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2分)如图所示,使用该刻度尺所测木块的长度是cm。2.(2分)据《天工开物》记载“响箭则以寸木空中锥眼为窍,矢过招风而飞鸣”……由此可知,响箭在飞行的过程中而发出声音的。3.(2分)近年来,国产迷你电动汽车因环保、节能、价格低廉等优势,越发受到人们欢迎。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合m/s。4.(2分)2023年5月起,榕江县举办的“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正式开赛。“村超”足球比赛现场数万观众齐声呐喊加油鼓劲,欢呼声响彻全场。欢呼声主要是通过传入现场观众耳朵。5.(2分)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若以甲车为参照物运动。6.(2分)如图所示,在中考体育加试中,某同学进行跳绳时听到“呜……呜……”声,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7.(2分)如图所示,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闪亮一次,照出的甲、乙两个运动物体的频闪照片甲:v乙=。8.(2分)现在智能手机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如图是手机声音传感器的图片,该数据反映的是声音的(选填声音的三要素)。9.(2分)地震易造成重大损失,原因之一是地震前产生的次声波,其(选填“响度”或“频率”)较低,人们无法直接感知。10.(2分)一列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800m的桥梁,火车长600m,火车全部通过该座桥梁所用的时间为s。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步行速度约是4km/h B.课桌的高度约75cm C.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D.人的脉搏跳动1次约0.8s12.(2分)下列诗句中描述划线部分物体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A.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 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 C.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牛 D.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行舫13.(2分)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C.乙、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D.甲、丙的响度相同,音色不同14.(2分)我市创建文明城市,采取以下的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A.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B.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C.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D.环卫工人用砂纸清理小广告15.(2分)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再次上演“浪漫之吻”。对接完成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静止的()A.卫星发射塔架 B.空间站组合体 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太阳16.(2分)小明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cm、5.14cm、5.13cm、5.22cm,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A.5.15cm B.5.130cm C.5.13cm D.5.12cm17.(2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2h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h B.由图象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9:4 C.若它们同时、同地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 D.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18.(2分)如图所示是小鸟哨子,由一支带有小孔的塑料管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下端塞入。吹气时,就发出如小鸟婉转的声音。拉动“活塞”时,改变了哨音的()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传播速度19.(2分)有一种电动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不到的地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音调很低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20.(2分)甲、乙两物体沿直线相向而行,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0~40s内甲做减速直线运动 B.10~40s内乙的速度为2.5m/s C.t=30s时,甲、乙速度相等 D.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300m三、实验题:(21题6分、22题6分、23题6分,共18分)21.(6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AB=0.45mtAB=3.2svAB=0.14m/ssAC=0.90mtAC=4.5svAC=(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2)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小车通过AB段路程的时间过短,不便于测量时间,可以只将木块向适当移动。(填“左”或“右”)(3)改进后,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在表格中,试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22.(6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来可以传声。(3)假设将上述甲、乙两个实验均移至月球上完成,还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是。23.(6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甲和乙两根钢丝,发现拨动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钢丝越细,音调。(2)为了探究钢丝音调的高低与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和两根钢丝。(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丙和丁两根钢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四、计算题(24题4分、25题8分,共12分)24.(4分)“十一”假期,小强一家驾车外出旅游,小刚家乘坐动车出行,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强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若小强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h。(1)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宜昌最快要用多少分钟?25.(8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驶向正前方的山崖,鸣笛3s后听到回声,请问:(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3)汽车听到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2分)如图所示,使用该刻度尺所测木块的长度是1.84cm。【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3)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写出选用的单位。【解答】解: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0.6cm=1mm;木块左侧与2.8cm刻度线对齐,读作2.00cm,偏向3.7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84cm﹣2.00cm=8.84cm。故答案为:1.84。【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读数,刻度尺是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的测量工具,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2分)据《天工开物》记载“响箭则以寸木空中锥眼为窍,矢过招风而飞鸣”……由此可知,响箭在飞行的过程中振动而发出声音的。【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解答】解:响箭在飞行的过程中,是由于通过箭矢锥眼的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的。故答案为:振动。【点评】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3.(2分)近年来,国产迷你电动汽车因环保、节能、价格低廉等优势,越发受到人们欢迎。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合25m/s。【分析】根据1m/s=3.6km/h进行换算即可。【解答】解:因为1m/s=3.2km/h,所以90km/h=90×。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单位的换算,属于基础性知识。4.(2分)2023年5月起,榕江县举办的“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正式开赛。“村超”足球比赛现场数万观众齐声呐喊加油鼓劲,欢呼声响彻全场。欢呼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朵。【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答】解:欢呼声响彻全场,欢呼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朵。