总额,外资银行占25%,钱庄为33%,华资银行已占42%。20年代末、30年代初,上海金融市场又有空前的发展。据对27家重要银行统计,在1921年至1936年的15年内,存款总额由5亿元上升到40亿元,翻了三番,一些资力雄厚的大银行基本上完成了在内地重要商埠开设分支行的计划。“一个以上海为基地的全国性的金融网业已形成。上海成了全国重要金融单位首脑机关的集中地,全国著名银行的总行中有81%设立于此;大量的社会货币资本聚集于此”。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确立了。四、两大工业资本的初步发展近代上海工业是由两大工业资本构成的,这两大工业资本即外资工业和本国资本工业。本国资本工业包括民族资本工业和政府官僚资本工业。在1937年以前,上海的官僚资本主要集中在金融业,官僚资本的工厂很少,因此所谓本国资本工业,主要是民族资本工业。近代上海工业最早是由外国人开始投资的。一开始主要集中在为外贸服务的船舶修造业。从上海开埠初期起至1894年的半个世纪内,先后开设了船舶修造厂27家,经过关停并转,1894年留下祥生、耶松等8家厂,资本总额为323.3万元,为当时上海外资工业总资本额975.2万元的1/3。1879年至1894年间是外国在华缫丝工业迅速发展时期。从1879年美国旗昌洋行的缫丝厂开始到1894年德国瑞记洋行的瑞纶丝厂止,15年间、英、美、法、德在上海先后设立了8家丝厂,它们的资本估计在400万元以上。另外,上海的公用事业也成为外国在上海投资的一个重要部门。自1894年至1913年20年间,上海外资工业总资本估计增长5.5倍,达46万元。怡和纱厂(英)、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日)、内外棉纺织公司(日)、英美烟公司(英)等著名企业都是在这一时期内建立的。1914年至1936年外资继续扩张,到1936年,外资工业的资本总额估计已达9亿元。这就是说,在这个20多年内,上海外资工业总资本增长了13.5倍之多。19世纪60年代至1894年是上海本国资本近代工业的发轫期。在此期间,在洋务运动影响下,开设了几家包括江南制造局、上海织布局在内的规模较大的官办工业企业。私人民族资本工厂也开始出现,但为数尚少,多为小型。1895—1913年是全国和上海本国资本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陈锦江指出,1911年时全国本国资本工矿企业约600家,资本共约1.6亿元。据汪敬虞的统计,1895—1911年间上海开设本国资本工厂66家,资本总额共1991.3万元,分别占全国开设工厂总数490余家的13.5%和总资本额11131.3万元的17.9%。1914一1937年为上海民族工业较大幅度增长时期。在这一期间,大量新兴产业和企业在上海兴起。据统计,上海30人以上的工厂在1911年为48家,1933年达3485家,占全国12大城市总数的36%,资本总额为19087万元,占全国12大城市总资本额的60%,其生产净值为72773万元,占全国12大城市总生产净值的66%。《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也以机器工业中制造印刷机、针织机、纺织机、动力机的行业为例,分析出上海工厂的平均规模比其他各地大41.9%,就工厂电动马力拥有量而言,上海比其他各地的平均拥有量多一倍有余,生产设备属国内最先进,生产的名优产品种类多,市场占有比重大。近代上海两大工业资本的发展在上海城市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外资工业势力凭借政治上、经济上的优势,长期以来在上海的工业中保持着控制的地位。事实上,在两大工业资本的演变发展过程中,直至抗日战争结束之前大约100年的时期中,外国资本工业投资额的增长要高于民族资本工业。1894年外国资本工业总资本额估计为975.2万元,民族资本工业估计为605.7万元,比例为1.61:1。至1933年,前者已达约4亿元,后者为16268.6万元,比例为2.46:1。还应该强调的是,在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中,大型企业集团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这些大企业集团以上海为据点,跨行业、跨地区,经济实力雄厚,技术水平较高,产品门类众多,竞争力强。有的如英美烟公司,具有供产销一条龙的托拉斯组织,有自己的原料基地,有全国性的生产布局,有广泛深入遍布中国的销售网,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利润高,经济效益显著。又如沙逊集团不仅是上海的房地产大王,同时向金融业、公用事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等方面扩张,形成掌握50余家企业的庞大集团。再如太古集团从洋行开始,以航运为中心,发展成为一个旧上海屈指可数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外国垄断资本集团。荣家企业集团和刘鸿生集团则是民族资本中出现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些中外企业集团的指导思想可以借用美国企业史权威钱德勒的理论,它们不仅依赖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更大程度上还依赖自己的看得见的手。这些垄断性集团具有开拓创新精神,重视企业文化,重视技术改造,重视信息汇总,不断健全经营管理机制,不断修正发展战略,成为近代上海企业中的佼佼者,其成功经验在今天也有借鉴作用。到20世纪20、30年代,这是上海工业发展较快的时期。从上海华商纱锭增长情况看,以1910年为100,到1919年为131,而以1920年为100,到1929年为267。从上海华商烟厂数和卷烟机数看,1910年为1家1台,1920年为14家105台,1929年则为100家416台。进入30年代,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续有增加。在20年代后期,全市工人为20多万人,1933年增至35万人,比20年代后期又几乎增加了50%。因此,用工业就业比重进行比较,也说明上海工业化的程度已远在全国水平之上。罗斯基曾指出:“决定开厂地点的最重要因素是原材料来源渠道、产品销售市场,及其他办厂便利条件。上海在所有这些方面的独特有利地位使这个大都会成为自然的工业领袖。”到30年代初,大多数行业的大型企业几乎都集中在上海,工厂和工人的数量也是上海最多。近代上海的工业中心地位已经确立了。五、30对上海的影响何谓经济中心?我认为正如今天我们为振兴上海而提出的要“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这经济中心,不仅要考虑它在国内的地位,也要考虑它在国际上的地位,不仅要考虑到人口规模和人力资源的集中程度,内外贸易的发展规模和程度,也要考虑金融的发展规模和程度以及工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有些同志在谈到近代上海是对外贸易中心时说,上海在“19世纪50年就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有些同志认为,19世纪70年代前,上海的贸易、金融地位已确立。有的认为,19世纪末上海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金融中心。有的认为,“1895—1911年之间,上海近代工业的工厂数量及资本总额,迅速地在全国占有了绝对的优势。这种数量优势之确立,是上海近代工业中心形成的重要基础”,并认为“甲午以后,上海已经切实地逐步地发挥着我国近代工业中心的作用。”19世纪50年代,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