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亳州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及治理对策III摘要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开始出现了大范围的人口流动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的推进与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流动人口数目开始出现了逐渐减少的趋势。截止到2019年,流动人口数为2.36亿,占总人口数的16.9%,相对于2011年的2.5亿人略有下降。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也发生着变化,这给现阶段的乡村治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解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对我国的农村治理政策进行研究,本文选用了皖北地区的亳州市农村为例,以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得出,亳州市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向以长三角地区为主,流动的群体以年轻男性劳动力为主,流动的规模依旧庞大,流动的主要时间相对集中在春节前后。根据这些现象得出当前在亳州市的乡村治理中存在着社会保障制度、人才机制、政治参与度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向亳州市提供了有关于人才政策、政治参与和基础建设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动;乡村社会治理;亳州市
Absract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in1978,mycountryhasbeguntoexperiencelarge-scalepopulationmovements.Inrecentyears,withtheadvancementofmycountry'surbanconstructionandtheimplementationofruralrevitalizationpolicies,thenumberoffloatingpopulationhasbeguntograduallydecrease.Asof2019,thenumberoffloatingpopulationwas236million,accountingfor16.9%ofthetotalpopulation,aslightdecreasefromthe250millionin2011.Whatfollowedisthattheflowofrurallaborinourcountryhasalsochanged,whichhasalsobroughtnewchallengestothecurrentruralgovernance.Inordertounderstandthecharacteristicsofmycountry’scurrentrurallabormobilityandtostudymycountry’sruralgovernancepolicies,thispaperselectstheruralareasofBozhouinnorthernAnhuiasanexample,basedonofficialstatisticsfromtheBureauofHumanResourcesandSocialSecurityofBozhou,throughcomparisonTheanalysismethodshowsthatthemaindirectionoflabormobilityinBozhouCityis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andthemigrantpopulationismainlyyoungmalelabor.Thescaleofmobilityisstillhuge,andthemaintimeofmobilityisrelativelyconcentratedaroundtheSpringFestival.Basedonthesephenomena,itisconcludedthattherearestillsocialsecuritysystem,talentmechanism,andpoliticalparticipationissuesintheruralgovernanceofBozhouCity.Basedontheseissues,itprovidesinformationonthetalentpolicy,politicalparticipationand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ofBozhouCity.Policyrecommendations.Keywords:rurallaborforce,populationmobility,ruralsocialgovernance,BozhouCity
目录摘要 IAbsract II引言 1(一)项目背景与选题意义 11.项目背景 12.选题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21.国外研究动态 2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三)研究内容 3(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1.研究思路 42.研究方法 4一、劳动力流动治理研究理论基础 5(一)核心概念 51.劳动力 52.劳动力流动 53.劳动力流动治理 5(二)理论依据 51.公共政策理论 52.人口流动理论 6(三)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治理的影响 61.对农村乡村治理的有利影响 62.对流出地乡村治理的不利影响 7二、亳州市劳动力流动现状 8(一)研究区特征 81.地域特征 82.经济特征 93.人口特征 94.文化特征 9(二)亳州市劳动力流动数据统计 91.主要年份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比例 92.2022年农村劳动力监测数据 10(三)亳州市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 111.流动方向:以长三角地区为主 112.流动群体:以年轻男性劳动力为主 123.流动规模:规模依旧庞大 124.流动时间:集中于第一季度流动 13三、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治理问题 13(一)社会保障方面 13(二)人才机制方面 14(三)政治参与方面 14四、对亳州市农村人口流动治理的建议 14(一)加大乡村人力资本投资,优化乡村人力资源配置。 14(二)建立激励机制,合理引导人才向乡村回流 14(三)根据乡村发展需要,通过政策干预引导劳动力流动规模 15(四)调整政治活动时间,保障流动人口的政治权利 15(五)推动农村教育、医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之间差距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9沈阳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亳州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及治理对策引言(一)项目背景与选题意义1.