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中国历史全一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bd0009052d130161d13f6850ce28e0/3ebd0009052d130161d13f6850ce28e01.gif)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中国历史全一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bd0009052d130161d13f6850ce28e0/3ebd0009052d130161d13f6850ce28e02.gif)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中国历史全一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bd0009052d130161d13f6850ce28e0/3ebd0009052d130161d13f6850ce28e03.gif)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中国历史全一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bd0009052d130161d13f6850ce28e0/3ebd0009052d130161d13f6850ce28e04.gif)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中国历史全一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bd0009052d130161d13f6850ce28e0/3ebd0009052d130161d13f6850ce28e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首页章节标题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教学周次第3周课堂类型理论课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材料分析法教学目的1.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2.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3.学生通过了解古人类和古文化的分布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学会解释其中的原因和西周典章制度的区别联系。重点难点1.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新旧石器时代的更替变化;禅让制向世袭制的演变;夏、商、周朝的建立和灭亡;商朝的甲骨文;商朝的内外服制度;牧野之战;周朝的四大制度;2.早期国家的特征;生产力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周朝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之间的关系。教具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业1.整理本课笔记,并尝试回忆。教后小结审签教师授课设计方案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第1课时一、自我介绍(略)二、上课要求1.课上认真听讲,仔细记笔记——包括教师板书,标出重点知识点,还可以包括你对所学知识的一些体会(课堂笔记占期末总评的10%)2.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及时更正作业中的问题(作业占25%)3.学习方法:养成“三先三后一总结”的习惯——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思考后提问,学完每个阶段(每一章节)进行一次总结三、成绩核算方法期末总评成绩:期末试卷40%,平时测验25%(其中出勤占10%),作业总评25%(其中纪律占10%),课堂笔记10%四、课程结构教材:中国历史——教育部组织编写讲授章节: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第十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导入新课:视频:/v?pd=wisenatural&vid=85284232751576592通过播放视频并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对史前时代古人类生活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导入本课内容。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人类的祖先是什么吗?学生:是猿猴。教师:没错,我们人类的祖先是猿猴。那你们知道我们人类是怎样从猿猴变过来的吗?学生:不知道。教师:在由猿到人的变化过程中,直立行走逐渐替代了爬行。空缺出来的双手可以用来创造更多的财富和生产工具。人类通过生产工具生产出了更多财富和文明成果,并随之产生了早期部落和国家。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那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讲授新课:第一小目:远古人类与史前文化遗存本小节的重点内容是新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特征和各个遗址的分布特点,以及让学生从新旧石器时代更替中理解社会的变化和私有制、阶级分化的产生,最后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中华文化多源性与统一性并存特征。任务一旧石器时代时间: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特点:开始学会制作工具也是人转变为猿的根本标志。而这种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又被学者称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4、生活生产: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除了掌握了基本的打制石器的方法,还学会了用火。而这一技能的掌握,有着及其深远的意义。同学们试想,有了火,就有了光和热。利用光照明、驱赶野兽;利用热取暖,烧制食物。这对于今后的生活生产都十分必要。教师:同学们请看下面这幅图。下面这幅图是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工具。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旧石器时代的这些工具形状比较粗糙,是打制石器。教师:除了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还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然后回答问题。学生:旧石器时代的人们过着渔猎采集、群居生活。他们还会用火。教师:没错。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同学们,这是两张有关北京人、元谋人的图片。打制石器打制石器元谋人门齿化石北京人元谋人门齿化石北京人【过渡】教师:这就是旧石器时代的大致情况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出现在了人类历史上,人们逐渐过上了定居生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任务二新石器时代时间: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特点: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定居、农业、文化分布广泛、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遗址: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是这一时期最典型的文化类型。分布特点: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生产生活: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总结:原始社会组成: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二百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3个阶段。当人完全形成后,就产生了人类的社会组织。母系氏族社会(旧晚):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享成果。因生产力低下,每位成员除从集体中获取艰难生活的必需品外,没有什么剩余,私有观念尚未出现。父系氏族社会(新晚):贫富现象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权贵阶层出现。教师:同学们,这是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同学们可以对比一下我们之前看的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学生:新石器时代的比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光滑。教师:没错。旧石器时代人们一般使用的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是磨制石器。新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进步。磨制石器磨制石器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新石器时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学生: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教师:没错。