故答案为:空气。【点评】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是基础题5.(2分)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东运动。【分析】判断两车的速度关系可采用两种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以甲车为参照物,要判断乙车向哪个方向运动,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出乙车的运动方向。【解答】解:从图像来看,当t甲=t乙时,s甲>s乙,所以v甲>v乙;由于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西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故答案为:东。【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像的能力,考查的知识包括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图像找出规律、物理知识与图像相结合是近年来考试的一个热点。6.(2分)如图所示,在中考体育加试中,某同学进行跳绳时听到“呜……呜……”声,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分析】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解: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绳子转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答案为:音调。【点评】此题考查了音调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分析声音的物理特征时,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7.(2分)如图所示,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闪亮一次,照出的甲、乙两个运动物体的频闪照片甲:v乙=3:4。【分析】根据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计算速度之比。【解答】解:根据图甲和图乙可知,t甲:t乙=4:3;路程一定时,所以v甲:v乙=t乙:t甲=7:4。故答案为:3:2。【点评】正确读取频闪照片上反映的物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2分)现在智能手机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如图是手机声音传感器的图片,该数据反映的是声音的响度(选填声音的三要素)。【分析】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由图可知,图中数值的单位是dB,即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响度。【点评】本题考查的对声音特性的了解,知道声音强弱的单位是dB。9.(2分)地震易造成重大损失,原因之一是地震前产生的次声波,其频率(选填“响度”或“频率”)较低,人们无法直接感知。【分析】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解答】解:当地震、海啸、核爆炸等会伴随着次声波产生,是人耳听不到的。故答案为:频率。【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次声波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10.(2分)一列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800m的桥梁,火车长600m,火车全部通过该座桥梁所用的时间为60s。【分析】火车通过这座桥梁的路程为火车长加上桥梁长,知道路程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得火车通过桥梁的时间。【解答】解:火车过桥速度v=144km/h=40m/s,火车通过该桥梁所行驶的路程:s=s桥+s火车=1800m+600m=2400m,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t===60s。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火车通过这座桥梁的路程为火车长加上桥梁长是关键。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步行速度约是4km/h B.课桌的高度约75cm C.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D.人的脉搏跳动1次约0.8s【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数据,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解答】解:A、人的步行速度约1.1m/s≈2km/h;B、课桌的高度约75cm;C、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D、人7min心跳约75次,故D正确。故选:C。【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时间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12.(2分)下列诗句中描述划线部分物体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A.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 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 C.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牛 D.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行舫【分析】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是运动的;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A、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参照物是万重山。B、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参照物是太阳。C、牛从桥上过,故C错误。D、不疑行舫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与运用,属于基础题。13.(2分)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C.乙、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D.甲、丙的响度相同,音色不同【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故甲,响度相同;B、甲、丙的振动频率不同,故B错误;C、乙、丙的音调不相同,故C错误;D、由图知,甲,波形也相同、丙的响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14.(2分)我市创建文明城市,采取以下的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A.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B.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C.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D.环卫工人用砂纸清理小广告【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结合选项中的描述可逐一做出判断。【解答】解:A、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为了避免“二手烟”的扩散现象,不是为了降低噪声;B、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来调节气温,故C不合题意;D、环卫工人用砂纸清理小广告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实际生活考查了减弱噪声的措施,难度不大,要注意其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措施也应该多了解一些。15.(2分)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再次上演“浪漫之吻”。对接完成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静止的()A.卫星发射塔架 B.空间站组合体 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太阳【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A、以发射塔架为参照物,是运动的;B、相对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所以是静止的;C、以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为参照物,是运动的;D、以太阳为参照物,是运动的。故选:B。【点评】在选定参照物时,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存在位置的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静止,要充分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6.(2分)小明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cm、5.14cm、5.13cm、5.22cm,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A.5.15cm B.5.130cm C.5.13cm D.5.12cm【分析】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计算时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除错误读数,取其余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解答】解:从题中数据可知,5.22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应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L==2.13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17.(2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2h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h B.