项目背景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总流动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将近总人口的20%,数量约为2.5亿人。这种现象在随后的几年出现了变化,截止到2019年,流动人口数量略有下降,人口数为2.36亿,占总人口数的16.9%。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即使流动人口数量有所下降,但还是人口众多,规模巨大。其次,从本文研究区域亳州市来看,亳州市一直是一个流动人口众多的地区。亳州市地处我国皖北地区,是我国的人口密集地区,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导致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进行了转移。截止到2019年,亳州市的流动人口占比是总人口的22.3%。随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进,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在逐步减少,相应的,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发生在劳动力人口流动上的变化,也给我国各地区的地方政府治理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而面对这种挑战,分析与明确人口流动的变化特征才是解决地方政府治理问题的关键之策。2.选题意义农村劳动力流动方面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上世纪的80年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大规模的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现象,多年以来,我国的众多的研究人员以及学者在此方面取得了众多的成就与研究成果。本次选题是对我国当前劳动力流动政策研究与当今时代的社会劳动力流动新变化的一个有力的补充。黄淮海平原一直以来便是我国的劳动力主要地区,也是最主要的农业地区,本文选择黄淮海平原的典型地区——亳州市,通过对亳州市进行调查研究,以此来实现对当前我国劳动力流动特点现状进行初步的判断。自从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政策以后,我国的农村地区也在进行着高速的发展,家乡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遇也在不断地增加,近些年来,我国的流动人口正在逐步减少,劳动力回流和人口逆向流动现象出现。本次选题旨在分析亳州市劳动力流动的现状特征,据此得出劳动力流动治理方面上的启示,以此为当地政府关于劳动力人口流动治理方面提供借鉴与帮助,并根据劳动力流动特征提出合理的建议,具有参考与借鉴的价值和深刻现实性的意义。(二)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外研究动态国外对于劳动力流动治理的研究起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农村劳动力大范围向城市流动,吸引了大批学者关注。针对此层面的科学研究最开始始于1885年,美国学者拉文斯坦(G.E.Ravenstein)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发布的一篇名叫《TheLawsofMigration》的论文,该论文提出了对之后科学研究具备积极意义的七项人口迁移规律性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Lewis)1954年在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初次提出“二元经济发展发展模式理论”,提及了“2个单位构造发展趋势实体模型”的定义,即发展中国家关键包含传统式的农业部门和城市当代产业部门这二种经济体系,其组成了“二元产业结构”。可是之上的这种理论普遍性的都忽视了一个难题,经济发展的发展趋势所产生的一个负面信息难题——下岗,这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看起来尤其比较严重。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M.P.Todaro)于1969年在《不发达国家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失业模型》中提出“预期收入理论”这一概念,这个理论的作用被作者用来解释这样一个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失业的背景下,农村的劳动力仍然是源源不断的从农村流向城市。在全球范围各国对于人口流动治理中,以美国最具代表性,有人称,美国的历史便是一部移民史。贝克(RoyBeck)在《反对移民的案例:减少美国移民到传统水平的道德、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一书中提出,美国政府应实行以“零增长”为基调的移民政策,并对美国当时的移民政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贝克指出,这种政策只会损害大多数中产阶段的利益,是以牺牲中产阶级的利益来换取少数阶层的“特权”,主张应限制移民进入美国。维拉鲍蒂兹(L.Rivera-Batiz)也在《美国地下:无证件工人和美国移民政策》一文中也讲到了非法移民对美国国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影响。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对于我国国内,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自1978年起,劳动力流动问题逐渐以一个热点问题的身份进入到了公众视野,获得了广大学者与政府的关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制度政策慢慢的开始了放宽,这个时候,对于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研究才正式的登上了学术舞台,在这样的一个时期,我国内对于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方面上。在1994年的上半年,我国农业部开展了《“民工潮”的跟踪调查与研究》的课题组,在中国的十一省份七十余个具有代表性的村落,对劳动力的外出情况,以及对各个地区的劳动力流动特点,各地区劳动力流动的不同点进行了研究,并深入研究了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以及预测了未来劳动力流动发展的趋势与导向;随着我国劳动力流动研究的发展,现如今很多学者把目光关注到了劳动力流动的治理上。在《流动人口犯罪及其治理》一文中提出,流动人口除了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和活力以外,还带来了人口犯罪的负面效果,应重视劳动力流动治理上面的问题,农民的流动具有盲目性,要对于流动人口进行法制化管理。(张谦元,1999年);在时代金融上发表的《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一文,文章中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与农村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与策略(郑杰,2012年)。在《劳动力流动抑制了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吗?