新石器时代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在距今5000到2000多年结束。而且,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从事着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这是生产力水平进步的体现。另外,除了在生产上,在文化上,新石器时代也有了惊人的进步。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一万多处,分布广泛。比较著名的就有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2、3页上的两幅图,归纳总结以下新旧石器时代人口和文化遗址分布的特点。学生:它们都分布在中国东面。教师:没错。新旧时期的人口和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较东的地方。另外,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在新旧石器时期众多早期人类如明珠般不约而同地散落在黄河的一条条支流上,随后人类文明不断由支流走向干流,揭示出人类的文明与河流关系的不断演变过程。良渚玉琮仰韶彩陶鱼纹盆红山文化祭坛良渚玉琮仰韶彩陶鱼纹盆红山文化祭坛大汶口文化彩陶盉龙山蛋壳黑陶大汶口文化彩陶盉龙山蛋壳黑陶河姆渡文化玉石河姆渡文化玉石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教师: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现象开始出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从事生产劳动,于是,人类逐渐形成了一个一个部落甚至部落联盟。在这样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中,人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生产,有人负责指挥,有人负责祭祀等事务。就这样,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私有制也开始产生。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仔细阅读书本第4页,完成以下表格。时代代表时间地区特点旧石器时代元谋人约170万年云南渔猎、采集、使用自然火北京人约170万年北京周口店渔猎、采集、人工取火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到7000—500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彩陶、粟大汶口文化约7000—5000年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约7000—5000年长江下游种植水稻、养蚕缫丝龙山文化约5000年黄河流域蛋壳黑陶红山文化约5000年辽河流域玉器、祭坛、神庙良渚文化约5000年长江下游玉器、祭坛、神庙接下来,我们来继续学习从部落到国家方面的内容以及商朝的建立、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及其特点、甲骨文的使用和作用、商朝的灭亡、牧野之战、西周的建立和灭亡、西周典制、分封制宗法制的关系。第二小目:从部落到国家任务一:部落三皇五帝: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联盟首领。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通过墓葬研究表明,少数大墓随葬品丰富,大多数小墓随葬品极少,这表明私有制已经产生,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日益加剧,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良渚遗址表明距今约5000多年,早期国家已经出现。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同时各氏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约4000多年前,已经形成较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时代应该就是这一时期。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南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被称为中华人文初祖。尧舜禹先后成为部落首领。尧年老时让位于品德高尚的舜,舜让位于治水有功的禹,这就是“禅让”。并且在这一时期,王位的传承一般采用禅让制,就是让族中贤能的人来担任下一任首领。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这一时期社会分化加剧,一些氏族首领转化为奴隶主,下层氏族成员和战俘沦为奴隶,奴隶社会即将到来。第三小目:夏商西周的兴亡任务二:国家:夏建立者:禹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统治中心: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世袭制: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禹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启,代表了国家性质由天下为公变为家天下,权力传承由传贤变为传子,社会制度由原始公有制变为奴隶私有制。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文化遗址:二里头遗址。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灭亡: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百姓不断反抗夏朝的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大败夏兵,把桀放逐到南方,夏朝灭亡。夏王启夏王禹夏王启夏王禹【过渡】教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吗?学生:听过。教师:XX同学,那就请你给大家讲一下大禹治水的故事吧。学生: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洪水肆虐,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大禹的父亲鲧在治水方面没有考虑完全,最后失败了。大禹接替他的父亲继续治水。大禹不采用一般的围堵的方法,而是疏通河道,将洪水引走。在是这一过程中,大禹带领大家,吃苦耐劳,中间遇到了很多很多困难。大禹将毕生心血都投入到了治水过程中,以至于“三过家门而不入”。教师:没错,这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成功后,就接受的舜的禅让,成为了联盟的首领。在公元前2070年的时候,他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材料一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夏本纪》材料二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材料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史记·夏本纪》材料四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史记·夏本纪》材料五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教师:根据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禹是通过禅让的方式继任首领。但是禹去世,继任者却是禹的儿子启。这句“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可以看出启的即位仍带有原始选举的色彩。但是重点是有些部族不满启的即位,而启则是通过战争的方式灭掉了不服的部落,最终的结果是“天下咸朝”。此后首领的地位便一直留在了启的家族中。这种方式被后世成为“世袭制”。因此,整个天下由公天下转变为私天下。请同学们根据书本内容,完成以下关于夏朝政治制度的表格。中央地方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二里头宫殿遗址复原图二里头宫殿遗址复原图对于夏朝,现在并没有挖掘出太多的史料。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商和西周商和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时期。任务一:商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商朝前期多次迁都,最终在商王盘庚时期确定下来。盘庚迁殷: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就不得考虑迁都的问题。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盘庚迁殷示意图盘庚迁殷示意图【过渡】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内容,了解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教师: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你们知道内外服制度有什么特点吗?商朝为什么要推行内外服制度?学生:内外服制度比较松散。教师:没错,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比较松散。商朝内外服制度特点:臣服于商族的部族,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所以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的原因,一是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二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甲骨文: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在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青铜器: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类就是鼎。