由图象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9:4 C.若它们同时、同地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 D.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分析】(1)由图像分析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和乙3小时行驶的路程是否相等;(2)甲乙的s﹣t图像都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图中读取甲、乙两车对应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分别计算两车的速度,并计算两车的速度之比;(3)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进一步确定物体的运动方向。【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2小时行驶的路程为180km,路程不相等;BD、甲乙的s﹣t图像都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甲的速度:v1===90km/h7===40km/h甲>v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9:4,D错误;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甲>v乙,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关键是正确从图中读取信息。18.(2分)如图所示是小鸟哨子,由一支带有小孔的塑料管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下端塞入。吹气时,就发出如小鸟婉转的声音。拉动“活塞”时,改变了哨音的()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传播速度【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管乐器是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解答】解: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可以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考查了与声现象相关的多个知识点,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难度不大。19.(2分)有一种电动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不到的地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音调很低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分析】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是次声波。【解答】解:A、刷牙时,能在空气中传播,人听不到;B,人听不到超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C,故C选项错误;D,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声现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训练学生的基础由很大帮助。20.(2分)甲、乙两物体沿直线相向而行,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0~40s内甲做减速直线运动 B.10~40s内乙的速度为2.5m/s C.t=30s时,甲、乙速度相等 D.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300m【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分析甲图像可知甲物体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向乙运动;B.分析乙图像可知乙物体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中可读10~40s走过的路程为150m,可求乙的速度:v乙===5m/s;C、根据甲图像可读得甲在10s内,可求出甲的速度:v甲===10m/s,甲、乙速度不相等;D、由图可知,甲,此过程中甲物体走过的路程:s=400m﹣100m=300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应能通过图象得出物体所做的运动状态和各段及所经历的时间。三、实验题:(21题6分、22题6分、23题6分,共18分)21.(6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AB=0.45mtAB=3.2svAB=0.14m/ssAC=0.90mtAC=4.5svAC=0.2m/s(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2)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小车通过AB段路程的时间过短,不便于测量时间,可以只将木块向右适当移动。(填“左”或“右”)(3)改进后,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在表格中,试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2m/s。【分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2)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越短,不便于测量时间,据此分析;(3)根据题意得出AC段路程和所用时间,利用v=,求出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2)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应将木块向右适当移动;(3)路程sAC=0.90m,所用时间tAC=4.8s,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C===0.2m/s;故答案为:0.2m/s;(1)v=;(3)8.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理解实验原理并从图中读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2.(6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振动,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动。(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来空气可以传声。(3)假设将上述甲、乙两个实验均移至月球上完成,还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是甲。【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此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动;(2)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来;(3)月球表面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乙不能。故答案为:(1)振动;放大音叉的振动;(3)甲。【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属于基础题。23.(6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甲和乙两根钢丝,发现拨动乙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钢丝越细,音调越高。(2)为了探究钢丝音调的高低与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乙和丙两根钢丝。(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丙和丁两根钢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分析】(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2)对于钢丝来说,钢丝振动时产生声音的音调和钢丝的长度、粗细、松紧有关。当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需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3)根据音调的高低,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由于甲、乙两根钢丝的长度,甲比乙粗,音调高。(2)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 二手房产买卖合同
- 2025年4个兄弟分家协议书模板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分数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
- 2025年固始县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协议
- 2025年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云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健身中心链家居间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中小企业担保合同解除协议书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品采购合同甲方责任与市场推广
- GB/T 32399-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 初中体育与健康 初二 水平四(八年级)田径大单元教学设计+快速跑教案
- 2024年西南大学附中初升高选拔测试语文试卷真题(精校打印)
-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
- 移动通信运营商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 DL∕T 5452-2012 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 人工智能产业分类目录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卡大全(50套直接打印版)
- 一年级下册写字表练字帖
- 2024PowerTitan系列运维指导储能系统运维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