--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一文中得到的结论显示,农村的居民在当地的治理中参与度并不高,其中以流动劳动力更为突出,劳动力在村的时间与对参与村与环境治理程度成正比关系(唐林,2019年)。(2)研究述评从总体来看,虽然我国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至今已经发展得较为全面,有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导致劳动力流动的根源与劳动力的流动对经济建设造成的影响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已经相对成熟。在当前阶段,由于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进,农村中出现了发展速度的高潮,农村的劳动力输出方面也随之产生了不少的变化。但是,至今很少有学者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农村的劳动力流动现状进行研究。本文便结合当下劳动力流动的最新背景下的特征,对于劳动力流动政策进行分析。(三)研究内容首先本文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是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农村治理产生的影响,理清劳动力流动对乡村治理之间的关联机制,才能更加准确的得出农村治理的政策结论。其次,本文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本文中通过对亳州市十个村落的监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现阶段亳州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为后续分析打下了基础。再次,本文研究的第三个问题是在现阶段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的农村治理对策,本文通过政治、文化和社会的三个角度,分别对现阶段的农村治理政策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最后,本文根据亳州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对亳州市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治理提出了政策建议。(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研究思路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研究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之上,借助公共政策理论与人口流动理论,并通过对比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针对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特点进行分析。以皖北城市中亳州市农村为例,通过对亳州市十个村落的分析,得出劳动力流动的现状特征。根据劳动力流动特征的给出的启示下,最后对当地的政策治理进行研究,最终给出自己的建议。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中国知网以及校园网等系统,收集与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流动治理相关的文献,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加强对有关劳动力流动相关方面的现状把控,给研究打下基础。(2)对比分析法本文通过数据的变化对比,观察劳动力流动状况的实际数据和基数之间的差距,从而分析出劳动力流动的特征。(3)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最直观的方法。通过在皖北地区的农村进行观察,初步分析出了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大致特征,这给后续的研究分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向与依据。一、劳动力流动治理研究理论基础(一)核心概念1.劳动力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劳动力是指能被雇佣的社会人群。在当前,我国一般把农村中的劳动力界定为两类,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非剩余劳动力。农村非剩余劳动力从事着农业生产,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人口出现了大量剩余,这些剩余劳动力人口涌向城市、涌向非农行业的生产之中。本文的重点便是研究这些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治理上的问题。2.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是指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为了获取更高的收入,从而选择在不同的地区间、部门间、工作间进行的转移行为。劳动力的流动是生产力发展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当农村中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时,劳动力流动也成了一个必经之路。3.劳动力流动治理劳动力流动治理,准确的说是在劳动力流动的背景下的农村治理。当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向不同的城市、地区和行业进行转移是,农村中的社会治理问题必然会面临一些全新的挑战。而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劳动力流动治理,便是要根据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深入分析劳动力流动治理方法。(二)理论依据1.公共政策理论作为本文使用到的核心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的最突出核心问题便是要解决公共部门进行资源配置的目的。在本文中,公共政策理论便要求我们在劳动力流动的环境下,找到公共资源配置的着力点。根据劳动力流动的特征找到农村治理整的中资源配置的重点,从需求点出发使资源配置的过程事半功倍。2.人口流动理论本文使用了以托罗达人口流动理论为基础的理论依据。托罗达人口流动理论揭示了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因,构建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模型。本文结合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因与基本模式,对比当地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实际数据,对亳州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通过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对深层次的流动原因进行推敲,以此获得当地农村治理方面的启示。