内外服制度: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5、商朝的灭亡: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最后一个王纣,修建许多宫殿苑囿,终日饮酒作乐,生活腐朽,还作炮烙之刑残害臣民,引起共愤。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双方在商都南郊牧野展开激战。纣王临时凑集的奴隶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进商都,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过渡】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助纣为虐”这个成语吗?学生:知道。商纣王荒淫无度,激起了民愤,那些阿谀奉承商纣王的小人就是助纣为虐。教师:没错。助纣为虐就是用那些人来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教师: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商纣王实行暴政,再加上自然灾害,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双方在商都南郊牧野展开激战。纣王临时凑集的奴隶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进商都,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同学们,你们知道,周武王和商纣王之间的战争叫什么名字吗?学生:牧野之战。教师:没错。周武王和商纣王之间的战争叫牧野之战。这是牧野之战的地图。牧野之战要图牧野之战要图材料一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诗经·大雅·大明》材料二武王牧野,实抚天下。——《史记·太史公自序》教师:从这两段文献可以看出什么呢?答案:这两段材料都是歌颂周武王灭商的伟大之举。说明当时的商朝已经人心尽失,周武王赢得牧野之战已是大势所趋。任务二西周西周基本概况:起止时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周朝的基本概况。建立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双方在商都南郊牧野展开激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起止时间:BC1046-BC771建立者:周武王姬发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疆域:当时周朝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萧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西周疆域西周疆域教师:要想学习好周朝的知识,就要掌握周朝的典制,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有关周朝的典制,主要有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首先我们来看分封制。分封制是周朝的权力分配制度。分封制,也就是分邦建国,也就是封建制度,就是指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这里我们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里的“封建制度”不同于我们以往了解的封建制度。在唐朝以前,封建制度主要指的是分封制。西周建立初期,依然面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西周决定采用分封制。将同姓诸侯、先王之后、异性功臣分封到全国各个地方。在这些分封对象中,王室贵族占主体。分封到领地的诸侯可以享有较大的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但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概念:封邦建国,也叫封建制度,即: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对象:同姓诸侯(鲁晋燕等)主体、先王之后(宋等)、异姓功臣(齐等)。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教师:这是西周分封示意图。教师:至于分封制的作用,我们首先来看两段材料。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步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扦城。——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教师:同学们,从这两段材料你们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有什么影响吗?学生:西周分封制有好也有坏。教师:没错。根据第一则文献,“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扦城。”我们可以看出,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根据第二则文献“周室衰微”,我们可以看出,在分封制下,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独立性强,为春秋战国割据埋下隐患。【过渡】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cui)。——《左传·桓公二年》①概念:宗法即宗族法规,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②特点:A.核心:嫡长子继承制B.大小宗等级严格并且具有相对性C.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③影响:A.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贵族政治)B.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教师: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张图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示意图宗法制示意图【过渡】教师:下面我们进入难点探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西周以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推行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解决贵族的权利分配问题。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道路以目、厉王奔彘,是公元前842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这里的“国人”在此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
国人实际上指的是住在城里的贵族。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的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共和行政:共和行政又称周召(shao)共和,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称为“共和”。共和元年,即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过渡】史料阅读: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司机劳动权益保护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留学生就业创业扶持与职业发展规划协议
- 2025年度企业合同终止法律咨询及执行律师合同
- 游客卡(游客俱乐部)景区合作协议书范本
- 台球室合伙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返聘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辣椒产业链融资担保合同
- 2025年度砍伐合同范文:绿色林业发展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机构护理员劳动权益保障与管理协议
- 2025年度车辆不过户责任界定与赔偿标准协议
- 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服务迎接重大节日、活动的保障措施
- 医院-9S管理共88张课件
- 设立登记通知书
- 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论证方法课件15张
- 2022医学课件前列腺炎指南模板
- MySQL数据库项目式教程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教材课件(完整)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 《网络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Linux(RHEL8、CentOS8)(微课版)(第4版)》全册电子教案
- 职业卫生教学课件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
- 降“四高”健康教育课件
- 五十铃、丰田全球化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