(三)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治理的影响如果想研究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的农村治理政策,就必须对劳动力的流动给劳动力的流出地与流入地产生的影响影响进行研究,本文以乡村治理的角度,对劳动力流动给农村治理带来的变化进行了简要总结。1.对农村乡村治理的有利影响农村中的劳动力流动的动因是寻求更好的工作、更高的经济收入与更好的发展空间。与乡村中相比,城市中往往拥有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对于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更是如此。除此之外,教育、医疗等其他条件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出的关键因素。所以,由此可以体现出,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对于乡村的治理拥有一定的积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提高农民认知水平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流向现代化进程建设步伐快的城市,农民的思想知识与技能水平都会得到提高高弘.高弘.基于区域分析的家庭劳动力流动对贫困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2022,(04):148-150.(2)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从事到非农领域,这对改善农村的收入水平方面有着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人口流动还使得资源配置中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朱秋博;李晓峰;杨俊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脱贫的影响文献综述[J].今日科苑,2022,(10):51-56+72.。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再需要过多的劳动力,劳动力就产生了大量剩余。这部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就使得农村的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农村的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都得到了提高,这便为了农村的治理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自改革开放起,我国的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收入也发生了很大的提升朱秋博;李晓峰;杨俊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脱贫的影响文献综述[J].今日科苑,2022,(10):51-56+72.梁远;张越杰;毕文泰.劳动力流动、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口的流出可以减缓农村环境承载力上的压力,对于乡村环境治理方面有很大的好处。现阶段农村中的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而乡村的环境资源承载力有限,如果劳动力不流动的话,长期以往,乡村生态环境便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威胁。以往的研究表明,乡村中大量人口集中的地区,农业农药化肥、乡村工业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巨大,这种现象在乡村中越发达的地区越是明显。所以,当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大范围向城市流动的市,农村中的经济资源压力便会得到释放,这是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2.对流出地乡村治理的不利影响尽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给农村带来了这么多有利的因素,但是他给农村治理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农村劳动力的过度流动与人才的大量流失除了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以外,还会影响着农村的治理与经济建设。总的看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以下几个不利影响:(1)加剧了人才流失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的同时,也加剧了流出地的人才流失,因此给部门农村的治理方面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选择性,相对于知识文化水平与素质较低的劳动力资本,那些拥有较高能力与资本的劳动力群体更容易在转移中得到很好的成果。长以往下,未转移的群体中,拥有高素质水平的个体比例在不断减少。因此,人口流出带给农村的使得了农村中拥有较高文化水平或能力的劳动力在不断减少。剩余还留在农村的群体,大多是老人、妇女与小孩。从这个方面上来看,农村中的人资结构显然处于一个劣势状态。除此之外,因为人才结构的问题,乡村中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乡村中小学很难留下更优质的师资力量,因此这导致了更多的家庭选择流动,加重了劳动力流失的恶化。(2)导致人口结构失衡农村劳动力的流出还导致了不少的农村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并因此引申出不少新的问题,给农村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因人口的流动导致了农村中留守大量的儿童与老人。青壮年的外出流动只剩老人小孩在家,这给农村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留守老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都带了很大的挑战,这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与压力,并且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二是人口的流动中男女比例失衡导致农村婚姻问题面临着挑战。在2019年亳州市劳动力流动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近40%,男性未婚青年往往只有在春节期间才可以返回到家中。再加上男女比例的失衡,这给农村男性青年婚配问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二、亳州市劳动力流动现状(一)研究区特征本文选用亳州市农村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以下特点1.地域特征亳州市是皖北地区的一座城市,位于皖北的最西部,西北方向接壤河南省,在安徽省内与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宿州市、淮北市为邻,是安徽省的一个直辖市。亳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商朝的王城建都时起。亳州市拥有三线一区,全市的总面积为8374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的面积仅仅不到80平方公里,很明显农村的占地数量和人口数量都占据主要地位。亳州市的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作为中国的药材之都,亳州市的农业生产主要为中药材产业与粮食产业。2.经济特征2019年度,安徽省GDP总量为371114亿元,人均GDP58496元;本年度亳州市GDP总量1749亿元,但人均GDP仅有3.33万元。由此可见,在安徽省内,亳州市整体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生产力水平还处于快速发展之中。第一产业的发展在亳州市经济发展中的生产总值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分量。第一产品经济是亳州市发展的重要支柱,做作为我国的药材之都,亳州市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出与交易城市之一。亳州市从事于中药材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华佗文化深深影响着亳州人民。所以农业生产在亳州也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亳州市发展息息相关。除此之外,亳州市农村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很多农村劳动力流向外界。3.人口特征亳州市的人口密度高,根据《2019年亳州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亳州市共计约663万人,人口密度约为598人/km2。从城市与农村人数的比例结构上来看,2019年,亳州市的城镇人口数量为222万人,占比42.20%;乡村人口数量为304万人,占比57.80%。乡村人口数量一直占据亳州市的主要人口数目。4.文化特征亳州市素来便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从老庄文化到中药材养生文化,再到白酒文化等等,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当地人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源。这对于流动在外的游子来讲便产生了一种深厚的乡土情结,这也是一个地区之所以称之为家乡的根本原因所在。(二)亳州市劳动力流动数据统计1.主要年份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比例亳州市自2011年起至2019年,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以及外出人口男女之间的比例【如下所示】(本数据来源于《2019年安徽省统计年鉴》)表2.2.1亳州市外出人口比例年份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820182019比重%26.6530.7330.7123.3427.7726.1326.0421.6622.34男女比例(女=100)127.75124.85124.81143.59143.59154.76154.42139.46139.462.2022年农村劳动力监测数据在本年度中,共选择十个行政村作为监测村落(以下简称为“十村”)。十个行政村人口数目约为51500人,其中劳动力总数约占总人口数的57.50%。本此研究采用亳州市2022年四个季度综合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统计)(1)外出转移就业情况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2022年初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数量急剧减少。到达3月份,我国农村劳动力陆续发生流动。在2022年中四个季度中变动情况【如下所示】(单位:人)表2.2.2.1亳州市2022年外出转移就业情况调查期(2022年)本期内新外出就业人数其中:省外转移就业人数其中:省内转移就业人数本期末新返乡人数其中:从省外返乡人数本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第一季度526949013685371391617324第二季度1151958193134490118130第三季度1130100912173152917530第四季度102284318989967417653单位:人由数据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在四个季度外出的人口数差距很大,在第一季度人口外出数量最大,剩余三个季度内人口流出并不多。下图是2022年亳州市四个季度“十村”的劳动力外出人数柱状统计图【如下所示】单位:人图2.2.2.22022年四个季度“十村”劳动力外出人数(2)劳动力流向地区分布情况总体来看,外出就业人员主要去往长三角地区、其次是向省内其他地区流动,这表明人口在流动过程中具有就近原则。【如下所示】(单位:人)表2.2.2.2亳州市2022年外出转移就业情况调查期本期新外出就业人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省外其他地区省内第一季度52693268418300916368第二季度1151353230103272193第三季度113055021645198121第四季度1022288241109205189合计8572445911055571591861从2022年全年来看,亳州市“十村”中超过52%的劳动力流向了长三角地区,在人口流向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除此之外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也是人口流动的重要去向。扇形统计图【如下所示】图2.2.2.22022年亳州市“十村”劳动力流向扇形图(三)亳州市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1.流动方向:以长三角地区为主在亳州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动的方向,省外流动约为90%,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而省内的流动只占了10%左右,显然,在流动方向上以省外流动为主。在外省流动中看,本地区劳动力流动遍布全国,但是流动的重点以长三角地区地浙沪为主要流动方向,约占总转移人口数的52%;其次是珠三角与京津地区,转移人数占比约为13%和6.5%。这表明着,劳动力在流动的时候,会本着就近的原则进行流动。因此,在流动过程中,离安徽省最近的经济发达地区,环渤海地区便成了亳州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首选之处。选择此处地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拥有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是中国人具有乡土情怀,就业也会优先选择距离家乡较近的地区。2.流动群体:以年轻男性劳动力为主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中,男性占据了主要地位,相比较女性而言,男性对于家庭的经济收入承担着更重的责任。在很多家庭,女性留在家中照顾儿童,赡养老人,男性外出劳动,承担着家庭的主要支出,这也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个主流现象。其次,从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构成上来讲,20岁到30岁群体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最主要群体。并且,伴随着劳动力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逐渐的选择回流。总体而言,在30岁以后,流动人口随着年龄的增长,向外流动也在随之递减。究其原因,在处于20岁-30岁之间的年轻群体,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还未落实在头上,老人尚且不需要赡养,并且有余力可以帮忙看管孩子,所以就出现了大批年轻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的现象。3.流动规模:规模依旧庞大近代以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总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农村中的个人人均耕地面积也在逐渐的减少。此外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而农村中的产业较少,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这就导致了在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故劳动力流动现象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历程。在2022年间,亳州市农村的流动劳动力人口依然占总人口数的接近30%,这可见,农村的流动劳动力群体规模依然庞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劳动力剩余,现阶段人口数量大大超出耕地面积的需求,剩余劳动力向外界发生流动;二是农业收入较低,由于较少的平均耕地面积,导致农业劳动所获得利润较低。另一方面,农产品的生产利润普遍不高,且由于农副产品的价格也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农业生产也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有时面临着白费力气的情况。较低的利润使得农业生产难以支撑养活一个家庭,所以向非农行业流动、向外区域流动是很多农业生产者的选择;其三是当地就业机会少,由于当地较少的就业机会,使得劳动力不断地向外地流动。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推进,农村不断出现新型产业,就业机会也在增加,人口流动的现象中也出现了逆流动的现象,但是还足以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流方式。在未来,随着乡村的建设,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返回到家乡,投入家乡建设。4.流动时间:集中于第一季度流动根据劳动力流动数据统计显示,劳动力流出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在2022年间,亳州市十个监测村落中,新增流出人数为8575人,第一季度流出为5269人,占据了全年流出总人数的61.5%。这表明,在劳动力流动的时间选择上,普遍集中在年初时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所以外出流动的劳动人口都会在春节之前选择回到家乡,在春节之后踏上返回工作的道路;其二是假期缺少的原因,春节是一年中最长的假期,外出的劳动人口多数只有在春节期间才有充足的时间回到家乡;其三是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的原因,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剩余劳动力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的转移。流动时间上的集中产生的结果是流动的人口每年都在春节期间大量集中在家乡,这给我们的政策治理中带有重要的启示。例如便于把握治理工作的关键时期,可以根据集中流动的特性,调整选举时间保障流动人群的政治参与。三、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治理问题(一)社会保障方面在当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但是目前来看,社会保障问题无疑是劳动力流动的一大障碍,很多农村中的劳动力因此从城市中返回。仔细分析社会保障方面给劳动力流动治理方面带来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在生活保障方面,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向经济发达地区后,常常面临着生活无法面临保障的问题。在生活上,吃苦和受累也是一个常态。除此之外,当劳动力流动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养老问题也都是影响的关键因素。综合来看,我国乡村的社会保障建设问题还有待提高。其次在薪资问题上来讲,薪资问题是促使劳动力向外流动的最关键原因。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收入相比于从是非从产业收入来讲微乎其微,所以很多农村中的劳动力,走出了祖祖辈辈守护的土地,走向了城市寻找更高的薪资收入。而在当前我国,农民工要账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存在这一些问题。问题的关键根源应在于提升农村的产业收入,让土地留住农村人。(二)人才机制方面劳动力流动问题,对农村的人才机制上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在我国现阶段,流动的人群普遍是在农村中具有更高的素质与劳动能力的人群,而这些人口的流出,给农村治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经常面临着人才枯竭,无人可用的问题。教育、医疗等一些关键领域,正是农村人才最近缺的领域,而在当前却少有高水平的教师、医生愿意走向农村,参与到农村建设。从目前来看,现行的农村人才引进机制上的问题,还有待完善。(三)政治参与方面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流动规模依旧非常庞大,在流动时间上来看,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一季度流动,大部分流动人口仅仅只有春节期间可以返回到乡村之中。这就带了一种新的问题——政治参与问题。政治参与对于流动劳动力来讲,是养成对家乡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的一个人重要途径。而在当前,我国的流动劳动力很难参与到当地的政治生活中,对于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也很少能有机会做出贡献。这些问题也是我国乡村治理中需要完善的重点。四、对亳州市农村人口流动治理的建议(一)加大乡村人力资本投资,优化乡村人力资源配置。乡村的人力资本建设一直是乡村发展忽略的重点,而长久以来的发展表明,人才才是推动生产最重要的动力,优化乡村人力资源配置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村缺乏各方面社会人才,公共治理、医疗、教育等各种技术岗位人才资源面临枯竭。在当前的农村治理当中,治理人员主要普遍年龄偏高,在创新思维方面缺乏。这导致了很多的农村中只注重资金和项目上的发展,而对于人力资源上的发展重视度不高。(二)建立激励机制,合理引导人才向乡村回流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推进,农村的发展逐渐加快脚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在一步步的减小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也逐渐出现了劳动力回流的现象。不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一直还处于流出的状态。应当给予专业人才以资金待遇的扶持,鼓励各方面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之中。在2019年5月,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了对城乡的人才政策结构进行调整。主要要点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把科教文卫体等乡村紧缺人才的下乡服务工作。二是要在待遇上向参加农村服务的公职人员进行倾斜,鼓励人才下乡就业。三是要培养乡村集体吸引人才加入能力,探索加入机制,把人才引入乡村,把人才留在乡村。这些文件的发布,使得农村人才更加具有吸引性。这种机制的建立,是引导人口回流的有力方式,打牢农村人才的基础,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三)根据乡村发展需要,通过政策干预引导劳动力流动规模劳动力的流入与流出,都需要把握好应有的尺度。在乡村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劳动力的数目需要和类型方面的需要都不相同。所以需要因地制宜,对于不同的农村,需要对剩余劳动力以及农村需要的劳动力数目进行分析,并通过政策的发布对劳动力流动进行引导。例如发展经济可以扶持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发展医疗教育等行业可以从待遇工资上对之进行倾斜,以此达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四)调整政治活动时间,保障流动人口的政治权利外出流动人口常年在外,很难进入到政治参入中。而增加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一方面可以选择出更合适的乡村治理中的人才,拓宽农村人口的观念与视野,更能增大流动人口对于家乡的归属感,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如可以调整选举与投票时间至春节前后,春节是流动人口返乡的高峰期,此时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外出人员的政治参与,保障外出人员的政治权利。(五)推动农村教育、医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乡之间的差距过大。在农村,除了经济水平落后于城市以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建设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落后。劳动力的流动原因除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质量较低。所以应尽力减小城乡差距,使得农村生活更加便利,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人才的流失,并且可以吸引到外界人才向农村的反向流动,参与到乡村的建设之中。
结论本次研究选择皖北地区亳州为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亳州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2022年亳州市十个行政村的监测数据,分析得到农村劳动力特征:流动方向以长三角地区为主;流动群体以年轻男性劳动力为主;流动规模依旧庞大;流动时间集中分布在春节前后。根据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对农村治理从政治环境建设、文化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环境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政治环境上要增强党的领导和带头作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在文化环境上弘扬特色文化,健全人才制度;在社会环境方面要强调综合治理和基础建设。并且对于亳州市的劳动力流动现状提供了有关于人才政策、政治参与和基础建设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乡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实现乡村振兴,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1]RavensteinEG.Thelawsofmigration[J].JournaloftheStatisticSociety,1976,151(2):289–291.[2]LewisWA.EconomicDevelop-mentwithUnlimitedSuppliesofLabor[J].ManchesterSchoolofEconomicsandSocialStudies,1954,22(2):139-191.[3]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M].黄卫平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4]RoyHowardBeck.theCaseAgainstImmigration:TheMoral,Economic,SocialandEnvironmentalReasonsforReducingU.S.ImmigrationBacktoTraditionalLevels[M].NewYork:WWNorton&CompanyInc,1996.[5]Rivera-BatizFL.Undocumentedworkersinthelabormarket:A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产买卖协议书
- 足疗店劳动合同协议书
- 跨境精细配送协议
- 软件技术合作与联盟合同
- 轻松掌握地理单词
- 迟到保证书格式与范文
- 配电箱设备保养计划
- 钢筋班组分包协议
- 鉴往知来担当历史使命
- 钻井设备租赁协议
- 2024年度宠物用品销售合同
- 低压电工作业(复审)模拟考试题库试卷
- GB/T 44831-2024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
- 农业气象学-作业4-国开(ZJ)-参考资料
- 2024年廉洁合作原则声明书
- EE-华为智慧供应链ISC规划项目-05业务服务化架构设计-2016
- 2024-2030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模式分析报告
- 2022年大学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题-附解析
- 2024年广西普法考试答案8
- 数学-湖北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2024高二上数学周测和解析(11月2)
- Unit 4 Section B(1a-2b)(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同步课件(人教版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